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重走长征路小记

含宏光大(孙建军)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一重走长征路小记</b></p><p class="ql-block"> · 孙建军 </p><p class="ql-block"> 八一建军节之际,‌恰逢六月,夏花绚烂,荷叶蔽日,余与从省城兰州驱车过来的“全国劳模”、“中储粮战线的老功臣”、著名书法家李世明夫妇,原武警定西支队政委武夏峰夫妇,当年以武装基干民兵身份修筑过“岷代公路”的知名企业家王新生夫妇一行七人,重走长征路,‌瞻仰腊子口、‌茨日那、‌哈达铺,‌度过了意义特别非凡、感受特别难忘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从古城岷州出发,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脚印,要去的第一站是长征路上的天险腊子口。腊子口,‌历史上是四川进入甘肃的门户,位于甘南迭部县,‌是红军长征中的关键隘口,‌其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红军在此展开了激烈的腊子口战役,‌突破天险,‌为北上抗日开辟了通道‌。‌有肖华将军建国以后于1964年5月重走长征路所作《哈达铺》诗为证:</p><p class="ql-block">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既神秘又激动, 我们此行中多数人都是初次,目的地是去位于白龙江畔,甘南迭部县旺藏乡的茨日那村,‌伟人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从四川进入甘肃 ,曾在这个藏乡小村子居住并在这里作出两天内突破腊子口的重要决策和军事命令,‌这里有一座藏式百年老建筑,至今完好的保留着,当年肖华将军重走长征路时,确认了毛主席的旧居,现在宅子的主人是桑杰,此行最难得的是毛主席在茨日那旧居的主人桑杰还特地为我们一行每人敬献了一条哈达,并带我们参观瞻仰了位于二楼不向外开放的当年毛主席指挥腊子口战役的会议室,从桑杰的爷爷照顾毛主席到他已经是三代人了,于其说他们三代人守护着这一处珍贵的文物,倒不如说他们是为国家为人民守护着自己的初心,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守护着这一处红色的圣地,---中国革命的宝贵遗产。除了这座百年老宅之外,在这个村子里还保留着很多与红军的有关的器物文献,‌流传着很多当年红军的感人故事,置身其中,仿佛街道、房屋、空气和时光的记忆中都依稀可见并弥漫着红军的精神和影子,他们在向来人诉说和见证着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p><p class="ql-block"> 此行的第三站是告别迭部县旺藏乡,出腊子口,经达拉山、朱立沟、南河沟,沿甘川公路西行约二十公里到达哈达铺,‌这里有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于1985年5月4日视察陇南时题写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笔迹。中央红军出雪山草地,突破天线腊子口,于1935年9月在哈达铺休整近一个月。这里注定是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决定意义的标志性的地方。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落脚点和转折点。当年哈达铺隶属岷县,位于岷县南部,是个非常繁华的小镇子,镇子上有一条繁华的街道,这一条街道的西头有一个“邮政代办所”,据当年的亲历过长征的老帅、将军们回忆,中央红军在此休整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意外从这家邮政代办所看到了《大公报》等报刊,从这个渠道获悉了刘志丹、徐海东领导的陕甘红军坚持斗争的重大信息,于是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确定了长征中最明确、最坚定的目标:到陕北去!红军在此也得到了宝贵的补给和休整机会,‌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重走长征路,‌不仅是对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缅怀,‌更是继承光荣传统,牢记伟大使命,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净化心灵,汲取力量,对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