中国建筑艺术(一)邮票欣赏

若谷

<p class="ql-block"><b> 前言</b></p><p class="ql-block"><b> 人们在接触中国古代建筑时,往往首先被其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精巧的构造所打动:继而则会体验到:靠群体组织营造出的空间意境之美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不错,在单体的体量和造型上,中国古代建筑不如西方建筑壮丽多姿。后者以砖石和天然混凝土为材料,创造出了金字塔、万神庙、哥特式教堂等众多宏伟、高大的单体建筑。但中国建筑却以对比衬托、小中见大、起承转合等艺术手法,把众多体量各异的建筑组织成和谐的空间;而不同的空间又构成了不同的环境,向人们传达着不同的含义:故宫表达出皇权的威严,天坛塑造出神权的崇高,私家园林摹写出心灵的自由,北京四合院建构出纲常的有序……徜徉在中国古代建筑群中,慢慢体验它所创造的意境,无异于看一部史书,览一轴山水画。</b></p><p class="ql-block"><b> 作为古老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十分鲜明。它不仅迥异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建筑体系,还对整个人类产生过深远影响。古代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很早就开始沿袭、借鉴中国的建筑技术与艺术,甚至连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建筑师也一度对"中国风格"刻意模仿。</b></p><p class="ql-block"><b> 古老的中国建筑体系发端于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当时,原始文明的星火遍布中华大地,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一个伟大的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夏代和商代是这个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产生了。到了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周代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此后历代宫殿、坛庙、住宅、方格网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基本遵从周制。一时期的建筑还追求高大、华丽和宏伟,瓦、砖、斗拱、高台建筑也出现了。</b></p><p class="ql-block"><b> 秦代和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两代建筑体制宏伟,博大雄浑。不论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汉长安城、建章宫……的实体今天是否还存在,其影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文化的繁盛,国力的强大,使唐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尤其是在公元7世纪中晚期至8世纪中期的盛唐,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至于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的建筑,则上续盛唐之余脉,下启不同之风格。其中尤宋代建筑最为杰出,它以自己的"醇和秀美"逐步替代了唐代建筑的"雄健深沉"。</b></p><p class="ql-block"><b> 进入延续600余年的明、清大一统时期之后,中国渐趋保守,和世界潮流相背的价值取向,使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中华文明不可避免地趋向没落。但落日依然辉煌,明代的长城、南京城、北京城和北京紫禁城,清代的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和天坛,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不过,到了清末,中国传统建筑终因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和生活的需要、不能满足国人求新求奇的精神需求,而逐步被西方的舶来品替代了。</b></p><p class="ql-block"><b> 然而,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是不可能轻易消失的。古老的传统如何在现代获得新生?这始终是近百年来困扰中国建筑学界的大难题。于是自20世纪30年代始,就有朱启铃等创办营造学社,梁思成、刘敦桢等开展对中国古建筑的考察。一批批有识之士不计个人得失,毅然投身到研究、保护和光大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这一既艰辛又寂寞的事业中来。</b></p> <p class="ql-block"><b>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包括建筑技术与艺术在内的中国古代文明,有它自己的独立体系和鲜明特色。这体系,这特色,肇始于新石器时代,初步形成于先秦时期。</b></p><p class="ql-block"><b> 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均栖身于大自然赐予的天然洞穴,人工建筑物出现于新石器时期。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文化(公元前5600~前4900)和河北武安县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前5100)的半地穴建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的新石器时期建筑遗址。中国新石器时期的建筑形成、发展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先是人工挖掘、搭建的地穴、巢居,后逐步演变为半地穴、地面建筑和干栏式建筑,建筑空间则由单室发展为多室。与此同时,极具中华文明特色的木骨泥墙、夯筑、木构架、榫卯等建筑技术也陆续出现了。</b></p><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2070年左右,夏王朝开始修筑城市和宫殿,其"郡院式"建筑空间模式开启了中国建筑体系院落空间布局之先河。此后,殷商王朝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一步融合了中国南北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公元前1046至前771年,西周统治者制定了比较成熟的建筑等级制度,其建筑布局更趋严谨,建筑类型更加多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阡陌纵横,城市林立,各国诸侯纷纷打破周代礼制的羁绊,建筑庞大的都城,"高台榭,美官室"遍及天下。</b></p><p class="ql-block"><b> 从穴居、巢居到地面建筑、干栏式建筑,再到规模宏大的高台建筑;从原始氏族聚落的住宅群到建筑密集的都市,先秦时期中国建筑的技术和艺术逐步沉淀、凝集,最后终于形成一个庞大体系,牢牢地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基。 </b></p> <p class="ql-block"><b>一、秦汉魏晋南北朝建筑</b></p><p class="ql-block"> 中国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发展,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第一个高峰。</p><p class="ql-block">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秦始皇好大喜功,在建筑上也颇有作为。他每灭一个国家,就在咸阳仿造被灭国家的宫殿。统一中国后,秦不仅建造了阿房宫等众多宫室,使咸阳城"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同时,还修建了长城和秦始皇陵。无休止的浩大工程、穷兵黩武和严刑峻法,使秦帝国建立不久便迅速瓦解。</p><p class="ql-block"> 汉代建筑在秦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宫殿如未央宫、建章宫等,均豪华壮丽,门阙巍峨,前无古人。汉代统治者完善了一整套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等神祗的礼仪,并修建了与之相配套的坛庙、宗庙等建筑类型。汉代陵墓的地上部分依旧为夯土台封土,地下部分则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西汉帝王墓室以木构"黄肠题凑"为主,东汉墓室结构则以砖石为主。汉代的建筑技术亦发展迅速,斗拱、木构架体系、砖石拱券结构等都初步成熟,出现了高大的多层木楼阁和地下梁柱、拱券结构的砖石墓室。</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常年战乱使人们产生了薄葬思想。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南北朝,并对墓葬制度本身产生了很大影响。魏晋在建筑领域的另一重大贡献,是造就了里坊街道规划严整、分区明确的城市。中国城市规划的风格手法在此时期基本定型。由于佛教的迅速传播,魏晋南北朝还成为塔庙和石窟发展的黄金时期。</p><p class="ql-block"> 总之,秦汉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代,建筑成就斐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民族及其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又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破旧立新、达到新的辉煌积蓄了能量。</p> <p class="ql-block">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和建筑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西汉时期,帝陵的地下部分基本采用土坑墓,它以黄肠题凑为墓室,较少使用砖石。自东汉起,墓室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结构,早期砖石墓为梁柱结构,稍晚则为砖石穹隆、拱券结构。秦、汉皆时兴厚葬,地面陵园形式相似,均在墓室地面上起巨大的夯土台作为陵台,陵台外围以数重围墙。三国时期战乱纷扰,很多陵墓均因葬有大量财宝而遭盗掘。于是在曹操提倡下,薄葬之风由东汉末年一直贯穿至南北朝,因此南朝帝陵的规模只与汉代太守墓相仿。</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秦朝)</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陵区以东为正向,位于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原地上。陵台呈方锥形,边长350米,高47米,分为3层,陵台外有两重墙垣,内垣周长3公里,外垣周长6公里。整座陵墓面对渭水平原,背靠骊山主峰,气势磅礴。秦始皇陵前后建造了近40年,极其富丽堂皇。据史书记载,墓室内部以铜为椁,上画天文星宿图,下以水银为江河九州,墓中陪葬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目前在陵墓外围发现的兵马俑和铜车马都是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其中兵马俑的数量极大,有高1.8米的武士俑数千尊,还有许多长2米的马俑。它们排成方阵,气势雄壮,是陵园的地下卫士。可以想像,如果秦始皇陵地下墓室真的保存完好,它将会向世人展示何等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啊!</p> <p class="ql-block">石辟邪(南朝)</p><p class="ql-block"> 南朝帝王陵今仅存一些陵前标志,如神道入口的神道柱、石兽、石碑等石刻。这件石辟邪形态生动,古朴昂扬,是难得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石辟邪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木构、砖石建筑</p><p class="ql-block">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木构建筑逐步成熟、地面砖石建筑初步发展的时期。</p><p class="ql-block"> 秦汉的木构建筑已经形成了"抬梁式"和"穿斗式"屋架结构,而且除了"硬山"外,其他基本屋顶形式都已出现,斗拱在结构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斗拱出承托挑檐的做法。楼阁建筑的发展是汉代木构建筑技术初步成熟的标志,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繁荣促进了木塔的发展,其高大恢弘的木塔,规模更盛于汉代的楼阁。</p><p class="ql-block"> 汉代建筑的砖石结构一般出现在地下墓室,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大量使用砖石建造佛塔,从而促进了砖石建筑结构、技术和艺术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东汉的画像砖</p><p class="ql-block"> 汉代墓葬常以内部中空的砖来建造墓室。到了东汉,墓砖渐渐多为实心。表面亦雕刻风格独特的花纹和装饰图案,人们称之为"画像石(砖)"。</p><p class="ql-block"> 东汉的画像砖是嵌在墓壁上代替壁画和石刻的装饰品,它有两类作法:(一)和石刻一样直接在砖面上刻出画面;(二)在做砖之前,先刻模型,然后压造而成。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画像砖,砖面是浅浮雕形式,和一般平刻用阴文线条的不同,所以它的拓片图面上都是白底黑纹。东汉砖的图案内容,和当时的其他美术作品一样,表现着战争、狩猎、车骑、宴饮、舞乐等生活场面。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和统治阶级的不同生活,也反映了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宿命论和厚葬的风俗。技法上一般具有现实性,质朴、写实、生动,尤其是成都一带出土的汉砖,不仅有丰富的生活内容,而且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研究获得东汉时期文化和生活知识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住宅建筑(东汉)</p><p class="ql-block"> 这块四川成都出土的画像石上的住宅,一堵墙将住宅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部为多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为入口的过渡空间,第二进院落为主要庭院,面积宽阔。庭院北部为住宅的主体建筑一堂,面阔三开间,进深两间,悬山屋顶,梁架类型为抬梁式,檐柱上插有一弯曲前伸的木梁,梁头托斗拱以支撑屋檐。这种建筑形式现在四川等地依然可以见到。住宅右部前进院内有水井,应为厨房等辅助建筑空间。后有一木构高楼,用于瞭望和储藏,其顶部以斗拱承托庑殿顶。 这块画像石生动地反映了汉代士大夫阶层的住宅面貌。</p> <p class="ql-block">嵩岳寺塔(北魏)</p><p class="ql-block"> 嵩岳寺塔位于河南洛阳嵩山南麓,建造年代不晚于北魏正光四年(523),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其平面十二边形的造型更是千古孤例。</p><p class="ql-block"> 这座15层密檐式砖塔高39.5米,塔身分为高显的底层和15层密檐两部分,塔基下建有地宫。塔身底层又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表面素平,四面开通券门。上段转角处为砖砌八角倚柱,下为莲瓣形柱础,上为火焰形柱头。塔身未开券门的八面在上段分别砌一座单层塔式壁龛,龛内塑有形态生动的狮子。嵩岳寺塔密檐部分为砖叠涩出檐,檐部尺寸层层收近,形成富于弹性和张力的塔身收分曲线。整座塔挺拔秀丽,在嵩山衬托下古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取得了近乎疯狂的发展,从皇帝到百姓都狂热地信奉佛教,大型石窟寺的开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石窟寺主要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等。其中较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发展的,有云冈、龙门和天龙山等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分为三期,其主要洞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因而具有北魏的寺院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冈石窟(北魏)</span></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其中一些以塔为中心的石窟称为"塔心窟" ,塔心窟是当时寺院以塔为崇拜对象,以塔为寺院中心的反映。北魏时盛行木塔,最著名的是北魏洛阳的永宁寺9层木塔(已毁)。云冈石窟中的塔基本为石刻仿木结构塔,平面方形,从3层至9层,上下层间均有收分,形成棱形轮廓。塔上还刻有柱、梁、一斗三升、人字拱等木构件,反映出北魏木塔的形象特征。</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 邮资片</p> <p class="ql-block"><b>二、隋唐建筑</b></p><p class="ql-block">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在这三百多年间达到了一个伟大的巅峰。隋王朝结束了中国南北间长期分裂的局面,饱经战乱之苦的古老国度在隋文帝的治理下迅速繁荣起来。隋炀帝即位后便大兴土木。这一举动固然是劳民伤财的不义之举,但在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凿又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大量建筑实践也推动了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隋代建筑因此取得了突出成就。</p><p class="ql-block"> 隋代建筑追求雄伟壮丽的风格,首都大兴城规划严谨,分区合理,其规模在一千余年间始终为世界城市之最。在技术上隋代建筑取得了很大进步,木构件的标准化程度极高,建筑规模空前。其中,石桥梁技术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其代表作"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p><p class="ql-block"> 唐初,太宗李世民吸取隋炀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教训,主张养民,崇尚简朴,兴建宫室的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经过贞观之治,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至开元、天宝年间,其建筑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盛唐风格",建筑艺术达到了巅峰。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逐步走向没落,中晚唐建筑也因之少了盛唐建筑的雄浑之气,多了些柔美装饰之风。随着高足家具的普及,晚唐的建筑比例也因之产生了变化。</p><p class="ql-block"> 唐代建筑最大的技术成就是斗拱的完善和木构架体系的成熟,并且出现了专门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专业建筑师﹣﹣梓人(都料匠)。唐代佛教兴旺,砖石佛塔的兴建非常流行,中国地面砖石建筑技术和艺术因此得以迅速发展。</p><p class="ql-block"> 总之,唐代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伟大的诗篇,还留下了诸多壮丽秀美的建筑。唐人豪迈的品格、超凡的才华既凝固在诗歌中,也刻画在建筑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商桥(隋朝)</span></p><p class="ql-block"> 小商桥位于河南漯河市郾城县与临颖县交界的颖河上。为敞肩三孔石拱桥。其结构形式与著名的赵州桥相似,主拱与两端的对称小拱均由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桥长20.87米,宽6.67米。券面石浮雕有天马、狮子、莲花和几何图案;拱之上端置有獸,伸出桥身;桥墩下部四角有浮雕金刚力士像,双手上托,双肩扛拱。据记载,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584年),但现桥的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以后各代均有修葺,其中以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大修为最。因其始建年代早于隋大业年间(605—616年)的赵州桥,因此,称为“天下第一桥”。</p><p class="ql-block">小商桥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盛唐风格</p><p class="ql-block"> 在丰厚的物质文明和兼收并蓄的文化思想作用下,唐代建筑艺术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盛唐风格",即比例宏大宽广,造型富于弹性和张力,在稳重大方中又不失轻灵潇洒。这种风格酝酿于初唐太宗时期,初步成形于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代,成熟于唐玄宗开元、天宝之盛唐年间,其余波的影响则延续至晚唐和五代。事实上,盛唐风格不仅出现在建筑艺术中,也出现在唐代的各个艺术领域。于厚重典雅中透出轻盈飘逸,是这一时期唐代造型艺术共有的风采。可惜的是,盛唐年间的建筑实物今已无存。我们只能从中晚唐的建筑实物和盛唐时期的绘画、壁画、雕刻等间接史料中,领略盛唐建筑的气质神韵。</p> <p class="ql-block">  盛唐时期文物鼎盛,陶瓷、染织、金属器、漆器等皆有突出成就。在陶瓷艺术中,越窑的青瓷青如翠,邢的白瓷白如玉,唐三彩更是造型生动,绚烂多姿。</p> <p class="ql-block">  盛唐的雕刻艺术因吸收了随佛教传入中国的西方雕刻艺术的精华而有了巨大进步。其人体造型更加符合解剖学原理,一般均体态丰满圆润,和南北朝时期的冷峻瘦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外观雍容华贵、典雅端庄的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这一时期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北魏)</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效龙门山和香山的山崖上。始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后经各代在规模营造,至宋初已具现在规模。是我国最大的也是保留文学史资料最多的石雕艺术宝库,著名的古阳洞、宾阳洞、潜溪寺、奉先寺、极南洞、看经寺等石窟是龙门中最高水平的典范,在中国雕刻史上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这部分造像雕刻精细,气势宏伟,既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观,也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创造灵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唐代帝陵</p><p class="ql-block"> 唐代陵墓的主要特点是"以山为陵"。唐太宗不主张劳民伤财地在高大的夯土方上建陵墓,遂开创了以山为陵的制度。所谓以山为陵,就是把皇帝的墓室修建在山体内,这样既可以借助山体的高大体现帝王的伟大,同时又大大减少了建陵的开支。唐代帝陵前往往还建有功臣贵戚的陪葬墓,其依灰排列,更衬托出了帝陵的宏大气势。唐代18座帝陵中,有15座都遵循了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修建制度。</p> <p class="ql-block">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合葬墓。它位于陕西礼县东北,自贞观十年(636)葬长孙皇后时始建、前后历时13年完成。该陵以自然山峰为陵体,凿山为墓室,陵山周围分布着昭陵的附属建筑,主要建筑有陵南的正门﹣朱雀门和献殿,陵北的司马门和祭坛等,另外陵区内还有167座陪葬墓。昭陵内原有6块战马浮雕,称为"昭陵六骏"。唐太宗打仗时总是身先士卒,经常亲自侦察敌情、率队冲锋,因此对自己的战马有深厚的感情,特意将自己喜爱的6匹坐骑刻成浮雕置于昭陵内。陵内还立有14座藩首题名像,以纪念唐太宗的旷世武功。昭陵石刻技艺精湛,特别是六骏石刻,生动传神,呼之欲出。此图为"昭陵六骏"之一。</p> <p class="ql-block">唐代木构建筑</p><p class="ql-block"> 唐代木构建筑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外观特征。一、柱高与开间宽度近似,开间形状几为正方形。二、柱头铺作雄大,一般为柱高的1/2~1/3。三、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口标高自当心间向梢间逐间抬升,形成一条柔和平缓的檐口曲线。四、屋顶正脊两端用鸱尾。所有这些特征使唐代建筑具有一种厚重博大的视觉效应。</p> <p class="ql-block">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唐朝)</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位于西安、建于武则天执政的武周长安年间(701~704)。该塔为方形楼阁式砖塔、现存7层。高64米。内部中空、其间由木坊梁和木楼板隔成楼层(即“空腔式”砖塔),人可通过木楼梯登临,透过塔身上的春洞门鸟瞰长安。塔的外表面用砖简单模仿木柱、梁、额坊和斗拱(现存表面为明代包砌)。在唐代,大雁塔是上自皇家、下至长安城百姓进行宗教活动和休憩娱乐的主要场所。唐代新考取的进士,必要登大雁塔题名,即所谓"雁塔留名"。大雁塔门楣上保留了一幅精细线刻的唐代佛殿图。它表现了唐代中前期的木构建筑形象,是研究唐代建筑演变的重要史料。</p><p class="ql-block">慈恩寺大雁塔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大殿(唐朝)</p><p class="ql-block"> 南禅寺位于山西五台县偏僻的山间,其正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是我国目前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屋顶为单檐歇山式。整座建筑具有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口曲线柔和、斗拱比例较大等唐代早期建筑的形象特征。该殿于20世纪80年代重修。</p><p class="ql-block">南禅寺大殿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唐朝)</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著名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和艺术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佛光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年(478),后经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法,佛光寺遭到毁坏。现存建筑为唐宣宗恢复佛教才在旧基上重建的东大殿。大殿建于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后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都曾有过装绘或修理。</p><p class="ql-block"> 东大殿是佛光寺的主殿,居于佛光寺后部山腰叠坎之上,坎高约15米,坎上平台广阔,殿基座落其上。东大殿面宽7间,34.08米,进深4间,18.12米,8架椽,单檐五脊顶,面积677平方米,屋檐高高挑起,斗拱肥硕雄健,屋脊琉璃鸱吻明显高大。殿内天花板将梁架分为外露的和内藏的两种,外露的十分规整,轮廓秀丽。内藏的不作精细加工,只求牢固。有直棂窗,为殿堂后部提供采光。檐柱微微向内倾斜,使整个建筑更加牢稳,符合力学要求。此种典型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全国已很难找到。大殿外表不施彩绘,全部用朱红涂染,给人一种稳健广阔、古朴浑厚之感。</p><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  云南大理崇圣寺内现有3座宝塔,即著名的"大理三塔"。三塔以蓝天碧水为衬托,拔地而起,鼎足而立,成为大理的绝世胜景。其中最高的千寻塔建于南诏国时期,相当于唐开成元年(836年)。它旁边的两座八边形砖塔为宋代作品。</p><p class="ql-block">大理三塔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大理千寻塔(南诏) </p><p class="ql-block"> 千寻塔建于南诏晚期,是一座密檐式空心砖塔,方形十六层,高69米,塔身每层正面开券龛,内置石雕像,塔顶有铜制覆钵、相轮,结构和外观与中原内地的唐塔完全一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枫桥(唐朝)</span></p><p class="ql-block"> 枫桥又名封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的枫桥镇,横跨于古运河的枫桥湾上。为单孔椭圆形石拱桥。始建于唐代,桥长39.6米,宽5.27米,跨度9.8米。唐代诗人张继曾泊船枫桥边的古运河上,写下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一诗,而使枫桥名扬天下。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其东侧雄踞铁岭关,南面不远处就是闻名中外的寒山寺,桥下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p><p class="ql-block">枫桥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三、五代宋元建筑</b></p><p class="ql-block"> 自公元907年唐灭亡起,至公元1367年元灭亡,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等朝代的更迭。其间,地方割据、多国鼎立和少数民族频繁入主中原,成为这一时期的两大特点。受此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艺术出现了多种风格交融、共存的局面,新的建筑类型和风格不断涌现。</p><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国延续了晚唐的建筑风格。但由于地方割据,交通、人员阻隔,其建筑的地方差异性逐渐扩大。宋代在建筑领域有重要的发展,其建筑风格虽不再有唐代的雄浑、阳刚之美,却创造出了一种符合自己时代气质的阴柔之美,建筑造型更加多样。此外,宋代的建筑技术、施工管理等也取得了进步,出现了《木经》、《营造法式》等关于建筑营造的专门书籍。</p><p class="ql-block"> 辽早期从唐和五代各国掠走很多汉人工匠,因而其建筑在风格上受唐代建筑影响很深,在细部上则带有五代时期的一些特征,风格雄壮。宋兴起后,辽中晚期的建筑又受到宋代建筑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西夏建筑则同时受到西域建筑和汉地建筑的影响,别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金代建筑在宋代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宫殿建筑大量使用黄琉璃瓦和红宫墙,创造出一种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对以后各代的同类建筑影响深远。此外,金代木构建筑的移柱、减柱等扩大室内空间的结构变革也愈演愈烈。</p><p class="ql-block"> 由于领土广阔以及受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等因素影响,元代引入,产生了一些新的建筑类型,如喇嘛塔、盔形屋顶等。汉族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技术在元代也有所变化,如在官式木构建筑上直接使用未经加工的木料等,它们使元代建筑有一种潦草直率和粗犷豪放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宋代建筑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五代宋元时期的各类建筑中,以宋代建筑的风格最为突出,影响最大。与唐代建筑相比,宋代建筑造型多变,比例偏于纤细,装饰繁密复杂,色彩绚丽,总体风格趋向秀美、轻灵、华丽,因而多了些阴柔之风,少了些唐代建筑的雄浑凝重之气。</p><p class="ql-block"> 宋代社会工商业发达,建筑工匠可以被雇佣者的身份从事建筑活动,而不是去服劳役。这有力地促进了建筑领域专业分工的细化,造就了大批技艺高超的专业匠师,从而为宋代建筑的精雕细刻提供了技术保障。</p><p class="ql-block"> 宋代的科学家对建筑活动倾注了较多关注。如南宋著名数学家、《数书九章》作者秦九韶就喜好土木建筑,并亲自设计建造房屋。此外,宋代的木工工具和加工技巧也比唐代更丰富、更完善。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必然使宋代建筑较之前代更加精巧。</p><p class="ql-block"> 宋代的绘画和诗词都非常繁荣,而无论是宋词还是宫廷画院的画作与迎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商品画,其美学风格都偏于柔美细腻。这与其建筑上的阴柔之风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  《清明上河图》以写实见长。下图乃其局部,表现的是北宋汴梁城门和城楼。画家一丝不苟地勾勒出一座五开间进深三间五铺作庑殿顶的城楼。城楼建于平坐上,四周环以斗子蜀柱栏杆。图中还刻画了北宋时期城门的样式和做法,可与《营造法式》相印证。</p> <p class="ql-block">五代宋元城市</p><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地方经济有所发展,商业繁荣。北宋统一中国后,商业得以进一步繁荣,进而带动了城市的发展。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一直是封闭的里坊和集中设立的市场。前者限制了百姓的自由,后者限制了商业的扩张和渗透。而且,由这二者构成的城市一到傍晚就施行宵禁、关闭市场,使城市因缺少夜生活而显得十分枯燥和沉闷。北宋年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王公贵族纷纷破坊凿墙,沿街开店,甚至侵街占道,百姓亦争相效仿,京城汴梁的坊墙再也圈不住商业浪潮。于是,中国城市盛行千年的里坊制度和集中市场被街巷制和沿街设市所取代,这个符合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城市格局自北宋确立后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明上河图》的又一局部。它生动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梁城内的生活场景,使我们不仅看到了这座古城昔日的繁华,仿佛也听到了那千年前的鼎沸喧嚣。</p> <p class="ql-block">五代宋元陵墓</p><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国时期留下的帝陵,已发现的只有南唐二陵和前蜀的王建墓。由于分裂和战乱,这些帝王陵墓的规模都很小。宋代皇帝的陵墓没有沿袭唐代依山为陵的制度,而是恢复了在地下修地宫,地上起方锥形封土,再加以神道导引的陵墓形式。西夏帝陵位于今银川西贺兰山东麓,市局形制大体与宋陵相似,只是其建筑、封土的形式受西域影响,带有鲜明的西部特色。元代帝王则遵循蒙古族的习惯,葬于草原,不留地面标记。</p> <p class="ql-block">西夏王陵(宋朝)</p><p class="ql-block"> 西夏王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墓,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东麓,西依骏马贺兰,东临九曲黄河,沉睡西北边陲,眺望塞上江南,错落有致蔚为壮观。陵园仿唐代特别是北宋诸陵的形制,对研究西夏文化和汉文化的关系有重大价值。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王陵共11座,始建于公元1038年,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郊的贺兰山东麓山前,陵区东西宽约4.5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陵区内按昭穆制分成东西两行排列帝陵,另外发现有70余座陪葬墓。</p><p class="ql-block"> 帝陵由由双阁、神道、石像生、碑亭为前引,后有外神墙、月城和内城,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仿佛一个个独立的院落。陵城神墙四面居中有门阙,四角有角台,有的帝陵还有封闭式、马蹄形式和附有瓮城的外城。地宫之上,内城西北角建高耸的塔式灵台,呈八角形,分为5级、7级、9级不等,为西夏人所独创,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灵台前是用于供奉祭奠的献殿,两者之间有一条鱼梁封土,封土下为墓道。灵台下为墓室,墓室为三土洞式结构,四壁立护墙板。西夏王陵曾遭多次破坏及盗挖,地面建筑多已不存。今天,只有孤独的黄土灵台默默立于贺兰山下,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五代宋元木构建筑</p><p class="ql-block"> 五代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要特点有:一、斗拱尺度逐渐缩小的同时补间铺作朵数增多。二、开间和柱高尺寸逐步增大,当心间、灰间、梢间之间的开间尺寸则从大到小明显递减,加强了建筑外观的稳定感和向心性。三、室内柱网既有排列严谨的多种分槽形式,又有减柱、移柱等灵活的处理方式;梁架结构分为厅堂和殿堂两种,其中使用厅堂结构做法的建筑大量出现。厅堂结构简化了殿堂做法中的铺作层,弱化了斗拱在结构中的作用,强调了柱梁的直接连接,使结构更简洁清晰,能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四、宋元建筑的小木作工艺水平有巨大提高,出现了很多纹样精美、做工精致的门、窗、佛道藏等小木作精品。五、琉璃瓦的大量使用和梁枋上的彩画使宋元建筑色彩丰富绚丽。</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摩尼殿(北宋)</p><p class="ql-block"> 隆兴寺位于河北正定,始建于隋代,现存寺院大体保持了北宋时期的格局,至今寺内还存有数座北宋时期的建筑。隆兴寺原分为中、东、西三部分,现仅存中部和东部局部。其中部为寺院主体,南北向纵深布局,长约450米,最宽处105米,窄处70米,依次排列有山门、大觉六师殿、摩尼殿、戒台、大悲阁、弥陀殿等。东部现存方丈院(左图)。隆兴寺规模庞大,建筑沿轴线布局,前后有序,空间疏密有致,它是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寺院,对研究佛教寺院布局沿革有重要的史学价值。</p><p class="ql-block"> 隆兴寺摩尼殿建于北宋皇四年(1052),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屋顶。大殿四面各造“龟头屋"(即突出殿身的小屋,平面呈凸字形),南面龟头屋面阔三间,其余三面皆面阔一间。龟头屋为歇山屋顶,屋顶方向与摩尼殿主殿屋顶方向成90°。从外观上看,龟头屋屋顶的山面对应殿身主体屋顶的正面,殿身主体屋顶的山面对应龟头屋屋顶的正面。屋顶的穿插变化,使摩尼殿的外观造型生动丰满,富于变化。其结构与宋代“营造法式”相近,目前是我国古建筑中仅存的孤例。</p><p class="ql-block">隆兴寺摩尼殿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应县释迦塔(辽代)</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内,又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1056年。该塔为楼阁式木塔,平面八边形,每面面阔三间。外观5层,内部则夹有4层平坐暗层,实际共9层,总高67.31米。第一层在塔身外加一圈外廊(即副阶周匝)。塔内各明层均供有佛像。其9个结构层由柱梁和铺作形成,以叉柱造的方式相互叠压。塔身内外共使用了几十种斗拱,整体结构严谨科学、历经多次大地震而不倒,具有卓越的抗震性能。</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曾大量建造木塔,但由于木结构容易遭受火灾,绝大多数木塔都没能保留下来。外观稳重,气势非凡的应县木塔是国内现存的惟一大型木结构塔,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上保存了不少历代匾额,大都是赞叹此塔峻极神工、天下奇观。实际上,和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木塔比起来,应县木塔远非最大。从北魏到唐,所建大型木塔一般为9层(9层加上暗层实际为17层),个别达13层,高百米以上。67米高的应县木塔使我们不难想像出那些高达百米,已经消失的伟大建筑的雄伟身影。</p><p class="ql-block"> 面对应县木塔,我们不禁感叹祖先的伟大。木塔傲然独立于平原上,原本是用于表现佛祖的神奇尊贵。经过近千年的岁月洗礼,它早已褪去宗教的光环,成了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五代宋元砖石建筑</p><p class="ql-block"> 五代宋元时期的砖石建筑仍然以塔为主。在艺术方面,这一时期的砖石塔更倾向于装饰华丽,塔身上往往布置有精美的雕刻艺术品,仿木构的精细程度也远高于唐代。与此同时,砖木混合塔的出现亦改善了单纯砖塔的造型。木构屋檐出檐深远,使砖塔显得轻盈飘逸﹣﹣中国南方一带的宋塔多有此种风格。在结构方面,五代宋元的砖塔更多使用了套筒结构,并与拱券技术相结合,使塔的坚固性与稳定性大为提高。元代还大规模引进了喇嘛塔,为中华大地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杭州开化寺六和塔(北宋)</p><p class="ql-block">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各层都有外廊通至最上层,可眺望钱塘江上风帆片片的景象。塔的顶层装有明灯,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路。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毁于兵火,现在保存的砖筑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的,到乾道元年(1165年)才全部竣工,历时十年。塔高59.89米,占地888平方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六和塔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开封祐国寺塔(北宋)</p><p class="ql-block"> 祜国寺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隅铁塔公园内。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因建在开宝寺内,故称开宝寺塔。明代将寺院易名祜国寺,又称祜国寺塔,又因塔之外壁为褐色琉璃砖镶嵌,似铁色,俗称铁塔。为六角十三级仿楼阁式,高55.08米。塔外壁琉璃花纹砖图案繁多,有飞天、坐佛、菩萨、僧人、伎乐、龙、麒麟、狮、花卉等50多种,还有许多胡人、胡僧的形象;塔身的砌筑仿木构门窗、柱子、斗拱、额枋、塔檐、平座等形式,由28种不同标准砖型制构体拼砌而成;塔身层层开窗,一层南、二层西、三层北、四层东,依次上推为明窗,其余皆是假窗。塔身各层檐下置砖雕斗拱,塔顶为一莲座,上置铜质宝瓶。八面转角处砌倚柱,塔身底层四面各辟一圭形门,唯北门设梯道绕塔心室盘旋至顶, 余三门均为小室,塔心室内为叠涩拱形尖顶。</p> <p class="ql-block">开封祐国寺塔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济桥(南宋)</span></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卢沟桥(南宋)</span></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为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初名“广利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也以“卢沟”命名。桥长266.5米,宽9.30米,下分11个涵孔。为雁翅形十分壮观。桥东西两端有4根高4.65米的华表亭亭玉立,桥上两侧有1.4米高的望柱281根,两柱之间有刻着花纹的拦板相连,每个望柱顶端都有一个大狮,大狮身上雕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小狮,共约有502个。桥东头的御碑亭中的石碑上刻有“卢沟晓月”4字,系清乾隆皇帝御笔。</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这里炮轰桥东头的宛平城,即为“卢沟桥事变”。当地守军奋起抵抗,揭开了我国抗日战争的序幕。</p><p class="ql-block">卢沟桥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两边的石柱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就像一个石狮子展览馆。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民间有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现在人们把这里的狮子数清了,总共有501只。</p><p class="ql-block">卢沟桥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b>四、明清建筑</b></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建筑群。中国历代都建有大量宫殿,但只有明清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现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于这一时期。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杰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带的民居则是中国民居最成功的典范。坛庙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目前北京依然较完整地保留有明清两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国家最高级别坛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坛,至今仍以其沟通天地的神妙艺术打动人心。明代帝陵在继承前代形制的基础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继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者。</p><p class="ql-block"> 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性的下降而贬低明清建筑。实际上,明清建筑不仅在创造群体空间的艺术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標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其间,中国普遍出现的无梁殿就是这种进步的具体体现。 </p><p class="ql-block"> 总之,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并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仿佛是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夕阳,依然光华四射。</p> <p class="ql-block">明清宫殿</p><p class="ql-block"> 中国现存的古代宫殿,只有明清的北京故宫和清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清统治中国前建造的,其规模和形制都远不如北京故宫。明代最早建都于今天的南京(其宫殿彻底毁于太平天国时期,今仅存遗址)。燕王朱棣夺得皇位后,南京降为陪都,政治中心转移到北京。北京新建皇宫的格局仿照了南京的明初宫殿,规模却更加壮观宏伟。清入主中国后建都于北京,且继承沿用了明代宫殿。随着时间推移,北京故宫中的单体建筑多有更新,今天我们看到的殿宇,多是清代乃至晚清的作品,只有部分为明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尽管明、清建筑风格有所差异,但其宫殿格局却基本保持了一致。因此,今日我们还能从北京故宫看到明代宫殿的形制。明清宫殿继承了宋元宫殿的一些特点,总体布局原则依然延续历代宫殿所遵循的"三朝五门"制度,同时也有所调整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简化院落层次,突出主要殿宇在宫殿建筑群中的地位,进而强化宫殿空间序列的艺术感染力。北京故宫充分体现了明清两代以建筑群体结构组织空间的高超艺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故宫</span></p><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环以10米高的城墙,城墙外是宽52米的护城河。这是一个由许多组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靠轴线关系、对称关系组合起来的庞大建筑群。其中,皇帝颁发重大诏书的午门相当于"三朝"中的外朝,类似于唐代大明宫的含元殿,是故宫的正门。皇帝日常办公的中朝是太和门后的前三殿。三大殿后乾清门内相当于内朝的后三殿。中轴两侧有东西六宫、东西五所等众多辅助性院落。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于故宫左右,即左祖右社。</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  故宫中轴线上,由南至北按顺序分布着大清门、千步廊、天安门、端门、午</p><p class="ql-block">门、太和门、前三殿、乾清门、后三殿、御花园、玄武门等,它们是故宫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 </p><p class="ql-block"> 中轴线上这一起、承、转、合的漫长空间序列,通过起伏、收放等结构变化和建筑尺度的对比,成功地突出了太和殿的巍哦壮丽,营造出皇权至上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是皇城正门,分为城墙和城楼两部分,总高36米左右。其下部是高大的城墙,城墙上建有面阔九间、重檐歇山屋顶、金碧辉煌的城楼。城墙上开五条门道,中间一条最宽,为皇帝进出的通道。门前为蜿蜒而过的金水河,河上横跨五座汉白玉石桥。石桥前东西各立一座高大的汉白玉华表。</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午门</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后约150米是端门,其建筑形制和天安门相同。自天安门至端门两侧为廊庑,它们围合成一个过渡性空间。这个空间可以起到缓和刚才由于见到天安门所形成的激动心情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端门后约350米即为宫城的正门﹣﹣午门。它建于高大的"凹"形城台之上,正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屋顶,形制高于天安门和端门。正殿两侧配以重檐攒尖屋顶的方阁,方阁向南伸出长廊,长廊南端又为重檐攒尖屋顶的方阁。午门巍峨庄严,让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这种气氛仿佛在提醒晋见者:"你就要见到掌握人世间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了!"经过端门空间的情绪过渡后,午门成为晋见者感受故宫空间序列中第二个高潮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午门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金水桥</p><p class="ql-block"> 午门后是太和门。太和门是中朝的正门,处于前三殿和午门之间,距离午门约130米。太和门前的空间形态是继午门狭长空间后的一个横向的过渡空间,为达到故宫空间序列的最高潮作铺垫。太和门建于单层汉白玉台基上,面阔九间单檐歇山屋顶,建筑高度和体形远小于午门。庭院之间,金水河蜿蜒而过,河上横跨五座汉白玉石桥。水流的引入增加了空间的活跃因素,也稍稍柔和了进入者的心情。</p><p class="ql-block">金水桥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p><p class="ql-block"> 通过太和门420米就是故宫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主殿太和殿。太和殿为故宫正殿前三殿的前殿,是举行重大朝会和国家大典的场所。它建于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面阔十一间,重檐庑殿屋顶满铺黄色琉璃瓦,檐拱画贴金彩画。太和殿前的广场面积达到2.5公顷,是故宫面积最大的广场。自大清门起,经过千步廊、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一层层抑扬起伏的前导空间的情绪培养,迎面映入晋见者眼帘的,是伫立于开阔广场之上、在青天衬托之下益发显得雄伟高大、金碧辉煌的太和殿。这豁然开朗的空间感受,自然而然会使人产生对皇权的无限崇拜。</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  太和殿不仅外观金碧辉煌,内部的装饰更体现了皇帝的富贵与尊严。太和殿的中心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宝座,而高大的立柱、贴金绘龙的彩画、华丽精美的铜器、精彩绝伦的小木作和可照见人影的漫地金砖,都是对宝座的衬托,它们充分体现了帝王君临天下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中和殿 </p><p class="ql-block"> 太和殿后为中和殿,中和殿后为保和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称"前三殿",是皇帝办理政务的行政场所。 中和殿体型小巧,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攒尖屋顶。保和殿面阔九间,重檐歇山顶。由于两殿是皇帝休息、日常办公、殿试和宴会的场所,尺度相对太和殿为小,适合皇帝和大臣近距离讨论政务。现存中和殿、保和殿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唐宋时期,主要殿宇一般都有独立的院落,明清则将中朝的主要殿宇集中建于一个平面呈现"土"字形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p><p class="ql-block">中和殿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  保和殿后为乾清门,其内就是内朝的"后三殿"。后三殿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的正式场所,布局同前三殿,但建筑尺度、等级和汉白玉台基层数都较前三殿为低。这样的设计首先是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不过从艺术角度看,这种建筑体量的对比可以突出前三殿的庄严雄伟。同时,主要功能为生活起居的后宫建筑尺度也应该更贴近人,它可以使生活空间更具人情味。后三殿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乾、坤分别代表天、地,进而引申为皇帝、皇后。交泰则是指乾坤和谐,意喻皇帝和皇后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乾清门</p><p class="ql-block">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米,单檐歇山屋顶,座落在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p><p class="ql-block">乾清门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乾清宫</p><p class="ql-block">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建筑面积1400㎡。</p><p class="ql-block">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台面至脊通高20余米。重檐庞殿顶,上层施单翘双晶七踩斗拱,下层施单翘单晶五踩斗拱,饰金龙和玺彩画。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殿前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p><p class="ql-block">乾清宫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  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殿前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p><p class="ql-block">乾清宫殿内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御花园中路的主体建筑为钦安殿。钦安殿重檐益顶,上安馏金宝瓶,其东西对称布置两座平面十二角的单层亭阁﹣﹣万春亭和千秋亭。两亭南部又有养性斋、绛雪轩两座较大建筑。另外,园中还布置了一些体型小巧别致的亭、阁、堂以及诸多奇石、玉座、铜像、金麒麟、盆景等,以点缀环境,活跃空间气氛。御花园地面用石子铺出"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和象征图案,并遍植柏槐,是故宫中惟一大片绿化的地带。乾隆以后,园里还藏有《四库全书荟要》,供皇帝在鸟语花香中看书休闲。</p><p class="ql-block">御花园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千秋亭</p><p class="ql-block"> 千秋亭位于御花园内澄瑞亭以南,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厦形成,屋顶是天圆地方的重檐攥尖,造型纤巧,十分精美。亭内天花板绘双凤,藻井内置贴金雕盘龙,口衔宝珠,亭子色彩绚丽,造型精美,与万春亭并称为宫中亭子之最。</p><p class="ql-block">千秋亭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神武门</p><p class="ql-block"> 神武门是北京故宫的北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间重修时,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p><p class="ql-block"> 神武门总高31米,平面矩形。基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城台辟门洞3券,上建城楼。楼建于汉白玉基座上,面阔5间,进深1间,四周围廊,环以汉白玉石栏杆。楼前、后檐明间与左、右次间开门,菱花隔扇门。东西两山设双扇板门,通城墙及左、右马道。四面门前各出踏跺。楼为重檐庑殿顶,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上层单翘重昂七踩斗栱,梁枋间饰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上檐悬蓝底鎏金铜字满汉文“神武门”华带匾。顶覆黄色琉璃瓦。楼内顶部为金莲水草天花,地面铺墁金砖。</p><p class="ql-block">神武门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角楼</p><p class="ql-block"> 故宫环有平面矩形的高大宫墙,宫墙四角建有角楼。这些角楼的造型奇特而复杂,其中心是一座平面为方形的重檐十字脊小殿,面阔三间,当心间大,两侧两小间尺度实际为半间。小殿四面各出面阔一间的重檐歇山小殿。故宫角楼的复杂形态和单调的城墙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在阳光下,角楼明暗变化丰富,体积感极强。</p><p class="ql-block">角楼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p><p class="ql-block"> 沈阳清故宫建于努而哈赤天命十年(1625),为清入主中国以前(称"后金国")的宫殿。清入主中国之后,沈阳故宫称为留都宫殿,清代前期曾加以扩建。其布局分为三路。中路以崇政殿为主,是主体部分;东路以大政殿为主;西路以文渊阁为主,是皇帝读书看戏的场所。中路由南至北依次为大清门、廊庑和配殿环绕的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三殿的三座院落。其中凤凰楼建于清康熙时期,面阔五间,三层,歇山屋顶。沈阳故宫的建筑等级、规模和华丽程度都远比不上北京故宫。大清门、崇政殿和清宁宫甚至是等级最低的硬山屋顶,不用斗拱,建筑风格朴实粗犷,带有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 沈阳清故宫东路是一组狭长院落,院落北部正中是东路主殿大政殿。该殿平面八边形,重檐攒尖顶,殿前两侧排列有10座歇山顶小殿。除两座为左右翼王亭外,其余8座象征清代满族八旗,按各旗方位排列。它反映了清代当时的国家组织结构。有趣的是,10座小殿呈梯形分布,加强了透视,增大了东路院落的视觉进深感。大政殿前檐廊柱雕刻有张牙舞爪、跃跃欲飞的蟠龙,其形态象征着清朝一统中国的勃勃野心。沈阳故宫虽然规模远小于北京故宫,但作为中国仅存的两座前朝宫殿之一,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沈阳清故宫东路是一组狭长院落,院落北部正中是东路主殿大政殿。该殿平面八边形,重檐攒尖顶,殿前两侧排列有10座歇山顶小殿。除两座为左右翼王亭外,其余8座象征清代满族八旗,按各旗方位排列。它反映了清代当时的国家组织结构。有趣的是,10座小殿呈梯形分布,加强了透视,增大了东路院落的视觉进深感。大政殿前檐廊柱雕刻有张牙舞爪、跃跃欲飞的蟠龙,其形态象征着清朝一统中国的勃勃野心。沈阳故宫虽然规模远小于北京故宫,但作为中国仅存的两座前朝宫殿之一,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p><p class="ql-block">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两明柱各有金龙盘柱,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p><p class="ql-block">大政殿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凤凰楼</p><p class="ql-block"> 凤凰楼坐落于沈阳故宫中路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始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年),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重檐三滴水、围廊、歇山式建筑。凤凰楼共三层,其建于3.875米人工堆砌的高台上,进深面阔均为5间,整个建筑平面近乎正方形。一层楼身为砖墙围护,两侧廊下有扶手明楼梯,南侧明间辟门,下设24级台阶,里通高台寝宫区域。二三层为木围护,二层东侧廊内有楼梯可登至三层。</p><p class="ql-block">凤凰楼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文渊阁</p><p class="ql-block">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名称依乾隆皇帝《文溯阁记》所述有 “溯涧求本”之意。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p><p class="ql-block">文渊阁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明清坛庙</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的坛庙建筑,主要有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祭祀天地的天坛和地坛、祭祀日月的日坛和月坛、祭祀孔子的孔庙和祭祀先农神的先农坛等。坛庙建筑的作用,主要是沟通人与天地、神灵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们均具备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建筑布局严正有序,气氛庄严肃穆。第二,建筑形式多带有象征意义,如建筑物的高度、柱子的数量、台基的层数等等,都可能与一些古人宇宙天地的观念或数字暗合。第三,建筑群中往往需要一些其他世俗建筑所没有的、用于祭祀功能的特殊建筑,如神厨、宰牲亭、具服台(殿)等。</p><p class="ql-block"> 坛庙建筑的功能,就是帮助统治者满足幻想中的精神需求。因此,坛庙建筑需要通过塑造空间环境来表达一种实际上仅仅存在于人们心灵之中的虚幻。这对坛庙建筑的艺术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明清的坛庙建筑在塑造环境氛围和单体建筑造型方面艺术成就最大者,当推北京的天坛。</p> <p class="ql-block">天坛</p><p class="ql-block"> 天坛位于北京外城正南门﹣永定门内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祀昊天上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场所。坛内遍植松柏,建有内外两重坛墙。外墙南北长1650米,东西宽1725米。内墙南北长1243米,东西宽1046米。两重坛墙的北墙均为圆角,以对应"天方地圆"的观念。天坛西坛墙外是北京城南北中轴大道﹣永定门内大街,古代皇帝来天坛行礼时的出行路线是:出天安门、大清门、正阳门,沿永定门内大街到天坛,因此天坛正门开在西侧。在内外两重坛墙之间空间的西面,正门以南布置有两组辅助性建筑:乐舞人员居住的神乐署和饲养祭祀用动物的牺牲所。内层坛墙入口以南为斋宫,是皇帝斋戒时的起居之所。天坛的主体建筑,在天坛内层坛墙内偏东的南北两端。其中南端是祭祀上天的圆丘,北端为祈谷的祈年殿。圆丘和祈年殿之间有一条长约400米的砖砌甬道﹣﹣丹陛桥相连,丹陛桥高出坛内地面4米。</p> <p class="ql-block">天坛圜丘</p><p class="ql-block"> 圆丘是皇帝每年在冬至日祭祀昊天上帝的场所。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圆丘,只是形制有所不同。明清圆丘为两层围墙环绕的三层圆形汉白玉台基。外重墙平面约170米见方,内重墙平面为圆形,直径约106米,圆丘最下层台基直径54.7米。两重围墙的东、西、南、北四面各开棂星门。围墙中心为三层圆形汉白玉祭天台基,每层台基四面各有一台阶登坛。</p><p class="ql-block"> 圆丘上的栏杆、铺地石等皆作奇数,以应天为阳的观念。皇帝在举行祭天仪式时要登上最高层台基,站在圆心处与上天沟通,因此圆丘要营造出一种接近天际、超脱凡尘的艺术氛围。圆丘的绝对建筑尺度并不很大很高,为了取得所需的效果,古代哲匠们巧妙地将圆丘围墙设计成仅高1米左右的矮墙.由于人的感觉已经习惯了正常围墙的高度,因此站在圆丘上的人会产生感觉上的错觉,以为自己站得很高。另外,汉白玉台基旁还列有香炉,祭祀时缥缈的烟雾,也可以增加脱离凡尘的环境氛围。 现存圆丘为乾隆时所建。</p><p class="ql-block"> 根星门是小木作门窗的一 种 早期的棂星门是在两根木柱的中上部穿一根购边出头的横木,形成门框,门框上装双门扇 门扇上部为直根透光,下部为嵌板 较大的根星门柱上再用斜撑加固 棂星门多作为住宅祠堂的外门,明清经庙内设的根星门改用汉白玉石柱 梁,桂梁交界处装饰有月板,往项为宝珠,往前后附以抱鼓石以增加稳定性 棂星门造型简练凝重,符合坛庙所需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天坛皇穹宇</p><p class="ql-block"> 皇穹宇位于圆丘以北,用于存放昊天上帝的牌位。它建于圆形汉白玉台基之上,是一座单檐攒尖屋顶的圆形殿堂,直径约16米,总高约20米。屋面满铺蓝色琉璃瓦以象征天,攒尖顶部饰以馏金宝顶。皇穹宇形象小巧精致,比例造型秀美端庄,给人以宁静和谐的美感。皇穹宇主殿前,左右分别建有一座面阔五间的配殿。著名的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圆形围墙。</p><p class="ql-block"> 皇穹宇的圆形围墙可以折射声波,使声波沿围墙传播。由于古代匠师施工精致,围墙表面平整光洁,声波损耗小,于是,便形成了所谓的"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天坛祈年殿</p><p class="ql-block"> 祈年殿是明清皇帝祈求五谷丰登的地方。现存建筑为1890年重建,装修精美,体量宏大。其周围附属建筑均特意缩小体量,使得它显得更加高大庄严。</p><p class="ql-block"> 祈年殿及附属建筑均筑于与丹陛桥同高的大型砖台上。砖台南北长191米,东西宽165米,周围以矮墙,四面开门。祈年殿的三层汉白玉圆形台基位于墙院正中,底层直径90.9米。大殿平面为圆形,直径24.5米,三重檐攒尖屋顶,屋面铺蓝色琉璃瓦,总高38米。它共有12根檐柱,檐柱内又对应一圈12根柱,分别象征12个时辰和一年的12个月。殿中心为四根高19.2米的巨柱,象征一年四季。巨柱间环以圆梁,圆梁上立12根短柱,承托着上层屋架和藻井。</p><p class="ql-block"> 祈年殿内圆梁上12根短柱的上方,为36攒斗拱出四跳,承托圆形天花。天花中心开圆形藻井口。井口上置12攒斗拱,它们向顶端层层收进。藻井中心的装饰为贴金盘龙。祈年殿内梁、柱、天花、藻井上满绘彩画,全部为清代等级最高的以龙为主体的贴金和玺彩画。它们使整个大殿在金碧辉煌中,给人以庄严和肃穆之感。</p> <p class="ql-block">天坛祈年殿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天坛斋宫</p><p class="ql-block"> 斋宫位于祈年殿的西南部。皇帝到天坛祭天,需斋戒三天,其中两天在故宫进行,最后一天要到斋宫来斋戒。斋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其坐西朝东,呈正方形,面积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正殿和寝宫,都是绿琉璃筒瓦顶。正殿为仿木砖石结构的装饰庑殿顶,共5间,内部为拱券顶,无梁檩,故称“无梁殿”。殿内有宝座、斋戒铜人石亭、时辰亭,为皇帝斋戒处。寝宫在正殿之后,亦为5间,是皇帝斋宿时的住处,旁有熏沐殿,供沐浴之用。另外,由于皇帝在此居住,因此,防御性设施完备,共设置了内外两道壕沟和宫墙,形成戒备森严的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曲阜孔庙</span></p><p class="ql-block"> 曲阜孔庙坐北朝南,平面呈纵长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145米,分为八进院落,各类建筑620余间。其中前三进是牌坊、棂星门等几重门和大片遮天蔽日的松柏所形成的引导空间,用以营造肃穆的朝圣气氛。自大中门起为孔庙的主体建筑部分,它们分别为同文门、奎文阁、碑亭区、大成门、大成殿、寝宫和圣迹殿。其后为神厨、神庖两组辅助院落。大成殿东西庑里供有孔门72弟子和历代名儒156人的牌位。东西庑外还各有一组辅助建筑院落。</p><p class="ql-block">孔庙 邮资片</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它坐落在两层呈"土"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之上,面阔九间45.78米,进深五间24.89米,重檐歇山,屋顶用黄色琉璃瓦,殿高24.8米。前檐柱为10根石柱,上面均用高浮雕方式刻出形态生动的蟠龙,其精美和壮观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大成殿内金碧辉煌,内柱均使用高档楠木,彩画用金绘龙,殿内藻井形制与太和殿室内藻井相同。现存大成殿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p><p class="ql-block">大成殿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 台湾</p> <p class="ql-block">明清城市</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的地方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南北方城市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城市,如晋商辈出、以钱庄票号和深宅大院为特色的山西平遥,以私家园林和水乡情调为特色的江苏苏州等等。不过当时最重要的城市还是北京和南京。</p><p class="ql-block"> 明太祖建都于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建北京城。清代的北京城在格局上没有大的变化。经过元明清三代700多年的建设发展,北京城成为中国现存历史文化积淀最丰富的城市。就总体格局而言,明清两代的城市一方面继承了宋元以来的街巷制和沿街设市的布局原则,另一方面又不断完善,在因地制宜和以城市空间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方面都达到了高峰。明清建筑大多用砖,其城墙在夯土外全部以城砖包砌,将土城变为砖城,使城墙显得更加雄伟坚固。</p> <p class="ql-block">长城</p><p class="ql-block"> 明长城主要由砖石建造,牢固而坚实。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14700里,跨山越河,雄壮巍峨。 蜿蜒万里的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生生不息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长城在中国建筑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加强边防,很多国家都分别沿自己的边界筑建了一段段"长墙"。到了秦代,秦始皇为防范匈奴,命大将蒙恬将这些长墙增修连缀,构成一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但明之前的长城多为夯土建造,日久颓毁,以致秦长城在今天仅存有少数烽燧和断垣的遗迹。人们看到的飞舞于群山之中的长城,多建于明代。</p> <p class="ql-block">八达岭长城</p><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p><p class="ql-block">八达岭长城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金山岭长城</p><p class="ql-block">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的大小金山岭上。是明代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镇守北疆,继续兴建众多敌楼和战台,成为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p><p class="ql-block"> 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峪口,全长约15千米。城墙一般高7米左右,下宽6米,上宽5米,可容五马并骑。在这段长城上,敌楼、战台、铺房密布,其中敌楼和战台有158座。金山岭长城作为明长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p><p class="ql-block">金山岭长城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等著名关隘是明代万里长城的重要军事据点,也是长城的象征。地处甘肃境内的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西起点。作为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它扼守着进入关中腹地的要道。其宽厚高大的城墙、壮丽巍峨的城楼,给人以"雄关如铁"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居庸关</p><p class="ql-block">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也是中国的城堡之一。“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p><p class="ql-block"> 居庸关同样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与嘉峪关相似,但是两关的东西位置不同,且居庸关比嘉峪关修筑时间更早。</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大街1号,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安城墙</span></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p><p class="ql-block"> 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现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瓮城</span></p><p class="ql-block"> 瓮城为西门城楼之内的正楼和箭楼之间形成的瓮城。瓮城的主体表现了其雄伟、威严、坚固、神秘的特征。   </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威武森严的城门,是出入城郭的唯一通道,四门各有正楼、箭楼和谯楼三重门,均为拱券式。正楼外观为重楼三层檐,四角攒尖式,高32米,长40.26米,宽17.3米。在它与箭楼之间,有一座小城,即瓮城,呈长方形,长71米,宽55.3米,总面积3652平方米。瓮城的作用主要是用于防御,一旦攻城之敌攻破城门,进入瓮城,将会陷入守城兵卒四面包围,居高临下的攻击,也就是俗称的“瓮中捉鳖”。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箭楼</span></p><p class="ql-block">  箭楼,设于瓮城城墙外侧之上,为二层的砖木结构,也是四角攒尖式,长52.62米,宽13米,高距地面31米,面阔11间,进深2米,内向面重檐三滴水,均施斗拱与回廓;外向面单檐设斗拱,檐下楼壁与城墙接成一线,突兀高耸,巍然屹立。外面墙体笔直,正面有四层箭窗,每层12孔,共48孔;两侧各有箭窗三层,每层3孔,以供战斗时嘹望及弓弩手射敌之用。这是城门最为重要的第三道防线。在箭楼之前有羊马城一座,羊马城墙上正对箭楼处有一谯楼,又称“闸楼”,是观察敌情和打更报时的前沿阵地,清朝末年已拆除。在谯楼之外护城河上有吊桥,以通往来,是城门的门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該邮票为西安城墙北门的箭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角台</span></p><p class="ql-block">  在高大厚重的城墙四角,各有角台一座,原有角楼筑于其上,以补助全城,镇守四方,使全城的防御体系更加立体化。但在西安城墙中,其它三个城角均为直角,唯独西南角呈半圆形。这是西安城墙四个城角中唯一的形制,甚为特殊。据《明实录》说法:西安城墙西边和南边大部分利用唐皇城旧址修筑。而另据考古发现,唐皇城西南两边城墙全部包裹于明城墙内。并发现了唐皇城西北角为圆形台基,以此可以证明,这圆形城角,正是沿用了唐皇城原有的形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角台景取自西安西南城角的圆形角台。</span></p> <p class="ql-block">明清皇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孝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p><p class="ql-block">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p><p class="ql-block"> 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马坊</span></p><p class="ql-block"> 下马坊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p><p class="ql-block">下马坊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石像路</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石像生共17对,其中文臣2对、武将2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獬豸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石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生是明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p><p class="ql-block">石像路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陵宫门(文武方门)</p><p class="ql-block"> 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正门东侧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所立,以六国文字书写,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p><p class="ql-block">陵宫门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p><p class="ql-block"> 清昭陵俗称北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寝。清昭陵占地面积实测为318.74万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后经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是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寝。</p><p class="ql-block"> 清昭陵为“前朝后寝”三进院落的建筑格局,总体分为前导和陵墓两大部分。正红门至隆恩门为前导部分的一进院落,在正红门外还有下马碑、石狮、神桥、石牌坊等装饰性建筑。方城、隆恩门、隆恩殿为祭祀建筑区的二进院落。宝城明楼、宝顶、地宫为陵墓区的三进院落。清昭陵的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装饰装修均是完整而又独具特色的,它既吸收了大量中原帝王陵寝文化,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点,将汉、藏、蒙等建筑文化与满族建筑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明、清各皇陵的独特风格,体现了早期丧葬理念逐渐汉化时的皇陵建筑形式与格局,揭示出特定历史阶段下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p><p class="ql-block">清昭陵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清孝陵</p><p class="ql-block"> 清孝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清东陵内的昌瑞山主峰南麓,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合葬陵寝。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是清朝帝陵中规模最大及清东陵区域内唯一没有被盗的帝陵。</p><p class="ql-block"> 清孝陵是清东陵的首陵(主陵),其主要建筑从南到北主要由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神道石像生等神道区建筑以及东西配殿、隆恩殿、方城明楼、宝城等陵宫区建筑构成。清东陵内的五座帝陵,只有首陵清孝陵设置了十八对石像生,其他帝陵均为五对。清孝陵是清王朝仿照明陵规制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皇陵,是后世清朝帝陵的模式和蓝本。</p><p class="ql-block">清孝陵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清泰陵</p><p class="ql-block"> 清泰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清西陵内,是雍正皇帝的陵墓,建于清雍正八年至清乾隆元年(1730—1736年),占地面积8.47公顷,是清西陵中的第一陵,内葬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p><p class="ql-block"> 清泰陵在清西陵中的建筑年代较早、规模较大、风水格局较为完整。清泰陵建筑以一条2500米长的神道为中轴,由南向北错落有序排列着单体建筑74座。清泰陵无论是选址,还是规划布局,都是雍正年间国家繁荣与稳定的写照,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辉煌时代的产物。</p><p class="ql-block">清泰陵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明清园林</p><p class="ql-block">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提倡节俭、严禁贪污,也不许自己的子孙建设皇家园林,因此吃明代没有什么出色的皇家园林。到了明中晚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吏治的日盆腐败,商人和士大夫阶层积累了雄厚的财力。他们迷恋于江南地区的人杰地灵和山清水秀,纷纷在江浙一带建造私家园林。该地区本来就有悠久的造园历史,且名家辈出,理论曰臻完善,因而兴起于明代中晚期的南方城市私家园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 与明代不同,清皇族喜欢出巡和游猎。历代清帝凭借雄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广阔的山水资源,进行了颇有气魄的造园活动。清代皇家园林多采用自然的真山真水,它们既具备江南园林的深邃静谧、追求个人感受的细腻意境,同时又有皇家所特有的以自然山水之大尺度塑造宏大广博的精神气质。</p> <p class="ql-block">明清江南私家园林</p><p class="ql-block">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较为集中的地区是苏州和扬州。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在风格上有些差异,前者深受文人士大夫文化情调的影响,后者则受到商人文化的熏陶。除此以外,南京、杭州、常熟、无锡、上海、松江、嘉兴等江浙一带的城市中也有江南园林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有几个主要特点:一、"虽由人造,宛自天成"为造园的主导思想,水景和叠石在园林中占重要地位,二者分别代表自然界的水体与山丘。二、重视对花卉、树木的栽培和欣赏,而欣赏的标准亦贵其自然。三、注重对景观的组织和经营,以游廊分割组织景区。常用的造景手法有借景、对景、漏景等等。四、小中见大,曲折幽深。江南园林多建于城市内,用地不很宽裕,因而如何巧妙地增加景观层次,造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即成为考验造园家艺术功力的试金石。</p> <p class="ql-block">  苏州园林堪称中国“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具有一个鲜明特点,即浏览者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欣赏,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让浏览者真正获得这种实际感受,苏州园林十分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留园</span></p><p class="ql-block"> 留园位于苏州市阊门外,苏州四大古名园(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和留园)之一。面积约50多亩,分东、西、中、北四部。中部以水为胜,池居中央,四周环以假山和亭台楼阁,长廊旋曲其中,廊壁上嵌有历代书法家石刻300多方,为“留园法帖”。东部以建筑为主,楼阁廊屋富丽堂皇。如九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不仅建筑宏伟,内部装饰、陈设等也比较古朴精美,高约9米,为江南最大的湖石。北部是小竹林和桃杏等树。“又一村”建葡萄和紫藤架,颇有田园意趣。西部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山上一片枫树,山左云墙起伏。北面桃园,称“小桃坞”。山前小溪,两旁桃柳。留园不仅建筑结构和装饰别致多彩,而且以连绵不断的建筑群把景物分开,又使建筑物本身的窗樘沟通两面,将景物联成一体,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园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春到曲溪楼</p><p class="ql-block">远翠阁之夏</p><p class="ql-block">涵碧山房秋色</p><p class="ql-block">冠云峰晴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拙政园</span></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起初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代时是大宏寺。明代正德年间御史大臣王献臣辞职归乡后,买下寺产,改建为宅园。拙政园的名称出自晋代辞赋家潘岳的《闲居赋》,原文为“灌园鬻蔬…… 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思是在园里浇浇水,将种出的蔬菜卖出去,这也是守拙之人从政的一种方式。中国古代的文人和官吏往往遵从儒家传统,官场得意则积极入世;而官场失意后,则常常归隐田园山庄,自居清高。</p><p class="ql-block"> 苏州的园林,善于将自然风光与人造景物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虽然是假山、假水,但处处给人一种十分精致、细腻的感觉。远香堂是一座主厅,四周景色透过窗子呈现出来,长窗通透,可环鉴园中景色。堂前有假山,略呈起伏。北面则临水筑一月台,池水因土山分隔,形似两座小岛。山上林木葱翠,有雪香云蔚亭和待霜亭,供游客登亭一望,还可略作休憩。枇杷园在远香堂东,入洞门为一个小院落,里面有玲珑馆。从洞门往南可望到嘉实亭,向北可以望到雪香云蔚亭,景致也别具一格。 设计者善于构图,拙政园面积现约60亩,其中水面约占五分之三,建筑多临水,亭台楼阁、假山小岛、小桥回廊、花草树木都用水联结起来,显得错落有致,紧而不挤,疏而不稀。</p> <p class="ql-block">宜两亭前望倒影楼</p><p class="ql-block">枇杷园景物</p><p class="ql-block">小沧浪水院</p><p class="ql-block">远香堂与倚玉轩</p> <p class="ql-block">远香堂与倚玉轩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网师园</span></p><p class="ql-block"> 网师园位于苏州古城东南隅,坐落在篈门十全街东段的阔家头巷内。始建于南宋淳熙初年(1174年),为吏部侍郎史正志的宅第园林,名万卷堂。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其地重建,借原来“渔隐”之意,并取附近一条名曰“王思”的小巷之谐音,取名“网师园”,意谓“渔父钓叟之园”。乾隆末年(1795年),翟远春买下此园,精心擘划重筑,形成现今规模。</p><p class="ql-block"> 网师园以小巧玲珑,清秀典雅,幽深曲折见长,素有“小园极致”之誉,是江南中、小园林以少胜多的代表作品。全园面积不足9亩,只相当于留园的1/4,拙政园的1/8,但园内的亭台楼榭,佳木清池,靥额楹联,碑记砖刻,无不精致典雅,赏心悦目。全园分为东宅西园两部分,宅与园结合得自然融合,天衣无缝。</p><p class="ql-block"> 其总体布局分为三大区域,即: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北部书画区。这三大区域又以中部的水为中心,配以错落有致的建筑和花木、山石,是全园的精华:东面是竹外一枝轩,射鸭廊等组成的冬春观景区,建筑层次丰富,极有特色;南部以宴乐区为背景,临水筑有空透灵巧的濯缨水阁,恰是夏天纳凉、避暑的所在,旁有黄石假山和堪称世界之最的引静小桥,此桥长2.4米,宽0.96米,却具有大型石拱桥的全部结构特征;西面有月到风来亭突出于水面之上,实为秋天赏月佳处;北面是看松读画轩等以书房为主的小庭院。在彩霞池以西,通过一道名为“潭西渔隐”的墙门进入,就是围绕着庭院花街(卵石地坪)的殿春簃、冷泉亭、涵碧泉、芍药圃诸景,他们均为园中之园的小院精品。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主题突出,布局紧凑,小巧玲珑,清秀典雅,成功地运用比例陪衬关系和对比手法,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是苏州中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竹外一枝轩</span></p><p class="ql-block"> 竹外一枝轩位于彩霞池东北岸,濒水而筑,简朴素雅,尺度小巧,空灵剔透,古淡天然。南侧用大敞开空间形式,两个入口一个位于东南方,一个位于西北方,腾出大片视野。南面临水处设“吴王靠”,神似船舫,可凭栏或倚坐于此,撷取清园美景。轩北青砖粉墙上有一月洞门,使轩与集虚斋相通。月洞门两侧各开一个磨砖矩形空窗,透过窗洞可见集虚斋天井里的两丛翠绿幽篁,嫩缘的竹影洒向窗外,将小轩映得绿意盎然,其幽谧醉人的雅致正合宋代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中“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的意蕴,故将小轩命名为竹外一枝轩。</p><p class="ql-block">竹外一枝轩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  扬州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的一种介体,其原因一是清帝南巡,四商杂处,交通畅通;二是南北园林匠师技术交流的结果。扬州园林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长,称“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等两岸景点,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湖面迂回曲折,迤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清朝时,康熙、乾隆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当地的豪绅争相建园,遂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瘦西湖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30多公顷,有长堤、徐园、小金山、吹台、月观、五亭桥、凫庄、白塔等名胜。湖区利用桥、岛、堤、岸的划分,使狭长湖面形成层次分明、曲折多变的山水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十四桥</span></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是瘦西湖风景区中最优美的景区,又是赏月佳处,月明之夜,驻足桥头,举头望月,俯首看水,别有意境。</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人心目中的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园</span></p><p class="ql-block"> 何园最大的特色是全园由不可分割的群体组成,特色是水心亭前那一池清水,是主园所有建筑的围绕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个园</span></p><p class="ql-block"> 个园是四大名园之一,以竹叶形似“个”字闻名,入园之始的“抱天楼”又名“壶天自春”可谓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徐园</span></p><p class="ql-block"> 徐园由听鹂馆等景点组成,体现扬州精巧湖上园林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豫园</span></p><p class="ql-block">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老城隍庙旁,是江南园林艺术瑰宝之一。豫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是园主潘允端为其年迈的父亲安享晚年所建,园名即取"豫(愉)悦老亲"之意。位于豫园大门南面的九曲桥全长18米,宽2米,曲折迂回,别有雅趣,与湖心亭一起被视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大假山在园西,是豫园的精华所在,江南园林中黄石假山的典范之作。大假山高约14米,重峦叠嶂,气势磅礴。登临其间,如入崇山峻岭。</p><p class="ql-block"> 豫园占地30余亩,园内叠石成山,蓄水成池,楼台亭阁,精巧雅致,有"奇秀甲于江南"之誉。园中景点40余处,漫步其中,可品味其曲折幽深、玲珑剔透之美,在周边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更能产生闹中取静、别有洞天之感。卷雨楼位于正门三穗堂北面,与大假山隔池相望。整座建筑造型雅致,飞檐翘角有28个之多,轻灵俊秀。置于玉华堂前的玉玲珑高约4米,形似万年灵芝,突兀玲珑,姿态婀娜,有皱、漏、瘦、透的特点,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p> <p class="ql-block">卷雨楼</p><p class="ql-block"> 卷雨楼,清同治五年(1866年)建,底层称仰山堂,上层为卷雨楼。仰山堂共五楹,后有回廊。卷雨楼为曲折楼台,取唐诗“珠帘暮卷西山雨”之意,雨中登楼,烟雾迷蒙,山光隐约,犹如深入雨山水谷之中,为豫园绝景。</p> <p class="ql-block">玉玲珑</p><p class="ql-block"> 玉玲珑,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也是豫园的镇园之宝。古人善品评石之高下,有“皴、漏、透、瘦”四个标准,玉玲珑则四者俱佳,若以“透、漏”论之,更是冠盖全国,称誉海内外。   </p> <p class="ql-block">  岭南园林主要指珠三角的广府园林,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存的清代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p><p class="ql-block"> 岭南庭院布局大致有下面四种:</p><p class="ql-block">(1)建筑绕庭:建筑绕庭即建筑物沿园的四周布置,并以建筑物及廊、墙形成一个围合空间的布局方法。它的特点是在极为有限的面积内布置较多的建筑,且不致造成局促、拥挤的局面。如东莞的可园。</p><p class="ql-block">(2)前庭后院:庭园中的住宅,大都设在后院小区,自成一体。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各自成区,但没有实墙相隔,而是又分又连。庭园区与住宅区的间隔,或用洞门花墙,或用廊亭小院,或用花木池水。庭园是主人生活的一部分,布局较为疏朗开阔。住宅采用合院形式,布局密集,但比较灵活和自由。实例有顺德清晖园。</p><p class="ql-block">(3)书斋侧庭:书斋是岭南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它通常与住宅、庭园结合在一起。大多数书斋设在住宅旁,书斋与宅院一墙之隔,用门洞相连接。书斋庭园的形状、大小、尺寸灵活多变,庭园空间通透迂回,多采用敞庭、拜庭、连廊、通花墙等开敞的建筑或小品。书斋庭园中布置水景假山,种花植木,自然风趣比较浓厚。</p><p class="ql-block">(4)前宅后庭:前宅后庭或前宅旁庭的布局方式前面为多进传统天井院落式的宅居,后面或宅旁才是庭园。以宅为主的民居多用中轴对称的方法,并且大型宅居可以有多条轴线,穿过严谨对称的重重院落,在一些民居的后部或一侧,常常会意想不到地出现一个自由布局的小型庭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园</span></p><p class="ql-block"> 可园坐落在东莞市西博夏村,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于咸丰八年(1858年)由广西按察使张敬修建成。该园面积虽小,仅三亩三(2204平方米),但布局巧妙合理,小巧玲珑。园中一楼、五亭、六阁、十五房、十九厅,大小门户140多个,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连在一起,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别有洞天。</p><p class="ql-block"> 园中一楼、五亭、六阁、十五房、十九厅,大小门户140多个,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连在一起,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别有洞天。使全园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迫;静中有趣,然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之珍品。</p><p class="ql-block">可园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梁园</span></p><p class="ql-block"> 梁园坐落在佛山市旧区先锋古道,是清代曾任内阁中书的岭南书画家梁蔼如及其侄梁九华、梁九章、梁九图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陆续建成的。作为梁氏宅园,昔日其面积曾纵横千亩,其中包括十二石斋、汾江草庐、寒香馆和群星草堂等四组园林建筑,规模宏大,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淡雅自然,如诗如画,富有田园风韵。</p><p class="ql-block"> 其中群星草堂是梁园保存较完整的一个群体,有秋爽轩、船厅、小榭楼、剌史家庙、书斋、荷香水榭等园林建筑,均以小巧玲珑、轻盈通透而富岭南风韵著称。尤其是该园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造园者精心挑选奇峰异石,用写意的手法,精心布局,加以园路的穿插变化,营造出山宕丘峦、拟人拟物的多种意境,与外围的回廊组合成一种特有的园林景观,故该园又称“十二石斋”。</p><p class="ql-block">梁园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晖园</span></p><p class="ql-block"> 清晖园坐落在顺德市大良镇华盖里。原是明代万历状元、礼部尚书黄士俊的“天奉阁”和“灵柯之阁”旧址,后归清代乾隆进士龙应时所有,其子龙廷槐,亦为乾隆进士,官至太常侍卿,始经营改造,易名“清晖园”。</p><p class="ql-block"> 全园占地5亩,南部为水池,澄漪亭、碧溪草堂等分布四周,开敞而明朗;中部则是模仿珠江上“紫洞艇”的船厅,人在厅内,仿若在蕉林丛荫蔽的珠江三角洲水乡之中。这里还有惜阴书屋、花亭等,许多奇花异草,亦唯该园所独具。座座假山,屹立其中,是全园的精华部分。北部由竹苑、归寄庐等建筑小院组成,是较为幽闭的园中园景区。全园共有亭、台、楼、阁、厅、堂、池、榭等10多座,以走廊、曲桥、池塘、假山相连或相隔,构成了山水相间、幽深清空之超脱布局:再辅以历代名家字画、古玩盆趣、名贵家俱、精美雕刻、楹联匾额设置,使层层景色幽雅而含蓄。</p><p class="ql-block">清晖园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余荫山房</span></p><p class="ql-block">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坐落在番禺市南村镇。由清朝举人邬燕天聘能工巧匠建于同治三年(1864年)。由于他在咸丰五年中举,后签分刑部堂主事、为七品员外郎,其长子和次子亦先后中举,故有“一门三举人,父兄弟登科”之说,名以“余荫”,是谓叨承祖先之余荫,乃有今日之荣耀。全园面积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的独特风格而著称。它运用藏而不露、缩龙成寸的建筑手法,采用散点式自由布局,以单拱廊桥为界,将全园分为东西两区。西区的深柳堂、临池别馆,中间隔以荷池;东区以八角堂、即玲珑水榭为中心,池水绕亭与外界沟通。北墙镶建的半边“来薰亭”与南侧石砌假山相呼应。园内花木葱郁,花砖铺地,随处可见精巧细致的木雕饰品,各建筑间均以风雨廊连接,正是“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给人一种恬静和淡雅的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中。</p><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清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 清代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承德。著名的有北海、圆明园、颐和园(清漪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承德避暑山庄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园林多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再加以人工建设。这和江南私家园林根本不同。后者造园时不可能占用大片自然山水,所以只能缩天地于一隅之间,有些小私家院落只有半亩,甚至几十平米。而皇家园林则不受用地规模的局限。二是清代皇家园林广泛吸收了南方、北方园林建筑乃至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清代皇帝自康熙、乾隆起,尤其重视吸收汉族文化。乾隆更是多次下江南,将江南园林的意境和造园技巧带回了北方。但是乾隆并没有照搬江南白墙黑瓦、翘角飞檐的建筑风格,皇家园林中的建筑依然沿用造型稳重、色彩华丽的北方建筑风格。另外,为了在政治上笼络藏族等少数民族,清代在承德避暑山庄外修建了西藏风格的外八庙,成为避暑山庄的借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颐和园</span></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290公顷,是一座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山水架构,融合南方建筑精华的大型自然山水园林。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动工于乾隆十五年(1750)、乃乾隆为其母祝寿而建。颐和园的布局分为宫殿区和园林区。宫殿区位于全园东部、面东开正门称东宫门。东宫门内的几组四合院以仁寿殿为主殿,乐寿堂为寝宫,建筑风格较为平易、不用琉璃瓦、以突出离宫修身养性的氛围。宫殿区占地面积不大,其后是园林区。颐和园的水体占据了总面积的3/4,水景是全园的主景。其次是山体,万寿山高60米,东西长1000米,位于昆明湖主湖面以北、山后有曲折狭长的后湖环绕,形成了前山景区、前湖景区、后山景区和后湖景区的山水格局。</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前山景区的建筑以排云殿、佛香阁为主体。这两座建筑装修华丽、体量庞大,其中八边形四重檐的佛香阁高38米,为全园制高点。排云殿依万寿山南麓而建,从山脚至山顶形成数层台地,正对烟波浩渺的昆明湖。从排云殿到佛香阁要登上陡峭的高台,高台为石砌,高几十米,十分壮观。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的屋顶满铺琉璃瓦,颜色亮丽鲜艳,映衬着昆明湖的碧波,气势磅礴。排云殿和佛香阁的庞大尺度以及鲜丽的色彩与昆明湖广阔的水面正相匹配,如果将前山景区换为江南园林的尺度,则全园将失去视觉中心,在湖面上看山会显得全园没有主景,苍白无力。排云殿东西两侧缘山散布着几组院落,作为陪衬,与前山主景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长廊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石舫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谐趣园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北海,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内湖泊,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水系。面积583亩,折合约39万平方米。东邻故宫、景山,南濒中海、南海,西接兴圣宫、隆福宫,北连什刹海,是北京城中风景最优美的前“三海”之首。</p><p class="ql-block">北海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德避暑山庄</span></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是清代皇族避暑的行宫。建于康熙年间,乾隆时期扩建。避暑山庄面积达5平方公里,园内以山区为主,占全园面积的4/5,剩下的为平原地区,其中包括面积不小的自然水体。避暑山庄的宫殿部分位于山庄南部,是由几组四合院组成的建筑群。其建筑风格平易淡雅,不用琉璃瓦,不刻意体现皇家气派。平原地区分布有主要景区,其意境也多模仿江南,如文园狮子林、烟雨楼、小金山等景区分别模仿的是苏州园林狮子林、嘉兴南湖烟雨楼和镇江金山寺。山区则以自然山体和树木植被形成景观,其间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地建有观景、休憩的小巧建筑和若干寺院。</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采用借景的手法,将山庄东北面的八组著名藏式建筑﹣﹣外八庙的景色引入视野,增加了视觉层次,给人以景观无穷尽的感受。避暑山庄以自然景色为主,气势磅礴,同时又不乏精致细腻的人文情调,不愧为清代皇家园林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  万壑松风,以巨石、高大傲岸的古松,突出了此景的“雄”,远山近水又显示出避暑山庄的宏旷。</p><p class="ql-block"> 水榭环碧,表现的是山庄的湖泊区,刻画出此景妩媚幽曲的风韵,以“秀”色见长。</p><p class="ql-block"> 青枫绿屿,描绘的是山峦的景色,画面雄中藏秀,刚中寓柔,将山庄兼具的“南秀北雄”之美充分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明清寺观</p><p class="ql-block"> 由于社会长期稳定,明清时期的宗教非常活跃,留下了大量的相关建筑。其中,佛教建筑的汇集地主要有北京、南京和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等。藏传佛教寺院在建筑和布局上和汉传佛教建筑明显不同,西藏、青海、四川、五台山、承德、北京等地都有藏传佛教寺院分布。道教虽然不如佛教兴盛,但在青城山、武当山、崂山以及五岳、北京等地也都建有不少道观。明清时期,佛道更趋于融合,如著名的恒山悬空寺就是佛道融合的典型实例。</p><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朱元璋會当过和尚,他登基后改革了汉传佛教,使其宗派逐步融合,并将寺院布局方式统一为今天我们常见的格局。这一时期塔的功能越来越泛化,出现不少没有宗教意义的风水塔、文峰塔。这些塔以多层楼阁、密檐砖塔为主,但艺术水平已大不如前,尤其是多层塔的收分曲线多显僵硬呆板。不过,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颇具特色的佛塔,如结合了印度和汉族佛塔艺术的金刚宝座塔等。</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院最集中,规模和影响最大、同时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名山。东汉最早在此建寺,此后五台山又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最盛时有寺院360余座。直至今天,五台山仍有寺院76所。它们分为汉、藏两系,即汉僧的"青庙"和藏传佛教的"黄庙"﹣喇嘛庙。其中最著名的有:五台山地区最大、建寺最久的大显通寺;因建有高50米的大白塔而闻名的塔院寺以及喇嘛庙之首菩萨顶等。其建筑基本为明清时期所建,少数为民国年间作品。</p><p class="ql-block">五台山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显通寺铜亭。铜亭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建筑。其建造方法是先铸造出各种铜制构件,然后再拼装组合而成。</p><p class="ql-block">显通寺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p><p class="ql-block"> 北岳恒山在五岳中最具浑厚质朴之气。恒山有不少佛教、道教寺观,其中的悬空寺殊为雄奇。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恒山北麓翠屏峰的半山腰上,上覆危岩,下临深渊,朱柱丹廊贴崖飞栖,远远望去宛如神仙楼阁。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至今1400余年,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早已不是北魏原构。该寺共有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40余座殿宇廊阁,皆背靠山崖、依靠悬挑而出的木梁建屋。十数根高低错落的细木柱立于建筑下的山岩上,支撑悬挑的木梁。当地民谣形容为"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内部更有一番险景:断崖绝壁间,两座三层九脊的悬空飞楼南北对峙,中间为数丈断崖,其间以飞桥凌空相连,人行其上倍感惊险。悬空寺是一座佛、道、儒共存的寺院。内部分为上下几层,有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释迦殿、纯阳宫、观音殿和三教殿等殿堂。三教殿内供有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略台真武阁</span></p><p class="ql-block"> 经略台真武阁,位于广西容县城东绣江畔。它建在人民公园内的北灵山上,面对中国道教圣地二十洞天都峤山。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为奉祀真武帝以镇火灾,在台上建成坐北朝南的真武阁。阁共三层,通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结构采用三层檐、歇山顶、穿斗式构架,通高13.2米,其建筑布局精巧,技术高超,风格特异,为建筑史上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经略台</p><p class="ql-block"> 外观呈塔形的经略台真武阁,虽不算高大,但它绿脊金瓦,飞檐凌空,昂首伫立,古朴天成,气势却也堪称雄伟。</p><p class="ql-block">经略台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真武阁</p><p class="ql-block"> 真武阁用近3000条大小不一的南方特有的铁梨木构件,以杠杆结构原理巧妙串联吻合,相互制约,彼此扶持,不用—件铁器铁钉,协调而牢固地组成一个统一整体。二层楼的4根内柱,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屋瓦和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离楼板约2.4厘米,悬空不落地,这是全阁中结构最为奇特精巧的部分。其方法是在悬空柱上,分上下两层用18根枋子(拱板)穿过檐柱(即底层内柱的上部),组成两组严密的“杠杆式”斗拱,斗拱托承外面宽阔的瓦檐,拱尾托起室内悬空柱本身,以檐柱为支点挑起来。这样,二层楼上的4根内柱就悬空了。实际,这4根内柱,并不起顶梁柱的作用,而是和其它构件连在一起,相互制约着,并将它们身上的荷载,利用杠杆原理,分散到底层直通阁顶的8根巨柱上。这8根巨柱,支撑着全阁的三层建筑,它们不是埋在地下,而是放置在8个石墩子上,且石墩子又是放在1米多深的沙土上,以借沙土的弹性,减少地震时给整个楼阁所带来的影响。400多年来,它虽经5次大风暴,4次强地震等等,但至今仍屹立巍然,显示着我国古代工匠的超人智慧。</p><p class="ql-block">真武阁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山巅,是达赖喇嘛布政和居住的宫殿,同时也是一座巨大的寺院,为西藏政教合一体制的具体表现。这座宫殿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分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其中红宫是达赖执政、接受礼拜的地方,为布达拉宫的主体,故处于布达拉宫最高处中央部分,醒目突出。白宫是达赖的寝宫,位置低于红宫,在构图上起衬托突出红宫的作用。布达拉宫雄伟壮丽,它不但是藏族的圣地,也是中国建筑的瑰宝。</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 极限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德普宁寺</span></p><p class="ql-block"> 承德普宁寺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避署山庄东北,是外八庙中最著名的一座寺庙建筑群,也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规模宏大,体系完备。</p><p class="ql-block"> 普宁寺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式动工,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成。它依山就势,座北朝南,占地面积达3.3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以中轴线贯穿,主体建筑以大雄宝殿为界,前半部分为汉族佛教寺庙样式,后半部分则具有强烈的喇嘛教色彩。它是汉藏建筑形式结合为一的典型庙宇,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普宁寺 极限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