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蒙行

荷塘莲子

<p class="ql-block">  准备许久的跨省自驾游终于成行了。途经灵台,到达泾川,在王母洞略微停留,王母洞石窟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目之所视,皆见佛像。有些高坐莲台,神态祥和,仪态端庄,有些高居神龛,面目狰狞。身型巨大的佛像有三层楼高,小的只有尺寸见方。由于对神佛之事所知甚少,只是走马观佛,也不敢有镜头留下神佛的姿容,怕亵渎神灵。</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驱车直奔六盘山。红军长征精神永流传,六盘山上红旗展。山间苍松翠柏蓊蓊郁郁,拾级而上,来到了“红军长征纪念馆”。感受到红军长征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征程,感受到长征不仅仅是一次战略大转移,更重要的是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精神再现。这也是今人膜拜六盘山的意义所在吧。气喘吁吁地爬上当年毛泽东站在六盘山上,激情澎湃地吟诗的地方。遗憾的是阴云密布,山间云雾缭绕,难见“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辽阔。站在山顶,想象着红军经过长途跋涉,千辛万苦,艰难万险登上六盘山时,欢欣鼓舞,西风飒飒,红旗漫卷,人欢马嘶,呼声震天动地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回望六盘山,它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记录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事件,也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成为长征精神的活化石,将激励着一代代的华夏儿女将长征精神永远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明珠青铜峡”。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地处贺兰山下,黄河岸边,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当然也是宁夏旅游必去景区之一。景区内自然风光秀美奇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走进景区,就听到水声震天,迎面就看到黄河水利枢纽横跨两山之间,让人感受到工程的奇伟及功垂万代。走过坝旁大桥,坐上游船,行进在黄涛漫漫的黄河上,真正感受到母亲河的博大包容。两岸黄山峭立,刀琢斧刻,沟壑纵横,寸草不生。坚硬的岩石拥抱着涛涛黄河,纵使浪打水蚀也击不垮,穿不透它钢铁般的躯体。黄河横贯华夏大地,浩浩汤汤,永不枯竭,用自己的乳汁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这也正是黄河是母亲河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禹铜像矗立在青铜峡黄河东岸边,以苍穹为背景,目光如炬,坚定地臂指黄河,周围树木苍緑,随风摇曳,似乎是千万民夫正搏浪叩石,截流筑堤。走进大禹文化园大门,布局严谨。广场左右是钟楼、鼓楼,正前方是明堂,后面是大殿,殿内供奉着高大庄重的大禹黄铜像。像旁左侧门上写着“大禹治水的故事”,右侧门上“大禹治水的精神”。从左侧门进入,墙壁上依次描画着大禹治水的故事,并配有文字说明。大禹治水的故事耳熟能详,参观大禹文化园,让我对大禹一心为民,公而忘私,坚韧不拔,务实创新的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理解,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和象征。这种精神在当代依然是一个人做大事,干事业所需要的,依然是我们社会发展,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大禹是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一种民族文化符号,更是民族精神的图腾。大禹文化园可以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现了大禹所蕴含的深厚文明及内在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一百零八塔位于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的峡口山上东坡上,是由一百零八座覆钵塔组成的大型塔群。<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群依山势而建,自上而下 ,按照一、三、五、七、九至十九的奇数排列十二行,共计一百零八座,形成三角形的大型塔群,塔名因此而得。相传是穆桂英的“点将台”,我更愿意相信塔的建造与佛教有关。一百零八,一向都是佛家惯用的数字。如一百零八个罗汉,一百零八颗念珠,敲钟一百零八声等。塔体全用砖头垒砌而成,白灰涂缝。塔身由高到低依次呈覆钵状,尖锥状、宝葫芦状、宝瓶状。根据塔体的不同形状,砖头的垒砌也不同。站在最高一层,遥望黄河,浩瀚无际,波光粼粼,草木葳蕤,真有超尘飞仙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  水洞沟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北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接壤。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流域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为了繁衍生息与大然搏斗的生存画卷,</p><p class="ql-block"> 水沟洞风景区又是我国北方明代古长城、烽燧、城堡、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的大观园。站在古长城的遗址上,旌旗猎猎,你可以联想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出征场面;“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征战沙场的惨烈;耳畔响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铮铮誓言。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征战人。黄沙茫茫埋忠骨,历史风烟现英魂。</p> <p class="ql-block">  藏兵洞位于蜿蜒曲折的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内左回右旋,狭窄幽深,犹如迷宫。有多处洞窟,设备齐全,有防御的石阵、陷阱、暗器孔道;也有生活区粮仓、水井、厨灶,还有议事厅,兵器库等。藏兵洞与长城,城堡相通,是我国古代立体的军事防御体系,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与少数民族长期战争的历史遗迹,为阻止胡人铁骑南下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为北方的军事防御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钻洞探秘,古人的聪明才智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在水洞沟景区游玩,景区面积大,景点相距较远,可以体验到坐马(驼)车,坐游舫(船),骑骆驼,坐拖拉机,坐观光车。最值得观看的是大型实景马战史诗剧演出《北疆天歌》。以古长城、城堡、藏兵洞、大峡谷的实景为布景,精彩演绎了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与蒙古草原人民的情谊。展现了丝绸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汇交流。来自蒙古歌舞团的马术演员以精彩的马技展示了草原骑手的剽悍和野性。飞扬奔腾的马蹄,戈剑相拨的厮杀,百发百中的射术,人马相依的深情都让人看到了草原英雄的彪悍、血性与柔情。这场荡气回肠的英雄史剧是人马合一的马上柔术和马术的淋漓尽致的完美演绎。</p><p class="ql-block"> 这场视觉盛宴如果是夜场观看,更能增强视觉效果。在烈日炎炎的中午,演员们身着厚重演出服倾情表演,让人很为他们的敬业乐业的精神感佩。纵横驰骋的马奔让人眼花缭乱,忘了用镜头记录精彩绝伦的表演,只能从网上下载一张剧照填补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  去宁夏旅游,西夏王陵必去不可。参观西夏历史博物馆,惊诧于西夏文明的灿烂辉煌。学习宋元历史,宋朝对外政策怀柔求和,辽金夏贪得无厌的索要货币,丝帛,茶叶等物品,常令我对他们恨之入骨,尤其是受《杨家将》故事的影响,骨子里认为西夏人豹眼鹰鼻,凸额高颧,目面狰狞,愚昧无知,卑劣猥琐。在博物馆里陈列的物品证明了西夏人发明了高超的冶炼、造纸、印刷、纺织、制陶等技术,尤其是他们还借鉴了汉字的点、横、撇、捺,发明了西夏文字。馆台里展示的各种陶器制作精美,彩绘鲜艳。当然这些历史遗物也可能就是中原的文明,只不过是他们在战争中掳掠抢夺的战利品,也有宋人卑恭屈膝地送去求和的礼品。</p><p class="ql-block"> 西夏王陵发掘了九座,介绍详细,既有位置图示,也有布局结构图,还有出图文物的展示。走出博物馆的后门就直接坐观光车去三号陵——元昊陵。元昊陵是九座陵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在陵地依然有各种建筑的地面对应的说明标志。只是岁月的风尘已经剥蚀得只剩遗迹或者痕迹了。元昊陵也看起来就像一座呈三角形的土推。看不出是用砖砌成的还是土堆垒的,显现不出王陵高大宏伟,霸气肃穆。正应了那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西夏王朝由党项族建立,而他们在蒙古族的铁骑践踏蹂躏下,大量的迁入中原地带,最后终于融入汉民族了。</p> <p class="ql-block">  北登长城,翻越贺兰山,走进草原,是我此行目标之一。长城登了,但剩下土垛,依稀可见当年的痕迹。“踏破贺兰山阙”的豪情没有体验得成。一路向北,驱车就近的马兰花草原,没有领略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极目远眺,皆是赤地千里,遍地枯草,人烟稀少。偶尔看见一个蒙古包,也是零星的散布着些毛色黑灰的羊,牛是没有看到的。所谓的马兰花草原未见一朵马兰花。人工打造的娱乐场所也只剩彩旗飘飘,蒙古包门上铁将军把守,院落内只见一妇人。我们未及搭讪就匆匆离开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又会回荡在我的耳边,草原之旅的梦想依然会延续。</p> <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顺路去了坐落于陕西省吴起县长征街和平路2号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纪念园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为主题,真实再现中央红军经过坚苦卓绝的爬雪山,过草地,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吴起,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工农红军会师的英雄史实。纪念馆内通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影像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序厅内矗立着红军长征时会宁会师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的雕塑。纪念碑建造在会宁县城西北角的半山坡上。全程由中间斜坡,两边台阶构成,每十几级台阶上有一个平台。斜坡上以时间为序,镌刻着红军长征的重要大事。纪念碑前有一个吹号的小号兵,两边是过草地,爬雪山的浮雕。周围绿树成荫,浓阴匝地,就成了人们纳凉休闲佳所。看着孩童们在斜坡上溜滑取乐,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我忽然想起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来。这里应该没有嬉戏欢闹,这是缅怀先烈的庄严之地。可转眼一想,先烈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今天孩子的欢颜笑语,人民的幸福安康。先烈泉下有知,也该含笑九泉了吧。</p> <p class="ql-block">  此次陕甘宁蒙行历时五日,行程一千多公里,浮光掠影地了解了一下西北风物文化。深深地震撼于西北人民坚韧顽强,创造的文化的深厚,也深深地感到自己的知识的匮乏,也深刻地理解了古人“读万卷行万里路”的古训。如果没有万卷书垫底,即使行万里路也只是行走的躯体,既不能开阔眼界,也不能增长见识。当然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为了游学,结交硕师名流,博取功名。今人出游是为了“诗和远方”,只是生活的点缀。行千里路始终要回归,我向往的远方永远在远方,也永远是他乡。出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只有丰富自己,沉淀自己,才能采撷到更美的风景,也才能欣赏更美的风光,才能领悟行万里路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