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传说,佛罗伦萨最早兴建于罗马共和国凯撒在位时期,佛罗伦萨曾成为罗马的殖民地。后又被伦巴第人统治,13世纪时,因羊毛和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而崛起,成为意大利的重要城市。15世纪时,佛罗伦萨被当地的巨商美第奇家族守护。这一守护就是300年。15-18世纪中期,佛罗伦萨与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紧密联系。其家族掌握了当地实际的政治和经济权力。佛罗伦萨最为辉煌的时刻,是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佛罗伦萨成为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的中心。直到 1737年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个统治者去世,之后佛罗伦萨又陷于奥地利的统治。</p><p class="ql-block">1861年意大利统一,佛罗伦萨曾在1865-</p><p class="ql-block">1870年作过5年意大利的首都。直到1871年迁都罗马。</p> <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诞生了许多享誉全球的文学家和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神曲》、《歌集》、《十日谈》</p><p class="ql-block"> 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代表作更是经常在媒体、广告看到。</p><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地区的首府,这个地区除了著名的佛罗伦萨,还有著名的比萨斜塔、七渔村、锡耶纳等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此外,佛罗伦萨还有许多知名大学、4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及众多旅游景点。其中乌菲齐美术馆和皮提美术馆举世闻名,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蜚声世界,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知名大学有佛罗伦萨大学、波伦佐尼大学、佛罗伦萨政治学院、佛罗伦萨艺术学院、佛罗伦萨天主教大学等;以及圣母百花大教堂,圣乔凡尼礼拜堂,维琪奥王宫、领主广场、乌菲齐美术馆、米开朗基罗广场、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等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现在佛罗伦萨的市区仍保持古罗马时期的格局,完整地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艺术。佛罗伦萨不仅是意大利的文化中心也是欧洲的文化名城,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不由地想起艺术史或文学史讲述的“黑暗的中世纪”如何演变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所谓“黑暗”之定义也有争议,读阅了不少文章,这方面的论著恐怕可以堆成山。</p><p class="ql-block"> 从一篇文章摘录下来,比较赞成这样的叙述:十世纪中叶,西方世俗政权压制教权的时候,统治集团逐渐走向堕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发动连绵的战争,在此社会现实之上,普通百姓为了寻求改变,自发的聚集在享有特权的教会周围,给教会的兴起和教权压制王权的过程提供了基础。</p><p class="ql-block">而从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末,随着神权彻底压制世俗政权,教会高层也失去了竞争的对象,开始走向堕落腐败,固执黑暗,在此基础之上,影响近代世界历史的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兴起,开启了世俗政权反抗教权的另一波轮回。</p><p class="ql-block">而文艺复兴后西方之所以能够率先摆脱这种历史的轮回,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随之改变,欧洲通过工业革命和政治制度的演变,逐渐走向了资本主义时期,诞生了新的生产关系。</p><p class="ql-block">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西方一场另类的政教之争</p><p class="ql-block">所以说,从现实意义上讲,神权与政权的交锋,实际上是底层百姓寻求出路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1659年,美第奇家族将他们的宫殿卖给了皮卡尔迪侯爵,因此这座宫殿也被称作“美第奇-皮卡尔迪宫”。1829年,宫殿成为国家所有财产,经修复后成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从市政广场穿过几个小巷,就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它高106米,以绿、红、白三色大理石为装饰,形成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大教堂,1296年动工,修建51年后,1347年秋因爆发黑死病而中断。1367年,全民公投继续修建,并决定建成当时世界最大的圆形穹顶。又经89年才得以竣工。</p><p class="ql-block">百年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修建时,想超越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在建造出来之后,自叹不如,感慨地说:“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p><p class="ql-block"> 大教堂的西边是7世纪就建成,在11世纪改建的白色八角形罗马式建筑,就是圣乔凡尼洗礼堂。至此,佛罗伦萨的孩童都在此接受洗礼。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和佛罗伦萨众多的孩童都在这里得到洗礼荣耀。</p> <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又叫领主广场,也叫西尼奥里亚广场。广场呈"L"形,因周边围绕着维奇奥宫老宫(Piazzo Vecchio)、乌菲兹美术馆和君主廊亭等精美建筑,并矗立着众多希腊神话人物故事雕塑精品,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集会场所。它始建于13、14世纪。最初是在被拆除的乌贝蒂、佛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地基上建起来的。后经过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在百花圣母大教堂旁边还有一座乔托钟楼(Campanile di Giotto),高82米,由建筑家乔托于1334年开始建造,外观是一个四角形的柱状塔楼,把粉红、浓绿和奶油三种颜色,以几何学的配色方式调合,和旁边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谐,底部还有精致的浮雕,内部有楼梯可达顶部,共有290阶。</p> <p class="ql-block">洗礼堂的铜门是吉伯提的作品“天国之门”圣乔凡尼洗礼堂位于大教堂西边数米,7世纪即已建成,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伯提(Ghiberti)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国之门”。</p> <p class="ql-block">杜奥莫大教堂、乔托钟楼和八角形的圣乔瓦尼洗礼堂同在一个广场上,三大建筑构成一体,格外雄伟壮观。因进入百花大教堂排队至少2小时,行程安排,没能进入其中深度了解。</p> <p class="ql-block">从百花大教堂出来转过一条街巷,到了一个广场,名曰圣十字广场,因坐落着著名的圣十字殿堂而得名。圣十字广场呈长方形,与足球场大小差不多,据说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圣十字殿堂的外观看上去一般,但是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逊色于百花大教堂。可以说是意大利的先贤寺,里面安葬着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天文学家伽利略、音乐家罗西尼(著名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马雅基维利,也是《君主论》的作者、无线电之父马可尼等二百多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人遗骨而备受关注。门前矗立着的一座乳白色大理石雕像,正是但丁。</p><p class="ql-block">很可惜,时间不够,没有能进去。</p> <p class="ql-block"> 手持着伟大的诗作《神曲》的但丁雕像。</p><p class="ql-block"> 《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但丁借贝阿特丽切对他的谈话表示,他写作《神曲》的主旨,是“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益”,也就是说,《神曲》虽然采用了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文学的形式,其寓意和象征在解释上常常引发颇多争议,但它的思想内涵则是异常明确的,即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但丁人到中年,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开始投身到佛罗伦萨的政治活动中,被卷入两派斗争的漩涡,他站在商人利益一方,反对教皇的干涉,教皇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罗伦萨士兵都可以处决烧死他,这就等于给但丁判了死刑,从此但丁再也没有能回到家乡。但丁于1321年客死离佛罗伦萨几百里远的拉文纳,拉文纳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拉文那市中心广场上,安放遗体的石棺一直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 500多年以后,但丁的历史地位早已得到确认,佛罗伦萨市政当局撤销了对但丁的判决,颁给他该城最高荣誉并希望把但丁的遗骨迁回故乡,但拉文那市不同意,迎回的只是一个空棺。无奈,佛罗伦萨当局答应长期给拉文纳但丁墓前长明灯提供灯油。</p><p class="ql-block"> 1829年,佛罗伦萨当局在圣十字教堂为但丁竖起墓碑和雕像,同时把教堂前的广场命名为但丁广场,以表达对但丁的崇敬和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14世纪初,佛罗伦萨突然“发明”了文艺复兴,使这个小城变成了一个奇迹。这项运动的主力是当地年轻的艺术家们,而这些艺术家背后的金主,就是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最早是托斯卡纳的农民,12世纪做羊毛贸易起家。后来做高利贷发财,再办银行成首富,富可敌国,甚至使佛罗伦萨在14-15世纪成为欧洲的商业中心。之后,再到政治,赞助教皇,涉足宗教统治。家族辉煌时期共产生了 3 位教皇、 2 位法国王后。</p> <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因为周围的精美建筑而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它始建于13、14世纪。最初是在被拆除的乌贝蒂、佛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地基上建起来的。后经过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广场东南角的传统的行政中心——老宫(Piazzo Vecchio)雄视整个广场。老宫的左侧是美丽的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琅琪敞廊。敞廊由本齐·迪乔内和西莫内·托冷蒂于1376—1382年建造。</p><p class="ql-block">里面陈列着一组重要的雕塑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切利尼的《帕尔修斯》(1554年)和章博洛尼亚的《海克力斯与半人马》。建筑的右边是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和他的助手们作的《海神喷泉》(1563—1575年)。水池正中海马拉的双轮战车上立着巨大的白色海神像,佛罗伦萨人称它为“大白雕”(bian-cone,一种猛禽)。水池四周还有多姿多彩的青铜雕像。喷泉的北边竖立着章博洛尼亚作的科西摩一世骑马像(1594年)。广场四周是造型朴素的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它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艺术天堂,还是欧洲的文化中心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广场、教堂、美术馆显得如此年轻而朝气蓬勃。</p><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因为周围的精美建筑而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广场之一,它始建于13 、14世纪,最初是在被拆除的乌贝蒂·弗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房地基上建起来的,后来经过扩建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广场东南角的传统行政中心老宫,雄视整个广场。</p><p class="ql-block"> 老宫的左侧是美丽的晚期哥德式风格的瑯琪敞廊,敞廊里面陈列着一组重要的雕塑作品,广场上有许多精美绝伦的雕塑,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艺术大师留下的真迹原件,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最著名的雕塑就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他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他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虽说这个《大卫》象是复制品,但却和存放在学院美术馆的《大卫》真迹雕像看上去一模一样。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雕塑充满着力与美,确实令人惊叹!《大卫》雕像与《大力神》雕像都位于市政厅大门口,一左一右,成为两尊把门的神。市政厅门头上的佛罗伦萨市徽,主体是两只雄狮塑像。</p> <p class="ql-block"> 乌菲兹美术馆地处领主广场与阿诺河之间,整座建筑物围绕一个南北狭长的庭院式广场——Piazzale degli Uffizi乌菲兹广场而建,北端紧邻政府大厦Palazzo Vecchio旧宫,南端坐落在阿诺河岸上。</p> <p class="ql-block"> 乌菲兹美术馆是意大利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它位于老佛罗伦萨的中心。这座城市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它最好的作品。在这里统治多年的美第奇家族同样著名的收藏品被认为是著名博物馆的核心。到 16 世纪下半叶博物馆成立时,它已成为世界上最丰富、最好的藏品。波提切利、乔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卡拉瓦乔、提香…… 这些艺术家的名字让无数美的鉴赏家的美丽心灵在期待中凝固。</p><p class="ql-block"> 美第奇家族每个人都是艺术赞助人和大藏家,经过几代人、几个世纪的遗赠、捐赠和交换,藏品在数量和类型上,都不断丰富。至今乌菲齐藏品的总量,共多达23万多件,庞大浩杂。除了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外,还收藏了古希腊罗马雕塑,埃及艺术,和非欧洲艺术,如中国瓷器,中东的挂毯,还有从非洲传到西方的古老作品……</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乌菲齐美术馆之所以存在,功劳其实属于一个女人。</p><p class="ql-block"> 1737年,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位男性去世,后继无人,只留下一个女选帝侯安娜玛利亚。临危受命下,她做了一个决定:把家族积累了400多年的艺术遗产,捐给政府,并约法三章——一切都留给国家,所有艺术作品需服务于“公众利益”,需用于“吸引外国人的好奇心”。所有藏品不得离开佛罗伦萨。</p> <p class="ql-block"> 西莫内.马尔蒂尼。《圣讯》1333木板蛋彩画,265x305cm,1799年始藏。</p><p class="ql-block"> 根据托斯卡纳大公劳雷纳.菲尔迪南多三世的命令,这幅杰作进入了乌菲齐画廊。《圣讯》上有西莫内.马尔蒂尼和其内弟利波.迈米的签名及日期,当时是为锡耶纳大教堂里的圣安萨诺祭台而画。圣安萨诺是该城的守护神之一,被表现在左边,右边是马西玛,圣人的教母,或许是利波画的,还有原始画框上的涂金层。四幅圆形肖像也是原始的,分别是预言家耶利米、以西结、以赛亚和达尼尔,各自手持降世为人之谜的字卷。</p><p class="ql-block">《圣讯》是世界主义文化的最高见证,乃十四世纪锡耶纳艺术所特有。艺术家在哥特主义和人文主义两极之间,以个人独特方式创造出一种深沉的和谐,更新了国际哥特艺术的影响,尤其是法式风格,将细腻描绘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表现出了天使的灿烂翅膀,长着孔雀的羽毛,在中世纪象征着灵魂的纯洁和永恒;还有圣母的心态也表达得惟妙惟肖。在画中,参观者仿佛能听到天使传话时的惊恐不安:"你充满圣宠。主与你同在。"</p> <p class="ql-block"> 最开始几个房间,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开端的作品,内容多是宗教画。其中,乔托的作品最为显眼。乔托1266年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乡村,小时候上山放羊,后来被发现画画天赋不凡,便到佛罗伦萨学画。乔托被认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画家,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开山鼻祖。他讨厌拜占庭绘画的僵硬,在宗教画中融入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是哥特式晚期画家洛伦佐·摩纳哥(Lorenzo Monaco)于1414年创作的多联灰板蛋彩画《圣母加冕礼》,从表现形式上看虽然仍然还是以涂金作为背景,但在人物刻画上已经不再是呆板的平面平涂形象,而是变得立体丰满起来,向着文艺复兴早期方向开始了演进。</p> <p class="ql-block"> 《圣像》,约1310,木板蛋彩画325x204 cm ,乔托,1919年始藏。</p><p class="ql-block"> 这幅装饰屏面积巨大,以《万圣节圣母像》而传世,取自为其创作的教堂之名,它开创了佛罗伦萨绘画的新进程,旨在追求一种空间体积感和最大的现实主义。乔托只是外在地尊重托斯卡纳绘画传统,像契马布埃和杜乔一样运用金底以及尖角木板的五边形状,但他的作品在本质上却是革新的。乔托为圣母选择了一个离开中心点的画面,让其端坐在一张宝座上,华盖无疑属于哥特式风格,如此把宝座变成了"透视盒",解决了立体效果的问题,手法比杜乔所尝试的更高明,将宝座侧壁做了非常大胆的缩小。</p><p class="ql-block"> 此外,表现形式无疑是写实主义的,因此我们可确定乌菲齐画廊的《圣像》成画时间,是在阿西西和帕多瓦的壁画之后。在这些细节之间,亦即乔托艺术的特征之间,有两个半跪天使托起的玫瑰与百合花瓶,有显露圣母丰满胸部的淡色内衣,还有圣徒们的形象,由于采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他们的身体充实了空间的体积。《圣像》揭示出乔托所捍卫的新现实主义感。圣母与圣子的形象以其可塑性反映了一种改变的人生观,看起来更加活跃、生动和具体,这正是那个时代市井社会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木板蛋彩画,罗兰佐.莫纳科,115x170cm。</p><p class="ql-block">《主显节》约1421,1844年始藏</p><p class="ql-block">画家罗兰佐是锡耶纳人,当时身为天使圣玛利亚修道院的本笃会修士,绘制了这幅烂的祭坛画,或许是为佛罗伦萨的圣埃吉迪奥教堂而作。作品保留着锡耶纳绘画特有的时代风貌,实属稀世珍品。画家使用了晚哥特式的环境元素,甚至将图案与形式特征强调为幻觉,这一点让观赏者对画中人物彼此相似的方面一目了然,不过也给场景增加了一种非现实的气氛,坚守着修行者的格调,产生出玄奥的效果。</p><p class="ql-block">的抽象化,正如岩石断裂在明亮金底上的细节,这种岩石的外观近似于安杰利科的《底比斯地域》中的岩石,或者正如背景中的场面,那里入睡的牧人和羊群与岩石的色调一致。此作被视为罗兰佐.莫纳科的代表作,它在数世纪中历尽沧桑:不仅丢失了底座,而且还因晚哥特式口味不倾向于尖头画板,于十五世纪被改为正方形形状。除此之外,画家科西莫·罗塞利还在上方的边角处,添加了圣讯的场面和两个先知的形象。</p><p class="ql-block">他时而还追求简约,倾向于形式与色彩</p> <p class="ql-block"> 皮埃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乌尔比诺公爵双联画》(肖像)约1472</p><p class="ql-block"> 馆藏之宝《乌尔比诺公爵和夫人双联画》,这是艺术家弗朗切斯卡的成名作。 </p><p class="ql-block"> 《乌尔比诺公爵和夫人双联画》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约1472,它到底有多宝贵呢?早在15世纪,这件作品就已经像古董一样,由铰链装订在了一起,以便于展出。人物风格非常时尚,容貌描绘的精确度相当高,很小的细节也很逼真。与一般肖像画的正面表现不同,这两幅画从公爵和夫人的正侧面来描绘。据说是因为公爵曾在一次马上比武中,右半边的脸遭到毁容,鼻子也骨折。人物背后的风景,是已经褪色的远山和地平线,十分简洁,可能是代表着大公爵的领土。</p> <p class="ql-block">更特别的是,你转身绕到另一面还有惊喜,双联画的背后是两幅马车场景的绘画,夫妇由圣女庄重陪伴。</p><p class="ql-block">只可惜,这幅画艺术家画了有约5年之久,而最终画完时,公爵夫人已经去世。</p> <p class="ql-block"> 《圣罗马诺之战》,约1439,板蛋彩画</p><p class="ql-block">保罗·乌切洛,182x323cm,1784年始藏</p><p class="ql-block"> 这幅蛋彩画象征着保罗·乌切洛的直线性透视法,收藏在乌菲齐画廊,属于一组大型三联画的中间部分。根据最新研究,作品是由辽纳尔多·巴尔托利尼所订购的,此人在佛罗伦萨很有政治影响力。多年后,三幅巨作进入美第奇家的宫殿,被至尊者罗兰佐所拥有。保罗.乌切洛再现了1432年发生在圣罗马诺附近的冲突事件,那是一场佛罗伦萨人与锡耶纳人之间的战斗,前者由尼科洛·达·托雷蒂诺统帅,后者由贝尔纳迪诺·德拉.恰尔达率领并与来兰公爵结盟。佛罗伦萨人的胜利归功于克蒂诺拉的果断介人,他是雇佣军的优秀将领。画家在每个场景中心都安置了一名指挥官。今天陈列在伦敦国家美术馆的画幅中,人们可以看到在战斗之初,佛罗伦萨士兵排列在尼科洛·达◇托雷蒂诺周围;而克蒂诺拉的到达则表现在卢浮宫的画板上。中心插曲存放在乌菲齐画廊,描绘出战斗的关键时刻,画法独具一格:锡耶纳将领贝尔纳迪诺·德拉·恰尔达从马上摔下来。这一场面深刻表明,他的命运变化将有利于佛罗伦萨人。乌菲齐画廊的这幅画在三幅画中是唯一签过名的,名字的位置在左下方的盾牌上。</p> <p class="ql-block"> 《圣母子与天使》,约1465 ,菲利波.利皮,木板蛋彩画,93x62.5cm</p><p class="ql-block">1796年始藏</p><p class="ql-block"> 这是菲利波·利皮的成熟代表作,略早于斯波莱托大教堂里的壁画,被列为十五世纪宗教绘画的经典之作。该画是由科西莫.美第奇所订制,大概用于装饰皇家岗的美第奇别墅。作为一位友好热情而又通情达理的主顾,他在许多情况下出面帮助过修士画家。其实可以看出,圣母玛利亚美貌动人,头发上优雅地挽着一条饰有珍珠的薄纱巾,画家的创作灵感来自鲁克莱齐娅.布蒂,一位被他爱上的修女,这位修女给他生下一子一女,儿子取名为菲利皮诺,后来也成为了画家,在斯伯勒托给父亲当助手。</p><p class="ql-block"> 画中的圣子与两个天使好似古代的小爱神,相貌被画得惟妙惟肖,能使人联想到多纳泰罗和鲁卡.德拉.罗毕亚的古典风格浮雕。艺术家创造出幅画中画,让人物形象显露在门边柱的石框外,突破底部空间,进入观众的视野,使其感到故事就发生在眼前。这种背景早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风景画:银色反光倾泻在发饰、刺绣和晶莹珠宝上,扩散至远方的河上,乃至篱笆等。</p> <p class="ql-block"> 《圣母与天使和圣徒》(基兰达约)Madonna enthroned With Angels Saints</p><p class="ql-block"> 天才也是有师傅的,比如文艺复兴三杰中的米开朗基罗的师傅就是多梅尼哥·基尔兰达约。</p><p class="ql-block">拉斐尔的师傅是佩鲁吉诺。我们来看看师傅们的绘画手艺怎么样?</p><p class="ql-block">首先来看米开朗基罗师傅的手艺。</p><p class="ql-block">多梅尼哥·基尔兰达约是佛罗伦萨画家,米开朗琪罗曾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已经火遍小初高的课本了!</p><p class="ql-block">他的画作风格坚实平淡,十分传统,但是绘画技巧十分高超,这就叫平凡的人却拥有大大的能量,他用复杂的场景布局和组成的概念,在文艺复兴时代揭示了宗教中庄严肃穆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画中,水晶般晶莹的天空下是镶满bilin bling珠宝的栏杆,栏杆前坐着头戴王冠的圣母,被四个守护天使包围着,他手中抱着的圣婴耶稣基督正在赐恩于跪在前边的圣徒朱思土司,他是这个教堂的资助人,其他人分别是站在两边的大天使米歇尔和拉斐尔。跪在右边的是另一个资助教堂的佛罗伦萨圣徒查洛比斯,投资人永远都是厉害的。</p><p class="ql-block"> 在围栏背后是一棵柏树、一棵木槿和一棵橘树,哎呦,不错哦``三棵树。著名画家瓦萨里曾称赞大天使米歇尔的盔甲闪耀着金属光泽,独特之处是画家并不是用金色,而是用纯色表现这种光泽。</p><p class="ql-block">这种创新是由基尔兰达约引入的。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肖像画画家,是对佛拉芒式艺术感兴趣的主要画家之一。我们可以从远处风景和装潢细节上看出这种艺术风格对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基督受洗》,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湿壁画 176.9×151.2厘米 意大利,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画上,达芬奇奉老师之命,只画了左侧两个小天使中左边一个,可是就这一个侧面形象的天使,从人物造型和脸部的神情表现来看,要比老师所画的其他几个人物生动得多。达芬奇着重描绘的是一个天真无邪、毫无神秘色彩的儿童形象。儿童头部的卷发、身上的衣褶以及他与据说也是他画的后面的自然背景之间的和谐关系,给人以极其真实可信的感受。尽管是初露头角,但可以看出达芬奇在人体结构与自然形象方面的深入探究,已经优于他的老师。色彩表现符合规律,形体的写实性十分强烈,因而给人以神态毕肖的印象。画布上这个跪着的小天使,目光炯炯有神,他认真而又好奇地注视着眼前所发生的事件。这一切似乎使他深入幻想的境界。当老师委罗基奥看了之后,也颇有自愧勿如的心情。自此以后,达芬奇又被老师介绍给一位在陶器釉绘上有独特技艺的画家卢卡·德拉·波比亚,让达芬奇进一步向这位色彩大师学习绘画的技艺。达芬奇的老师委罗基奥比达芬奇年长17岁,他身体健康欠佳,未满40岁已百病丛生。这位老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辛勤的艺术与科学的探索者。对他来说,绘画是立体美的数学示范,一切艺术形象都必须建立在几何设计的基础之上。形象,必须是有形体可依的,立体的,它不仅应该有长度、宽度,而且还应有深度。这种科学态度在那个时代是人类自身觉醒的一种求知表现。它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天才达芬奇具有强有力的影响。但达芬奇的天分胜于他的老师,因为他不仅爱好数学,还爱好哲学,哲学帮助他去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只有深入探索人的精神世界,绘画艺术的写实才是全面意义上的写实。</p> <p class="ql-block">《圣安布罗焦祭坛》Sant’Ambrogio Altarpiece,桑德罗.波提切利</p><p class="ql-block"> 这幅名为圣安布罗焦祭坛的画作,另一译名也叫圣母和圣子与六圣人,它于1470年出自著名艺术家桑德罗波提切利之手。桑德罗波提切利的著作可真不少,包括维纳斯的诞生、春、三博士来朝。</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圣安布罗焦祭坛画中,圣母与圣子位于化作中央,正好处于圆穹顶形门的正下方。六圣人分列于两侧,其中六圣人的姿势神态及肤色装饰都极为对称,传达出一种祥和安宁的对称美。</p><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出,桑德罗波提切利把自己满腔的情意转化为光线集中投射在了圣子的身上,与周围其他人物偏暗的色调形成对比,衬托了画作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桑德罗波提切利在色彩运用方面可谓是老司机,这幅作品中圣人身着红色袍装,圣母身着红色与蓝色袍子,满满的全是欢乐祥和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约1445~1510)《博士来拜》,约1476年,乌菲兹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博士来拜》,出自15世纪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波提切利之手。画面描绘的是《圣经》中的故事:来自东方的博士们根据星宿的指引在伯利恒找到了圣母玛利亚和圣婴耶稣,他们为圣母子献上黄金、乳香和没药等礼物以示崇敬。</p><p class="ql-block"> 画中端坐在中央的是圣母玛利亚,在她的膝上坐着圣婴,身后站着约瑟。跪着抚触圣婴脚的高贵老者正是柯西莫;画面中央跪拜着的是柯西莫的儿子、洛伦佐的父亲皮耶罗;在皮耶罗右侧是他的兄弟乔凡尼和他儿子朱利亚诺;而洛伦佐则站在画面左侧中间位置,仰脸凝视着神圣家庭。据说,波提切利把自己也画进了画面里——在右侧,那身着黄色袍子,望向画面外的男子正是画家本人。就这样,圣经故事、赞助人和艺术家被和谐地安放在一幅画里。一幅画已折射出整个佛罗伦萨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精神。</p> <p class="ql-block">《天使报喜》,约绘于1472年,1867年始藏。</p><p class="ql-block">是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油画作品。其作品取材于宗教故事,描绘有一对双翼的天使来朝拜年轻的圣母玛利亚,预告她怀孕了,而救苦救难的基督即将要出生。</p><p class="ql-block">达芬奇的圣母领报是于1472年至1475年间创作的一幅杰作。这幅绘画作品描绘了天使加百列向圣母玛利亚报喜的场景,是基督教圣经故事中的重要时刻之一。</p><p class="ql-block">乌菲兹美术馆( Uffizi )透过这幅创作于青年时代(20岁左右)的作品,我们对达芬奇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幅画从未离开过佛罗伦萨,尽管在达芬奇于1555年出版的传记里找不到关于它的描述,但毫无疑问,这就是达芬奇的作品。画面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在尖叫与歌唱:远方柔和而梦幻的山景,充满爱意的树木与花朵,神秘的阴影,覆盖于玛丽与天使腿部的华丽织物……更重要的是,达芬奇对天使的翅膀给予了极大关注,比其他任何艺术家都要多,表达了达芬奇对人类飞行梦想的迷恋。</p> <p class="ql-block">雨果·凡·德尔·高斯《波提纳里祭坛画》约1477</p><p class="ql-block">佛兰芒大师的这件代表作很壮观,由托马索.波提纳里订购,此人从1465年起就在布鲁日做美第奇家族的总代理。我们都知道,该祭坛画是在佛兰德绘制而成,后于1483年转移至佛罗伦萨,安放在圣埃吉迪奥教堂的大祭台上,不过用途却是作为旁边的新圣母玛利亚大医院的教堂,创办人为福尔科.波</p><p class="ql-block">提纳里。祭坛画被放置于此处一直到1897年。因为当时讲求实用性,侧幅也都在背面作了黑白单色画,题名为《圣讯》。在中幅画面上,有处地方是表现牧人们的崇拜,但空间构思却令人困惑不解。牧人们被安排在天使们的身后,可是他们彼此都处在同一个层面上,按照取自戏剧的表现方法,即让人物在一个斜台上亮相,以便能够让观察者看得清楚,整个场景笼罩在一种月色下。侧幅上则画着订购人一家:左图中有托马索.波提纳里,两个儿子与圣男监护人;右图中有波提纳里的妻子玛利亚.马达莱娜.巴隆切利,女儿马尔盖莉塔与圣女监护人。这件三联画的非凡和魅人之处在于,里面融合了佛兰芒绘画特</p><p class="ql-block">有的纯真写实主义情调,正如牧人们脸上所流露出来的那样,还有令人陶醉的气氛场面。第一层面中的静物画也很出色,那里有两个花瓶,里面插着鸢尾、百合、铃兰和耧斗菜,皆属代表圣母玛利亚的符号。</p> <p class="ql-block">桑德罗·波提切利</p><p class="ql-block">木板蛋彩画</p><p class="ql-block">《春神》约1482</p><p class="ql-block">203x314 cm </p><p class="ql-block">1919年始藏</p><p class="ql-block">这是人们公认的乌菲齐画廊最著名作品,内容是有关色欲情爱的升华,订购人是美第奇家族的罗兰佐·皮埃尔·弗朗切斯科,即至尊者的堂兄弟,波提切利为他还画过《神曲》的插图。作品用于装饰美第奇别墅的一间大厅,位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斯特洛。罗兰佐临终时,将画作连同卡斯特洛的别墅都转让给了乔瓦尼·邦丹·奈雷。1815年,该作品被收入了乌菲齐画廊,尔后又被转移至美术学院,最终于1919年重归了乌菲齐画廊收藏。寓意画的灵感似乎来自奥维德和卢克莱修的诗文,但首先是来自波利齐亚诺在《房间》里所写的一些诗句,他是美第奇家族和波提切利的朋友,此诗特为朱利亚诺.美第奇的马上比武而作。波利齐亚诺描写了美惠三女神,继而是春风哲飞柔,他正追赶大地仙女克罗丽,并得以与其结合,赋予其能让花儿从她口里开放的本领;仙女旁边是一位身穿花衣的女子,表示克罗丽已经化身为芙罗拉,成为拉丁神话里的春天女神;正中是维纳斯女神站在花园里。这幅寓意画使至尊者罗兰佐主政的佛罗伦萨,又重新回到了可以表达最高理想的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正因舍弃了任何透视的手法,使得背景获得了很深的装饰效果。维纳斯园子里的柑橘树上挂满花果,香色诱人,枝叶在蓝天的映衬下就像一张精彩纷呈的水印图画。</p><p class="ql-block">春天,画面的主人公,步态飞扬,几乎不着地,穿过一个开花的花园,这就是维纳斯的花园。花园的女主人,爱的女神,就在橘子树的树荫下。她的儿子阿穆尔被蒙住眼睛,将他的魔法箭射向大地,给予爱。从最根本的柏拉图意义上来说,她们隐喻着神灵与人性之间的关系。透明而轻盈的纱巾披在她们的玉体上,让舞者的身姿十分性感,能使人想到菲利波.利皮画的漂亮纱巾,要知道,波提切利是非常赞赏这位艺术家的。1982年,一些植物学家从这处写生中,识别出大约两百种不同的花卉,其中许多还盛开在佛罗伦萨周边的山岗上以及位于卡斯特洛的美第奇别墅附近的草坪上。</p><p class="ql-block">桑德罗·波提切利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创作了许多精美的画作。他是洛伦佐大帝的宫廷画家之一。他被邀请到罗马,在那里他用壁画装饰了 Sixtus IV 教堂的内墙。不久之后,这位艺术家站在了萨沃纳罗拉领导的教皇和美第奇家族的反对者一边。他是一名僧侣,梦想在佛罗伦萨建立一座城市型修道院。在此期间,波提切利毁坏了他的许多画作,这些画作是献给古代英雄和神灵的。与许多其他艺术品、服装、书籍、珠宝一样,这些画作被在领主广场燃烧的“虚荣之火”所吞噬。今天,全世界都知道波提切利是《维纳斯的诞生,春天》的作者。</p> <p class="ql-block">麻布千蛋彩画</p><p class="ql-block">桑德罗.波提切利</p><p class="ql-block">172.5x278.5 cm </p><p class="ql-block">《维纳斯诞生》约1484</p><p class="ql-block">1815年始藏</p><p class="ql-block">这幅画遐迩闻名,曾属于美第奇家族的乔瓦尼和罗兰佐·皮埃尔·弗朗切斯科。我们还不清楚是哪个人向艺术家订购的,然而却知道,标题应追究至十九世纪的一次错误阐释,内容关于维纳斯从海水里浮现出来。波提切利这幅画的出处是《荷马史诗》,而来自原始材料的奥维德的《变形记》以及其学者朋友波利齐亚诺,则讲述的是另外一个维纳斯神话故事,而有关她在塞浦路斯岛登岸的传说,反倒成了最适合此画的主题。作品</p><p class="ql-block">显然受到新柏拉图文化氛围的启发,这在至尊者罗兰佐时代的佛罗伦萨很盛行:以象征形式表现精神与物质的和谐统一。风景描绘得十分玄妙,可见大海的波纹和漫天的芳草.银光闪闪的浅淡色调主宰着画面。维纳斯处在画中央,姿态轻柔地倾斜着,象征着理想中的美丽;微弱的明暗对比光线掠过她的身体,突显出那种有别于肉欲的至善至美。女神的目光和表情是忧伤的,用以体现一切事物的短暂性。</p><p class="ql-block">时序三女神是宙斯的女儿,她们排在自然次序的前列,分别掌管着季节。她们中的一个给女神递上了一件华丽的斗篷,上面带有花叶图案的刺绣。绸缎被风拂动,抚岸飘荡,维纳斯身后是波浪起伏的海景:一种已被化为透明抽象的景色。</p><p class="ql-block">左边两个形象代表春风哲飞柔和阿乌拉的冲动,他们卷着玫瑰花展翅而来,图案来自法尔内塞杯子上的装饰,如今被收藏在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里。相反在那个时代,这件物品属于至尊者罗兰佐的珠宝荟萃,因而波提切利对它深有了解。</p><p class="ql-block">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幅画的主角是帕拉斯雅典娜。尽管一些专家确定,描绘的不是雅典娜,而是埃涅阿斯纪的女主角卡米拉。在文艺复兴时期,她因乔瓦尼·薄伽丘的著作《名媛》而声名鹊起,被认为是贞操的典范。出于这个原因,卡米拉的形象经常出现在许多意大利年轻新娘的嫁中。</p><p class="ql-block">有些人认为她是古代崇拜和基督教思想的化身,是爱情女神的化身。其他人则认为,她是在洗礼时从水中重生的灵魂的化身。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进入美丽世界的圣事,是由神圣的爱所降下的。或者是一首对美的赞歌,就像一首精美的图画牧歌。</p> <p class="ql-block"> 《持勋章的人》,约1475, 木板蛋彩画</p><p class="ql-block">桑德罗.波提切利,勋章用金油灰临摹</p><p class="ql-block">57.5 x 44cm,1666年始藏。</p><p class="ql-block"> 这位青年男子的肖像,当归文艺复兴时期最神秘莫测的人物之一。作品尚不清楚订购者,作为红衣主教卡尔洛.美第奇的遗产。它进入了乌菲齐画廊的收藏。人们曾猜测过,画中人可能是美第奇家族的一个成员,原因在于青年手持一枚勋章,上面有老科西莫的形象。</p><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其他有价值的假想还是被提出来了:有些人将它确认为波提切利的自画像,但今天最可信的假想还是:此人为画家的兄弟安东尼奥.菲利贝比,一位金首饰匠和勋章雕刻师。这是一幅有笔力的画作,人物颧骨突出的面孔被细致入微地描绘,以求捕捉到人物外貌最真实和深刻的目光。令人</p><p class="ql-block">感兴趣的是观察画家如何显示手部的解剖学:紧张而有力地握着勋章。从样式上来看,勋章铸造于1465年至1469年之间。年轻人身后展现出一派大好风光,这属于佛兰芒流派画法;一条河流沿着犬牙交错的长岸,越过了青山隐隐的地平线。</p><p class="ql-block">青年以忧郁的目光盯着观众,最动情地将其俘获,以致人们都推测,这定是艺术家的一幅自画像。事实上,其头部与目光的定位恰如画家正在照镜子。</p> <p class="ql-block">绘画“麦当娜·德拉·梅拉格拉纳(Madonna della Melagrana),玛丽与基督之子和六个天使”。</p><p class="ql-block">石榴圣母Madonna of the Pomegranate大约在1487年左右完成了尊主圣母颂的画作之后,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完成了这幅圣母子和六个天使的原型画,</p><p class="ql-block">在我们面前的是视觉艺术中圣母惊人的自然和纯洁。她的脸是遥远而悲伤的,她精致的五官仍然让真正的美容鉴赏家颤抖。</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中的圣婴耶稣手中拿着一个石榴,从画家这些人物身上穿的精美衣服的色彩协调的娴熟度来看,这应该是波提切利成熟期的一幅作品。他把预示圣母玛利亚纯洁优美的象征元素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例如百合花、玫瑰和左边的那个天使穿的披肩上圣母领报的文字,这个华丽新颖的木质框架,足以体现了那个时代弗洛伦萨木匠高超的技艺,在木框蓝色区域的凹文和富贵的百合花,预示着佛罗伦萨和法兰西的联盟,多么有灵气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琪罗</p><p class="ql-block">木板树脂蛋彩画直径尺寸120cm</p><p class="ql-block"><多尼圆画》约1506</p><p class="ql-block">1635年始藏</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米开朗琪罗留在佛罗伦萨的唯一作品。此前,他完成了存于佛罗伦萨巴尔杰洛国家博物馆的《皮提圆雕》,还有存于伦教皇家学院的《达德伊圆雕》,两件都是大理石雕刻。而画作以其光彩夺目的色调,给蓬托尔莫以及矫饰主义画派留下深刻影响。此画当时是为佛罗伦萨商人阿纽洛.多尼及其夫人马达莱娜·斯特罗奇而画,或许因他们的女儿马丽雅出生,该画作日期是在1507年9月8日,作品直至1591年都留在他们家里。画中的含义尚不清楚,但根据有关耶稣诞生</p><p class="ql-block">和洗礼的描述似乎可以做出假设,即这是一件用于继承人问世的礼物,进一步让人信服的推测还有,那时的风俗是用圆形物来做接生台的。人们猜想,画框应是艺术家本人所绘制的,也许由马可与弗朗切斯科·德尔·塔索所雕刻,而五个人头则是巴乔·迪·蒙特卢波所完成的。神圣家族人物表现在一个蛇形扭动的画面中,再加上明暗对照法、整个形体跃然产生出雕塑感。圣朱塞佩身后的裸体画,灵感来自拉贡特的古希腊雕刻、该雕刻作品是1506年在罗马被发掘出来的。</p><p class="ql-block">背景中裸体人形象代表新信徒,他们正等待着浸入约旦河水里,此河喻示着巴蒂斯塔的存在。与神圣家族的一组人物对比,圣人形象和两组裸像都显得模糊不清,似乎意味着他们的形象尚未完善,因为还没有受过洗礼。</p><p class="ql-block">可以识别出,小圣约翰肩上扛着小十字架,他象征着拯救灵魂的洗礼。这里将其形象放在等待拯救的异教徒中,表示来自家庭的亲切拥抱。</p><p class="ql-block">正如米开朗琪罗画出或唯出的所有女人形象,这个圣母也显示出一种符合其道德高度的力量。事实上,对于艺术家来说,男人和女人代表同一种人的两种外貌,而本质都是英雄。孩子玩耍着母亲头发,表现了他的天真。</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总可以看到名画前面众人驻足,源于对宗教的热爱和文化的沁入。</p> <p class="ql-block">三博士来朝(达芬奇)Adorazione dei Maqi</p><p class="ql-block">现在您看到的这幅画可是达芬奇在1481年创作的,叫三博士来朝,是标志达芬奇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看出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p><p class="ql-block">这幅油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诞生之时东方三博士前来朝拜的故事,画家不在以叙事角度,简单罗列有关人物,而以激烈对比的构图和形象表现显示艺术上的创新。圣母、圣婴和三位博士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构图。</p><p class="ql-block"> 圣母子虽仍然是中心点,周围的群众却以激动的手势环立左右,宛如人群组成的漩涡,要将圣母子吞掉一般。</p><p class="ql-block">背景上用精确的透视法画出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队也形成强烈的对照,在刻画前景人物,特别是围观的群众时色调幽暗,让形象从阴影中闪出。</p><p class="ql-block">一反15世纪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而是优微、含蓄,在艺术手法上形成他独创的烟雾状色调。因此这幅画虽未完成,却表明达芬奇的艺术探所,已大大超越同时代,也预示着文艺复兴风格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美杜莎》艺术家:卡拉瓦乔</p><p class="ql-block">icon创作年份:1597年</p><p class="ql-block">材质:布面油画 木裱</p><p class="ql-block">尺寸:55*60cm</p><p class="ql-block">现藏:佛罗伦萨icon乌菲兹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iconicon( Michele Angelo Merigi或Amerighi ) da Caravaggioicon,简称为卡拉瓦乔;1571年9月29日 – 1610年7月18日),是一位意大利icon画家,其艺术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活跃在罗马icon。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年里,他在那不勒斯icon、马耳他icon和西西里岛之间搬家,直到去世。他的画作被艺术评论家评价为将对人类身体和情感状态的现实观察与戏剧性的灯光运用相结合,这对巴洛克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创作了两个版本的美杜莎,一个创作于1596年,另一个创作于约1596年。1597年。两者都描绘了希腊神话中戈尔贡美杜莎icon被半神珀尔修斯icon杀死的时刻,但美杜莎也是自画像。由于其奇异而复杂的设计,据说这幅画展示了卡拉瓦乔对暴力和现实主义的独特迷恋。美杜莎是由意大利外交官弗朗切斯科·玛丽亚·德尔蒙特委托制作的,他计划将这枚纪念盾牌赠送给斐迪南多一世·德·美第奇,并将其纳入美第奇收藏。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兹博物馆,无署名。</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卡拉瓦乔是在一块盾牌上画的,凸面能进一步表现出面部表情的不对称,还有眼睛。这幅画也可能是一幅自画像,卡拉瓦乔很可能是对着镜子画的,必须让自己露出这古怪痛苦的表情。”1610 年夏天,39 岁的卡拉瓦乔,生命走到尽头。</p> <p class="ql-block">拉斐尔</p><p class="ql-block">《金翅雀圣母》约1506,木板油画,107x77cm1666年始藏。</p><p class="ql-block">圣母看起来光辉灿烂,当属拉斐尔的佛罗伦萨时期最出色形象之一。圣母与圣子的题材曾多次被艺术家们应用,比如人们记得的有保存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中的《美景中的圣母》,还有存于卢浮宫的《美丽女园丁》,以及柏林博物馆的《黛拉诺娃圣母》和《索莉圣母》。从金字塔状的画面结构和颜色逐渐变浅的风景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列奥纳多绘画对拉斐尔的影响。在这幅杰作中,将颜色涂上薄纱的手法柔化了人物的轮廓线,无比优雅地增加了人物形体的完整性。而正是这种完美无缺,即一种甜美与安详的和谐,使得此作数世纪极受人们称赞。拉斐尔的想象力被透明地抽象化,使描述更清晰准确,同时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兴奋。背景中的乡村依稀可见,但只是一种与那组人物相关联的空间部分,并围绕着他们告诉观众,眼前这种富有感情的从容场面,属于一片充满人间烟火的田野。艺术家有关此画作的一些原始草图,现可在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找到。</p><p class="ql-block">金翅雀的名称大概起源于拉丁文" cardus ",意为刺菜蓟,因为这种植物正是该鸟最爱吃的食物。植物上带刺,隐喻着基督被钉上十字架前所遭受的头冠苦刑,从这里引出了金翅雀象征耶稣受难的诠释。在这个画面中,耶稣亲切地抚摸着小鸟,但目光却是令人伤感的,预示着他将为拯救人类而迎接苦难。</p><p class="ql-block">树木很单薄,就像淡淡的水印将轮廓展现在晴空中,这种画法不断被现代艺术家模仿,直至成为一种十六世纪绘画的独特风格。整个构图被这些树的枝叶变得轻灵了,艺术家的插入方式是开放的,仿佛重现出自然的偶然性,其手法的平和、宽厚和亲切,一贯表现在乌尔比诺画家的作品中。</p><p class="ql-block">圣母玛利亚的手势微妙而警觉,传达出人们习以为常的平凡感情,表现在一个恬然而惬意的空间中。这个安宁的空间属于一种友善的自然,它就是拉斐尔的绘画。如此这般的亲切手势还表现在中断阅读上,伴随着圣母无比温柔的目光,动作发自于她对两个孩子的深厚母爱。</p> <p class="ql-block">提香</p><p class="ql-block">帆布油画</p><p class="ql-block">119x165 cm </p><p class="ql-block">《乌尔比诺的维纳斯》1538</p><p class="ql-block">1736年始藏</p><p class="ql-block">这幅杰作是提香于1538年在威尼斯画成的,当时由罗薇莱家族的奎杜巴尔多二世所订购,他曾是卡迈里诺公爵,后来成为乌尔比诺公爵。油画于1631年运抵佛罗伦萨,作为维多利亚·德拉·罗薇莱的遗产。</p><p class="ql-block">难以避免的对照是,从年轻女子那散乱在肩的多情长发来看,或是从左手的动作以及比例来看,作品堪比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后者现收藏在德累斯顿美术馆。1996年,简蒂利对这幅画推测过,认为维纳斯的姿态如此性感,目的可能是要教导年轻的朱丽雅·瓦拉诺,即奎杜巴尔多的妻子。提香业已对艺术手段驾轻就熟,得以给我们表现出事物简明而色情的视觉。提香画过三次裸体维纳斯的形象,彼此间变化很小,都是维纳斯安卧在一张床的枕头上,床单面料华丽而柔软。黄昏的光线是柔和的,含有玫瑰色,从宫殿房间的窗户里透射进来,微妙地渲染着维纳斯的红润肉体,还有背景中侍女们的洁白衣裙,照亮了油画的右半面,更突显出墙上豪华和高雅的壁毯。</p><p class="ql-block">带着最大的逼真性和仅限诙谐的笔调,提香成功地描绘出背景中两个侍女的日常动作:她们正在嫁妆箱里寻找女主人的衣服。</p><p class="ql-block">与《花神芙罗拉》一样,提香给我们细微地再现了抓在年轻维纳斯的右手里的玫瑰花束,它是一种爱情的象征,同时意欲强调放置在窗台上的爱神木植物,以便从第一层面引人注意,因为具有同等的含义。</p><p class="ql-block">一只黄毛小狗休憩在床上白净被单的深处,身上被一道从窗外射进的玫瑰光照耀着,窗口正对着观众的交流点。狗在爱情中是忠诚的象征,它曾作为维纳斯的伴侣,在无数贵妇和绅士的肖像画中出现。</p> <p class="ql-block">罗索.菲奥雷蒂诺</p><p class="ql-block">《奏乐小天使》1521</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39x47cm,1605年始藏</p><p class="ql-block">数世纪以来,这幅画受到极大赞美,被人们认为是艺术家的成名作,并从1605年起,就进入了乌菲齐画廊的讲坛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据2000年所完成的修复,对作品的最新分析表明,它极有可能属于一幅丢失的祭坛画残片,画名不详,小天使在里面是坐着的。实际上,值得注意的是,他很像《医护长的圣母》中那个天使,位于左边,坐在台阶上,作品表现四个圣人围着宝座上的玛利亚,向艺术家订制的时间是1518年,此画作如今就放乌菲齐画廊。</span></p><p class="ql-block">这种假设似乎也被一些刻痕所证实,即台阶是重新画过的,从木板的表面隐约可以看见。作画地点远离佛罗伦萨,大概是在沃尔特拉;日期签在右下方,依稀可辨,事实上就是罗索创作《沃尔特拉的安放》那一年。日期旁边写有签名"菲奥雷蒂诺",籍贯是艺术家必须声明的,因而更能证实对画作地点假设。透过那张细嫩而稚气的面孔,可以看见泛出玫瑰色的脸颊,以及充满幻想的半闭眼睛,人们可以窥见这个小天使的幸福微笑,他将会被铭刻在讲坛厅每一位参观者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艺术家获得了传神的效果,这要感谢他那大写意手法的绘画技巧,用在了描述小天使的彩色翅膀和纷乱卷发上,令其陶醉在带弦乐器奏出的音乐中。一束光线从左上方照下来,而且它仿佛中了魔,穿过了在黑暗背景里显出轮廓的白色羽毛翅膀,倾泻在小天使稚嫩的胳膊上和乐器上。</span></p> <p class="ql-block">帆布油画</p><p class="ql-block">95x85cm</p><p class="ql-block">卡拉瓦乔</p><p class="ql-block">1916年始藏</p><p class="ql-block"><酒神巴克斯》约1597</p><p class="ql-block">在卡拉瓦乔早期在罗马所画的作品中,这件堪称是艺术家青年阶段的代表作,特点就是与后来阶段相比,光线与阴影之间的反差非常微小。</p><p class="ql-block">画作也被人们解释为寓意的秘诀,将酒神巴克斯的形象看作基督的一次现身:他正用自己的鲜血斟满酒杯,意欲为人类赎罪。与也保存在乌菲齐画廊的《墨杜萨头像》一道,此画被赠送给美第奇家族的菲尔迪南多一世,由红衣主教弗朗切斯科.玛利亚.德尔.蒙特所为,此人曾是卡拉瓦乔的罗马资助者,从1595年起就一直接待艺术家。也有人假设过,画家可能是让同龄人马里奥.莫尼蒂摆出姿势,为这幅画做了模特。除了传奇性外貌之外,酒神巴克斯的这个版本适用于不同的阐释性解读。有关水果篮的题材,画家当时已在罗马博尔盖塞画廊的《男孩与果篮》里画过,把苹果、葡萄和石榴描绘得浑然天成,大约三年后将其又用在了伦敦国家画廊的《伊姆瓦斯的晚餐》里,还有为红衣王教费德里克·鲍罗迈奥画的名作《水果篮》里,如今被收藏在米兰安勃罗焦美术馆内。</p><p class="ql-block">142佛罗伦萨乌菲齐画廊</p> <p class="ql-block">这个最有价值的古代和现代大师肖像收藏(即现代,因为收藏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基础是 17 世纪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位已知后裔,红衣主教莱奥波尔多·美第奇 (Leopoldo Medici) 奠定的。顺便说一句,红衣主教不仅对艺术感兴趣,而且对科学感兴趣。有一次,他甚至是伽利略的赞助人之一。</p><p class="ql-block">看大师们的自画像,用另一种方式了解大师。</p> <p class="ql-block">乌菲兹美术馆有许多非凡而精彩的著名艺术家的独特自画像收藏。收藏品是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收集的。这是似乎是一种“荣誉委员会”的组合。</p><p class="ql-block">自画像,是画家们的另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而眼神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首先看第一幅的就是拉斐尔中年时期的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也是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拉斐尔的这幅自画像画在他二十岁出头的年纪,画像中的他年轻俊美,略带一丝忧郁。看过他的介绍,拉斐尔生活在一个画家家庭,从小就展露出了对于绘画的天分,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发才华横溢。自画像上拉斐尔的忧郁也许是年轻人常有的人生困惑,但脸上流露出的专注表情,让他的艺术家气质更加浓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斐尔 17 岁时就被称为“大师”,他只活到37岁,共创作近 300 幅画。在15世纪晚期的佛罗伦萨,同性恋并不罕见。城市密密麻麻的艺术工作室里,男性亲密地住在一起,习以为常。文艺复兴三杰中,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都是同性取向,拉斐尔最年轻,也只有他是异性取向。天才的头脑加上俊朗的外表,让他极受女性欢迎。他的画中满是女性的柔美,甚至到现在,这种女性美都难以被超越。</p> <p class="ql-block">伦勃朗</p><p class="ql-block">《自画像》约1634</p><p class="ql-block">荷兰画家的自画像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要描绘。男扮女装的兴趣正是巴洛克时代的一种特征,这之所以吸引艺术家是因为颜色和光线的丰富内</p><p class="ql-block">助至少也有八十件,包括素描、版画胃,和油画,其中有三件收藏在乌菲齐画廊。这幅著名肖像创作于阿姆斯特丹,艺术家是在海牙生活了一段时期后,又迁居到那里的。</p><p class="ql-block">画家很喜欢将自己认真打扮起来画自己,尤其是在青年时代,但这一切不是因为他的虚荣心,而实际上是对元素的一种分析研究,达到的深度竟连留在呢绒上的印迹都要描绘。男扮女装的兴趣正是巴洛克时代的一种特征,这之所以吸引艺术家是因为颜色和光线的丰富内涵,可以让他们的表达变得多彩多姿。背景左侧有处特写,即那片金黄色的反光,与黑色呢绒帽形成对照,映衬出人物满头的金发和一脸的稚气,显露出人物的炯炯目光,既温和又坚定。荷兰大师的灵感化成了作品中的真正主角:灵魂。</p> <p class="ql-block">草间弥生自画像</p><p class="ql-block">草间弥生是世界闻名的日本艺术家,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自誉天才的她有着不一样的风格。</p><p class="ql-block">网格和圆点依旧是草间婆婆自画像的代表手法。</p> <p class="ql-block">乔治.莫兰迪自画像</p><p class="ql-block">乔治·莫兰迪《Natura morta》,布面油画,40×52cm,1952年</p><p class="ql-block">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年),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青年时考入波伦亚艺术学院,曾长期在这所学院担任美术教师,教授版画课程。莫兰迪既推崇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也对此后各种流派的大胆探索有着强烈共鸣。他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对塞尚的绘画颇感兴趣,也学习过立体主义的绘画方式。在经过兴奋、茫然、探寻后,莫兰迪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成为20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网上下载的莫兰蒂作品</p><p class="ql-block">说“莫兰迪”这位画家,大家可能不清楚。说“高级灰”,大家都顺理成章地认为自己懂。上世纪最伟大的静物画家”大师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便是火遍全网的“莫兰迪色”的创造者。莫兰迪画了一辈子的瓶瓶罐罐,不过风景画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几张自画像;而在其一千多幅油画中,所谓“莫兰迪色”并非主流,他还创作了一百多张版画和不少铅笔稿;至于私生活,他始终与母亲和三个妹妹共同居住,确实像个“苦行僧”。</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说,马蒂斯之后,夏加尔是唯一真正懂得色彩的人。</p><p class="ql-block">马克·夏加尔 (Marc Chagall) 出生于沙皇俄国的维特伯斯克,今天的白俄罗斯,这位白俄裔法籍艺术家深受毕加索和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尊崇。</p><p class="ql-block">1910年20出头的夏加尔来到巴黎追逐他的画家梦,出身贫寒的艺术家在蒙帕纳斯住了一年半之后,搬到蜂巢 (La Ruche) 艺术家社区,因为那里租金低廉,因此而结识许多前卫画家,开始接触立体主义。</p><p class="ql-block">夏加尔是真的没钱。因为买不起画布,他那副著名的《小提琴家》是画在桌布上的,床单和睡衣也会成为他的“画布”。</p><p class="ql-block">在来到巴黎之前,夏加尔的色彩凝重、暗哑,从巴黎开始,他的画布才开始流动丰富饱满的色彩。毕加索眼中的色彩大师开始飞快地成长。</p><p class="ql-block">在吸取了立体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风格后,奠定了夏加尔之后60多年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游离于多种流派之间,用丰富的色彩和梦幻意象创造出具象的作品——漂浮在空中的恋人、巨大的花束、犹豫的小丑、稚拙的动物……</p><p class="ql-block">著名的巴黎歌剧院的大剧场内,穹顶壁画便是夏加尔1964年所绘。这幅现代作品在19世纪后半叶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之间不仅完美融合,而且景上添花,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视觉震撼。</p><p class="ql-block">壁画中有14位不同的作曲家,包括莫扎特、瓦格纳和斯特拉文斯基。</p><p class="ql-block">夏加尔在1970年代中期为兰斯大教堂创作了三扇彩绘玻璃,它们位于主祭坛后身的大教堂后殿。</p><p class="ql-block">由于他的犹太裔身份,夏加尔在二战时辗转流离,前往美国暂居,直到战争结束才回到法国。1950年,在频繁地前往蔚蓝海岸拜访他的希腊出版商朋友之后,夏加尔在旺斯 (Vence) 购置了一处房产,定居于此,也在这里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瓦伦蒂娜 (Vava)。</p><p class="ql-block">1966年,夏加尔从旺斯搬到了圣保罗德旺斯 (Saint-Paul-de-Vence) 直到逝世。</p><p class="ql-block">夏加尔享年97岁。他全身心地倾注在创作中,似乎没有意识到死亡会在某天到来,完全没有预先安排后事。他意外的去世让家人颇为束手无策,村中正好有空闲的一块墓地,当时的市长便将它赠与了夏加尔的后人。</p><p class="ql-block">夏加尔的一生非常丰富,今天只是展现了一些皮毛,疫情过后有机会大家自己亲自去感受吧。</p><p class="ql-block">由于他的犹太裔身份,夏加尔在二战时辗转流离,前往美国暂居,直到战争结束才回到法国。1950年,在频繁地前往蔚蓝海岸拜访他的希腊出版商朋友之后,夏加尔在旺斯 (Vence) 购置了一处房产,定居于此,也在这里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瓦伦蒂娜 (Vava)。</p><p class="ql-block">1966年,夏加尔从旺斯搬到了圣保罗德旺斯 (Saint-Paul-de-Vence) 直到逝世。</p><p class="ql-block">夏加尔享年97岁。他全身心地倾注在创作中,似乎没有意识到死亡会在某天到来,完全没有预先安排后事。他意外的去世让家人颇为束手无策,村中正好有空闲的一块墓地,当时的市长便将它赠与了夏加尔的后人。</p> <p class="ql-block">从网上下载夏加尔的作品</p><p class="ql-block">犹太裔俄国艺术家夏加尔的创作,充满了犹太民间传说和象征主义,这幅表现思乡之情的超现实图像《我与村庄》,主题、图案、用典和印象都以非逻辑的形式交叠,仿佛记忆的穿插与回放。强烈的思乡之情与民族自豪感,使这些貌似毫无关联之物,串联成强烈梦幻感染力的象征主义杰作。</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最近收藏了一幅中国画家潘玉良的画像,“她传奇的一生也被拍成了电影《画魂》,是中国的女演员巩俐饰演的。”</p><p class="ql-block">潘玉良早年双亲去世,被其舅卖入青楼,沦为歌伎,后为潘赞化所救,二人结为夫妻,婚后开启艺术追求之路。1920年,潘玉良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始接受西洋绘画基础训练,并于1921年赴欧求学,分别于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国立美术学校、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油画与雕塑艺术,先后师从朱妃瞻、王济远、刘海粟、德卡、达仰·西蒙、康洛玛蒂等人。1928年,潘玉良毕业归国任教,先后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等高校就职,归国期间,开始创作中国画,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获得艺术界好评。1937年,为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游历欧美考察艺术,潘玉良远赴法国,此后长居法国巴黎,创作了诸多绘画、雕塑作品,晚年潘玉良体弱多病,创作渐少。1977年6月13日,潘玉良病逝于巴黎,享年82岁。潘玉良长居异国,创作出大量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中博采中西绘画众长,创造出“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代表作有《春之歌》《执扇自画像》《读书的女人》《俯首站姿女人体》《壮士》《连理》《张大千胸像》等。旅法期间,潘玉良辗转欧美各地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种画展,获得海内外艺术界称赞,其个人与作品获得了诸多荣誉:法国自由艺术协会国际沙龙自由艺术奖、比利时布鲁塞尔金奖、法国巴黎大学“多尔烈奖”等。</p> <p class="ql-block">1936年,在潘玉良最后一次个人画展上,有人破坏了她的画作《人力壮士》,并贴出侮辱性的字条:“这是妓女对嫖客的致敬!”</p><p class="ql-block">潘玉良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她没想到,自己十几年前的妓女身份,依然被人们所铭记,似乎这辈子都无法抹去。。。于是,1937年春天,潘玉良不得不只身回到法国,逃离人人鄙视她的社会。</p><p class="ql-block">她13岁做妓女22岁学绘画82岁死在巴黎贫穷一生死后作品却卖天价</p><p class="ql-block">旅居法国的40年里,潘玉良贫困无助,但他对朋友心胸开阔,心胸开阔。除了和朋友的小聚会,潘玉良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画画上。由于她并不是知名画家,所以她的作品很少能卖出去,可想而知她的日子过得有多艰难。</p><p class="ql-block">1977年,贫困的潘玉良孤独地死在自家阁楼里,享年82岁。她留下了4000多幅画作,临终前她给朋友们留下了遗言:一定要把它们运回中国。然而,这些作品在中法大使馆地下室保存了六年,直到1984年才运回安徽。</p><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画家潘玉良的名气越来越大。她的遗作动不动就拍出上千万的价格:《非洲裸女》的画作以902万新台币拍出(图1),《浴后四美姿》以3756万台币的价格拍出(图2),《自画像》的售价为964万(图3)。整个华人世界掀起了一股“潘玉良热”。</p><p class="ql-block">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对此是这样解释的:“客观地说,潘玉良的画不好,格调不高。”,好像,他也是这样评价曾经是他的院长徐悲鸿的。不过,我不认同,评价艺术作品要结合所处的年代和画家的经历,方能有客观的看法。历史上,不少艺术家,作品刚问世,被贬得一文不值。</p> <p class="ql-block">很难得,在乌菲兹美术馆看到了中国人的作品,便是烟火艺术家蔡国强用烟花制作的自画像。</p><p class="ql-block">蔡国强,1957年12月8日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国当代艺术家。1981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后,于1986年前往日本学习和工作。他曾获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金狮奖、2012年第24届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绘画奖。并于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及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1995年起蔡国强移居美国纽约。</p> <p class="ql-block">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1867年)自画像,1858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61.9厘米x50.8厘米(24%英寸x20英寸) Uffizi , Florence</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乌菲兹美术馆的时间,刚好是乌菲兹美术馆到上海布展,所有,没有看到康熙的画像,网上下载,因为,和中国人比较密切相关的话题。</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康熙大帝肖像”由意大利画家Giovanni Gheradini 在18世纪初期完成,唯一一件中国皇帝肖像画,也被认为是最高度还原康熙样貌的作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意大利画家Giovanni Gheradini 在康熙三十九年正式进入皇宫当画师,取名“聂云龙”,教授皇太子绘画。康熙去世后回国,顺便把这幅画带回意大利。</span></p> <p class="ql-block">欧仁·德拉克鲁瓦(1798-1863年)</p><p class="ql-block">自画像,约1842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66厘米x54厘米(26英寸x21/4英寸)</p><p class="ql-block">法国著名画家,非常出名的作品《自由引导着人们》放在罗浮宫,视觉中心是女神,背后是法国国旗。也是今年法国奥运会一个重要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1755-1842年)自画像,1790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100厘米x81.3厘米(39%英寸x32英寸) Uffizi , Florence</p> <p class="ql-block">菲利波·巴尔比(1806-1890年)</p><p class="ql-block">自画像,1873年,布面油画,159厘米x1111厘米(62英寸x43英寸)</p><p class="ql-block">Uffizi , Florence</p> <p class="ql-block">迭戈·委拉斯克斯(1599-1660年)</p><p class="ql-block">自画像,约1643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101厘米x81厘米(395/4英寸x31/%英寸) Uffizi , Florence</p> <p class="ql-block">弗雷德里克·莱顿(1830-1896年)</p><p class="ql-block">自画像,1880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76.5厘米x64.1厘米(30/%英寸x25/4英寸) Uffizi , Florence</p> <p class="ql-block">伦勃朗自画像</p><p class="ql-block">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荷兰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世界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p><p class="ql-block">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伦勃朗伟大的创造是表现他的特殊心魂的一种特殊技术——光暗。这名辞,一经用来谈到这位画家时,便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换言之,伦勃朗的光暗和文艺复兴期意大利作家的光暗是含着绝然不同的作用的。</p><p class="ql-block">伦勃朗晚年时期的自画像,他不再用颜料为自己“磨皮”,阴暗的色调之下,苍老的面颊和呡紧的双唇,在无奈中透露出一丝悲哀。</p> <p class="ql-block">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1836-1912年)</p><p class="ql-block">自画像,1896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65.7厘米 x 52.7厘米(25%英寸x201/4英寸)</p><p class="ql-block"> Uffizi , Florence</p> <p class="ql-block">威廉·霍尔曼·亨特(1827-1910年)</p><p class="ql-block">自画像,1875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103.5厘米x73厘米(40%/4英寸x28/4英寸) Uffizi , Florence</p><p class="ql-block">背后有许多故事,由于篇幅,不好再写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勃兰特伊莎贝尔肖像Portait of Lsabel Brandt</p><p class="ql-block">伊莎贝拉·勃兰特是安特卫普市政厅的重要官员杰恩·勃兰特(Jan Brant)和妻子克拉拉德莫伊(Clara de Moy)的女儿。伊莎贝拉·勃兰特与鲁本斯1609年10月3日在安特卫普圣迈克尔修道院结婚,他们有三个孩子:克拉拉(Clara)、尼古拉斯(Nikolaas)和阿尔伯特(Albert)。她34岁的时候死于瘟疫。鲁本斯在有生之年,曾经为勃兰特现过几张油画,在他自己的绘画史上也很重要,她的肖像除了被鲁本斯作画外,鲁本斯的弟子和助手,安东尼·凡·戴克也画过。1977年,布兰特的肖像画出现在安圭拉的邮票上。伉俪情笃鲁本斯与伊莎贝拉结婚至此已满16年,伉俪情笃。人们似乎能从肖像上看出画家的内心世界。还有一点是,当这幅肖像完成的第二年,伊莎贝拉·勃兰特就因病去世。对于画家来说,它是最后给他留下来的一张熟悉的面容。不妨说,画家在这幅画上浇注着画家对妻子16年的燕尔情谊。如果说,妻子之死是画家抱恨终天的大事,那么这幅肖像就是他唯一的慰藉</p><p class="ql-block">鲁本斯,以前经常画伊莎贝尔的肖像,这幅半身画创作于她死前不久,背后阴暗的红色窗帘,反衬出伊莎贝尔白莲花的气质。</p><p class="ql-block">1705年的时候,这幅画被当时的特权选举人,约翰威尔凯姆作为礼物送给她的妹夫福地那多美第奇。</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参观,连续几小时的行走,也累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拼花大理石地板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观赏中途歇一会儿的情侣。</p> <p class="ql-block">乌菲齐画廊所在的建筑,曾是作为美第奇家族办公楼的乌菲齐宫。1561年,科西莫一世作为当时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管控法官,他找来天才建筑师乔尔乔·瓦萨里,改造修建出乌菲齐宫,作为政务厅的办公楼。</p><p class="ql-block">而他的夫人、也是西班牙的公主,买下了河对岸的皮蒂宫,作为家人生活的宫殿。</p><p class="ql-block">瓦萨里走廊外部和内景</p><p class="ql-block">后来1565年,为了儿子和奥地利公主的婚礼,科西莫一世便请瓦萨里修建了一条私密廊道,全长近千米,从乌菲齐宫出发,横跨阿诺河,连接皮蒂宫,穿出来后就到了波波里花园。</p><p class="ql-block">建筑师本人都曾强调过遇到的技术困难:“我从没让人干过这种土木活——这是在河上打地基,难上加险,房子几乎就在空中!”</p><p class="ql-block">这条走廊与建筑师同名叫“瓦萨里走廊”,作为私人廊道一直关闭。走廊两侧,挂满艺术家的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这幅耶稣受难图的素描画得太好了,画面的构图,光影及人物结构,堪称经典。</p><p class="ql-block">看到没有,画家达芬奇把自己放在右上角。</p> <p class="ql-block">《拉奥孔与儿子》亦称为《拉奥孔群雕》,是一座著名的大理石雕像,原藏于梵蒂冈博物馆,现在应该是在乌菲兹美术馆借展。该雕像是由三位来自于罗得岛的雕刻家所创造的,表现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与他的儿子被海蛇缠绕而死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西方美术对人体结构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雕塑、绘画的人物形象都是非常准确。</p> <p class="ql-block">非常美的静物画。</p> <p class="ql-block">乌菲齐画廊的核心 </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便到了东面走廊的中心位置“讲坛厅”。讲坛厅最初在1584年竣工,2012年最新修复,精巧极致。</p><p class="ql-block">约6000片印度洋的珍珠母贝壳镶嵌在穹顶,再点缀上多达130㎡的金箔片,最后上鲜红色透明漆。</p><p class="ql-block">讲坛厅墙上挂着缇香、巴萨诺、卡洛德·卡利亚里的绘画,自然光透过威尼斯玻璃的窗户,落在古代雕塑上,落在珍贵家具,也落在大理石镶嵌的地板上。</p><p class="ql-block">室内正中的石桌后,是雕像《美第奇的维纳斯像》。1677年,科西莫三世把它从美第奇别墅转移到乌菲齐,是讲坛厅的“明星”。</p> <p class="ql-block">上图只拍了个维纳斯的侧面,只好从网上载下。</p><p class="ql-block">这座矗立在乌菲兹美术馆的维纳斯雕塑是拿拿破仑皇帝一直心心念的女人。在拿破仑的鼎盛时期,他终于有机会将这尊雕塑带回法国,带到卢浮宫,在自己的后花园中随时欣赏。艺术史上提到拿破仑,都不禁感慨,他超强大的艺术鉴赏力和极高的艺术品味。</p><p class="ql-block">然而,随着拿破仑的日薄西山,这座雕塑最终还是回到了意大利,回到了乌菲兹的怀抱,几年后断臂维纳斯出土,于是法国人抓住机会大肆宣传断臂维纳斯,试图让人们忘记之前的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每个作品都有故事,作者也是有故事,只是我们不了解。</p> <p class="ql-block">乌菲兹美术馆最初是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乔尔乔·瓦萨里负责建造的。除了是一名在佛罗伦萨留下诸多古迹的杰出建筑师,他还是一名极有天赋的画家,和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是知交好友,后来还跟从画圣拉斐尔学习过绘画。另外他还是一名艺术传记作家,以其《艺苑名人传》而被欧洲尊称为“艺术史之父”。</p><p class="ql-block">由于当时这一建筑被设计为庞大的宫殿式结构,工程时间也相当漫长,直到1587年才正式完工。科西莫一世的继任者弗朗切斯科一世对这一美轮美奂的宫殿建筑十分满意,开始把美第奇家族收藏的艺术品存在最顶层,并且继续扩大整个收藏。</p> <p class="ql-block">从乌菲兹美术馆看往阿尔诺河。在阴雨的抚摸下,让人觉得一丝的惆怅。</p> <p class="ql-block">在走廊里,布置着精美的雕塑,墙上挂满了人物肖像。只能匆匆走过。</p> <p class="ql-block">这尊像雅典的宙斯。</p> <p class="ql-block">女神坐在一动物身体上,动物是马头,蝙蝠手,龙身,鱼尾。四不像的物种,想像力非凡,大理石雕琢细腻而精致。</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作品都是宝藏。</p> <p class="ql-block">这尊雕塑描绘的是希腊神话中的半神英雄赫拉克勒斯,把非礼他老婆的半人半馬的涅索斯打得半死不活的情节。</p> <p class="ql-block">一天时间根本无法看完全部展品,但所有展品又都是极为出名和珍贵,真是难以取舍。</p> <p class="ql-block">每年接待参观人数约400万。</p> <p class="ql-block">如有到意大利,一定要来看乌菲兹美术馆。这次旅游,我弥补了上次的缺憾。</p> <p class="ql-block">走出乌菲兹美术馆,来到河岸。</p> <p class="ql-block">结束参访乌菲兹美术馆后,我们前往米开朗琪罗广场,就是佛罗伦萨的一座山,不高,徒步就可以登顶。</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地方真正感受到这个艺术品的美——日落时分的米开朗琪罗广场。在这里,你可以依靠着广场的栏杆或坐在石阶上,鸟瞰整个佛罗伦萨,在日落的余晖中,伴随着街头艺人演奏的悠扬音乐,所有的建筑变得神秘而暧昧,在阿尔诺河的倒影中摇曳着。</p> <p class="ql-block">本来想看到这样辉煌的景。在夕阳的照耀下,佛罗伦萨这座艺术之城更显灿烂辉煌(网上下载图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乌云压顶,偶尔露出一点光线。城市就显得阴沉沉的。然道是让我们体验一下中世纪王朝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阴郁的景象也是许多电影镜头时常出现,记得意大利导演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的电影《美丽人生》,二战时期,阴云笼罩下的意大利,影片的基调是冷的。</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托斯卡纳的典型景象,想起徐志摩把它译为翡冷翠。非常有道理。正像佛罗伦萨的精髓:多情,古典,冷傲,落寞,被遗忘在时光里。</p><p class="ql-block">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p><p class="ql-block">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p><p class="ql-block">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p><p class="ql-block">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p><p class="ql-block">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p><p class="ql-block">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p><p class="ql-block">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米开朗琪罗广场的中央,看到大卫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从山顶上看到乌菲兹美术馆及领主广场。</p><p class="ql-block">但丁曾在这里居住。当年但丁就是在三一桥偶遇贝特丽斯。仅此一瞥,造就了他《神曲》里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整座城市保持完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侵略者都有这样共识。</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还是用一小段视频来致敬这座艺术之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