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芳先生作品《屹立千秋》欣赏

林道淡

<p class="ql-block">  在人类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野蛮民族侵犯文明民族的历史。为了有效防止野蛮部族的入侵,保护自己族群的文明成果,西方人修筑起了一个个石头城堡,我们华夏人却崇山峻岭之上修建起了延绵万里的长城,两千多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长城将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隔阻开来,保护着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也保住了当时这一块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文明,更是有力地保护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长城是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不倒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也是世世代代生活在世界各地华人心中的精神依托,同时还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屈辱的历史见证。<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古以来,我们曾经对长城寄予了很多厚望,也不吝给它许多溢美之词,还有很多人把它当成是民族的骄傲。</span>近代以来长城成了很多艺术家们永恒的创作题材。诗人用诗歌赞美长城,歌唱家们歌唱长城,每一位画家都在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长城,审视长城,和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长城或者创造出自己心中最美的长城。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人发起了一场修复长城的全社会募捐运动,虽然最后这事已经不了了之,但是也足可令人感到长城在今天国人心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王文芳先生对长城似乎有一种极深的情结,长城的伟岸挺拔之美深深吸引着他,他在早年的时候创作了大量的以古长城为文化背景的作品,用他独特的视点和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民族的特殊情感。为了追逐长城的历史,王文芳先生在年轻时代一路往西方向追逐,在甘肃省住了很长时间,与长城进行了长时间的近距离对话,亲眼目睹长城几千年的沧桑,用心倾听长城诉说它两千多年以来的苦难和它的顽强,收集到非常丰富的关于长城的第一手素材,也创作了大量与长城历史有关的优秀作品,甚至差点把自己年轻的生命交给了玉门关,这心路历程先生已经把它详细写进了他的《我的山水画宣言》中。</p><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中,他主要表现的是长城建筑的气势之美,长城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人力工程,它的工程难度是当时最为艰难的,至今也没有哪个人力工程的规模超越长城,长城的美有主观意识的美和客观存在的美,它高大而又延绵万里的恢宏气势,体现着千千万万中国普通老百姓巨大的创造力,同时也表达着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和维护和平的决心。在艰难的农耕文明时代,我们的祖先一直都在渴望和平,盼望着安宁的日子,为了让后代能够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我们的祖先曾经付出过巨大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先生采用了中国山水画常用的大俯视S型构图,整个长城就像是一条蜿蜒万里的巨龙,画面最前面的烽火台就像一个龙头,它是整幅作品的起点,也是万里长城的终点,同时也暗喻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个构图可以充分表达出群山的丰富结构之美,有效地延长了山势的壮丽雄伟,<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远处的长城消失在我们眼力延伸不到的远方,</span>更能最大限度地表达出长城的长。为了表现出古长城那种古老、悲壮和苍凉感,主画面中没有画上任何活物,只有远处点缀着几只小飞鸟,表明长城是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看画比较愿意看那种春风拂面,那种鸟语花香的感觉,喜欢追逐寄意比较吉祥的牡丹花,但是我觉得那样总是流于庸俗和浅薄,我之所以喜欢王文芳先生,喜欢他作品中那份近乎皈依般的虔诚和圣洁,还有那份淡淡的感伤,就是这份淡淡的感伤让他的作品更具有可读性,更有深邃的文化内涵。王文芳先生的作品美在内心,美在隽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