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谢立新教授的长篇小说《尘世缘》

琴韵(姜)

<p class="ql-block">接到作者送的书时吃了一惊,竟然是分上、中、下三册的一部长篇。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认可了这部作品,但审稿时却删去了20多万字,否则字数应在百万以上。作者的自我介绍质朴低调,严兵(原型为作者本人)这个“受苦人”习惯性地又吃了一回大长苦,蓄谋酝酿9年,动笔写作3年,以近古稀之年纪,跟在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等人之后,为陕西又增添了一部长篇小说。</p><p class="ql-block">想来也不奇怪,作者是学外国语言文学的,必定是阅读和翻译过不少中外文学作品,他厚实的语言文学功底来自于长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且已至耳顺之年,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又下决心要给后人留下个响动,于是便以苦为乐,功到自然成。</p><p class="ql-block">作者以严兵的家族和围绕这个家族洐生出的,大半生中遇到的有缘人作为主要人物原型,以陕北沙州(榆林)和西京(西安)作为书中人物的主要生活活动场所,写作了以严文武为代表的老—辈人的官场起伏和以李敬贤为代表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喜命运,且着重描绘了以严兵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60余年的生活经历和奋斗历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作品的艺术真实。</p><p class="ql-block">作者是个性情中人,性情中人才感情丰富,才常有创作冲动和灵感闪现;作者也是个敞亮之人,他可以将他经历过的好事丑事都见诸笔端,公诸世人;作者是个厚重之人,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联想想象;作者还是个风趣幽默之人,平凡的生活,日常的琐事,在他的笔下也能翻出花样,让人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作者笔下的陕北沙州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的接壤地带,也是牧区和农业区的边界,那里曾经辽远、寒冷、贫脊、荒蛮,生长在那里的人们,一度面临着生存的考验和磨砺。他们一日二餐,象草原上的牧民那样喜食肉,喜喝烧酒,他们因缺乏食物而重视食物,一袋小米、几个两面馍,就是最好的馈赠,他们心中的美食是羊杂、卤肉、拼三鲜,外带烧酒。他们吃苦耐劳,豪爽正直,喜结交,讲义气……每当作者的笔触到达这里时,总是那样地充满感情、自信和运笔自如。</p><p class="ql-block">全书77章,以主要人物经历的某个生活片段为单位,打破时空界限,穿插滚动式演进,艺术地再现还原了生活。小说中人物众多,经历曲折,命运多舛,时间跨度大,情节变化多。但感觉书中最出采的不是情节而是细节,作品是以细节取胜,例如其中的摔跤比赛、篮球比赛、表演比赛中的场景和过程描写,生动形象细致,引人入胜。尤其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对话,睿智,幽默和富有情趣。作者时常在写到一场饭局,或者一次多人见面时的人物对话时,又是夸张,又是比喻,将可用的修辞手法尽可能都用上,一定要把话讲充分了才肯罢休。我想,作者也一定很享受写作书中精彩对话的过程吧。陕北方言的使用也为作品增添了特色和情趣,例如“日怪”、“聚劲”、“应志”、“如时”等等。</p><p class="ql-block">作者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有原型的,但创作加工的痕迹也十分明显,他(她)们的性格决定了命运,他们的命运又影响了思想和行为,他(她)们大多是有故事的有趣之人,善良开朗,能说会道,讲着有趣的话,做着该作的事,为了生活而努力着;当然也有例外的,如严工。</p><p class="ql-block">有人可能会想,那被出版社删去的20多万字会不会是描写男女私情,让人看了脸红心跳的内容?非也,根据作者所言,被删文字主要是因为涉及到了道教,被认为可能会使人产生虚幻感,关联到了导向问题。一部长篇小说,众多的男人女人,不可能避开爱情或私情不写,《尘世缘》也多次写到这方面内容,既有爱情也有私情,但作者笔下的男欢女爱点到辄止,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分寸,让情节自然融入到人物的日常生活之中。</p><p class="ql-block">《尘世缘》中的众多人物命运和人物所经历的社会形态亮色明显大于暗色,在60多年的时间跨度中虽然是悲喜交加,但总体而言,喜乐大于悲怆,悲中有喜,苦中有乐,作品的格调引人向上。这应该与严兵虽命运曲折,但终于修成正果的人生经历有关。作者已退出工作岗位,用不着再求名利,看人眼色,心存芥蒂,且是在对有缘人怀有感恩之心的状态下,进行的力求客观质朴的创作,读来收益颇多。不由想起曹操《龟虽寿》中的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信作者的创作不会止步,期待读到他更加成熟更加优秀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没有看到被出版社编辑删去的那20多万字,或许在这部分内容中,有能让人感受到“道法自然”与作品中人物精神与行为的联系,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作者及其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