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品读时光分享音频</b></p> <p class="ql-block">🕰️每天十点 “品读时光”</p><p class="ql-block">🌼深深的爱,淡淡的美。</p><p class="ql-block">🌸阅读,让生命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今天我们共读的内容依然是张文质老师的著作《奶蜜盐2》书中的段落:</b></p><p class="ql-block"><b>20240804《奶蜜盐2》第三章:爱是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孩子长大了,跟父母无话可说怎么办?⑥p138</b></p><p class="ql-block"><b>周日共读:</b></p><p class="ql-block"><b>所以我说“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现在孩子改变了,父母更需要改变。但如果你说“我真的是不知道跟孩子说什么,我确实也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跟孩子说,我真的是一个挺苦闷的人”,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勉不要硬说,你可以默默地为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你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就只静静地看着,什么都不要说;孩子在看一些比赛,在听一些音乐的时候,你不要去干预他,你可以坐到孩子身边,不见得一定要说话,不过最好不要看手机,你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关注,这也挺重要的。</b></p><p class="ql-block"><b>尊重孩子,诚恳地对待孩子,时刻保持着对孩子成长的喜悦,这就是你跟孩子相处的最好方式。</b></p> <p class="ql-block"><b>[贞融手记]</b></p><p class="ql-block"><b>听毛鸿章老师的分享,真的感受到不愧是一位优秀的执教这么多年的优秀语文教师。她说,不管是被动的等待还是主动的出击还是张老师的那一句话,</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们要尊重孩子,诚恳的对待孩子,时刻的保持着对孩子成长的喜悦,这就是你跟孩子相处的最好方式。</b></p><p class="ql-block"><b>从毛鸿章老师的分享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事实,就是我们的孩子,与我们确实是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代了,除了我们的基本基础知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吸收的能量它都是不一样的,家长要看到这个不同,并且还要接受这个不同。这一点真的比较重要。就是当孩子愿意和你沟通的时候,你应该是完全的全然的生命在场。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艺术,千万别把这个链接的纽带给折断了。我们充分的要肯定孩子的观点,也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你对他尊重、平等,慢慢儿的他就会愿意跟您有话说了。</b></p><p class="ql-block"><b>马老师还说我们还可以主动的出击,并且她非常有爱的举例了班上的两个小例子,我觉得蜜友们真的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很好的启发,一些很好的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现在确实是我们的孩子已经改变了,父母也是要做出改变。</b></p> <p class="ql-block"><b>今天品读时光邀请到的品读者是来自长沙的毛鸿章女士。</b></p><p class="ql-block"><b>毛鸿章女士是奶蜜盐读书会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是全国第八届,第九届教育行走美仁,一线教师,参加工作十余年,经验丰富,性格热情开朗,为人真诚;工作勤奋,尽职尽责;热爱教育事业。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传授给孩子的不单单是技能与方法,而是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品质。接触奶蜜盐四年多,更是觉得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作为老师,激发学生的潜能、保持孩子们的热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那就今天的共读内容她会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品读分享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毛鸿章女士品读分享:</b></p><p class="ql-block"><b>与时俱进的爱</b></p><p class="ql-block"><b>尊敬的贞融老师,亲爱的奶蜜盐全国共读群的蜜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家庭教育的秘密。根据今天的共读内容与张文质老师的家庭教育理念,我跟大家一起聊聊《与时俱进的爱》。</b></p><p class="ql-block"><b>在今天的共读内容中,张老师谈到了“孩子长大了,跟父母无话可说怎么办?”关于这个话题,我个人觉得我们首先要看到一个现实:我们家长和孩子确实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除了基本知识,我们看到的世界、吸收的能量都是不一样的。家长要看到这个不同,并且要接受这个不同。</b></p><p class="ql-block"><b>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我们再去寻求突破和改变。张文质老师说“父母改变,孩子改变”。面对这个局面,我们父母可以从两方面去改变自己。第一就是改变自己的观念,接受你的孩子不是事事都要和你说,你也不是事事都要参与进去,我们主打一个陪伴,在生活中做好贴心助手的工作,就像今天的共读内容所说的: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勉强不要硬说,你可以默默地为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你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就只静静地看着,什么都不要说;孩子在看一些比赛,在听一些音乐的时候,你不要去干预他,你可以坐到孩子身边,不见得一定要说话,不过最好不要看手机,你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关注,这也挺重要的。我们的孩子其实内心是挺软的,这样的陪伴多了,他自然会与你交谈、沟通。这个比赛,爸爸妈妈,你们有什么看法,调整什么样的战术可以转败为胜?这首歌是什么风格的,我为什么喜欢它?等等。在孩子表达这些观点的时候,亲子沟通不就开始了吗?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艺术,不要把这个联结的纽带给折断了。你可以在充分肯定孩子的观点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与平等。慢慢地,他就愿意与你沟通了。除了默默陪伴,你还可以尝试创造一些亲子互动,比如说做饭的时候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或者每次吃完饭以后,问问孩子对今天的饭菜有什么意见或者改进的想法。</b></p><p class="ql-block"><b>其次,家长还可以主动出击。在主动出击这个环节呢,我想讲两个小小的例子,我们班的蒋同学的妈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妈妈,孩子的兴趣爱好也非常的广泛。有一段时间,孩子沉迷于各类游戏,这个时候呢,妈妈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与参与到孩子的音乐的学习当中,一起上亲子音乐课。并且报名了培训机构的亲子歌曲录制的这样一个比赛。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母女俩就经常一起练习歌曲,一起上课。</b></p><p class="ql-block"><b>在这个上课和练习的过程当中呢,既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同时呢,也有效地避免了孩子去玩一些其他的游戏,或者说做影响学习的其他一些做法。孩子与妈妈之间呢,沟通也更多了,因为他们有了共同话题嘛。比如:他们会在练习完过后沟通意见:妈妈,你这样子的表现很好,或者你现在表现不好,哪方面要多加练习。当然妈妈也会在欣赏、肯定孩子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这样的一起练习、相互成长中,母女关系越来越亲密了。第二个小例子呢,是我的一个朋友,她也是生了一个女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呢,她也感受到这种离心的苦恼,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孩子不跟自己聊天了,沟通了。发现问题以后,他就去观察孩子,哎,他发现孩子非常地喜爱一个游戏,也非常喜欢买这个游戏的周边。他就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了解这个游戏以及他的周边,在不经意的过程当中,再与孩子去聊这个游戏,和自己玩游戏的一些经验感受。在逛街的时候,偶尔自己会带一两个手办回来,孩子看到就说:妈妈,你买了这个手办啊。她就说:是的,我很喜欢这个手办,我觉得这个手办哪里哪里好。当然这些都是要提前做好攻略的,要不然的话,你说的如果不对等的话,孩子也会找出破绽。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孩子就觉得:啊,原来妈妈跟我有一样的喜欢的东西,她也喜欢打游戏,然后偶尔组队的时候呢,他就会喊上妈妈:妈妈,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有时候去逛街的时候,她就也会跟妈妈聊:我们俩一起去逛哪个哪个精品店,那里有最新的那个什么手办,甚至有时候也说:妈妈这个手办很漂亮,但是我没有钱买,你喜不喜欢,如果你喜欢就买回来吧,你买回来借我看一看。那妈妈呢,赶紧抓住这样的机会去跟孩子进行一些有效的沟通。慢慢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这个关系也融洽了,那么孩子的叛逆的状态也会少了很多。我觉得其实家长出动出击,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参与孩子的世界,也蛮不错的。</b></p><p class="ql-block"><b>不管是被动的等待,还是主动的出击,还是张老师那句话尊重孩子,诚恳的对待孩子,时刻保持着对孩子成长的喜悦,这就是你跟孩子相处的最好的方式,嗯。好了,亲爱的朋友们,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与大家共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