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几天,看到一张房子的图片。具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穷苦人家住房建筑的特色风情,我隐约记得这房子也是有名字的—丁头舍子。其实根本不能称之为房子,不过是一个泥土芦苇建造的固定帐篷罢了。但不影响它和广州的小蛮腰、苏州的裤衩、还有南京南站的姨妈巾一样具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年代,建造一所土房子全是人力而为。俗话说打好地基建好房,夯地基时石滚子由四个大力的男子抬起摔下抬起摔下……,一寸一寸的夯实,夯土人口中喊出的“嘿呀么-号子、嘿呀么-号子……”雄浑有力,随着这一声声号子的翻飞石滚也上下翻飞,房子的地基就这么被夯出来。地基夯实后就该彻土墙了,把泥土堆放在地基上,大概有小时候的我那么高的样子吧,同样的是人力打出来的,具体的我也说不上。学建造师的时候,书上没有建土房子的章节,更没有建丁头舍子的。现在想来,搭建丁头舍子不需要夯地基吧。想写这篇文章纯粹是因为看到丁头舍房子的图片,引起了我对过去岁月的的怀想,怀念过去是令人伤感的。言归正传回到建土房子的过程中去。那个夏秋季节的很多个下午,我就坐在爹爹家的门槛上,看着爹爹和三爹手拿木棍,轮番打墙。在新年来临之前,一间新的草房坐落在我爹爹家的对面,那是我三爹家大儿子的新房。我不知道爹爹他们在建房子之前有没有图纸,但我知道在他们心中是有一张蓝图的,那就是儿辈们的幸福生活。现在的我们早就住上了楼房,那是我们祖辈最美好愿望的实现。</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建筑是全国一统千城一楼,随便在哪一座城市拎一组建筑放到另一座城市中的建筑群中去,无违和感。因为早就一式的高楼大厦填充了双眼。</p><p class="ql-block"> 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体现,长安的大雁塔,浑厚的晨钟暮鼓响起,汉唐风韵流转而来,秦砖汉瓦俯首欲得;江南烟雨中精致典雅的苏州园林,适配吴侬软语,是人间天堂;北京故宫、拉萨的布达拉宫都曾经是王的住所,有王宫的宏伟王家的气概;上海外滩,在晚清民国时期时至今日,万国建筑矗立在中国的黄浦江畔,灯红酒绿,声色是娱、犬马是好,那是被迫打开的国门,是中华民族被欺辱的残留物,再宏伟壮观的建筑又怎么能纳入中国的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民居,该有地方特色的,譬如:看下面这一张张小小的邮票。现在具有特色的民居很多地方不再有居民的居住,而是画圈围栏,收费后供游客参观游览,譬如周庄、同里、西塘、窑湾等。</p><p class="ql-block">今日至此搁笔,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2024.08.04</p> <p class="ql-block">注:阜宁话的爹爹指:父亲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房子的图片来源了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票的图片来源于自我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