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位于承德市双桥区环城北路附近。热河泉距小布达拉宫大约五公里左右,为了节约时间和体力,我们决定打的过去。我们从避暑山庄“流杯亭门”出了景区,来到山庄东路。门口停了几辆出租车,滋毅夫妇和林萍秦老师一辆、桂兰夫妇、春梅、尚秀英一辆、我、南楠和富文夫妇一辆、“熊大夫妇”和尚秀英小姨夫妇一辆,四辆车同行去小布达拉宫。九点四十二分出发,走山庄东路—>狮子园路—>。</p><p class="ql-block"> 九点四十九分到达,路上用时七分钟,打的费用,每辆车十元左右,四人乘坐,人均两块五。</p><p class="ql-block"> 小布达拉宫,是清朝乾隆年间仿照西藏布达拉宫修建的藏传佛教寺庙,名为普陀宗乘之庙。普陀宗乘,藏语为“布达拉”。</p><p class="ql-block"> 这座寺庙,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一七七一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六十大寿和崇庆皇太后八十寿辰而下旨修建的,旨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普陀宗乘之庙,坐落在避暑山庄的西北部,占地面积约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三点六万平方米,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满、蒙、藏等多民族建筑元素,展现了藏式建筑的雄伟气势。</p><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更是一处具有浓郁宗教氛围的场所,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p><p class="ql-block"> 参观入内规定:六十五岁以下成人全票,全票每位八十元;六十五岁至六十九周岁老人半票,半票每位:四十元,七十周岁以上老人免票,有北京、上海、天津户口的老人:六十岁以上免票。桂兰是北京户口可以享受免票,地域优惠。</p><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与须弥福寿之庙是联票,可以通用,一票两庙,两庙相距一点五公里,两处之间有免费电瓶车接驳。</p><p class="ql-block"> 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的南坡上,普陀宗乘之庙的东面。</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选择先进普陀宗乘庙,即小布达拉宫,是否去须弥福寿庙视时间而定。十二点半集合,考虑没有机会去了。</p><p class="ql-block"> 小布达拉宫大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左雌右雄,威猛雄壮,象征着寺庙的庄严与神圣。</p><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的大门很有讲究,我和滋毅抬头仰望,这是一座典型的清式与藏式结合的建筑,南向而立,气势恢宏。大门以砖石结构为主,白台之上矗立着红色清式城楼,展现出独特的建筑形制。白台前开三券门,券门上设有一层盲窗,这是藏式建筑的重要标志性元素。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采用单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前后设廊,廊内置槛窗,两侧封实壁,整体造型庄重而典雅。</p><p class="ql-block"> 大门的装饰元素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汉藏风情。白台上四周砌有雉碟,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与立体感。城楼上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正楼次楼用歇山顶,二夹楼用夹山顶,各楼覆盖绿琉璃瓦,单翘单昂斗拱,展现出精湛的汉族建筑技艺。 </p><p class="ql-block"> 大门上方,一块醒目的匾额引人注目,上书乾隆皇帝御题的汉字“普陀宗乘之庙”,字体苍劲有力,寓意深远。还有满藏蒙文字,这块匾额不仅是对寺庙名称的直接标识,更是乾隆皇帝对这座寺庙深厚情感的体现,展示了清朝皇室对藏传佛教的尊崇与重视。</p><p class="ql-block"> 该庙的大门和普通汉庙不一样,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融合了汉藏建筑艺术的精华,展现了清朝时期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进程。大门的形制、装饰、题字以及功能布局,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一座佛教寺庙的门户,它不仅是信徒们朝拜的起点,更是向我们这些游客们了解藏传佛教文化、感受汉藏融合建筑艺术的窗口。同时,普陀宗乘之庙的建造还体现了清朝皇室对各族信仰的尊重和对民族团结的重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号家庭十一位成员,其中五位免票,六位购票,刷身份证进入景区。进入大门后,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是碑亭。</p><p class="ql-block"> 碑亭位于山门内正中,具有平面方形的三开间设计,采用了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形式,覆盖着黄琉璃瓦。亭内立方趺龙首石碑三座,这些石碑上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着碑文,其中汉文部分是由乾隆帝亲笔书写。这些碑文不仅记录了普陀宗乘之庙的兴建背景,还反映了清朝时期蒙古土尔扈特部众的历史事件,成为研究中国多民族团结和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穿碑亭而出便是五塔门,标志着游客正式踏入寺庙的神圣领地。</p><p class="ql-block"> 五塔门前的一对跪姿白色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进一步强调了普陀宗乘之庙作为佛教文化重要载体的地位。 </p><p class="ql-block"> 五塔门位于碑亭北侧,是一座高十余米的藏式白台,门额上题有乾隆御笔“广圆妙觉”。五塔门上的五座喇嘛塔,分别代表佛教五派,每种颜色的塔代表不同的教派,如红色小乘派、绿色密宗的一派、黄色密宗、白色显宗、黑色自我成佛派。这些设计元素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也是普陀宗乘之庙作为佛教寺庙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 整个普陀宗乘之庙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布局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 </p><p class="ql-block"> 前部为山门、碑亭、五塔门。其中前部的碑亭和五塔门是寺庙的重要入口区域,展现了寺庙的宏伟气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五塔门之后就是中部,依次是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p><p class="ql-block"> 环顾小布达拉宫整个建筑群由大小六十多处建筑组成,分为白宫和红宫,其中白宫和红宫的设计与拉萨布达拉宫相同,</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琉璃牌坊是一座清式三间、四柱、七楼、三卷门红黄绿琉璃牌楼,牌楼前是一对石狮子,中楼匾额上有乾隆亲笔题写的“普门应现”,意味着观音显现普度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则意味着观音道场威严神圣。</p><p class="ql-block"> 牌坊上还镶嵌有黄琉璃双龙戏珠图案,寓意吉祥,并富有传统的民族特色。雕塑技术精湛,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在琉璃牌坊的楼脊上,有华丽的装饰,两只兽吻昂首屹立于正脊之上,四角仙人走兽威风凛凛地翘首顶端,四只垂兽昂首挺胸立于垂脊之上,这些动物饰件安置于此,含有消灾免祸、逢凶化吉之意。</p><p class="ql-block"> 这座琉璃牌坊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精品,更是一座文化遗产,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浮雕图案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政治与宗教内容,如莲花、忍冬、宝相花、岔角云、芭蕉树、缠枝、卷草等纹饰,既表现出了佛教和中国民俗的色彩,又是吉祥与纯洁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过了琉璃牌坊,有三座大殿,分别是东罡殿、中罡殿、西罡殿。东罡殿内供奉密宗佛像,体现了密宗佛教的文化特色和宗教信仰。西罡殿则供奉吉祥天母骑骡馏金铜像,吉祥天母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位重要神祇,象征着吉祥和祝福。</p><p class="ql-block"> 中罡殿,平面呈长方形,碉房式高墙围成封闭院落,墙壁上饰有红色梯形盲窗。院内西北最高处建庑殿顶小殿,内供三尊密宗护法神,东侧为一精致小巧的木质曼陀罗。此处原为经堂。中罡殿里面挂了好多释迦牟尼画传唐卡。</p><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关于他的画传唐卡很多,有一百件大事的详传,也有十二件大的简传。这里展出的唐卡,扼要地描绘了释迦牟尼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属于西藏汉风画波的典型作品。</p><p class="ql-block">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也称为唐嘎或唐喀,是一种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三座罡殿殿堂不仅是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藏传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藏传佛教的深厚底蕴和宗教艺术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出了中罡殿,往后走,是一座藏式白台,围绕白台三条路,右面一条是通往钟楼—>文殊圣境;右面第二条是从大红台出来的路,左面是通往大红台的路。后部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依山就势,逐层升高,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布局严谨合理,外部粗犷奔放,色彩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 从山门到大红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参观路线。我们没请导游,就是顺着这条道慢慢走上来的。</p><p class="ql-block"> 走到这里,友友们中,有的担心自己的心脏、有的考虑自己的腰腿脚,心有余力不足,决定放弃上顶,就近外观大红台。滋毅、桂兰、春梅、南楠、我、尚秀英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小布达拉宫内部布局为四进院落,经房、佛堂、扎仓依次排列,最后一进院落是灵塔殿。</p><p class="ql-block"> 我们十点零七分,开始慢悠悠的登台阶上,转了两三个圈,十点十二分,我们就上了第一大平台。大平台中间部位竖立了三根藩杆,每根藩杆从上至下栓了若干根绳子,是挂参拜者祈福平安红布条的。我们在上面拍了几张照片,从东侧门进入大红台内。</p><p class="ql-block"> 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四十三米,是普陀宗乘之庙的核心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红台高四层,上有黄色琉璃瓦屋顶,屋顶上置七座铜质鎏金宝塔。整个建筑层次分明,壮丽雄伟,主体建筑顶部的“品”字型上端是三座小型镏金顶,下端是三座大型镏金顶,中部是高达九米的“南无无量寿佛”字样。小布达拉宫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既体现了汉、满、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又融进了西欧建筑艺术之风,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承德小布达拉宫还体现了乾隆皇帝对藏传佛教的重视和支持,寺庙内供奉着佛像和其他宗教文物,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普陀宗乘之庙不仅是承德避暑山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伟的藏式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红台第二楼东侧是“御座楼”,“御座楼”,外观四层,内为二层群楼,平面呈回字形,中间为空井。南面正中突出三间抱厦为戏台,此楼是乾隆帝来庙瞻礼拈香时休憩之所。每逢皇帝及太后万寿,都要在此楼演出藏戏,举行各种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 继续上,大红台第三楼左侧是“洛伽胜境”,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乾隆帝御题“洛伽胜境”。内供七尊铜质佛像。</p><p class="ql-block"> 大红台内部回字结构,四周为三层群楼,中心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万法归一”殿,方七间,重檐攒尖鎏金铜瓦顶。群楼东、西、南、北横额分别为“庋经之阁”、“大乘妙峰”、 “秘密胜境”、“极乐世界”。</p><p class="ql-block"> 每登上一层大红台,同一个角度风景各异。此处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式建筑“权衡三界”,鎏金鱼鳞铜瓦置顶。“权衡三界”,意为:适于三界众生的方便法门,内有额“精严具足”,条幅 “法界现神威即空即色,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供奉吉祥天母,法相庄严,金身夺目,俗称“骡子天王”,是佛教里的护法神。被藏传佛教誉为“三界荣耀女神”。佛像造型狰狞奇特,是国内罕见。</p><p class="ql-block"> 十点二十五分,登上大殿顶部,这就到达了寺庙的最高点,四周为三层的裙楼中央是主殿“万法归一”殿,金顶覆鎏金鱼鳞铜瓦,屋脊饰以波状鎏金瓦。这个金碧辉煌的金顶用了头等金叶一万多两,因此被称为“金殿”。</p><p class="ql-block"> 大红台顶部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镏金铜瓦,重檐六角亭形,二层匾额“普胜三界”,殿内供奉立像观世音菩萨,匾额“示大自在”,条幅“水镜喻西来妙观如是,月轮悟南指合相云何”。</p><p class="ql-block"> 登上寺庙的最高点,可以俯瞰到承德市区和周围的美景,可以看到东面远远的“棒槌山”。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宽广。</p><p class="ql-block"> 让我没想到的是桂兰全程紧跟,不差一步,轻轻松松登上了最高处。我赞成她是战胜了自己。春梅、南楠很厉害,出乎意外……</p><p class="ql-block"> 十点三十八分,我们原路返回。下了大红台,出了小布达拉宫,十一点十分,我们该吃午饭了。午饭在景区之外的东南角“冷饮快餐店”,门面不大但内容挺全,这里有各种凉茶,有炒菜,最快的主食有盖饭,有各种面条,我们选择了鸡蛋西红柿汤面,春梅点了一碗炸酱面。价格一样,每碗面十五元。说实话味道不错,量足不贵,尚秀英也过来点了一碗汤面。我、滋毅、富文三人点了两个菜:鱼香肉丝、木须肉、一瓶承德白酒“套马杆”,花了一百四十四元。</p><p class="ql-block"> 十一点四十二分,吃饱喝足,加满水走人。我们的车停在万树园出口。十二点钟,打的过来,费用十元钱。</p><p class="ql-block"> 十二点半,我们启动大巴车返同了。一路顺风,归心似箭,晚上七点三十九分,回到了浩海岗。</p><p class="ql-block"> 谢谢原牧,组织的非常棒!谢谢小郑师傅开车稳,技术高!谢谢康乃馨管理称职,任劳任怨!谢谢一号家庭成员大力支持!谢谢各位关心关爱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