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8-1</p><p class="ql-block"> 前面的行程主要是带有省亲的色彩,追寻父辈的足迹,主要任务完成后,进入旅行观光的模式。</p><p class="ql-block"> 在早晨跑步的时间里,在不同的时光里看到所到的城市不一样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早晨,在嘉应大桥上看梅江。</p> 下榻的亚朵酒店。 住的亚朵酒店附近的嘉应大桥和梅州大桥,从名字上看,这两座大桥在梅州的重要性不分仲伯。 到了梅州不能不来的客家博物馆。 馆前有一座雕像,表现的是客家女性的勤劳。你看,客家的母亲背着孩子在耕田。 客家的男人可能主要在求功名,以读书为主,并且要读出名堂来,做官是最好的出路。这里专列了一个大学校长馆,大学校长这个职位有点学术味,又是个官,显得比较文雅,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而纯粹的官员大概不好列,况且有一些后来被判刑的,如原当过广州市委书记的万庆良,官也不小了,五华人,2016年被判无期。 这个欢迎词,的确也说出了我们这从远方来的客家人的心声,不知从福建来的客家人是否认同? 从这个前言中可见,客家人是北方人南下,并与梅州的土著融合,将当地的畲族、瑶族文化融化为汉文化,形成了汉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不是少数民族,但有专用的语言,基本在全世界都通用。 在旧时,梅州地区的范围比这个列表的要大。 五华的起源,原名是长乐。幼时在老家,说是客家话时,有长乐话和河婆话之分,看来长乐话也就是现在的五华客家话,而河婆则是位于揭西县。 客家人在闽粤赣的三角地带基本定型,并在梅州形成一个最大的集散地,从这里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江西省石城县,是客家人南下迁徙的一个关键的节点,从这里可谓打通了南下的通道。 客家人主要是为躲避战乱而迁,在宁化的石壁有天然的屏障,为客家先祖的避难乐土。 在赣闽的边界稳住阵脚,繁衍生息,开基拓业。 继续南下,发现长汀这个地方更好,水系发达,交通便利,嬴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来的客家人更多,但这只是地域性,因而称之为客家人的“首府”。 再南下,发现梅州这个地方视野开阔,更有利于发展,从这里可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是国内的客家人迁徙图。 东江客家,即客家人沿着东江而迁徙,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东江客家习俗和语言。<div> 在后来游到惠州时,在头条上发了文,在评论区有回复者称惠州话不是客家话。</div><div><b>原文为</b>:“图片所至的本地人其实讲的是惠州本地话(蛇话),他们不是客家人”;</div><div><b>我回复到</b>:“所谓蛇话,是不是客家话和本地话的融合后的语言?”</div><div><b>对方再回</b>:“不是,本地话是受客家话等影响的一种东江流域土话,客家人习惯叫它“蛇话””</div> 沿江北上,客家人又往北迁徙,形成了北江客家部落。 往更是纵深的四川迁徙,形成川中客家。 漂洋过海,到了台湾。 跨越琼州海峡,到了海南。<div> 继续南下,到了广西。</div> 从梅州走向世界。 在世界各国,开枝散叶。 有一点历史感的牌匾。 对杨姓的客家诠释。 <p class="ql-block"> 客家走家访友的要带的礼物称“等路”,尤指给小孩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幼年在老家时,经常听到这个词,家里有客人来,一般都要带点小吃的给孩童,小孩子们也会十分地高兴,盼望着家里有客人来。</p> 曾在韶关的北江边,看到张九龄的雕像,他也是客家名人,是经得起历史考验文化名人。 客家话的几种别称。 对不同地域的客家话的分布以发音进行研究。 客家方言的分布图,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话。 在一定的时间段都要举行世界客家大会,已开了30届了。 这些都是客家人。 糖糖算来也有50%的客家基因,算是一个不会讲客家话的客家人。 <p class="ql-block"> <b>2024-8-2</b>,早上晨跑,在剑英纪念大桥附近看汇入梅江支流上的桥。</p> <p class="ql-block"> 剑英纪念大桥。桥面也不宽。</p> <p class="ql-block"> 梅江大桥,沿江步道到这里被高楼阻断了,只能下到街道。</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东山大桥上看梅江区,远处也是高楼林立。</p><p class="ql-block"> 梅江在梅州的城区转了两个大湾,在城区大体上有7座大桥,早上跑步时见到了其中的五座,它们是:</p><p class="ql-block">梅州大桥</p><p class="ql-block">嘉应大桥</p><p class="ql-block">剑英纪念大桥</p><p class="ql-block">梅江大桥</p><p class="ql-block">东江大桥</p><p class="ql-block">还有两座未曾相识,它们是:</p><p class="ql-block">秀兰大桥</p><p class="ql-block">广州大桥(在出城去大浦时开车经过)</p> <p class="ql-block"> 早上集体出发,到大浦县去看梅州的著名景点,客家围屋-花萼楼。</p> 花萼楼,号称广东第一圆楼。传说是一林姓的客家人,在无意中拾一坛银子,又说是三坛,但无论如何,拾到的横财没有私吞,而是建了这个围屋。 建成的围屋,除自住外,也给亲戚朋友或无居所的穷人住,逐渐地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围屋。 围屋共有2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3层楼,形成有限的独门独门,但相互间的干扰大。 糖糖的心情好,上到围屋的三楼,坐在屋檐上照相,但有一些怕。 现在的小朋友已少有这样的机会走这样的楼梯了。 花萼楼被列为广东省级保护文物,因地处偏僻,也没有官方进行管理,村民们自己在收门票。 糖糖在这个广东的著名景点酷酷地留了影。 糖糖给阿公也照了一张,没有留下遗憾。 <p class="ql-block"> <b>2024-8-3</b></p><p class="ql-block"> 游览梅州大浦花萼楼之后,原计划到邻近的附近龙岩永定土楼看看。位于上杭的紫金矿业离永定土楼只有几十公里,想起了十年前在这里抱过的金砖,遂提议晚上宿上杭去紫金矿业参观,同时去抱抱金砖。听说可以看到金砖,甚至还可以抱,大家一致赞同,于是福建之行就先到了紫金矿业。</p> <p class="ql-block"> 金砖有两块,小的一块1公斤,大的12.5公斤。在整个抱金砖期间,糖糖则拿着小金块不撒手,一直拿着玩。<br></p> 上一次在这里抱金砖是十年前的事情,两张照片对比,自己都感觉到已老了许多! <p class="ql-block"> 大家抱上金砖喜洋洋。</p><p class="ql-block"> 看到金砖,大家异常兴奋,纷纷抢着拿。一开始看到一大一小两块并不大的金砖,都是想着去拿,没想到大的根本拿不起,两只手抱也很费力!<br></p> <p class="ql-block"> 大家逐一抱起了这块不属于自己的大金砖,都笑得合不拢嘴,如果金砖能抱回家,不知会笑成什么样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行9人抱着一大一小的金砖,在紫金黄金冶炼有限公司的接待室留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接着来到紫金矿业集团总部,参观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div>紫金山金铜矿号称中国第一大金矿,其地质构成是上金下铜,像个金字。<br></div> <div><br></div> 矿山是露天开采,山顶上设了个观景台,可以看到整个矿坑!我们到的时间巧,正是爆破点。站在高高的山顶,爆破声山摇地动,但却只看到一个个小小的点冒出一点点浓烟。<div> 巨大的矿坑,垂直高度达400~500米,导游介绍对面的红字一个高12米,运输车在山上看去就象一只蚂蚁。</div> 矿山公园虽然标为工业旅游景点,但因还在生产爆破采矿,属于生产单位,其实对外并不开放,只接待熟人、客户及官方安排的研学活动。<div> 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打卡点。</div> 在矿坑的侧边,是一大片平整的土地,这是原来的堆浸场和尾矿库,有部分已经绿化。 已完全绿化好后的堆场等遗址,成为植物园。<br><br> 上午从紫金山下来后,在住处的附近匆匆地解决中餐,马不停蹄地赶赴永定土楼。 这是永定土楼景区的正门。 通常要从这里坐上景区的游览车才能进去。 游览区的线路图。 在早上空无一人的状态下,照出的振成楼。<div> 福建永定土楼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以其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于世,是客家人的智慧结晶。它以其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以及通风采光良好、冬暖夏凉的特点,展示了客家人的团结友爱传统。<br></div> 走进永定土楼王子景区,一座接一座的土楼让我们目不接暇。这里的土楼有圆形也有方形的,随便一座都是一百多年或几百年的,建筑面积都是几千甚至上万平米,上百个房间! 在外面一边走一边看一座座的土楼,最后进入了这个景区最核心的振成楼。 在振成楼巨大天井里,有一个大的“<br>𠊎”,这是客家人说“我”的意思,发音“ai"。但在拼音和五笔中均无这个𠊎字。在这里输入这个字,花了不少功夫。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时候进到这个景区,得益于在入住的宾馆的推荐,找了一个导游,走村民进出的路进入景区。这位导游对摄影也一定的研究,知道在什么位置能照出好照片。</p><p class="ql-block"> 这是她用苹果手机的全景模式照出的在振成楼内仰望天空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p> 在这个位置再加上我们这些观光者。糖糖的小毛病又发了,不愿照,抱起来脸也不面对镜头。 在楼上照的全景照。 天空和屋檐都成爱心状,中大红的灯笼下在心的中央。 再加上我们这一帮人。 似乎这个效果更好一点,但糖糖已不愿意照了。 用全景照多少有点失真,从楼上照出没有失真的围楼。 这振成楼的主人也不是一般的客家人,正中的”承基衍庆“是民国总统黎元洪的笔墨,黎虽是民国的短命总统,但到了总统这个级别题字的也不是一般人家,非富即忠贵。导游说,这振成楼的主人,与黎是同事或好友。 村里有一颗大榕树,在早上村民们在这里卖菜,很是热闹。 不爱照相的小女孩,哄着也照一张和景点无多大关系的照片。 也有较小的圆楼(如升楼),如走进去,其实也不小。 华灯初上,隔着小河看对岸的方形楼。 祖孙俩坐在土楼的门槛上。 有围墙的土楼。 紧靠小河的土楼。 有前庭,方便停车的土楼。 整个土楼群,依山傍水。 不远处,高速公路贴着土楼而过。 这个土楼群出了不少的军事家,似乎职位均在将军以上级别。 大人先玩起了全景模式的双胞胎。 这一下糖糖的兴趣来了,也要玩两个糖糖的照片。但全景照出的照片缺点是失真,这本是一条直线型的长廊,照出来是转了个弯,糖糖的腿也变型了。 据统计,永定具有代表性的土楼有3000多座,其中圆楼360多座。 这里的居民房大部分都是围楼,我们请的当地导游的家就在一座小小的两层半的方形围楼里, 3家20几号人住在里面,显得比较逼仄。她老公做的客家菜非常好吃! 流经本村的小溪流的两边是些规模较小的围楼。 感觉这里以前的人都好有钱哦!土楼里现在还有居民,居民和游客和谐相处,不过大多数可供参观的土楼的一层都有商业。<br><br><br> 在小溪的一中央,有一个经过灯火打扮的喷泉。 随着灯光的变幻,将小村庄装扮得十分吸引人,也就是土楼的夜景,如果是专程而来,还要专门买门票进来。 我们自己也尝试着从楼内照出圆圆的天空,结果只照出个半圆的。 也有照出似是方形的。 这个成了㮋圆型的。 方形的楼小些,基本上没有失真。 这个照成了五边型的。 这么多的土楼,真正跑起来,也就大致是五公里的范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土楼与客家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这次到福建亲眼看到了在国人中将客家人联系在一起的土楼,这个“土”字以先声夺人的态势,带有强烈的色彩。所谓“土”常常是表示“原始”、“封闭”或“原汁原味”之意,而所见到的土楼王子“振成楼”也称为土楼,实在是名不符实。振成楼建成于1912年,距今已是112年。虽处在深山之处,未经战火的洗礼,保存完整。这楼高达四层,采用了西方建筑的格局。从实用、采光、居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只是墙的外体显出是泥土,而房屋的主体结构均是以石头,木板、砖的构建,将其为土楼实在是不应该,称其为一座宫殿一点也不为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据介绍,在方圆两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还有最像布达拉宫的土楼-奎聚楼,品位最高的土楼-福裕楼,最小的土楼-如升楼等。整个的景区,土楼一座接着一座,令人惊叹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不了解客家的非客家人,谈起客家人时最常见的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客家人是不是少数民族?通常客家人都是持否定的答复,但从客家的历史上看,说是少数民族也说得过去,有谁说的清楚自己的先祖中没有瑶族或畲族的血统,只是客家人和这些种族通婚后保持住了客家的传统、语言、习俗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所谓客家人,其实是汉族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先祖都来自北方的中原,有自己的专用语言客家话,这种语言在不同的地域虽有细小的差别,但基本上全世界通用,但无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价值观,最基本的是要读书走出大山。也有自己比较特殊的习俗,如在饮食上最经典的是酿菜文化,如酿豆腐、酿苦瓜、酿辣椒、酿藕等。均是将肉与小菜的结合,形成了美味。现在以酿豆腐最为出名,个人感觉这可能是以前贫穷,肉的食材不足,而将其与小菜相结合,既解决了肉食材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美味和饱食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客家的历史是不断地向南或人烟稀少的地方迁徙的历史,客家人通常是住在深山老林里,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偏僻的部落或群体,这也可能是先祖们在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后,人口不断的增长,生存空间不断受挤压,贫穷的人又不断的往南迁徙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这次在永定看到的土楼,感觉到这是客家人中先富起来的一群人所建的豪宅,在那么小的一点空间范围内建有如此之多的土楼,土楼的主人们也绝不可能是以耕田、种田来谋生。福建龙岩、漳州一带应是客家人先祖们的一片乐园,建的土楼多。较穷的先祖南下到广东后,虽然距离不远,但却未发现有大规模的土楼群。成为广东第一大圆楼的花萼楼,在永定的土楼群中,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而且也是周围独此一楼。而在我们的老家贺州、五华等地,似乎也没有见过像这样的土楼。由此可见继续南下的客家人,是客家人中的穷人,穷人南下后,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终也产生新的富裕、高贵的客家人。</span></p><p class="ql-block"> 比较经典的例子是李光耀,李光耀的曾祖父是从广东省大埔县的高陂镇下南洋(现新加坡),这个高陂镇离花萼楼也就40~50公里的距离。李光耀的曾祖父先在新加坡站住脚跟后,子孙留在了新加坡,自己返回大浦。从李光耀的祖父开始,李氏子孙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移居海外后的第四代客家人李光耀成为了新加坡的国父,这可能也是客家人中最为励志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李光耀曾对1978年来访的邓小平说,未来大陆一定会成功。他的理由是,新加坡人大多是福建人和广东人的后裔,祖先都很贫穷,因此没什么事是新加坡人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的,或没法子做得更好的。虽没明说,暗指的是,下南洋的都是一些穷苦的,富有的聪明的留在了中国大陆,所以中国大陆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p><p class="ql-block"> 近几日,最红火的海外华人是他信家族,共出了泰国的三任总理,他信的曾祖父是梅州丰顺县的客家人,他信曾回到丰顺县认过祖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