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苏东坡传》第3天

若素

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p class="ql-block">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对读书的渴望。早上六点开启点灯共读营的学习。今天是开营的第二天,我们按计划读到了苏东坡的壮年时期第九章。营长给出的预习题目都已经掌握,晨读结束,一个闪念——环境教育的重要性。</p> 乐观洒脱的祖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这段话就说出来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span>“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罗曼·罗兰的这段话,至少包含着环境对一个人言行品格的塑造和思想情绪的感染。好的家风像一粒种子,遇到合适的温度、阳光和空气,你种下的幼苗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先说说苏轼的祖父苏序,“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这是苏洵对父亲的印象,也就是说祖父是一个乐天派,这基因也传给了苏轼。</p><p class="ql-block">苏家骨子里有乐善好施的因子,苏序可谓得到真传。平时,他就是个“谦而好施,急人患难”之人。苏序很有点共产主义思想,有福同享,有钱财就大家用,用完为止,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苏序的这些复杂性格(乐善好施/仙气/侠气/乐观/洒脱)后来在苏东坡身上都有着若隐若现的体现。</span></p> 知书达理的母亲 <p class="ql-block">读诗论史的家风,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到了苏洵这一代,其妻程氏更是发挥了出色作用,作为贤母,后世将其与孟母、岳飞母亲一起并称为“三大贤母”。</p><p class="ql-block">“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若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p><p class="ql-block">程夫人不仅教子有方,激励丈夫的方式方法也可圈可点。</p><p class="ql-block">苏洵年轻时好外出游历,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大器晚成,他的这种转变与其夫人程氏的善诱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苏洵二十七岁时,程夫人对他说:“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并且说到做到,不仅包揽了全部家务,还操持了全家生计,让苏洵专心读书治学。</p> 以身作则的父亲 <p class="ql-block">《三字经》中有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讲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苏洵发奋读书也是受环境的影响,他的两个哥哥,他的特别是二哥读书当官有成就。他妻子娘家的兄弟也都得到了功名,甚至他的邻居也都得到功名。</p><p class="ql-block">他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为他的儿子们做出一个榜样。</p> <p class="ql-block">苏洵在修编的《苏氏族谱》中告诫子孙: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意思是: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侍奉父母要尽到最好的孝心,兄弟之间要互助关爱,与朋友相处要坦诚守信。</p><p class="ql-block">“苏洵家训”被作为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中的第八篇收入了《名门家训》一书并流传至今,专家学者们把苏氏家规家训家风的核心内容总结为“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p> 行不言之教 <p class="ql-block">君不见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父母在家“葛优躺”,看电视耍手机,义正辞严地喊:“儿子,你要好好学习!”自己在打牌闲侃,却振振有词地说:“女儿,一边做作业去!”</p><p class="ql-block">“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教育”,这马卡连柯教育家的忠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父母始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开明、有爱又有趣的家庭氛围,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和滋养十分重要。苏轼被后世文人誉为“人格完美者”,和他早期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苏洵

家训

读书

苏序

苏轼

程氏

家风

苏东坡

教育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