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節」,時任「會嵇内史」的右軍將軍大书法家王羲之,召集築室東土的名士和家族弟子共42人,在會嵇山蔭之蘭亭(今浙江紹興市越城區)舉辦了首次蘭亭雅集。参加雅集的有謝安、謝萬、王凝之、王徽之、王獻之、孫綽等四十二人。他們均是當代文學家、書法家、詩人、門閥仕族弟子、避官的隐士、本朝的大臣、軍事將領……集聚蘭亭,曲水流觴吟詩唱和。共集詩37首,编輯入《蘭亭集序》流傳後世。</p> <p class="ql-block"> 譽為「天下第一行书」《蘭亭序》便是王羲之微醺之下一揮而就的神來之筆,全篇28行324字。此次雅集有十一人各作詩二首,十五人各作一首共成詩三十七首。十六人没有作詩被罰酒。</p><p class="ql-block"> 永和「蘭亭雅集」的舉辦,得到了後世書家、文人的積極响應與有效傳承。従南北朝開始,歷經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現代,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批書家、文人相聚蘭亭,舉辦雅集活動。「蘭亭雅集」傳承有續,綿延不絕已形成一道獨特的傳統文化景觀。</p> <p class="ql-block"> 在清朝,時家的竹刻技藝傳承至第七代,十分罕見!時珏,字世賢,興兄時學庭為第一代;時其吉、時其祥、時其泰、為第二代;時澄之為第三代;時汝鍳(號芳林)為第四代;時以成為第五代,又工古篆和八分書;時大經為第六代,他創造了竹貼簧技藝;時沅,字湘華,自號卧牛,時大經之子為第七代,是最後一代傳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時其吉,字大生,清代嘉定竹刻名家,師法其父嘉定前輩竹刻藝人時珏。精刻竹,尤善深刻,擅摹刻名山勝水。觀此器刻工極緻,一絲不苟,不負盛名。人物神態自若衣带飘逸,更有甚者,溪中游鵝羽毛眼瞳畢現,羽觴置放於地上,僅半粒芝蔴之巨亦工整不吝,樹缝内僮僕摯壷亦細細刻劃,松針的刀法也與衆不同,細密有加。紅雞翅木上盖、底座亦為上工,全器呈琥珀色,包漿潤厚令人寳愛!</p> <p class="ql-block"> 此香筒落款刀法犀利,蒼勁而含靈秀,篆書章法亦佳,整體包漿一致,無可挑剔。</p> <p class="ql-block"> 局部特寫,人物神態生動。「蘭亭雅集」這一題材的竹、木雕刻香筒、筆筒等作品並不少見,此乃其中皎皎者,出自名家之手,品相完美,值得珍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