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著、策划:张清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选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制:史连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九章 尘埃落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 毛泽东创国际先例,无条件撤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南海毛泽东办公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问周恩来:"那个杰特联队怎么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被我们全部干净地消灭掉了。"周恩来回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亚非拉那些信都交出去了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全部交出去了。"周恩来回答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问的所谓信件,指的是以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名义,给亚非拉二十多个国家首脑的信函。信函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原则立场,表达了希望和平解决争端的愿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边是军事仗,一边是外交仗,都要主动。我看打得差不多了吧?"毛泽东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参的报告说,部队士气高昂,东、西两线都进展很快,巳经到达传统习惯线,共歼灭五千多人,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装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点头说:"基本上是歼灭战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又说:"为了给和平谈判创造有利条件,我准备就地停火,部队后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周恩来习惯地双手抱在胸前:"这样做在国际上没有先例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做了就是先例,总要有人先做吧。"毛泽东说完,远望着窗外,似乎在深思着什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2年11月21日24时,中印边境中国边防部队接到了毛泽东签署的命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各部队池很快接到了总参谋部下发的特级电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电文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藏军区前指、军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进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具体部署另行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参谋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2年11月21日24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按照总参谋部的命令和部署,中国军队从东、西两线开始撤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中国军队撤退过程中,将缴获印军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全部交还给印度,并释放了全部印军战俘。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在中外战争史上,又是史无前例的,自然得到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赞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历时一个月,中国军队在西线清除了印军侵占的全部入侵据点,夺取了被印军侵占的1900平方公里土地。在东段,将印军赶回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反击作战中,全歼印军3个旅,总计歼灭入侵印军89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00余门,飞机两架,坦克10辆,汽车400辆,各种枪支6300余支(挺)及其他武器弹药和大量军用物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次作战中,中国军队共伤亡2400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 各国头条新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的消息,很快几乎传遍了全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消息,成为世界各国通讯社的头条新闻。新闻议论中心的话题,除了吃惊、疑惑,还有异常思维和目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泰晤士报的评论说:"中国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与其说人们松了一囗气,不如说使人大吃一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合众国际社伦敦21日电:"外交人士说,北京突然提出在印度停火的建议,可能是由于中国人担心西方大规模武装干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政府人士仍对中国这一突然惊人的行动迷惑不解。美国、英国和印度已开始进行密秘磋商,以估计中国建议的可靠性和含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报业托拉斯新德里21日电: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宣布,官员们证实,新德里已经通过印度驻北京代办收到了中国政府的停火建议。发言人说,让我们等着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新德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尼赫鲁接待了两位客人:一个是美国大使加尔布雷思,另一个是美国参议员多数党领袖曼斯菲尔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尼赫鲁刚刚用完早餐。自从听到中国停火和即将后撤的消息,他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一个困绕他多日的难题,似乎让他找到了答案:难道中国不是要侵占印度,而是想在边界谈判中得到好处,只是想教训一下印度胃口不要太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位曼斯菲尔德先生是一个中国问题专家。他的许多独特见解,经常得到白宫的认同。"加尔布雷思大使奉承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吗?"尼赫鲁似乎显得对此话题很有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共历来善于打打停停,谈谈打打,他们称为革命的两手。当年,苏俄领袖列宁,就贯于此道,中共更是技高一筹。我的朋友马歇尔将军,对此深有感触。当年毛泽东与蒋公内战,蒋公为此吃过大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尼赫鲁听后有些疑问:"周恩来可是个慎重而诚恳之人。中国如果出尔反尔,口称撤兵,实则进攻,难道他们不怕国际公愤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曼斯菲尔德把叼着的雪茄挪开,一边说:"中共如此是出于无奈,因为战线太长,需要机会来补充兵力,更需要重新估计国际形势。因为美国等西方的参与,必须三思而后行;而三思是暂时的,后行是必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曼斯菲尔德先生的意思,是中国借此争取时间,下一步还将会采取更大的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的,这正是中国的一贯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是中国正要求举行边界谈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大使加尔布雷思以沙发上站起来,"对中国的建议,不要理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英国伦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议会大厅,首相麦克米伦清了清嗓门,大声说:"今天的议题,是我们带不带枪去印度战斗。"议员们听后发出一阵哄堂大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麦克米伦继续说:"印度要求我们的,我们将做到,我们将全力支持他们。尽管我们知道,在这场行动的被后隐藏着更大更深的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泰晤士报记者韦尔娜小姐的脸上浮现一丝忧伤的笑容,她努力使自己显得更加平静,或更加镇静些。因为她相信蜗居在英伦三岛的英国人,确实不知道在亚洲大陆已经发生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相先生,也许您还记得,当年英国诗人海涅特游英伦三岛归来说,英国人把小小的英国只看成是他们的旅馆,把意大利看成他们的花园,把巴黎看成是他们的社交沙龙,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您是否承认,英国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麦克米伦表情不如刚才的自如和自信,甚至有点悲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韦尔娜小姐又进一步调侃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欠每一个英国人相当于500美元价值的债务,而现在,每个英国人欠世界的债务5000美元之多。请问首相先生,我们用什么去帮助印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麦克米伦的脸上似乎又雪上加霜般地难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苏联莫斯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就中印边界冲突一再责备中国。他说:苏联完全不认为印度想同中国打仗,中国单方面停火后撤,当然很好。但是,中国军队当时不从原有阵地前进,岂不是更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与此同时,赫鲁晓夫还针对中国与印度的边界冲突,指责中国为什么没有兴趣收回澳门和香港,而与印度冲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 最后的晚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交战区全线停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全世界几乎同时获悉了中国单方面全面停火的消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些被中国军队包围的印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包括帕塔尼亚少将。因为,他的国防部长说,印度动用了32.4万人,至少要打半年,谁知一个月就结束了。他都想不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2日晨,东段整个战区一片宁静。瓦利少校带着几名印度士兵,拖着几天几夜没吃饭的身体,在邦迪拉以北的密林中寻找可食之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一支中国巡逻队正在巡逻,发现了他们,一名中国军官向他们走来。瓦利少校有气无力地拔出手枪,手哆嗦了一下,手枪便掉在雪地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连开枪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想反抗?"中国军官捡起枪交给了他,并用流利的英语说:"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全线停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这是真的?是个好消息。有吃的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军官扔给他一袋炒面,便继续巡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瓦利少校双手捧着炒面,他不知道怎么吃。因为在他的军队里,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在原始森林里藏了不知几天几夜的帕塔尼亚少将,刚刚从洞中爬出来,依托着树技吃力地站了起来。他感到自己的身体就像一张纸,轻得快要飘了起来。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梦,而又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不远的山头,他看到一群印军溃兵正在寻找着什么。他们面带喜悦,好像遇到了什么令人高兴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他头顶上传来了巨大轰鸣声,一架军用直升机突然降落在草地上,他们显然发现了他。两个军官先后从飞机上跳下来,架上他就上了飞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次日,路透社报道了这个消息。报道说,路透社提斯浦尔28日电:被中国人在色拉山口切断的印军司令帕塔尼亚少将,昨晚被直升飞机安全载到这里,同一架飞机还运来了3名受伤的士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报道说,帕塔尼亚将军在丛林里走了5天,没吃饭没喝水。他是在直升飞机紧张搜寻以后才发现的,其他军官和士兵被中国人切断后,开始从中国防线后退,直奔平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3年5月26日,中国春城昆明。明媚的阳光把昆明机场跑道照得格外清晰,跑道上停着一架印度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候机厅的门口,一大批中外记者在东张西望,等待他们希望看到的那一刻。候机厅内,中印政府官员和国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在轻松交换意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几辆大轿车驶到了候机厅大门口。第一个从车上下来的是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他身着藏灰色毛料西服,脸色红润,面带笑容向记者们摆手致意。在他身后的是几十名被俘的印军校级军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批俘虏中,有一名满脸胡须的印军老兵,格外引人入目。他就是第十一旅马盎营士兵车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被中国军队打散后,罗兹中校把车隆独自扔到了原始森林中,靠树皮苦撑了3天3夜。此时,头部负伤的中国军官上尉连长李荣汉路过此地,在水沟里发现了昏死的车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荣汉用负伤的身体,背着车隆,爬出了原始森林。在山下的路旁,李荣汉拦住了一辆中国吉普车。从车上下来的正是54军军长丁盛和副军长韦统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报告首长,这里有一名印度伤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丁盛将军走到路旁,弯下腰问:"他还活着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一口气。"李荣汉回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时,车隆睁开了眼睛,他首先看到的是中国将军肩上的金星。他吓呆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中国的高级将领。韦统泰看了一下手表:"马上用车把他送到后方医院,要全力抢救,告诉院长这是我的命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隆命大,就这样活了下来,而且今天将返回他的家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泰晤士报》记者韦尔娜小姐,自然不会放过今天这个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隆先生,听说是一名中国上尉和两名将军救了你,你对此有何感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当时吓呆了,我不敢相信,神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场的人都笑了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在中国的感受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乐意一辈子在中国当俘虏,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以前,我恨过他们,不过那是以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达尔维准将回答记者的提问,并没有车隆那么大方、慷慨。但还是说:"应该说,中国对战俘是充满人道主义的,是非常尊重人权和人格的。我已经多次给我的妻子写信,告诉她,我在中国很好。我早已肯定地告诉她,我很快将要回印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记者问:"难道你从来没有考虑过中国会不会处决战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点我是清楚的,战前在陆军总部我们研究过中国的战俘政策。没想到的是,我自己亲身体验了一次。"众人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新社记者问:"您对这场战争有何见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不想谈更多的。我们的武器装备胜过中国,训练素质也不比中国差。但是,我们谁也不会想到,中国士兵用身体滚雷区,用胸膛堵枪眼,这是我们无法想像的。还有他们的俘虏政策,如果战前印度士兵都知道,我想那就更难指挥了。"众人又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达尔维回国后,曾两次得到提拔,但始终没有升为少将。不过,他那部《喜马拉雅的失策》一书,透露出他对中印边境战争的独特见解,被推崇为一部军事名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3年,印度政府发表声明,在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陆军的损失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死亡:1383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失踪:1696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被俘:3968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失踪人数大于死亡人数,这是一组很奇特的数字,也是战争史上少有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资料表明,但在中国军队停火后,至少有5000至7000名印度士兵,从原始森林中得以生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4年1月8日,坐在主席台上的尼赫鲁突然中风,左侧瘫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4年5月27日,尼赫鲁心脏病猝发,在家中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有人说过,中印边境战争对任何人的影响,都不能与尼赫鲁相比。战争的失败,使他的个人影响和政治地位一落千丈。公开的批评和攻击,与日俱增,直呼他下台。人们对他已经不感兴趣。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谁是他的继承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时间的流逝,尼赫鲁和他发动的那场战争,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那喜马拉雅山上的雪,依然洁白,依然年年不息,显示出它的不朽和永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面对尼赫鲁的生息,有人配了一首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写的情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压根没见最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省得情思索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来不熟,也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不会这般神魂颠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十章 归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从11月21日停战并后撤20公里后,参战主力部队开始撤离战场下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按照预先安排,12月19日下午3时,部队如期到达指定地点叶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叶城开始,沿途各地将一路欢歌,欢迎解放军取得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胜利归来。战士们似乎也有归心似箭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珍贵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中央慰问团,到昆仑山慰问参战部队,图为著名歌唱家王秀珍演唱《咱村有个王大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 叶城:4小时走了1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叶城是南疆的一个小镇,但也是一个重镇,距离昆仑山只有几十公里,是通往西藏地区的必经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叶城县虽小,但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两千年前。叶城县的名字来源于叶尔羌河。叶尔羌这个词在突厥语中意味着“土地宽广”。在历史上,叶城县曾隶属于多个朝代和政权,如西汉时期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西夜国,东汉时的分属于西夜国与其他小国的组合,唐朝时的疏勒都督府下的朱俱波州,宋朝时的喀喇汗王朝,以及元朝的察合台后王封地等。叶城县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清朝的光绪九年(1883年),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叶城县正式建立,并且将县治迁移到了喀格勒克(今叶城县),至今延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部队到达叶城县那天,在距离县城20公里处,组成了6个进城方队。打头阵的是少男少女队。这支队伍由四五百名青少年学生组成,身穿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有腰鼓队、秧歌队、舞蹈队、洋鼓队等,边走边舞,边歌边舞。后边的4个方队由部队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路两旁,到处挂满了大幅标语。横幅上写道:热烈欢迎亲人解放军凯旋归来、坚决捍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向解放军学习致敬、打倒美帝国主义、打倒一切反动派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4点多,方队通过凯旋门,尔后进入了广场,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据说,参加那天的大会人数足有四五万人,占全县人口的一半。许多老百姓骑着毛驴,或坐着毛驴车,从几百里之外赶来,目睹打胜仗归来的解放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欢迎的人群中,许多维吾尔族老大爷、老大娘,抱着战士们的脖子,捧着战士们的脸,大声哭泣。他们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们为什么穿这么烂的衣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脸为什么这么黑?脸上为什么起一层一层的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们的嘴唇为什么裂缝出血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指甲盖为什么也裂几道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们受伤了没有,吃了多少苦?我的巴朗子(孩子)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温暖的话语,问得战士的直流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让战士们忘不掉的是那种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各式礼品。如有各种各样的鲜水果、干果、各种肉类、各式食品,成碗的鲜牛奶、羊奶、马奶,还有针线包、香包等等。老乡们一直往战士的手中、挎包里塞礼品,还有的把鸡蛋拨好,往战士嘴里塞……。到最后,运送战士的汽车里,像小山头似的堆满了礼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对时间和路程进行了记录:从下午3时到4时,2公里地走了1个小时;从下午4时到晚上8时,4个小时走了1公里,;最后的500米,又走了1个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吃饭、演出、电影结束后,已是凌晨两点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此后三天路过莎车、英吉沙县、疏勒县期间,地方政府和部队考虑到战士们的身体,减少了欢迎程序和时间,晚上住进各地驻军营房,确保战士们的休息时间。即使组织欢迎队伍,战士不下车,缓慢行进。但是,凡是路过这些地方,道路两旁还是站满了夹道欢迎的人群。维吾尔族老乡们弹起冬不拉、热瓦甫,敲起手鼓,载歌载舞,热情地欢迎解放军胜利归来。数不清的礼品,扔满了战士乘坐的汽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 喀什:8公里走了7个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喀什是新疆第二大城市,地区专署所在地,也曾经是新疆省府所在地,人口多,地域面积广,是维吾尔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喀什历史文化悠久,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千年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喀什,在历史上全称是喀什噶尔,突厥语意为"绿色的琉璃瓦屋"或"玉市",是我国古代西域著名的"城郭之邦"。西汉时称"疏勒",是西域36国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汉书·西域传》记载:"疏勒国,王治疏勒城,东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南至莎车五百六十里。"《北史》载,疏勒"有大城十二,小城数十、其都城方五里",说明当时的城市规模就不可小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建立之后,在疏勒设侯,驻兵设防,屯田积粮,成立驿站,保护和接待西域诸城国去中原的使者、商旅。疏勒镇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负有镇守葱岭东西的重任。驻军还实行屯田政策,当时疏勒垦荒就有七屯。每屯5000亩,七屯就是35000亩了。就是在今日,一个镇屯田这么大面积,也不是一个小数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到了现代,一些著名的影视剧都与此有关。如"冰山上来客""还珠格格""阿娜尔汗"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疏勒县距离喀什只有20公里左右,但参战部队还是在喀什再作停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23日上午10点,部队到达喀什市。当时,喀什市区主要街道只有8公里长,但足足走了7个小时。在欢迎人群中,除当地群众外,还有不少外国人,其中有不少的印度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吃饭、观看演出时,他们还准备了大量的各种椅子,方便战士就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次日,部队决定放假一天,让战士们逛大街。但同时规定,必须以班为单位,时间3个小时,轮流上街。即使如此,战士们还是很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他们已远离社会半年多的时间。在那半年多的日日夜夜里,除了要消灭的敌人,到处是满眼的高山、石头、永不融化的冰雪;缺氧,缺蔬菜,缺人;还有刺鼻的战场硝烟味儿,大男人几个月不洗澡的一身异味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丰美的午餐之后,部队继续开拔,下个目的地是阿图什自治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 阿图什:今夜无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图什,是克尔克孜自治州所在地,新疆克尔克孜族群众居住的主要地区。它距喀什只有40多公里,也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赛福鼎的家乡。阿图什盛产瓜果,尤以无花果著名,素有“无花果之乡”的美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图什人民对于解放军的热情接待,使许多战士至今难忘。2012年10月20日,焦作老兵庆祝参战胜利50年聚会时,他们还专门回忆了这难忘的时刻。因为,他们在这里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吃烤全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喝茅台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在他乡度过了不眠之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晚,在经历了招待晚餐、文艺演出、看电影之后,战士们回到驻地,已经是次日凌晨两点钟。在他们刚刚入睡,突然来了200多名男女初高中学生,要求军民联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学生代表说:"解放军叔叔,你们辛苦了。你们继续休息,我们给叔叔们表演几个节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半夜时分的联欢活动,从此拉开了序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士们重新穿好衣服,八连一二排围成一个圈,三四排围成一个圈,席地而坐,观看同学们的演出。这些同学是有备而来,节目一个接一个,似乎有永远也演不完的节目,道不完的军民之情。节目有独唱、合唱、舞蹈、朗诵、快板等,一个个都是新编歌词,大都是对党和解放军的赞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战士以为到此为止了,准备欢送同学们返回。谁知,学生代表又掀起了联欢活动的又一个高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学们,我们欢迎解放军叔叔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大家鼓掌。"一个学生代表提议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连战士李清智回忆说:"学生们的要求我们无法拒绝。这个环节,我们除了集体合唱军旅歌曲外,五班长彭志强唱了一段湖南花鼓戏,二排副排长董志学唱了一段陕西秦腔,战士李怀玉唱了一段河南豫剧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已凌晨4点多钟。排长说:"同学们,你们明天还要上课,早点回去休息吧,谢谢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谁知,同学们又提出讲战斗故事。这个环节虽然是解放军的拿手好戏,但毕竟时间太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生代表又一次大喊:"解放军叔叔,讲一个,讲一个。"其他同学也一同喊起来"解放军叔叔,来一个,来一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白振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排长白振忠自言自语说,来一个就来一个,咱们就是故事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讲故事环节又拉开了序幕。白振忠边讲,同学们还不时插话。如"打死了多少敌人""受伤疼不疼""想家不想家"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副指导员张跃详细讲述了王忠殿舍身炸碉堡的情形,学生们早己泣不成声,泪流满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室外天已大亮,朝霞满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 巴楚:凌晨3点的欢送队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楚县并不在部队回营路上,只经过三岔口兵站。为了慰问参战官兵,巴楚县委书记、县长专门赶到三岔口,拦截部队,执意让部队绕道住巴楚县城,并安排住进了县招待所。每个房间都备有热茶、水果、瓜子、糖果等慰问品。他们早已准备好了新被褥,生着通红的火炉,吃的是香喷喷的羊肉抓饭。部队休息后,姑娘们守在火炉旁,小心翼翼的添煤加火,害怕冻着解放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凌晨4时,战士们开始起床、吃饭,5时徒步走出巴楚县城。这时天还未亮,但已有许多当地群众站立在道路两旁,敲锣打鼓欢送战士们出城。据说,许多人凌晨3点多钟已在这里等候,为的是见上打过胜仗的解放军一面。街上的风,冷飕飕的,战士们的心,却是热呼呼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 阿克苏:20万双手欢迎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2年12月2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凌晨4时,战士们开始起床、吃饭,5时开始行动。迎接他们的是400公里的路程,尔后将风尘仆仆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这些士兵来说,阿克苏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是再合适不过了。军旅生涯,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课。从这一课到下一课的时间,或三五年,或七八年,或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少年变成了青年,青年变成了壮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些变化中,作为一个人的性格、价值观、政治倾向,甚至做人的行为准则,都在无形中定格。这些看来无形的东西,将影响他们一辈子,或者说是一辈子也改不了。这就是故乡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克苏也是一座历史名城。阿克苏的名子来源于清朝。历史上还曾称姑墨(汉)、亟墨、和墨、跋禄伽(唐)、拔换城、白水城(维吾尔语)。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一直是兵家争夺之地,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因此,历代政府都在此屯兵。1949年的年末,王震带领他的三五九旅部队开进了阿克苏。从此,这个部队从未离开过这个地方。因此,被老兵们称为第二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家乡的饺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1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26日下午4时,参战部队顺利到达阿克苏市区的西南郊西大桥。这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工业区,分布有许多工厂。地方政府便把部队分别安排在5座工厂的职工食堂。作为进城的第一站,首先安排战士们就餐,吃完饭好进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食是饺子。战士们端上饺子碗,心里感慨万千。从阿克苏到康西瓦,从康西瓦到喀拉昆仑山、喜玛拉雅山。然后又一路下山,千辛万苦,千言万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真的吃上了家乡的饺子,家乡的味道。许多战士在流泪,也许是激动,也许是感慨。家乡,真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1962年12月底,步兵第十一团参战部队圆满完成对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任务,返回驻地时,受到阿克苏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后边等待他们的将是7个小时的徒步,接受阿克苏20万人民的检阅。在隆冬季节,看到20万人的笑脸,20万双手的欢迎,在阿克苏历史上没听说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群众夹道欢迎下,人们看到高焕昌团长身着旧棉衣,黝黑的脸庞,看上去与其他下山的官兵一模一样;靳玉轩教导员紧随其后,除了个头,外表也没有什么两样。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后来他们都一个个进入了共和国的将军大门。一些战士的脸上,挂满了一层一层的黑皮,嘴唇上还留存着裂开的口子。与留守部队的着装、肤色,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士们变成了一棵棵花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阿克苏西广场,举行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大会。此时,华灯初上,照耀得广场五光十色,灯火辉煌。广场上,人山人海,歌声嘹亮。这是战士们久违了的景色,也是在一路其它城市没有看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士们看到的第一个方队,是少儿方队。这些来自市区学校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个一个跑过来,一边喊"解放军叔叔辛苦了",一边向叔叔们献花。这些花朵,或大或小,五彩斑斓,颜色不一,但都出自小朋友之手。战士们情不自禁地抱起小朋友,亲了亲小脸蛋,感到无比的满足。他们仿佛抱着自己的孩子,小声地对孩子说:"孩子,爸爸不辛苦,我们吃苦是为了你们孩子的幸福,只要你们快乐成长,爸爸吃再多的苦也高兴。"说着,战士们脸上的泪水,也沾满了孩子的小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孩子们,有的把花戴在叔叔胸前,有的挂在挎包带上。由于孩子太多,后来的孩子就往战士背后挂。一时间,战士们胸前身后、帽子上,到处都是花朵,像一棵开满花朵的树,被孩子们称为"花树叔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感动得难以言表,默默地许愿:为了孩子,甘洒热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来自老红军、老八路的敬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市区大十字东200米,道路两旁站立着与众不同的欢迎人群。他们身穿军装,头戴军帽,胸前挂满了各式的军功章,一身的军人打扮。但是,从年龄上看,他们似乎是战士们的"叔叔、伯伯"。原来,这是农一师组织的"老红军、老八路"欢迎队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战士们徒步走到这支特殊的欢迎队伍面前,来自全师300多名老兵们,在寒风中向这些新兵们敬礼。"新兵"们感到,这敬礼似乎太珍贵了,太贵重了,真有点儿收受不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战士说,他们是老前辈,而且是同一部队的老前辈。当年,他们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南下北返,西进新疆。当组织一声令下,屯垦戌边,他们毫不犹豫,担负起建设新疆的重任。论打仗,我们没有他们多,论吃苦,我们也没有他们多。他们的敬礼,是希望,是鞭策,是尊重。我们应当给他们敬礼,才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在带队干部的口令下,这些正在慢慢行进的战士们,恭恭敬敬地老前辈们敬礼、致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位老红军说,我们看到后继有人了,接过了我们的枪,接过了我们的岗,你们可以保家卫国了,我们放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代荣,你在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欢迎队伍最后的部分,是留守部队和家属子女队。这个队伍此时此刻的迫切心情,是不言而喻的。真可谓望穿秋水、望眼欲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她们最希望能找到、看到自己的亲人。一个个期待的目光,都在寻找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亲。她们流着眼泪,在队伍中寻找自己的亲人,那怕先从人缝里看一眼也好。有的家属孩子看到了自己亲人,便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抱成一团,哭声震天。妻子原先准备好的问候,忘得一干而净,脱口而出的是:"老头子,你可回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机三连连长胡保文的妻子,抱着儿子站在欢迎队伍里。当她看到自己的丈夫走来时,不顾身边有多少人,突然发力,抱着孩子向连长跑去。儿子喊着爸爸,趴在爸爸的身上,叫声不停。妻子流着泪,盯住丈夫紫黑而粗糙的脸,心疼得泣不成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两个,三个,她们的丈夫,孩子的爸爸出现了,行走中的战士们被家属们的举动感染了,队形也乱了。无论怎么说,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各种情感在这里几乎要爆炸。原来,亲情是没有规矩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突然,人群众中跑出一个女人,大声喊:"代荣,代荣,你在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们随着喊声望去,那是七连副指导员张代荣的妻子。战士们都知道,张代荣是为了救护战士而牺牲的。谁也没看见,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站在这欢迎队伍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才虽然队伍秩序乱了,女人孩子的哭声不断,眼泪不断。但是,这是喜悦的泪,幸福的泪,团圆的泪,心底里是欢天喜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大家的神经好像受了刺激,被这女人的喊声吓了一跳,似一瓢凉水,从头凉到了脚。一时间,谁也不知道怎么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代荣,代荣,你在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代荣,代荣,你在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她一边喊,一边在队伍中从头到尾寻找自己的丈夫。后来,她晕倒在地,被人救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刻很短暂,似天空中划过一颗流星。许多人没在意,还以为是有人因情绪激动而出现的小插曲。欢迎的人群还是那么群情激昂,大街上的高音喇叭继续散发着欢快音乐、欢迎口号,海水般地在空中飘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规模上看,这是阿克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欢迎人群从阿克苏西区的西大桥,一直排到了部队驻地,足有10公里长。20万人,一个一个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一条一条街道都站满了人。战士们看到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就连冬夜的空气,都感觉到十分的温暖。回家的感觉,真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久违了,阿克苏。久违了,战士们的营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有人记下了这个时间:1962年12月27日凌时30分,部队进城徒步走了8个多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万人对20多人的等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城部队在一路欢歌中走进了自己熟悉的营房,那个亲切感难以形容。整个营房都处于兴奋状态。就连挺拔的白杨树,也在寒风中发出呼叫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这呼叫声让值班首长心燥不安。他们突然发现,一个排的士兵不见了,根本没有进营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团首长下令,全城寻找失联士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寻找很快有了结果。原来,这个排在距离阿克苏市区50公里处,汽车抛了锚。此时,先头进城部队已与地方政府接上了头,一切接待工作按计划进入运行程序,已来不及按下停止键。部队首长考虑到地方工作的实际,当场决定,前头部队一边进城,后续部队一边赶路,两不误。当时估计,进城需要五六个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弄清原因后,团首长当即决定,派车接回掉队的战士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谁知,地方政府知道了此事。政府便立即通知地方各部门:部队进城没有结束,要求各单位原地不动,继续等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已是凌晨1点钟。按照地方和军队领导商议,战士进城不下车,慢速行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这批后续的20多名战士,在深夜接受了20万市民的检阅,受到了20万双手的欢迎。战士们站在车上,含泪向市民们敬礼,以表达对乡亲们的深深谢意。10公里,又走了1个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个年代,有一句大家很熟悉的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此刻,还有什么语言比这句话更能代表这20万军民的心情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部队进营房后,放假3天。3天都干了些什么?一个战士在他的打油诗中写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洗个澡,换身装;灭虱子,烫衣裳;理个发,换个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逛大街,串小巷;照张相,寄家乡;写封信,报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睡大觉,入梦乡;看老乡,唠家常;想办法,搞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电影,精神爽;迎群众,好风光;学新歌,心欢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活美,肚难抗;迎新年,想爹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是放假3天,实际上战士们没有多少时间休息。从入城以后的若干天里,大批量、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铺天盖地,应接不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物资上,整车整车的羊肉、猪肉、牛肉、各类罐头、各类食品,大堆大堆的哈蜜瓜,一袋一袋的葡萄干、干果等等,应有尽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文化娱乐上,各种慰问团节目演出丰富多彩。有歌舞团、京剧团、话剧团、杂技团等,各具特色,让战士们过了瘾,看了个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团收发室门前,一袋一袋的慰问信,一个包裹一个包裹的慰问品,堆成了小山,忙得收发员白天晚上加班加点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慰问活动有团体的,也有自己来的。有的维吾尔族群众坐着自己的毛驴车,全家人带上满车的慰问品,直接进了营房,满脸笑容,要求看望自己的子弟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全天候、多方面的慰问,也许给这些流血牺牲的雪山勇士们某种安慰,或精神补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场战争,却从某种程度上又一次强化了新疆军民关系的纽带,为民族团结赋予了新的内容和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场战争,似乎还给人们留下许多东西,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争是有灵魂的。它的存在,既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为时间的消失而远去。它也是一种精神,会影响到人们的方方面面。它时时刻刻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留存于人间。像新疆的坎儿井,从地表上看,风平浪静,山水不露。但实际上,地下有一条千百年不息的生命,延续了那一带人类的生生息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6年5月的一天,我和李晋城战友在武夷山一个小宾馆吃早餐。就餐期间,餐厅突然响起了非常非常熟悉的旋律: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这歌声让我们既亲切,又吃惊。1964年,团文艺演出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调演,曾为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领导人演唱了这首歌曲。从此,它成为革命经典歌曲,百唱不衰,百听不厌。只要人们听到了这旋律,又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那个年代,想起了那场战争——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端着碗,立即起身寻找传来声音的地方。在餐厅后厨,一位中年妇女手里拿着菜刀,一边"嚓嚓"地切菜,一边欣赏手机里的歌曲。我问她,家里人与这歌曲有特别关系吗?她说,没有,就是喜欢,每天都听,习惯了。她一边说,一边又"嚓嚓"地切起菜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想,这首歌也许是那场战争的灵魂,军人的魂,现已撒在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国家需要军队,军队需要付出流血牺牲。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成为军人们的战场。就像这首歌曲,人们无法估计它会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一样。精神是永恒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餐厅里,人们熟悉的歌词继续在空中荡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里需要到哪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里艰苦哪安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祖国要我守边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扛起枪杆我就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起背包就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嗨,祖国要我守边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扛起枪杆我就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起背包就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合: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里需要到哪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里艰苦哪安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祖国要我守边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防线上把根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雪山顶上也要发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合:嗨 祖国要我守边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防线上把根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雪山顶上也要发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室外秀丽的武夷山诸岭,似乎也在列队聆听这一动人的歌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一章 昆仑论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 战争之谜:中国为何无条件撤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于1962年中印之间的那场战争,连国际社会也认为是由印度首先挑起的。当年,印度总理尼赫鲁首先向印度军队发出“清除边界上的中国军队”的命令,但是印度军队不是中国的对手。我军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就拔掉了大部分印军的哨所和据点,一直打到中印两国传统的边界线。可是正在印度军心涣散、举国惶恐时,中国突然单方面宣布无条件撤军。有评论家说,这一仗彻底打破了印度的大国梦。但是中国为什么会撤军,今天仍是一个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找出了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毛泽东的帝王意气、国际政治的万千风云,还有那政治色彩。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因素,是西藏高原上后勤保障因素的制约。一向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毛泽东,对此不知权衡和推算过多少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战物资的大量消耗。它犹如一部巨大的吞吐机器,在最短时间内吞进无数的武器弹药、给养、各种物资及运输成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关于日常成本和战争成本的推算。当年,解放军第18军进藏时,只有3万多人。但随着进军的步步深入,运输补给线的不断延长,后方保障机构迅速膨胀,逐步成立了汽车、工兵、兵站、航空站和地勤等机构,总人数已扩大到7万多人。而实际的作战部队只有8000多人,其他的均是后勤服务人员,相当于每进藏一人,后方要有8人支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对边防士兵生活成本进行过推算。九十年代前后,中国每个边防士兵年需物资1.2吨,到1996年,增至4~5吨。这只是和平时期的生活成本,还不包括战争期间成本。据资料表明,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步兵单兵日耗物资29公斤,越南战争中增加到117公斤,到海湾战争已达到200公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西藏,维持和平时期的边防已属不易,而战争成本高得更是难以想象。有人举例说,维持一个边防团日常开销和官兵工资,一年所需1000万到2000万人民币。而一辆能在西藏使用的装甲车,价值200万元左右,配备一个装备团至少要一二百辆,仅在装甲车上的一项花费,就是几亿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称,中国的这一行动,是一次令全世界惊讶的“仁义”之举,在当代国际关系上几乎称得上是独一无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条件撤军的代价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回答:一是战争成本,二是土地成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目前,在中印两国的领土实际控制线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中国的。在中国地图上,一直不承认的“麦克马洪线”,涉及9万多平方公里,画在中国地图上。另一张是印度地图,这9万多平方公里实际上在印度控制下,是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西藏人口总和还要多两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军旅作家金辉对那片土地曾经这样换算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最大的土地面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中国版图的一百零一分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相当于三个台湾省,或三个海南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相当于一个浙江省,或大于重庆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相当于六个北京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从时间点上说,中国自卫反击选择在10月下旬,除了准备时间不足外,首要考虑的是当地的气象条件。这一时间,躲过了雨季,使道路畅通得到保障。进入11月,西藏便面临大雪封山的危险,气候上天寒地冻,道路上冰雪叠加,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在印度则不同。印度处于南亚平原,有修建良好的公路网,运输几乎畅通无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问题引起的第二个问题是,此战不宜持久,只能速战速决,适可而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国际因素变幻莫测,战争前景难以预测。英、美、苏及台湾的蒋介石等,都是因素变幻的重要来源。如果处理不当,战争上的一时主动,很可能变成政治上的被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为何无条件撤军,除了表示中国不愿打仗、坚持和平友好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理由。(罗选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 有条件撤军如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于有条件撤军,许多好心人提出过许多构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军旅作家金辉在《西藏墨脱的诱惑》一书中说得更加直率:“1962年中国和印度发生的边境战争,就当时看,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经过了近30年之后(该书初版于1995年)再来看那场战争,完全是另一种情况——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今天也有人评价这场大获全胜的战争对中国来说是“千古遗恨”,还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仁义之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拉达克,中国人最为向往,却最难以抵达的目的地。在拉达克和西藏,随处可见这种具有宗教意味的景观,这暗含了二者在历史文化上的纽带关系。即使在行政归属上,拉达克也曾长期是中国的属地,但它已属印度。印度却不满足于此,它还声称中国境内的阿克赛钦地区也属于印度,从而引发了边境持续不断的冲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2年那场战争就是一个关键时刻。历史给了我们一次恢复广大失去领土的机会,而且我们是靠自己的战士通过战斗赢来了这次机会。我们已经夺回失去的东西,但是我们却忽然宣布撤军,撤回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之后还宣布沿这条线再往回退20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看来,单方面撤军,没签任何协定,没夺回任何失去领土——这样说不准确,应该说夺回后又送走了,这是最大的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经想,就像一些分析家所说,由于后勤补给困难,不能长期守住,我们非得撤军。但是为什么要撤回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专家会说,喜马拉雅山脉并不像屋顶一样,有一条如屋脊一样明确、连续的山脊线。而喜马拉雅山千山万岭,一条条河谷把喜马拉雅山脉切割得支离破碎,顺着树枝状的河谷,有着一条条南北往来的通道。为什么我们不退到一条河谷的某一处位置,把部队哨所重新布置一番,废掉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譬如,我们可以退到现在已在印度占领区内的鲁巴、色拉或者达旺,那里自古以来就是西藏人南下的古老商道。其中,达旺有着拥有700多名喇嘛的达旺寺,那是拉萨哲蚌寺的分寺,寺内主管也由哲蚌寺任命。再东边,可以退到察隅县南面的瓦弄村(早在1910年,清朝政府驻藏大臣赵尔丰的部队就在那里驻扎过)。总之,即使撤军,也有多种选择,总是可以废掉那条英国人在地图上随意画出的线。(单之蔷"中印边境战争揭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 为什么战争结束时中国只控制西段而不控制东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印边境中段、东段都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势较为平坦,达旺更被称为西藏的江南。面积虽然大,但我们可据守的点较少,后勤供应只能靠喜马拉雅少数几个山口的驮马,大部队很难长期维持。即使我们控制了,印度人缓过气来,马上就能组织两面夹击。就算它不打,只是威胁你。你供应不上也只能给它拖垮。目前的实控线,就是掌握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山口,可进可退。未来补给供应的上,随时可以进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段不同。西段地势险峻,那里还有盟友巴基斯坦保护侧翼,甚至提供部分给养,自然容易守的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追问:那西段的阿克赛钦我们为什么只控制了一大部分,而巴里加斯等地区为什么被印度控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答:老实讲,山地作战要根据分水岭、山口位置、制高点等因素。可控制面积也由上述要素决定。这个问题要再研究一下克什米尔地区地形图。我相信放弃不是没有理由。事实上,巴里加斯大多数地区是无人区,比较难守,而战略价值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左侧喀喇昆仑走廊主权一直是属于克什米尔,地势平坦,是从新疆进入西藏主要公路线。这块地方原来一直是巴基斯坦人控制的。西段仗打完后,巴基斯坦就送给中国了,目的是让中国卷入克什米尔问题,并能在阿克赛钦长期驻守,牵制印度。这块地方大约6000平方公里的面积。虽然不是白送,但也是划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说,印度老是说克什米尔问题不光是印巴两国,还要加上中国。从这点上看,中国不是也赚了便宜?比巴里加斯有用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又回答:要控制当地,就必须得驻军。但根据当时中国的国力状况,以及中印边界中东两段的地形、海拔及交通状况等,对于军事后勤的要求,实在太高,国力承担不起。况且一旦驻军,必然会使战争延续,这与中国当时力求西南稳定、战事速战速决、重点发展国民经济的愿望,也是不相符的。(佚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 目的是为了中国大西南赢得一个长期和平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1947年独立,美国、印度的一些人开始策动西藏脱离中国。同年中国还在内战,无力西顾。尼赫鲁是西洋秀才,花架子,压根就不知道毛泽东的厉害,想乘中国的乱局,造成西藏与中国分离的形势。谁知毛泽东于1950年初便挥师西进,一步到位,等尼赫鲁反应过来,西藏已在中国手里了。毛泽东此举意义重大,西藏使中国有了广阔的战略纵深,这也使我们在西部地区减少了很多边防驻军。如果1948年尼赫鲁先下手将西藏控制在印度支持的“藏独”分子手中,并将“西藏问题”国际化,看看今天的台湾,我们就不难理解今天国家的西部安全将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至少,航天、核试基地就在人家的就近监控之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次,和平解放西藏,雅鲁藏布江——印度的布拉马普拉河的上游地带——就在我们主权之内,这样在水资源分配上才有我们今天相当主动的地位。这些,假若当时按照现在某些人的“布哈林式”的眼光,认为1949年底共产党刚执政,就应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追求GDP,那我们中国今天就不会有这样好的地缘政治位势,更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经济成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到西藏,让人想起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1962年的中国形势真是“高天滚滚寒流急”:中国国内刚刚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蒋介石在东南准备反攻大陆,苏联在北方制造新疆居民“外逃”事件,印度借机在中印边境燃起战火。印度事关西南稳定,但毛泽东总体上还是认为与美国不同,印度是朋友,不能真打。1962年10月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高调开启,一月后却又轻轻落下:一仗下来,只是将印度的屁股打响了些,但没有让它伤筋动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战争规模上,毛泽东巧妙利用了古巴导弹危机,将它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不让第三国卷入。10月20日,美国封锁古巴海域,苏美剑拔弩张。当天中国全线反击。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最后结束封锁,11月21日,苏联也对军队解除了动员令。当天中国也对印全面停火。一月后,中国又将印度俘虏养得黑胖黑胖,把印军的枪擦得干干净净交还给他们。战争结果与朝鲜战争不同。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硬是将美国硬逼到三八线以南,而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则没有将印度硬逼到“麦线”以南。在前者,毛泽东意在打出国格和平等;在后者,毛泽东意在西南方向打出持久和平。至于中印两国间的领土纠纷,毛泽东则留将来从长计议。研究一下毛泽东1962年西南一役,其目的不是打赢,而是为了中国大西南赢得一个长期的和平环境。今天总结这场战争,我们看到毛泽东的军事艺术的大张大合,但张合有度,其战略战术兼融三国时曹操进退汉中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古典智慧:进退与战和于瞬间,毕诸葛“七擒”之功于一役,让人体会出了毛泽东军事艺术所呈现出的那种“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能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的极高境界。每读史及此,令人不由击节赞叹并为之神往。反观毛泽东出手过的东北和西南,至今均无战事。(张文木——毛泽东思想是解放军真正灵魂和力量源泉)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 外国人眼中的中印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美国人这样评价中印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军方秘密销毁了“有碍总统东方战略的不适合的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美联社新闻纪录局曾经拍摄了一些很少被人知道的关于美国派驻印度战地记者拍摄的一些中印局部战争的资料影片。虽然,当时美苏处于冷战期间。但是,作为同为印度后台的两大军事强国的美苏,此次也是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以及资料秘密共享。因此,那次战争,可以说等于处于中国1:3的绝对劣势局面。表面上中国打赢的是印度。但是,事实上是打赢印度就等于中国一同击败美苏当时的两大军事世界强国。但是,时至今日,在美国国家新闻中心,被解禁的中印战争资料中仍然找不到这份影片资料。而后来的俄国俄罗斯档案中心仅有文字记载。因此,美国人约翰劳尔称:"其实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中美出现秘密接触,在尼克松表示对华友好态度的同时,美国军方秘密销毁了一些"有碍总统东方战略的不适合的资料"。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远东情报军事中心原派驻官员霍华德本杰明是这样评述那场战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一场印度最为愚蠢的战争。印度政府当时紧急接受了来自前苏联的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为当时的华盛顿军方,十分尴尬的中美韩战结果,急需要军事领域里面取得一次对华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展美国在中亚战略位置上的主导地位。因此,即在苏联援助第3天,由英美以及北约成员国组成“亚洲军事发展态势委员会”决定对印度援助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其中一些装备是来自英国二战期间剩余军事物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由美苏联合支持下,并且有苏联军事顾问专家团进行亲自整训的印度武装部队,使得当时的印度首脑尼赫鲁,产生了“超级亚洲”的可怕思想。因此,他在当年撕毁了与中国签署的“和平边境互不侵犯条约”,以3个“王牌”主力旅为先锋,越过“麦克马洪线”,在中印交接西藏、青海的地区对中国实施武装打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中国军队在初期,仅有少量边防军的观察哨所驻扎在这里,总兵力约2~3个连人数不足500人,而印度先期的抵达第1旅,则是拥有6000人满员苏式编制的主力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于是开始逐步失去很多哨所。但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哨所,都是中国人自己主动放弃的。中共当时多次警告印度政府,但是这种善意的口头警告,在印度当时的“欧美+苏联武器过热症”的极度蔓延情况下,根本就是毫无用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此,中国的伟人毛泽东,果断命令中国军队对印度进行“教训型”打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即,中国军队开始了快速的战争部署,速度可以说“惊人”。短短12天内,中国军队就在山下集结了1个军团,即中国原18军后来的中国第21集团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采用“中国式”最古老的兵法战术,引印度军队3个旅进入中国军队预设的伏击阵地,快速的歼击了其中1个旅的大部,其余印度部队开始向后撤退。而中国军队1支快速分队,翻越了根本不可能翻越的大雪山,在气候及其寒冷的冰河河谷内,拦击了印度军队的退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此时,印度军队已欣然陷入中国军队合围之中(约3万中国军队)。面对如此局面,印度指挥官竟然临阵慌乱,错误判断部队突围状态。没有在中国快速分队刚刚截击自己的身后时给予马上的反击。而是错误的认为,可以依靠全新的苏美装备的极大优势火力,进行反突击反包围。印度当时一名军官(少校军衔)对其国内家人电报称:我们只要依靠先进的武器,完全可以歼灭全部的3万中国军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当时作为派驻印度的美国军事专家理查德安德鲁斯准将认识到:这是一场中国形式的“歼灭战的开始”。我们在韩战中多次领教过这种手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通往前方的军事补给线完全被中国军队切断,士兵们开始在缺乏食物的战斗状态下,出现大面积涣散。随即,中国军队抓住有利战机,开始发起“中国形式的”歼灭战。短短8个小时,印度号称“东亚第一、第二旅”的两支主力部队被尽数歼灭。而此时印度国内承担本土防御的北方部队,能抵抗中国潮水大军的兵力不足1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中国军队继续持续逼近。其先遣部队,以达到或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围50公里处,深入印度作战达212公里,中国军队士兵已经看到了新德里的莫汉莱比塔塔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此时中国伟人们也是再一次作出了最果断的决策,中国军队开始快速回撤。中国于后期正式宣布,中印自卫战争结束。而且,中国方面归还了印度包括1名少将旅长在内3450名战俘,以及全部缴获的被印度军队在溃散中遗留下的武器装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战争,中共等于以自己一人的力量,同时击败了来自当时世界上军事两大最强大阵营:北约以及华约的联合支持的印度。也就是说:中共同时在当时击败了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军事行动。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是在现在的先进条件也不可能做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谁觉醒了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毛先生(毛泽东)对外历史战争中,还有一场值得提起,那就是中印边境之战(1962):麦克马洪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为了夺取那块不毛之地,与中国军队公然交手。其实,在印度背后有输了韩战无处撒气的华盛顿,有满脸怒火的克里姆林宫,有祈求可以捞足好处的大英帝国等等。他们几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苏联抵价贷款给印度尼赫鲁,装备了7个印度陆军师。华盛顿给了尼赫鲁大批战略物资。英国把自己的那些老式火炮都给了印度。一时间,印度成了当时世界两大集团的宠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短短30天,印度军队全军溃败。当时,第2师作战技术指挥教导洛克·弗菲尔维准将说:"你见过非洲斑马奔跑吗?但是不如印度军人溃逃更加壮观。"一万多名印度军人葬身山谷和被俘,1名准将被击毙,亚洲第一旅"锡克旅"完了。而毛先生在他的官邸中南海,战争之前就曾说,不管你是印苏联军,还是美印联军,即使再来一次八国联军,我们中国也要与你们打,打出一个真理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先生的英明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拿回了土地,消灭了印度联军,打败了美国与苏联的再一次的恐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毛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拉瑞斯·约本海默为美国军事作家、评论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印度人敢与中国军队打仗,愚蠢到极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著名将军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场中国形式的“歼灭战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韩战中多次领教过这种手法。印度通往前方的军事补给线,完全被中国军队切断。士兵们在缺乏食物的战斗状态下,开始出现大面积涣散。随即,中国军队抓住有力战机,开始发起“中国形式的”歼灭战。短短8个小时,印度号称“东亚1、2旅的”两支主力部队被尽数歼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中国军队继续向前推进。其先遣部队,已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围50公里处,其深入印度作战达212公里。但是,此时中国政府作出了让印度人惊讶的决定,中国军队开始快速回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在后期正式宣布:中印自卫战争结束。而且,中国方面归还了包括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在内3968名战俘,以及全部缴获的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国派驻印度军事专家 理查德·安德鲁斯准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英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这与其说让全世界松了一口气,不如说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胜利者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也就是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才换来的胜利果实化为乌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英国著名学者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印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难理解印度在1962年的军事溃败,但是更难理解的是,这一失败没有伴随不可接受的领土损失,中国没有固守对印度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东段边界的领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印度学者 白蜜雅《中国世界与印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谁是六二年的罪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1年11月,尼赫鲁总理向拉达克和东北边境特区驻军发出了新的命令……我们的守备部队接到了尽一切可能向前推进,积极占领整个边境的命令: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到哪里巡逻,或建立哨所。在陆军总部的会议上,尼赫鲁说,哪一方修建一个对立的哨所,那么它就成功地在这一特殊地域建立自己的主权。因为实际上的主权,十个有九个都会得到国际上的承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记者 曼克卡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军事论坛对62年中印战争的讨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友]:中印战争爆发那年我8岁,当时我居住在一个小镇上。那个地方离中印战争的地点很近,并且在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前一天被皇家空军运输中心的chabua空军送走 (如果我没记错)。 Digboi精炼厂被整个毁坏,阿塞穆平原上部被打开。我仍然记得军队和舍尔曼坦克隆隆开向前线的情景。这也是雷达控制的AAA火炮除了短暂使用以来的第一次部署,也是印度国防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一幕。为什么没有动用空军?没有人会知道,除了那些卑劣的政治家们。为什么陆军没有足够的弹药、整体管理混乱?所有的为什么又最终归结于腐败。为什么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障?我们丢失了阿萨姆平原的整个上部,这是事实。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在战争全面开启时中国宣布停火,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压力,或许是他们已经达到了在世界上羞辱印度的目的。但无论如何这种事情决不能再发生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友]:只有空军才能够改变战争的模样。地势的崎岖不平和茂密的丛林,河川对于之那的后勤来说是一个噩梦。当时我国随便一点空军力量足以切断他们的供给线。这样我们可以抢得一大块敌人的土地,重整的军队将会给他们造成重大的破坏。但那绝不是我们的政治领袖丧失了继续作战的信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友]:现在中国永不可能再对印度来一次1962年那样的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友]:1962 年的战争如同1871年德国对法国的羞辱一样。当时那场战争证明了欧洲大陆上法国政权弱于德国政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个延续性事件,默认的,但是后果不需要是永远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和印度人口相差无多(虽然印度出生率降低速度高于预期),因此,长期看来,我们可以认为两国大体拥有相同的经济总量。然而, 这样可能产生这种后果。由于中国所吸收的语言、法律等文化因素,加上他们本身具有比较丰富的原材料(如原油、煤)。如果他们想的话,他们将能拥有一个比印度更大更有效的经济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此,我排除两国直接冲突的可能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此,那留给我们的土地使我们能够同中国进行非军事的竞争。就文明的影响而言,我们至少可以与中国进行竞争。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艺术、我们的科学技术等,具有合作性和竞争性的活动方面要谋求发展,这样在国际上可以增加影响,战胜中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不必为了挽回因1962年战争而受伤的自尊去同中国开战,要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因此肯定它永不会再发生。我们可以从外围地区同中国进行战争,通过代理人形式,在缅甸、中亚以及印度中国地区进行斗争。我们将会因中国恐吓性姿态而收益。这将使他们没有盟友,特别是当我们支持中国外围所有倾向于我们的国家的时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所有人的批判才是批判,对某个人的批判则是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友]:我再加一点,内维尔仅仅被中国人看作是一只会甩尾巴的狗,如此而已。因为他蓄意选择颠倒是非——对中国人战备决策的描述。事实上,如果你读了他的“烂货”,很长时间以前我也这么做过,你会发现贯穿全书的基调就是:“印度发动了战争,可是找不到战争的理由;中国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更好的和更加实际的解释来自于中国人自己。这就是1962年发生的事情。并且在以后中国对越南的战争中,虽然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中国在越南领土建立了一个缓冲区,最终的目的达到了。 其目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教训对方,而是让越南不能发挥其边境设施的作用,正如我所提及的巴基斯坦对印度的作用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1962年,印度军队计划抛弃所有一切,包括后勤设施等,全力反攻以扭转败局,挽回损失。在这次充分准备的浴血反击发动之前,中国人却单方撤出,“羞辱”了印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也发现后勤供给线太长暴露在空中力量的打击之下(如果发动的话)。无论怎么说,印度威胁论分别建立在误解、侵略和仇外之上。 读了周恩来和尼克松关于印度的谈话后,会发现谈话同样把印度看作是无足轻重的国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忽视了所有的这些前提条件,推论一文不值。印度激怒了中国,印度获得了胜利。 印度一边毫无战斗力,装模作样,但是中国几近完美。他已经印刷了多个版本,但是题目都是一样。事实上,就像我所提及的那样,中国跟他书中所述一样,为什么他们不呢?明显的,周提供给尼克松同样的一本“62年之战的解释”,这跟我对周恩来与尼克松谈话的想法一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友]:我总想知道,中国是否出版了有关这场战争历史方面的书?即使对他们而言,这可能是一次边界行动,还有其他相关的出版物吗?我想知道他们的军队如何编制,他们的将领是谁以及他们最终的伤亡人数。谁有相关的信息?中国的枪手在这里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友]:62之战在当时的地缘战略形势下不可避免。中国一方认为他们完全是正义的一方,印度是侵略者,认为他们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当然,所有这些都以假定他们所谓的历史边界为前提的(可参照《20世纪中印的长期地缘对抗》约翰·噶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失败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政治的、战略以及战术上的等。我们高估了我们的地位,影响和实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影响和活动可能要比我们所认为的更为有效。中国人可能也对怎样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斡旋很感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高层领导人并非一点战斗力也没有。简·司马亚就非常积极地在希(喜)玛拉雅山脉附近进行战备,但需要隐蔽的进行,以防被敌人识破而流产。这也对有关一位威尔士登山运动员的“世界屋脊上的间谍”案做了一点说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悉尼·维格瑙受我国情报机关招募和训练,并承担着一项秘密的使命,即查明中国军队在西藏的部署情况。他被中国军队俘获,受到审讯并在山谷里被处以极刑。他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特别是当他带着极度重要的情报,顺利完成任务回来的时候更是令人激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友]:我相信联合国决议是大国之间妥协的产物。我所能说的就是中国人在62战后对我们的威胁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我们需要一场快速、根本的解决措施,这与71年的情况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你对剔米的观点是正确的……我相信在62战前他就已经死去(有可能)。实际上,印度陆军团长在这场战斗中阵亡。已经对这场战争谈得够多了。实际上,战争的全面撤退开始于拉大卡。对于中印关系最重要的是那苏拉的作用,他告诉中国军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六十年代中国周边生存环境有多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近看到马社香女士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我国六十年代周边环境问题,与1962年那场战争有关,极感兴趣,便摘录了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共与苏共的关系,在六十年代,已进入公开分裂的紧要关口。中苏意识形态的公开论战,实质上是与维护国家主权交织在一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4年、1958年两次台湾危机,赫鲁晓夫对中国频频指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8年7月,苏联要求组织联合舰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次年春,又提出共建长播电台,毛泽东代表中国政府表示了拒绝的严正立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9年6月,苏联下令禁止正在起运按照合同交给中国的原子弹样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年8月,赫鲁晓夫四处发表言论,公开反对在远东地区试验核武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0年,苏联全面撕毁合同,撤回专家;反华言论铺天盖地。当时,世界上只有美、苏、英、法四国拥有核武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2年10至12月的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3年7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代表在莫斯科会谈,签署发表"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苏联与西方联手,企图共同进行核垄断,首先阻止正在进行核实验的中国拥有核武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年7月31日,毛泽东亲自审定中国政府声明,建议全世界禁止和销毁核武器,同时表示了中国打破核垄断的决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年8月4日,苏共两大重要喉舌《真理报》和《消息报》,同时转载了中国政府这个声明,并发表了诽谤和侮辱性语言组成的按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种严重攻击中国、孤立中国、要挟中国的条件下,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我党相继发表了九篇重要文章。当时,被认为比较系统地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方面,评论苏共中央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中的基本观点,时称"九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4年10月16日,苏共中央发表公告,宣布赫鲁晓夫下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4年11月上旬,为了争取团结,避免分裂,中共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十月革命庆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7日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乘碰杯之际,向前去参加庆典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贺龙鼓动"不要让任何的毛、任何的赫鲁晓夫再妨碍我们""搞掉毛泽东,和我们搞掉赫鲁晓夫一样"。中国代表团当即向苏联提出了强烈抗议,勃列日涅夫以国防部长酒后失言一语带过,中国代表团退出酒会表示抗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年11月24日,苏共中央在向其他兄弟发信后给我党来信,提出要召开世界兄弟党会议筹备会,被我党拒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5年2月5日,因越南战争升级,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访问越南路过北京。5日和6日在北京停留,周总理同他会谈,再次申明了中国的立场,中国不参加分裂的莫斯科三月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月7日到9日,柯西金访问越南。当时,美国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给柯西金以颜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月10日,中国政府在北京举行150万人的集会游行,毛泽东、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再次挥手天安门。全国各大城市10日、11日,共有1000万人参加支援越南抗美的示威游行,支持越南,也间接给柯西金的越南之行以鼓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月11日,柯西金回北京,毛泽东当天下午同他会谈。毛泽东对苏共的不怕分裂、不怕争论进行了尖锐的回击,但对中苏两党和好的前景仍留下了希望之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月1日至5日,苏联共产党不顾中国、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多方反对和缺席,在莫斯科举行了"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协商会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4 年12月份,在十九届联合国大会上,柬埔寨、阿尔巴尼亚等九个国家要求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益的提案,美国再次阻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26日,美国派出装备有十六枚射程一千八百英里的火箭潜艇,到我国沿海附近,对我进行核讹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29日,我国对此发表声明,表示抗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苏联经济上要债,政治上要挟,不惜公开分裂给中国以颜色。在中国问题上,苏美出现联合之势,弧立和打击有独立精神的中国。而毛泽东认为,独立是新中国的脊梁和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缘由。一支部队像一棵大树,它既要为乘凉者避风遮雨,又要在阳光普照下同步成长。一个乘凉者在一棵大树下待久了,对大树便有了感情,有了念想。从穿上军装那天起,我们就成为359旅新一代。于是便知道了359旅之前之后、现在都干了些什么。这既是一种情怀,又是一个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从新疆解放,这个部队便没有打过规模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他们经历过的第一次规模战争。同时,在时间段上距离我们这个兵龄、年龄最近,同属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因此,这段打仗的历史,对我们影响更大,印象更深刻。新老战友相遇,总是鼓励我将它写出来。用战友的话说,我们自己写自己,更熟悉,更有把握,更真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家都知道,这场反击战分东线和西线。在阅读同类作品中,还没有发现真正专门写西线作战的书籍。也许,这一仗规模太小。2015年,在寻找康西瓦烈士亲属活动中,亲身接触了许多参战老兵和烈士亲属。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事,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在脑子里反复重现。所以,慢慢地有了一点想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西线作战的意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相对东线,西线反击战规模确实小。但是,它的胜利意义重大。通过几千名军人的流血牺牲,夺回被印度军队侵占的土地面积达1900平方公里,并掌握了控制权,卡住了印军妄图北下的口子。这对于维护新疆、青海及西部领土安全,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至今,它战略地位依然重如泰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坚守与传承问题。每个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一个部队能打仗,既是一个惯性,也是一个遗传。说到底,是一个精神问题,士气问题。一个人需要一种精神,一个部队更需要一种精神。猛打、猛冲、敢拼、不惧强手、不怕困难、关键时刻舍得生命,就是我们部队始终提倡和实践的一种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坚守什么?就是坚守这种精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放弃自己的信仰,不动摇自己的信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传承什么?就是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领域、任何社会环境下,都能将这种精神发扬大,一代一代传下去,不变色,不变调。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从部队这棵大树底下走出来的人,或多或少,或早或迟,都在践行这种坚守与传承,都在散发出从大树上吸收的阳光和营养,影响周边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感谢。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在写作过程中,有主动提供线索和资料的,有出谋划策的,有鼓励打气的。对于这些帮助,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也表示感谢和尊重。本书照片分别来自以上参考资料及网络,同样也表示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特别感谢美篇、照片统筹史连根战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那些参战的老首长、老前辈、老同志。在采访过程中,悉听了他们一句句哽咽的话语,目睹了一行行感人泪下的文字,受益匪浅,终生难忘。他们,使我真正体会到了"从未在战争中呼吸过的人,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生命"的深刻含义。他们身上,有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人们也永远不应忘记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使我想起了麦克阿瑟将军的话:"老兵不死,只有慢慢凋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我也特别感慨有人说过的话:我们缺少故事吗?我们缺少英雄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不缺。我们缺少的是讲故事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故事,才得以延续历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我们每一人,都应当力争成为创造故事、能讲故事、善于讲故事的人。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当承当的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6.10于郑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清献,河南长垣人,高级编辑,本科学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8年入伍,转业前任新疆军区某部机要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转业后在郑州长期从事新闻工作。 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撰写各类专著十余部,文学剧本多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要参考书籍及有关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四师老战士戍边回忆录,大漠关山战旗红 ,黄河出版社。1998-0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步兵十一团史编审委员会,《步兵十一团史》(1927-201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 .孙晓 陈志斌,喜玛拉雅山的雪——中印战争实录,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课题编写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作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罗选优,中苏中印战争征战全纪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尹家民,红墙见证录——毛主席亲自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内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高洪雷,大写西域(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马社香,毛泽东1965重上井岗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袁国祥,雪山凯歌,西部军旅杂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徐焰,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决策内幕,新闻周刊2012年第42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金辉,西藏墨脱的诱惑,东方出版社,1995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新疆军区政治部,西线凯旋曲,1963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3.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战旗映天山,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4.李清智,战斗在生命禁区:喀喇昆仑喜马拉雅,20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5.李宝镇,昆仑壮士情: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西线战斗纪实,20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6.黄永毅,往事悠悠,200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络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解放军西线反击战收复1900平方公里领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中印战争揭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外国人评价中印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影视作品:专题片《中印之战西线忠魂》(央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