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穿越西藏之219国道新藏线段

青青草

<p class="ql-block">三、进入新疆</p> <p class="ql-block">离开西藏后,我们进入了新疆和田县,219国道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荒野上延伸。</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绿色,除了兵站没有人烟。放眼望去,见到的只是茫茫戈壁、裸山裸岭和天边的雪峰。许多地方地上埔着一层白花花的盐碱,偶尔遇到一片水域,周围也是厚厚的盐碱。“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是它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这一带尽管生存环境恶劣,但是战略地位却十分重要。北面的昆仑山和南面的喀喇昆仑山,正好在这里留下了一块地势平缓的高原半封闭性山间盆地,形成了沟通新疆和西藏的战略通道。这里就是著名的阿克塞钦地区。这个地区也被阿三觊觎了很久。2020年的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就发生在阿克塞钦的西侧,距离219国道100公里左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1956年新藏公路动工至今,在一代代筑路官兵的前赴后继中,新藏公路从新疆叶城一直延伸到了西藏日喀则拉孜县,与318国道相连。公路也从最初的简易砂砾公路,变成了今天的铺装公路,硬生生地在这干旱荒瘠,氧气只有平原百分之四十的高原无人区上,建起了西部边疆的南北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从泉水湖边防检查站墙上“挑战死人沟,唯我泉水湖”的标语,到加勒万河谷英雄团长伸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祖国领土的威武身影,一代又一代的戍边官兵,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守护着祖国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他们用自己的负重前行,换来了我们的岁月静好。向他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5170米的奇台达坂是进入新疆境内迎来的第一座、也是今天从日土县出来后翻过的第四座五千米以上的达坂。</p> <p class="ql-block">翻过奇台达坂后,公路旁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喀拉喀什河谷地区。喀拉喀什河又名墨玉河,主要发源于和田地区南部的喀喇昆仑山,其很长部分在219国道旁边。接近和田县城上百公路河段的沿岸山上,富有玉矿。每每山洪过后,被冲刷下的墨玉被裹挟出山,与另外一条同样携带白玉或羊脂玉的河流玉龙喀什河,汇流成和田河,使得和田成为美玉之乡。</p> <p class="ql-block">大红柳滩是进入新疆以后的第1个居民点。路过大红柳滩时,这里正在搞基建。据说是要建镇了。到处都在开挖,风一刮暴土扬长,整个就是一个大工地。</p> <p class="ql-block">康西瓦烈士陵园位于昆仑山上,海拔428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人迹罕至,故儿也被称为最孤独的烈士陵园。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至2021年,共有113名烈士长眠在这里,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中牺牲的陈祥榕等四位烈士也长眠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正面镌刻有“保卫祖国边防的烈士永垂不朽”十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p><p class="ql-block">背面铭文如下:</p><p class="ql-block">1962年10月22日,印度反动派向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进行了坚决的自卫反击作战,我新疆地区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作战中,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为了祖国的安全和各族人民的利益,全体指战员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取得了自卫反击战的辉煌胜利。</p><p class="ql-block">这次作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为祖国立下不朽的功勋,罗光燮、王忠殿、司马义·买买提和张代荣等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永远活在各族人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烈士们这种英勇牺牲的精神,是崇高的,伟大和光荣的,自治区各族人民为了纪念烈士们的这种精神和表彰他们的功绩,特立此碑,永志不忘。</p> <p class="ql-block">烈士们安息的地方,背靠昆仑山,面向着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喀喇昆仑,脚下是喀喇喀什河。想当年他们风华正茂,为祖国而战,勇往直前,牺牲后仍然铁骨铮铮的坚守在这片荒寥孤寂的大地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化作了共和国西部边关的巍巍山脉。</p> <p class="ql-block">忠魂亭里被英雄们的名字衬托着的鲜红的“忠诚”二字告诉我们,昆仑山的风虽呼啸犀利,但吹不散喀喇昆仑精神。在这物欲横流,疯狂拜金的年代,还有很多人在这5000多米高海拔、高寒缺氧、条件恶劣的喀喇昆仑默默坚守付出。</p> <p class="ql-block">我们迎着呼啸的狂风走上纪念碑向英雄致敬,那风声如泣如诉。</p> <p class="ql-block">康西瓦达坂,维语的意思是“有矿的地方”。位于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交会点的正北方向,从这里可以直通中印边界的几个重要的边防哨所。这里曾是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新疆和南疆两级军区的前线指挥所,中印边界距离此地只有100公里左右。在这被医学专家称为“生命禁区”,被军事专家称为“耸入云霄的战场”,中国军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入侵者。</p> <p class="ql-block">三十里营房(赛拉图镇)是新藏线上最大的军事要塞,西南与印控克什米尔接壤,是新藏公路上重要居民点。实际上,它是从原先赛图拉哨所南移三十里过来而得名;是新疆皮山县赛图拉镇的政府驻地,也是通往边界地带的重要咽喉要塞。</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三十里营房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快十点了。这里就像一个大停车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新藏线上所有的过往车辆都停在这里了,一房难求。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可以停车的旅店,200元一间的房间都是塑料扣板的简易房,连个卫生间都没有,这是我们这一路过来住过的最次的房间,凑合一晚吧。</p> <p class="ql-block">7月13日,晴。今天是我们行走新藏线的最后一天,三十里营房距我们的目的地叶城只剩360公里。但这360公里是新藏公路最困难的路段,仍有泥石流、塌方等问题。是长期危险,长期修建的危险路段。去叶城途中需经过的黑卡子、麻扎以及库地三座达坂,虽然不是最高,却称得上是最险峻、曲折的达坂。旅友中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库地大坂险,犹似鬼门关”。</p> <p class="ql-block">进入黑卡子达坂路段,整个山体呈黑褐色,黑卡子达坂就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在达坂上遇见了一队勇敢的摩旅骑手。</p> <p class="ql-block">黑卡子达坂(也叫柯克阿特达坂),和田地区与喀什地区的界山,一座“光灰灿烂”的大山,地质状况极不稳定,土质构造松软,山体像是由煤灰、沙土堆集而成,遇到雨水或冰雪消融,很容易引起塌方和泥石流滑坡,十分危险。弯道也多,不停的拐弯儿。被过往司机称之为“二十公里路九十九道弯”。那些从叶城方向过来的重载车辆,在过弯道时往往要倒几次车才能冲上来(因为那厚厚的浮土下有可能就是硬坎)。</p> <p class="ql-block">而那些心急的越野车司机们此时就会另辟蹊径(图片中那波浪形的窄路就是越野车们压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新老路迹重叠缠绕。整个山仿佛被用到了极致,感觉就像哪里能垫平哪里就是路。</p> <p class="ql-block">修路的机械随时待命,一边修一边通行。</p> <p class="ql-block">铁骑滚滚,“浓烟”弥漫,跟车距离稍微近一点,你都看不清前车在哪儿。</p> <p class="ql-block">所有过往的车辆都是灰头土脸。</p> <p class="ql-block">我们真庆幸老天爷照顾今天没下雨。</p> <p class="ql-block">翻过黑卡子达坂,路边的嶙峋而狰狞的巨大山体,相互扭结交错,显露着彼此间力的较量.</p> <p class="ql-block">陡峭险峻的三角形山体寸草不生,只有砾石</p> <p class="ql-block">沙瀑从山的上部披流下来,覆盖了坡度稍缓的山体,让鼓凸的岩石露出来,仿如壁挂。</p> <p class="ql-block">连绵的流沙型山体,陡峭的破碎型峡谷。</p> <p class="ql-block">真心佩服那些骑行者,在毒辣的太阳下,英勇埋头前进。</p> <p class="ql-block">进入麻扎达坂路段。</p> <p class="ql-block">“麻扎”维语里坟墓的意思。麻扎达坂(也称赛力克达坂)是新藏公路的著名高山口,它是新藏线上第二长的达坂,海拔高度约为4950米。</p> <p class="ql-block">麻扎达坂上下各近40公里的连续转弯、急坡,海拔落差达1100多米,因其高山陡峭,直入云天被认为是新藏线上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该地区以其荒凉的自然景观著称,包括无尽的岩石山脉、寸草不生的地貌以及遍布褐色的砾石。</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回望我们来时的路。据说站在这儿能够看到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可是我也不认识,也不知远处那连绵的雪峰里有没有他。</p> <p class="ql-block">骑自行车翻越麻扎达坂的勇士。</p> <p class="ql-block">下达坂路况也很差,坑多弯多。</p> <p class="ql-block">终于从“坟墓”里走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车子沿着喀拉喀什河谷在昆仑大山深处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开始翻越库地达坂。</p> <p class="ql-block">库地达坂维吾尔语意为“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雪山",因地势险要而得名。这里是我们进入新疆的最后一个冰雪达坂,3150米的海拔不算高,但十分险要,路窄而且部分路段还路基不实,高低不平,没有护栏,下面就是万丈深渊。</p> <p class="ql-block">无休止的盘旋让人看不到尽头。由于这里的地势比西藏低了不少,所以这3000多米的达坂爬起来竟然感觉比5000米的还长。</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垭口。</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就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胜利在望啦。</p> <p class="ql-block">叶城新藏线零公里处,即是新藏线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三阶段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此时距离我们从北京出发整整43天。这43天里,我们进墨脱、探藏南、翻高山、走峡谷,见从未见过的风景,走从未走过的长路,行程10116公里,实现了川进新出穿越西藏的梦想。这段经历令人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