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欣赏.第31首答友人

申随章

<h1>第31首:<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七律.答友人</span></div><font color="#ff8a00"><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1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div></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h5>注释:<br>1.答友人:此诗原题为《七律.答周世钊》。1961年,毛主席陆续收到湖南友人周世钊等反映家乡建设情况的信件和诗作,并有些许赠品。毛主席收到这些信件和赠品后写了这首诗。后根据郭沫若的建议将题目改为“答友人”。<br>2.九嶷山:九薿又名苍梧,相传虞舜南巡,死而葬于苍梧之地。《水经注.湘水注》:“九嶷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渓,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之南。<br>3.帝子:尧之儿女娥皇、女英,儿女同嫁舜帝,死而为湘水之二灵。<br>4.斑竹:又名湘妃竹。西晋张华《博物志》:“尧之儿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湘妃竹盛产于潇湘,以其茎上有紫褐斑纹,故名。人以为舜死之后二妃痛苦,泪打青竹成斑,故名湘妃竹。<br>5.洞庭:洞庭湖,湖北之东,长江之南,水中多鱼,盛产湘莲。<br>6.长岛:即水陆洲,也叫橘子洲,指长沙,这里代指湖南。<br>7.芙蓉国:指湖南。古代湖南遍种木芙蓉,故有“芙蓉国”之称。</h5><h1><br></h1>浅析:<br> 1961年,正是我国内外交困的多事之秋。由于自然灾害和“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国外的反动势力也向我国施加巨大压力,毛主席本人也因为“大跃进”和“反右倾”的失误,在党内外受到严厉批评。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没有屈服,顶住了和苏联决裂的压力,奋发图强,迅速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这时毛主席收到湖南友人周世钊的来信,于是回赠了这首诗。<br> 以现在的时空,回头看那个年代,每个稍微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会为我们这个历尽磨难的国家,感到无比艰辛!用毛主席的话说,新中国成立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不当李自成。话说起来轻松,但实际上建国初期也是无比艰难的!国内百废待兴,百年来的战乱,这片土地已经是千疮百孔,民生凋敝。用蒋介石的话说:“这个烂摊子,看他毛泽东怎么收拾?”,其实蒋介石卷走了大陆可以卷走的一切,人、财、物(包括故宫博物院里的文物,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比北京故宫要多的多,特别是孤本珍品。)席卷一空,到了台湾以后,一刻也没忘记反攻大陆,这时中美关系紧张、中苏关系破裂、国内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经济极度困难。不难想象,一家之主,一个国家的当家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压力?<br> 毛主席写诗,多在言志,而且大多都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长征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很少象这一首《七律.答友人》“卿卿柔肠”,满诗基本都是对故土、故人、爱人的眷恋和思念。同时也会体察出,毛主席为了能让这个国家富强来,人民日子幸福起来的急切心情以及不能马上实现的些许寞寂,再有就是这个宏愿不能得以实现,不能让人民马上过上好日的内心苦楚,与谁倾诉?<br> 据毛主席晚年曾陪他读书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回忆说:“一次,毛主席让我读王粲的《登楼赋》。主席说,这篇赋好,作者抒发了他拥护统一和愿为统一事业作贡献的思想,但也含有故国之思。在分析这后一方面的思想感情的时候,主席说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记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随后又说,他写《七律.到韶山》的时候,就深切地想起三十二年前许多往事,对故乡是十分怀念的。并说他的《七律.答友人》,‘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杨开慧就是霞姑嘛!可是现在有的解释却不是这样,不符合我的思想。”<br>所以,这首诗写的是对老家湖南的怀念、赞美和祝愿,以及对爱人杨开慧无比深切的思念。<br> 佛雏《读毛主席诗词十首》关于此律,有一段话说:“主席这首诗,以无边逸兴,运生花彩笔,传湘娥之优美,状洞庭之寥廓,答长岛友人之豪兴,颂今日楚国之朝晖。全诗仪态万方,逸韵横生,极飞动,极缛丽,气吞云梦,秀搴芙蓉......”现在读来有“牙酸”之感,虽用词“缛丽”但和毛主席写此诗时心绪离得太远了......<br>202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