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前日,手机刷到了黄石公园间歇泉爆炸的视频,滚烫的岩石和水迸发喷涌,一时间黑烟冲天,人行的木质栈道都有损毁。想起2018年7月差不多的日期我与家人正在那里,感概自然的惊艳与叹止。一对比,心中的担忧情绪不免扬了头,毕竟再刷马代,我的期待已经从看海玩沙,转为了深入大海追逐鱼群,而大海,又有多少可畏与不可预测呢......<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虽然我在六月到七月间,一直持续锻炼着游泳的能力和体力,每一次下水更新着我能游得更远的距离,通过教练专业的指导学习踩水,克服着对于深水的恐惧。但是大海的温柔平静从来不是理所当然,我知道:对于自然的信赖是一种吸引,给我探索的勇气,而对于自然的敬畏则是判断与远离危险的唯一途径。 好在岛上有专业的Private snorkeling课程,焦虑、兴奋、期待、不安......所有的情绪都在随潜导下水的那一刻凝成了专注,专注呼吸、专注在水里的平衡,逐渐专注在海里多彩的世界。<div> 浅处入水,水色清澈,有阳光的影在硬骨珊瑚上流动,零星的鱼开始出现,蓝吊、青衣、鹦鹉鱼、黄纹炮弹、哈氏锦鱼,这些马代常见的鱼类在珊瑚间穿行游动,丝毫不理会我这个外来者的侵入。偶见远处很小的鱼群追逐,移动时,一闪如喷洒的水雾,白花花一片,形状品种难以分辨。这样的场景此前见过,所以我开始安心的踢蹼,看小鱼啄食珊瑚,另一些环绕游动,偶尔发现闪耀石青色光芒的砗磲软体,或者胖乎乎慵懒的海参,都是小小的欣喜。不觉间,海水颜色渐深,很快到达了深浅明显交界的海沟附近。去年在另一个岛,我和儿子独往,总是到达海沟的位置就往回折返,偶尔悬出几步距离,也马上要回来。海的深邃给人一种压迫感,当你看到海沟断崖处,一侧是珊瑚群聚,一侧是深蓝广大是无穷无尽,心中就会不自觉的想要靠近坚实的海底。这一次潜导引导,直接把我们带到深海,我正忐忑间,忽见深蓝色背景下数不清的蓝色、黄白相间的鱼群游弋,翩翩的姿态造成光影的明灭。如同星河中,星的呼吸。曹孟德曾有诗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当然他只是在说海的包容与广大,璀璨群星仿佛从海里涌出。但是我看到鱼群在巨大蓝色幕前散落涌动时,也想到的是灿若星辰。舍不得踢蹼,也不再留恋陆地的扎实。</div> <h5> <font color="#167efb"> (上图是我们的中文潜导,人超好,浮潜过程会告诉我们看到了什么鱼)</font></h5> 后来我回来查询资料,知道我们看到的这两种鱼是马夫鱼和红牙鳞鲀,其实这些鱼的体量也不算小,至少十几厘米的长度。尤其红牙鳞鲀算是魔鬼炮弹鱼的一种,拥有一口红色的尖牙,只是它是炮弹鱼家族中最温柔的一员。<br> 有了这次浮潜的经历,我和娃再次下水时终于敢于挑战海沟的边缘,一路从潜水中心到泰餐厅,遍览了将近四分之一个岛的外围。习惯了身体悬浮于崖壁之上,看海水从清浅到幽深,于是沿途收获了活的海葵和小丑鱼、藏在石缝间的海鳗、如影掠过的成年鲨鱼、悠闲呆萌的蓝鳍鲹。也看到珊瑚确有白化,人类的活动与气温的变化还是影响了脆弱的珊瑚系统,让人不免怅然这样的美景还能持续多久。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惜人类总是以群体的姿态站在食物链顶端傲视其他物种,对自己的贪婪毁灭闭了目。<br> 我不知道帮助它们恢复能做什么,但至少浮潜时不要涂抹防晒霜,不踩踏珊瑚,遇海洋生物不用手触碰应该是每个浮潜者共同的认知。 此行还有一个最大的课题是去年遗憾未成行的Manta之旅。这次选岛我也是近乎盲选,只因为看到有人提及这个岛有Manta on call 的活动,到了岛上,我顾不上长途飞行带来的漂浮感就跑去Diving center预约了活动。没想到只隔了一天,就在早餐后接到了令人兴奋的电话,小黑告诉我,发现了近60只Manta群游,如果你要参加,半小时后集合出发。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我的手有点颤抖,一边慌乱的打电话叫儿子赶紧回房间,一边往身上套各种装备。<br> 集合好,一行十人坐快艇大概十分钟就到达了保护区,艇停下,潜导教我们从船上以坐姿入水,然后踢蹼大概100米左右就示意我们停下。这里的水深不可知,因为没有参照,就是蓝绿一片,只偶尔有像丁达尔现象的光束隐约浮现。等待的过程并不久,第一只蝠鲼翻转肚皮,暴露了行踪。接着几十只蝠鲼列队行进,隔一会儿划一个圈。终于,一只胆大的蝠鲼张着大嘴朝我们的方向游来,细看这只蝠鲼秃了尾,倒有点带伤疤的武将的威猛气势。在它的带领下,其他的蝠鲼也越游越近。它们总是排好队接踵而来,到距离人群几米的位置翻转下潜,巨大的翼展上下翩跹,像骑士舞动黑色的斗篷。接着游到我们身下来一个180度翻转,现出发亮的白肚皮后再迅速归队。我目送这队蝠鲼远去,不想一个错神,它们从另一个角度游了回来,这次它们放松了警惕,开始在我面前兜转,一只贴我身下游过,接着又一只,再一只。翼展三米的它们离得太近,我已经看不全它的身体,只清晰看到它们背部不知因何而获的划痕。它们盘旋、飞舞,队形已组成如同旋转楼梯的连续弧线。接着缠绕、聚合,像某种仪式一般。这样持续了一会儿,它们开始分散开,继而在水下重新形成了完整的一字形队列。<br> 这样的观看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从最开始Manta贴近我时,我呼吸险些紊乱,甚至想往后缩回,到期待它再一次的亲近。我真正接纳了Manta这种几乎与恐龙同时代的巨物。当我看到它们每一只身上的浅色条纹各有不同,每一只的身体划痕位置不一,我知道它们其实和我们人类一样,有属于它们每一个的特点和生命历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种群。<br> 这样的遇见,不可思议,也实属幸运。 又是后来,我才知道我能见到如此多的Manta,是因为我选择的都喜天阙岛属于马尔代夫的芭环礁,这里的哈尼法鲁海湾是世界上最大的蝠鲼聚集地。它的形态上像一个开口朝西南的水瓶子,每年5-11月,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量的浮游生物会困在这样一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区域,吸引蝠鲼和其他滤食性动物如约而来。而它们盘旋并不是在舞蹈,而是旋起水流,聚集浮游生物,这种捕食行为也叫Manta cyclone——蝠鲼旋风。<br> 看完归来,像做了一场大梦...... 我还是很难定义旅行的意义,看过深海、Manta并不能让我的日常生活摆脱繁琐、焦虑,也不能让我充盈、富足,但它会停留在我生命的某一个位置,成就我那一刻的生命状态。<br> 它会是一种柔软的期待,例如,去年的心心念念,终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