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优秀的人从来不是与生俱来,雕塑自己的过程,必定不会轻松,但终究能让我们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今天阅读第五章之《开放空间与技术手段》与《共同体:多变与障碍》。作者书中认为"大多数专业人士一样,我一直被教导去占领空间,而不是去开放......我们以自己努力学来的权威知识占据全部空间,就是在对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想到自己之前十几年的教学,因缺少专家引领,也没有受到专业培训,更无读书氛围和觉酲,所以课堂上就是控制、主宰,以为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学会了,会学了。把教学作为谋生的手段,以为靠严格和专业让学生成绩优异就是优秀教师,从而自我满意。而随着新高考、新课程的改革,国家顶层设计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的课堂困境已无法适应学生学习要求,倍感迷茫和困惑。直到遇见《教学勇气》,跟随网上团队共读学习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书籍,转变理念,开放心灵,克服恐惧,努力跟身边尺码相同之人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寻求课堂变革之路。拥有坚定正确的教育信仰,拥有丰盈饱满的精神世界,拥有引领学生生命成长的向上向善向美的觉察和认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作者说,"当我们愿意放弃自我保护的专业自主,让我们像学生依靠我们要去依靠我们的学生,我们就会更加走进那个真正的共同体所需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在共同体中,课堂虽是教师的阵地,但教师应该去开放空间,而不是去占领它,众筹智慧,信任支持,倾听对话,用挑战性问题设计的技巧,引领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蕴藏的知识得以释放,互相学习,互动学习,迁移调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解决当前问题,教师的角色将变为引领者,互助的伙伴和促进者。特别是当教师愿意放弃自我保护的专业自主,不惧怕暴露专业知识的短处,像学生依靠我们那样去依靠我们的学生,才会走近共同体所需要的相互依存关系,让学习真正蓬勃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真诚、渴望和赞赏等交流技巧激发共同体深层对话交流,并关注生成性、过程性的评价,让评价变成一种力量,用我们的力量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打卡任务之一,回忆一位启发过你的老师,那位老师用什么方式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至今让我铭记于心,经历了人生辗转岁月沧桑之后,还有一位张老师,回想起来,依然敬佩和感恩。记得高考失误,代了一年课,回校复读那年,又由理科改为文科。心里承受的压力和知识上的陌生所带来的焦虑,让自己每天都郁郁寡欢,沉默迷茫。在一次政治测验中,政治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张老师在我的红叉有些扎眼的卷子上写了一句话“虽然这次成绩不理想,但我相信,你肯定是不甘落后的”。过去这么多年了,这句话依然清晰如昨,它就象一束光,那么明亮的照进我的心里。记得当时看完那一瞬间,就泪流满面,好象那些日子以来所有的艰难、无助和委屈在那一刻都得到了释放。这些字深深的印在了心里,在努力暂时没有回报的时候,在经历一次次挫折怀疑自己的时候,它们就那样欢快地跳出来,给我鼓励和力量,在那段黑暗艰辛的日子里点燃了我的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那年高考我以自己现在想想都会感到不可思议的平和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如愿以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荣幸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肯定不知道当初他的那些字所给予我的温暖和改变。至今也在影响着我的教学我的人生,就是给予学生积极的回应,一定会收获美好的反馈。即使老师有时并不知晓,但是它却开启了学生心灵的成长,像花儿朵儿一样芬芳满园🌸。</p><p class="ql-block"> 打卡任务之二你认为创建以学科为中心的课堂的主要障碍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觉得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习为中心,比以教师和学科为中心更好,更符合当今新高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主要障碍是缺乏专家引领、平台助推、同伴互助,更缺乏新高考下教师成长的专业觉酲,缺乏教育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缺乏教师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缺乏共读的氛围和践行。这是艰巨而伟大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不是所有的鲜花都盛开在春天,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流向大海,鲜花盛开在四季,河流奔向八方。只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未来皆可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