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个人的心底,都潜藏着一个远方的梦,熟悉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惊喜,人心思动,渴望浪迹天涯。旅途不仅是行走,更是与自己的心灵和解、与世界温柔相拥的过程。——毕淑敏</h3> <h3>资料显示中国有2800多个县,却只有一个县城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最“牛”的县,它就是塔什库尔干,简称塔县。全球12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有4座在塔县境内;中国唯一与三个国家(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接壤的县。我们入住县城海拔也有3000米以上,这些天来一直是“特种兵”作业,身体都有些疲倦了,晚上找了家湘菜餐厅简单吃好,连澡也不敢洗早早睡觉啦。清早起来,推窗就看到周围的山顶都是白色的雪峰,心情瞬间舒畅起来。今天的行程会不轻松,主要路线是塔县-瓦罕走廊-盘龙古道-班迪尔蓝湖-塔合曼湿地-白沙湖-喀什。全程近600公里,也是驾驶人最向往和享受的极限行程。在酒店听说红其拉甫口岸还是不对游客开放,我们只能放弃,要不然公里数还要长。县城出发向瓦罕走廊方向走,路程不是很远,路况很不错,路的两侧全是无尽绵延的雪山。</h3> <h3>出发的早,一路上都没有什么车,难得的安静时光,这景色也如此动人,以至于我的同伴也为之动容,脚下不自觉地轻踩刹车,让车辆缓缓停靠在路边。我们踏出车外,站在公路边的碎石之上,静静地端详着眼前的这幅自然杰作。那高耸入云的雪山,以其庄严和壮丽牢牢抓住了我的心神。它们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更像是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我凝望着雪山,心中涌起一股不舍,只想时间停留在此刻。</h3> <h3>再想驻留,也不得不继续前行,看到路标知道瓦罕走廊马上要到了。瓦罕走廊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是中国和阿富汗接壤的区域。自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在瓦罕走廊铺展开来,这里转而成为中国西域与中亚和南亚交流的通道。从此高山可以逾越,几大文明的对话也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叙事轨迹。资料显示公元399年,东晋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正是从瓦罕走廊进入印度的。法显在《佛国记》一书中描述这一段路程时写道:“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足见当时穿行瓦罕走廊之艰难。关于瓦罕走廊的正式记载始于玄奘法师。公元629年,玄奘花了七天七夜穿过瓦罕走廊。他在离开塔什库尔干之后进入瓦罕走廊,河流沿线山顶上矗立的古堡曾令他惊叹不已。</h3> <h3>看起来没有什么风景的瓦罕走廊,但往那一站,内心不自觉涌出一股强大的力量,脚踏着这片土地,放眼望去,壮观的雪峰在国境线上巍峨屹立,它们仿若这片土地的守望者,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而雪峰脚下的“祖国万岁”标语,与雪峰共同构成了一幅壮阔又野性的美景,吸走了我这观望者的心神。如今,瓦罕走廊是阿富汗与我国陆路连接的唯一通道。虽然瓦罕走廊不是贸易要道,然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仍吸引着世界目光的注视。尽管阿富汗长期动荡不宁,但这里一直由北方联盟控制,远离阿富汗战火,所以瓦罕走廊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平静。如今,瓦罕走廊依靠我国有效力的军民联防,成为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h3> <h3>瓦罕走廊打卡完还要再原路折返来时的路,这样一来一回得花两个多小时,我觉得有点不太值,性价比不高。但是当你脚踩这片土地时,思绪飘过曾经读过的书,还是会被“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而突然具象化了,旅行的意义,真能把人活了。</h3> <h3>行驶在中巴友谊公路上,帕米尔高原绵绵不绝的昆仑雪峰冰川如影随行,就像走在雪山长廊中,多跑了70多公里也值啦。</h3> <h3>毫无疑问,在帕米尔高原这一副古朴遒劲的山水画中,盘龙古道是最浓的一笔,我们喀什地区的重点就是它。入口处工作人员给每一辆车发一张传单,上面提示安全驾驶之类,免费放行。这一段30多公里600多道弯,除了雪山高原景观之外,其弯道更是绝美景观。墨色的公路,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帕米尔高原,完美演绎了魔幻、神奇、壮丽与刺激。盘龙古道堪称中国公路史上的奇迹,它见证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和决心,其险绝崎岖和驾驶难度,成了很多人来这里打卡的路由。老公的发小就是最好的践行者!这段时间的旅行经历,让我们对他的驾驶技术充满信心,同时也对我高反敏感体质担心。<br></h3> <h3>行驶在盘龙公路上,崖壁在阳光的投影下显得粗糙灰暗,道路逼仄,四周黑洞洞的,我们好像在某个矿坑底部,缓慢地向上盘旋。爬坡过程中道路转弯半径小,车头始终向上仰着,某些时候会看不见前方的路面,因此需要比平时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老公想抢着驾驶,可发小不答应,嘴里的损话没少说,他俩就像一对“夫妇”,床头吵架床尾和。关系最铁的朋友,平时互相调侃,是嘴最狠的那个,在你需要的时候,却是心最软的那个。刚开始我还能端着手机向窗外寻找土拨鼠,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这项工作我也没法做好,起伏的路面,加之每几分钟就要来一次的弯道让我彻底变成了一个车里的西瓜,并且很不幸,只要一看手机屏幕,这个来回滚动的西瓜,头和心脏都会炸裂,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放弃了,只适合坐着闭上眼睛。虽然盘龙古道再次开通后,已由原来的双向改为单向,但是30几公里内有600多个S型弯道,既考验车技、车况,也考验司机对车子的把控,幸亏是发小开的车,整个爬坡过程都行云流水,虽然身体难受,但整体的体验还是值得的。</h3> <h3>不知过了多少弯,我们终于抵达海拔4216米山顶处,打开车门就立马感到寒意,没想到在六月还能看到雪花飘落。同伴都向雪顶走去,可我只能在车里抱着氧气瓶呼吸。雪顶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我想要靠近它的努力很快就被来自高反体质压垮了,真的,只要走一步,心就跳三下,头疼得不行,只能再次退回车里看一看他们拍的照片了。</h3> <h3>休整片刻,继续下半程。山上有好几个观景台,站在盘龙古道之巅往下看,千回百转,一层层一轮轮一环环,与不远处的昆仑雪山相互映衬。同样,俩发小也心心相印, 一起携手度过了,并且拥有了更丰富且值得铭记的体验,我想这就是超出旅行本身更大的意义。</h3> <h3>最后一处观景台——小盘龙,看到的盘龙古道接近尾声,柔和低矮了许多,我也终于可以看到蜿蜒的路口通向笔直,虽然还在难受着,却如同看到了希望。</h3> <h3>被架在整个旅程峰顶的盘龙古道就这样过了,没有惊喜也没有遗憾,和想象中的心潮澎湃相去甚远。这当然不是盘龙古道的问题,这是视角的问题。如果我是一只鹰,时而扶摇直上,时而俯冲盘旋,我将会看到整个迂回曲折的路面游走于山间,像是雕刻在古陶般苍凉的山坡上的奇异图案。如果我是司机,为了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配合得天衣无缝、为了不掉下悬崖拼尽全力,几百个弯转过后,发现自己不但征服了这辆车和这条路,姿势还很帅,不由心旷神怡。不巧的是,我偏偏有高反,每个观景台都提不起兴趣,还好老公的发小驾驶技术太棒,没让我受什么罪,平平稳稳的度过这段不能回头,曲曲折折也要走到头的路。这是我的视角,不算好,但是真实。我也为老公能有这么铁的哥们而骄傲!更为他一个人啃下这600多道弯而赞叹!<br>半生的光阴里,我们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道路,而今在这里回首人生所有的弯路,期待余生所行皆是坦途。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尽可期盼。遇见该有的美好,行过当行的路,让人生不再寂寞,灵魂不再孤独。</h3> <h3>盘龙古道到班迪尔蓝湖间的山路很美,但是路况并不好,途中经过夏拉夫迭村湿地公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拍摄地等景点,因为高反还没缓过来,所以没有停留。汽车沿着或隐或现的塔什库尔干河行驶,左侧的悬崖非常陡峭,路面两侧有非常多的碎石,忽然看见一大片水域,心想这就是班迪尔蓝湖吧。车缓缓停下,在赤裸荒凉的群山怀抱中,一个圣洁的水塘静静地躺在那里,虚怀若谷。此刻天很蓝、云很白,荒山为暗淡的土色,湖水却呈绿色,整个湖似乎是被随意放置在这里的。周围粗粝强硬的岩石山体让这个湖泊看起来没有昨天看到的白沙湖惊艳,这可能是我站在的角度问题。路政并没有划定停车区,只待了十几分钟,就被路政人员赶走了,这路况也确实不安全。过了班迪尔蓝湖大桥向左就是回程的路,也是塔沙古道的一段。如果要说新疆诸多道路和景区的自驾难度,塔莎古道一定位居前列,主要是频繁的山体滑坡,不但有安全隐患,还会阻断交通,我们所有的酒店都订好了,因为赶路而略过了莎车,所以放弃了走塔莎古道全段,而只走了靠近塔县的这一小段,这也是本次旅程的最大遗憾。事已至此,就只能下次再来,遗憾总是要留下几个的,否则就没有再次出发的动机了。</h3> <h3>一小段塔沙古道后,又汇入丛山峻岭、雪山河川之中的中巴友谊公路上。在公路的的旁边设有观景台,我们休息片刻在这里拍几张牧场、雪山、小河的照片也很不错。在慕士塔格峰南坡的山脚下,是一片8000亩的塔合曼湿地,四面环山,是塔什库尔干县最大的盆地和湿地,因为地势较低,无数的山泉汇集于此,形成了天然的高山牧场。湿地与前面冰山、湖泊风格完全不同,像一幅柔美画卷。<br></h3> <h3>继续返程,途经喀拉库勒湖和慕士塔格峰都没作停留,只是在车里眺望。这样也好,它们似远非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所有的喧嚣都已远去,只剩下我和这片美景的对话。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美好。高山、冰川、峡谷、湖泊、河流、湿地、荒漠,景色变幻无穷,这就是不远万里来帕米尔高原的原因。虽然我们只走了中巴友谊公路其中一段,沿途地貌在不停地转换,人的心情也会为之不停惊叹!再次与白沙山和白沙湖相遇,那一汪在阳光照耀下的湖水,如同一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广袤的大地之上,它在我的视野里倒退着,又似乎在不断向前延伸,与我的目光嬉戏,与我的心灵对话。湖水的碧绿与天空的碧蓝交织,云朵的苍白与白沙山的圣洁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一刻、这画面、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br>随着汽车的行进,雪山似乎在向我们致敬,缓缓后退,它们的身影在车窗上划过,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自然画卷。再见啦,帕米尔高原!我们何时再相见……该用什么来形容这一天的感觉,只能说,冰川与冻土、广袤与苍凉、永恒与静止,一切远大的想象似乎都可以被眼前的画面所满足。</h3> <h3>从塔县回到喀什,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沿着吐和高速前往阿克苏。一路感叹新疆境内的公路修得非常好,作为一个外地游客,我给满分。风景虽说县道胜省道、省道胜国道、国道胜高速,但今天这条高速上的惊喜却是长达几十公里军车给的。那场面真的可以用“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来形容。军车在我们车子的右车道,始终坚持在这条道上,军车之间的距离是一致的,军车的车速也是一样的,我们想靠近一点它,它就会轻轻按笛提醒。我们加速一辆车一辆车地超过,它们就像是接受检阅一样不动声色,侧脸看着驾驶舱里的军人,全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帅小伙,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荷尔蒙爆棚,嘴里不停地赞赏,惹得老公和他的发小都不忍“偷看”几眼。我们沿着吐和高速一路狂飙,下午3点左右到达预定酒店。</h3> <h3>我是从冰糖心苹果知道阿克苏的,阿克苏市位于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从网上搜到云裳草原风光,决定再开车1个多小时去温宿县看看。百度了解温宿的山是天山之巅。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耸立在温宿这片神奇的大地之上,像大地之父般凝视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一眼万年。奇崛、雄浑、独树一帜的天山托木尔大峡谷让您见识新疆丰饶的辽阔和独特的新疆红。俊美、灵动、别具一格的南疆第一村——塔村,是对绿色有执念的诗和远方。盘踞于戈壁一隅的千年树木——神木园,让你洞见什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帕克勒克星空草原,仿佛置身童话世界,感受旷野里的星辰大海。温宿的水是塔河之源。库玛拉克河如大地之母滋养着这片肥沃的绿洲,生生不息。<br>有了这些描述,我都想去变成草原上发一天呆的牧羊人,在林间从日出坐到日落。</h3> <h3>从酒店出来,按导航指示行驶在县道上,路况不错,天气也好,途中还遇到了军事训练的军车和军训场地。在这一大片无人居住空间,我无法想象这里的不远处会藏着即将出现的神秘景象。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天色忽然变得黑暗了,天空平地生出一片墨宝色的云,把远处的山都遮挡起来啦,天色十分昏黑,片片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一样,黑压压的。还不时有震耳欲聋的雷声和刺眼的闪电,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感觉。</h3> <h3>天空如同未完成的画卷,乌云是那未干的墨迹,而阳光则是躲藏在幕后的画师,迟迟未向这片土地挥洒其金色的笔触。四周静悄悄的,仿佛连时间都在等待,等待那一缕光线的降临。运气不错,到达塔村景区门口时雨小了,风掀开了云的一个角,让阳光照亮了小半个山峰。下车到游客中心询问,得知时间和天气原因已不允许我们去天山托木尔大峡谷了,只能驾车前往云裳草原。沿途经过塔村,周边的环境仿若置身仙境一般,堪比瑞士风光,我和姐姐都不解,为什么这么好的地方以前都没听说过?是我们孤陋寡闻了?我们也非常懊悔今天的按排,酒店应该选在这。<br>路上风景迷人,虽然是时雨时晴的天气,但丝毫不妨碍塔村的美丽风光呈现。整个村子应该是某个神仙画了一幅长长的画,先画一片天空,天上勾几片棉花糖云彩,天边画一抹俊秀的雪山,雪山下是一片翠绿苍穹的群山和连绵起伏的红山,红山脚下一大片绿草坪,数不清的毡房,小溪潺潺的流水……我突然觉得这个小小世界很美好,想要永远留在这一里。这种哀伤的感觉真的太多了,它就是我在旅行中经常出现的体验,琼楼玉宇,璀璨俗世,都只是我眷恋这个世间的视觉记忆。而眷恋的感觉本身是这种动力的具体形式,它让我活着,让我和亲人、朋友同行,激发出潜能让我永远能够动身上路。以至于在云裳草原时,大风大雨也阻止不了我要下车,在这片充满浪漫、神秘的地方走一走。</h3> <h3>远处还有人在这样的天气下拍婚纱照</h3> <h3>回到阿克苏市区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找了一家湘菜酒楼,为的是怀念一位刚刚离世的朋友,他出生在阿克苏,在这里生活了十五年,是上海援建人和湘女支边人的后代。饭桌上聊起他,聊起他的父辈们都油然而生地敬佩!</h3> <h3>阿克苏休息的不错,睡到自然醒,不紧不慢地向库车出发,明天就要走独库公路回乌鲁木齐。今天的任务就是天山神秘大峡谷和库车王府。</h3> <h3>库车王府不大,最大的看点是位于里面的龟兹(读音qīu cí)博物馆。我们请了一位讲解员,该馆分为龟兹历史出土文物馆、龟兹佛教馆、龟兹古钱币馆、民族民俗馆四个展馆。参观过程中,总感觉有些味道不够。但历史的沧桑毕竟在这儿,蹓蹓跶跶,对过往经历瞎想一通。比如,王爷早死了,年轻的王妃刚步入中年,孤独地守在王府一隅,看游人看她,她亦看游人,不知她心里作何感想。作为女人,真有些心疼她的那份孤寂。门外不远处,做点心的小伙直提醒大家小声点,别吵了王妃的宁静。唉,王妃需要的是宁静吗?不知道。</h3> <h3>为给明天节约一点时间,我们还是多跑一个多小时的路去看看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据说,峡谷有三谜:一是总会有令人不寒而栗的阴声与怪气。二是神影奇变使人惊恐。三是神水、神风之谜:无论多么汗流浃背,进入峡谷遍体生凉,暑汗全消,水会倒流。我们去逛哒一圈也没有感觉到其存在的神秘,谷底比较平坦,两侧是高耸的石壁,脚下是细沙,不知从哪里浸出来的积水直往外冒,让人感觉有点危险。这一片几乎没有丝丝的绿意,视野完全被赤红色充斥,仔细看,石头有层级,颜色有深浅。三角的、锯齿状的、长方形的,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叹,红色石头配上蓝天白云,很有艺术感。特别的石头,特别的纹路,特别的地方,特别的峡谷。游客也多,看过了帕米尔高原之后和温宿的红石山,这里也就失去了魅力。</h3> <h3>库车的一天匆匆过去,不是想要的,这就如同人生,哪能尽如人意,半称心就已经很好。旅行的足与不足,都是我们人生的给养,况且,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景点也自有存在的理由,人生处处皆风景!<br>查看里程表,8天已行驶4200多公里,南疆之行我们是自己行路上的英雄,易总说:“这趟新疆行肯定要突破5000公里,回家后再也不想摸车了。”我给总结一下,“今天驾上新疆之路,从此不再驾车行路。”嘿嘿!虽很蹩脚的比方,但确实是辛苦的写照。</h3> <h3>继续前行,还是待续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