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崖上的丰碑—红旗渠

林海雪原

<p class="ql-block">林县(现为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p><p class="ql-block">林县境内山多,多陡崖、峡谷,山地、丘陵占86%。广泛分布着石灰岩,裂隙、溶洞,致使地表水极易散失。在有隔水层的地方,地下水埋藏较深,开采相当困难。</p> <p class="ql-block">由于林县所处的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导致此地区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甚至干旱严重到“人相食”的地步。林县人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p> <p class="ql-block">因自古苦旱,故林县历代兴修水利从未间断。元朝时,潞安巡抚李汉卿筹划修建了天平渠。明朝时,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当时林县的耕地面积共有98.5万亩,但水浇地只有1.24万亩,粮食产量很低。</p><p class="ql-block">1949年,林县全境解放,随后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自1957年起,林县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林县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p> <p class="ql-block">1959年10月,林县县委在县委书记杨贵的主持下召开会议作出决定,把山西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p><p class="ql-block">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林县只有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资金存在严重不足,和缺乏技术人员的困难。</p><p class="ql-block">红旗渠工程的名称最初叫“引漳入林工程”。在工程开工20天后,县委书记杨贵提出建议将引漳入林工程改名为“红旗渠”。其中寓意为:红旗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胜利,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就是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旗帜,表明了林县人民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p> <p class="ql-block">10万人民,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开闸放水的那一天,全县的老百姓都涌向红旗渠两旁,长期困扰着林县人民缺水的难题,在翻滚着浪花的渠水到达林县的时候,终于解决了。</p><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在修建的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牺牲时年仅27岁。‌</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p><p class="ql-block">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伟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p><p class="ql-block">青年洞现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是和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的建设者锻造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是那个时代的用苦累锻造出来的一颗明珠,永远耀眼,流芳百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程于2023年9月</p><p class="ql-block">红旗渠介绍参考百度百科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