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光阴故事-2024.8

宋健

暑热与大雨交替中,又到了圆明园里光阴故事的时间。<br> 还记得前两篇中“元诞”的故事吗?瞧!之前总爱插在爸爸领头、妈妈断后队伍里的那只最调皮捣蛋的“元旦”,这次终于能与妈妈“神同步”了。<br> “神龙见首不见尾”、爱与人捉迷藏的凤头䴙(pì)䴘(tī),首次见面还是在2022年夏天。记得当时是在另一处水域,远远看到妈妈在捕小鱼喂给幼鸟。可惜手机镜头拉远后分辨率不行,抓不到那温馨一刻的全貌与细节。䴙䴘这个名字是当时一位手持“长炮”的老者告诉我、我生记下发音,回来后上网才查到的。本以为很快就能再相见,却不想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红嘴蓝鹊般,总缘悭一面,再见已是这两年之后。不知它是否就是那只曾嗷嗷待哺的幼鸟?不仅认出了我,而且似乎为让我能拍到清晰画面,在我面前游来游去;又似乎是为增加我拍照的难度与趣味性,它总会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屏气游出七八米后,让我猜其下次出水的位置。而每当我发现其行踪,取景、对准、放大好准备连拍时,它却顽皮地再次潜入水中,仿佛一位自信满满的模特要全方位地展示自我,每个位置只允许我最多拍两张。下面第二张就仿佛它在特意告诉我已会像妈妈那样捕鱼、能照顾自己和未来的孩子们了。 夕阳下的圆明园是宁静的,各种动物都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它的美好。鸭子们总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这里、仿佛要充分交流一天里的趣事,这样的情景在夏天里司空见惯;而黑天鹅则会偶尔腾空而起,盘旋着认真巡视自己的领地,同时也远眺西山夕阳、与之告别。 除定格了的这些剪影外,夏天的云也会以其快速多变的造型带来各种惊喜:云海的遮挡以及大气折射让太阳不停地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与亮度、而天空的背景颜色也会随时间与方位不断发生变化。这张照片太阳附近那些小朵的云彩,乍一看还以为是几只飞鸟刚好从夕阳前掠过呢。在这里太阳规律地晨升夕降、令我们心境随之起伏,而从地球的角度看,太阳其实不曾离开:我们所依依惜别的,正是其它地方人们所翘首以盼的。 夏天的圆明园原本是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但5月30日下午那阵突如其来的、持续时间不长但破坏力极强的阵风(九级以上),永久地改变了园子里很多生命的轨迹和整体的景观。以前,灾难的报道多见诸于官方的文字与图片,因时效性与版面篇幅所限,看后虽有深切同情、但并不总容易设身处地般的共情;现在,当其见诸于网络时,其视觉的冲击力会变得很强。但当这一切没发生在身边时,却总还是不容易有强烈的感同身受。<br> 然而当这一切都源于你身临其境的亲眼所见时,人的感受则完全不同。目睹生命瞬间凋零这样的触目惊心、这样的痛心疾首,在令人由衷地感喟自然界的伟力与个人的渺小时,也感喟世事的无常与生命转瞬即逝的脆弱。其震撼实在是难以用文字和语言进行描述、至少是难以进行全面与准确的描述。<br> 6月3日早上进园,目睹了宁静祥和背后的满目疮痍与一片狼藉,心灵上也经历了当初的触目惊心与惊心动魄,那或许才是大自然最真实的一面—蓬勃生机背后残酷的生存淘汰。我在深秋和冬天的园子里,曾见过并惋惜过生命的逝去,但远没有一次如这次般的震撼!<br> 如果说春天园子里看到的是旺盛生命所展现出来的加速度,到了夏天,园子里植物生长的加速度会逐步放缓,但其生长速度在将达到年内高峰。所以,人们此时普遍的预期都是满眼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当不期而至、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改变了这一切,令生命戛然而止时;当秋冬季死神降临、常见的寿终正寝的优雅剧本被大自然改写时,生命猝然终止对人的心理冲击就更强了,你脑海里一定会不由自主地蹦出那句“明天和意外不知谁先到来”的感叹,会因此而更加珍惜生命。<br> 而在园子之外的地球村,人类似乎也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科技加速带来的人工智能冲击、地缘冲突带来的战争升级风险、频繁出现的恶劣气候与自然灾害、一点点被蚕食的信心和共识、极端撕裂的看法与阶层的固化……。<br> 或许我们在“人工模拟”的自然界里、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里生活得太久了,早已习惯了和平、习惯了稳定、习惯了按常规的逻辑去看待去预期生命的周期,而忽略了环境的影响,忽略了突如其来灾害的威力。这导致了我们的预判多是逻辑的与规律的,没有足够的抵御突然风险与灾难的意识与能力。我们早已忘记了《气候变迁与文明兴衰》所揭示的气候变化对文明进步的巨大影响与约束,工业革命前人类文明进程因与气候的非良性互动而导致出现停滞、倒退,乃至瓦解、直至终结,进而再生,这种循环往复在历史上是一个常态;而AI的出现及普及,会不会如《第一只眼睛的诞生》中观点:“眼睛的出现,加剧了当时生物间的竞争与选择、进而导致了地球生物史上‘寒武纪大爆发’的生物多样性”那般,因人类成功(或贸然)开启了这非人类之眼、使感知与处理等的能力与速度远超人类个体,从而带来全新的文明之旅与世界秩序?也包括空前惨烈的竞争与筛选?这次,恐怕历史也告诉不了我们。<br> 走在园子里,轰然倒地的大树翘起了石子水泥路面,根系裸露、断枝残叶撒了一地。第二张照片的情景尤其惊险:被刮倒的大树直接砸向了小桥,所幸小桥经受住了考验,而且也没有伤害的报道。我看到时,园林工人已将大树主干之外的部分锯掉、清理干净了。只留下了孤零零的主干“躺靠”在小桥上,静候着被切割后运走的最终告别,全无了几天前的“凶险”。<br> 而水畔的荷花与亭边的珍珠梅则依然是随风摇曳,一派的岁月静好,完全看不出强风扫过的痕迹,真让人深深地体会到何为“刚者易折、柔者长存”。不知道古人这些“大彻大悟”的生存智慧是否也是源自观察大自然、特别是其极端变化时的感悟。 看到这么强烈的对比,也一下子就领悟到了什么是树大招风。枝繁叶茂于树干是外在的骄傲与荣耀、于树根则是内在的压力和负担。当临界点到来时,本是一体的树干与树根间那微妙的平衡被不期而至的外力打破时,外表具有无限活力的生命瞬间便无奈地走向了终结。<br> 那荣誉、地位和财富呢?对人而言、它们是树干还是树根?平日里看得到的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外在世界,而看不到的则是底下的暗流涌动与生命中的不堪之重!判断不了的是树根早已坏死而无法抵御任何风险,还是根系真筑得很牢、可以傲对狂风骤雨。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看到的光鲜亮丽外表的背后,却是要独自面对生活里各种的不堪与挑战,更重要的来自内心的拷问:你是不是真的是“根繁叶茂”?突如其来的考验下,若你就是那不得不直面狂风的树,你现在是那棵?愿自己是那棵?其实不需要你回答,自然界在那一刻就已做出了选择。<br> 鸟儿们似乎完全没意识到这些变化,不断地在断枝旁飞来飞去,不停地叽叽喳喳。它们是在生离死别之际、依依不舍地为彼此陪伴了很久却突然逝去的生命送行?还是早已参透了大自然选择的奥秘、因豁达而对此熟视无睹?我无从知晓。但当我看到有一棵劫后余生的树,好几段树枝均被扯断、仅连着的树皮已被撕烂、甚至被扭曲(我猜是因瞬时风向变化所致)时,我再次被震撼到了!那是血肉相连般的不舍、还是断臂求生时的艰难?或许都是又都不是:灾难来临的那一瞬,任何理性的判断都只能屈服于自然选择下的本能。<br> 这种由盛及衰与由盛而逝的过程,即寿终正寝还是突然夭折,带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而鲜活的生命大面积地戛然而止后、周围其它生物宿命般平静的表现,则更引人深思。<br> 按“人过五十天过午”的老话,年近六十的我生命力也已从由盛转衰,加之这些年曾多次难过、惋惜地面对亲人、师长、甚至同辈人的离去,所以一刹那间,眼前这幅景象对我个人的震撼也是空前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展现方式是什么?生命对每个个体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在忙碌中完全不可能触碰的问题,便又重回脑海并挥之不去。<br> 生命从内被孕育,向外逐渐成长并彰显其价值,但最终的决定因素应该还是在内。<br> 一个月后的清晨,当我再次来到园子里时,仿佛是要呼应并帮助我坚定之前的想法,我惊喜地看到了一棵树被切断的主干里面长出了嫩叶,看来内在的生命力才真正决定着生命的最终走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