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黄龙村岭林屯,山村小文坛,小山村也有大梦想。</b></p> <p class="ql-block"> 暑假,老婆一直想让我带滔滔回老家体验农村夏收,他七岁了,也应该了解了解农村的生活。回想七岁大的时候,我们已经跟着大人忙着收种粮食了。</p><p class="ql-block">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那个年代只是个历史,而对我们来说,那可是我们完整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1981年秋,我七岁的时候,村里开始分单干,分单干之前的日子那叫一个苦啊,我们基本没有一天是吃过饱饭的。小时候,听姑姑们聊天,生产队每年还会举办“忆苦思甜”活动,那天全村的人吃着艾草和米糠做的窝窝头,听村里最穷的那个贫下中农诉说旧社会的苦楚,然后展望未来美好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年纪的人,真正美好的日子,我觉得应该从分单干算起。</p> <p class="ql-block"> 分单干时,我们村土地是人均五分水田,一亩旱地,我们家是七人口的土地,分得了三亩半水田,七亩旱地, 我们南方水稻一年可以种两季的,那时候水稻亩产七百多斤,而我们家每年要给粮所交232斤公粮,490斤购粮,这样算起来,一年单稻谷我们家能有余粮四千多斤,那是可以敞开肚子吃米饭了。</p><p class="ql-block"> 分了单干,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我的土地我做主的含义,水田肯定是拿来种稻谷了,旱地呢要种什么那就看你的喜好了。算起来,那些年我们家种过的农作物有好多种,想起来好像日常能见的作物我们都种过了。</p> <p class="ql-block"> 除了刚才讲的种稻谷,种玉米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那一带的人喜欢喝玉米粥,每家每户每天都要熬上一大锅的玉米粥,我们一天三餐都离不开玉米粥,大家早上见面打招呼都是问:吃粥了吗?那时候大人去干农活,都是带一锑锅的玉米粥做干粮的,渴了喝玉米粥,饿了也可以拿玉米粥充饥。必须要种的作物还有花生,家里油水足不足?就看你种的花生够不够多了,生产队时代我们家每年分到的花生油一般就十几斤,分单干第一年,我们家破天荒的榨回了八十斤花生油,真的过了一个肥年。后来我们把分到户的松树林砍了开荒,旱地面积逐年增加,花生油产量也逐年增加,我们家花生油最高年份差不多有三百斤,吃是吃不完的,爷爷每年会拿一些去分给在外面工作的伯父和叔叔。还有一样必种的农作物是红薯,红薯藤可以喂猪,红薯给人吃的。那时候我们村每家都有一个猪栏,每户人都会养一两头生猪或者母猪,大家每年的花销基本上就靠一年卖两次猪得的那点钱了,猪长得好不好,会影响这个家庭一年的光景呢。那时候的红薯真的丰收,可能跟那时候多用农家肥有关。秋天到来,几乎每家人的床底都堆满了红薯,秋冬季节,我们村家家户户的早餐基本上都是一锅煮好的红薯,大家都知道,红薯这玩意吃多了容易放屁,那时候我们在教室里上课,经常会冒出一阵阵臭味。</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的人是比较有经济头脑的,分单干后,我们村率先种起了经济作物,我们村是周边几个乡镇第一个种西瓜的村落,种西瓜要每天淋水很是辛苦,那时候要自己种,还要自己拉到集市卖,那时候大家都穷,很多人一毛钱一片的西瓜也吃不起,所以西瓜也一直不得价,我清楚的记得有一年西瓜滞销,有人联系柳州的亲戚过来收瓜,五分钱一斤,我们家满满一牛车的西瓜才卖了六十块钱,我还记得爷爷在临称瓜时,又从车上抱了两个大西瓜下来,他叹道,自己种的西瓜都没舍得吃过一个好瓜,今天吃两个。因为西瓜价格一直提不上,加上后来隔壁乡也有人种西瓜了,我们村在种了六、七年西瓜后慢慢放弃了这个产业。后来我们村还种过黄瓜,香瓜,关于香瓜,我还记得弟弟临中考那年的端午节,母亲特意从瓜地挑了两个香瓜叫姐姐送去学校给弟弟,同时还带了一些肉菜,那一年,弟弟中考考了樟木第一名,从此他慢慢的离家乡越来越远,或许,这两个香瓜也有功劳吧。我们村也种过凉薯,这东西现在拿来做菜了,以前都是用来腌做酸嘢送粥或者直接当水果生吃的,我还记得六叔的一个初中同学来做客,六叔带同学去挖凉薯带回家,那个姓李的同学高兴得要命;可是凉薯最终也因为没有利润种不下去。</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尝试种水果也是很早的,大概是我读小学三年级时候,村里陆续有人种起了龙眼,我也托四爷爷帮我买回四棵龙眼树苗,每棵五毛钱,我把龙眼树种在我们家的菜地里,后来我还种了一棵杨桃,几棵三华李。那时,村里基本每家都种有龙眼树的,到我读初中的时候,岭林的龙眼,在我们那一带是很有名的,同学们以能到岭林摘龙眼为荣。但龙眼因为种得分散,规模不大,护理也不专业,而且龙眼树又隔年丰收,后来很多人还是把龙眼树砍了。我们村最终能形成产业的是甘蔗,我们村种瓜种龙眼种甘蔗应该都是老党员龙志芳率先起的头,有时候你要坚信,党员的带头作用比你千言万语都要强。我不记得我们家从什么时候开始种甘蔗的,只记得家里的收入除了每年卖的那几头猪,就是年尾的甘蔗钱了,我们家每年种的甘蔗能收获十几二十吨,我们就靠着养猪种甘蔗的这点收入一路读书出来了。我们村很多人家也大多如此,读书指望甘蔗款,买东西也靠甘蔗款,有些人欠别人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等砍了甘蔗得钱就还你吧。我们村的甘蔗产量在周边村一直遥遥领先,我们村后来年年有人考上中专,考上大学,走进了城市,甘蔗的贡献不可埋没,正如他们说的,种甘蔗是个甜蜜事业。</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种过的东西能有一定规模的,木薯应该算一个。种木薯比种玉米利润高,而且比甘蔗来钱块。收木薯的拖拉机直接开到地头,你只管撸起袖子拔木薯,拔好装袋,称斤数钱。</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农村真正是自给自足,家里需要打麻绳,我就种黄麻;需要打棉被,我就种棉花;需要扎扫把,我就种高粱。想吃小米饭我就种小米,想炒黄豆吃我就种黄豆,想用芝麻做糯米饭我就种芝麻。分单干,人们真的成了土地的主人,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土地我爱种啥种啥。</p><p class="ql-block"> 那时,每年秋收过后,稻田就闲置了,能干的女人们,还会把靠近池塘方便淋水的田挖开种菜,我记得有好几年我们家还种了几垄的土豆,自家种的土豆又粉又嫩,用现在话来说是,吃不完,根本吃不完。那时候,每年冬天,我们村很多田里种满绿油油的青菜,那些菜有开着或黄,或白的菜花,整片田野看起来生机勃勃,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 是啊,分单干后,不管是种瓜种豆,我们种的都是生活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文字创作/林 雄</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 络</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林小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