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海南34万多平方千米的大地之上,环游于碧波万顷的南海与北部湾之滨,穿越山岛竦峙的东西南北四方,但见蓝天白云之下,旖旎秀美的宝岛海南就像一片巨大的热带森林海洋,满目苍翠,鲜花盛开,芳香四溢,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万绿丛中,从琼中云雾缭绕的五指山巅到琼北的稻田阶地平原,从琼南的尖峰岭河谷雨林到琼西的玄武岩丘陵台地,从琼北的火山荔枝岗丘到琼东的椰树滨海平原,海南200多个乡镇,2140多个自然村,它们就像一枚枚美丽的青螺,散布于广袤的海南绿地,依偎在蜿蜒曲折的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等154条大大小小河流两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驾车驰骋于纵横交错的乡村小道,穿过椰林黎寨、木棉苗乡、槟榔回家、蕉林农舍、稻荷村落、棕榈幽谷、咖啡园圃、花果小院,总会看见岔道、路旁、村边矗立着一座座高大的白色大理石牌坊,上面醒目地镌刻着不同的村落名称和凝炼隽永的楹联诗句,似乎在骄傲地昭示着此地有一处某姓氏村落,或某名人故里,或某名寺古刹,给人以人间烟火、生命驿站、历史遗落的遐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极具地域特色和历史意蕴的地名像一阵阵清风,一股股清流,扑面而来,引人入胜,令我流连忘返。两年间,我曾多次深度行走其间,尽享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风情,足迹遍及琼中县鹦哥岭下的什寒村、五指山市水满乡的毛纳村、琼海市博鳌镇的留客村、儋州市木棠镇的铁匠村、屯昌县西昌镇的土龙村、定安县雷鸣镇的龙梅村、临高县东英镇的美鳌村、澄迈县福山镇的敦茶村、白沙县牙叉镇的新高峰村、昌江县七叉镇的乙洞河村、儋州市白马井镇的七里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到之处无一不是千村别样,万户各异,其村落格局或依地而建,参差错落,或临河而筑,一衣带水;其房屋结构,简单紧凑,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篱笆院墙,鲜花盛开。遑论贫富差别,无不显示出山水相依、人地和谐之静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满眼深绿、生机勃勃的村寨里,我惊讶地发现,它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物——一棵高大粗壮、枝繁叶茂、浓荫蔽地的古榕树屹立村中,树冠如盖,婆娑宽阔,似乎在为村落遮风挡雨;那一条条粗而长的树根,有的匍匐在地,交错成网,或呈爪状,或呈板状,牢牢地攥住大地,犹如希腊神话里的大地之神在庇护着村落;有的连接着粗大横斜的树枝,是无数条气根,与大地息息相连,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又支撑着粗大的树枝,像是为村落支撑起白云蓝天与宁静吉祥;那皴裂斑驳的树身,以及树冠里传来的啁啾鸟鸣,也仿佛在诉说着该村落历史的久远,世事的兴衰更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浓密的树荫下,村民们不知从何时起,学会结绳编网织成吊床,将其系于树枝之间,搭起天然的睡榻,仿佛原始人学会了钻木取火。在这热带阳光炙烈的中午,有了如此惬意的吊床,孩子们可以晃晃悠悠荡起秋千,男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哼起眠歌,女人们一边做着手工,一边絮语绵绵,而老人们则气定神闲地喝着粗叶“鹧鸪茶”,把盏话桑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高大繁茂的榕树好像是“村心公园”,抑或是酒肆茶楼,人们在这里享受着清风幽凉,闲适时光,忘了日子,忘了烦恼,生活的劳累瞬间也化作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令我心动,意欲在吊床上中躺一躺,惬意地享受一下。在递烟、点火的寒暄中,纯朴善良的村民们听说我是来自大陆的客人,仿佛他乡遇故知一般,热情地给我腾出吊床,慢慢地打开话匣,谈起他们的萍踪侠影,古往今来。在许多像他们一样的村民交流中,我了解了许多海南乡村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铁匠村村民的打铁生涯。</p><p class="ql-block"> 位于儋州市木棠镇,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早在明清时期,由于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村民们被迫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将老祖宗从唐宋时期在中原学会的打铁技艺,并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户户有高炉、人人会打铁”的局面,因此得名“铁匠村”。正是有了从故乡祖地带来的手工技能,村民们才得以生存并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七里村千年名花玉蕊花。</p><p class="ql-block"> 位于儋州市中和镇北门江畔,是一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村里的玉蕊古树群是全国保留最为完好的玉蕊古树群之一,因村民们傍玉蕊古树群而居,该村也因玉蕊花闻名。每年3月至10月,七里村400多亩的玉蕊古树在夜间绽放粉红的玉蕊花,花朵在月光映照下,如云如雪,娇艳动人。每至清晨时分,玉蕊花随风飘落,散发出阵阵清香。</p><p class="ql-block"> 村中老者告诉我,此花是祖辈唐朝时从中原逃避战乱就带来海南的。现今的西安玉蕊树已荡然无存,而海南七里村却生长开花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琼海留客村</p><p class="ql-block"> 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历史上一直是繁华热闹的聚集地。明清时期,曾是琼东首屈一指的水旱路交汇点,也是经博鳌玉带湾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始点之一。村中的古驿道和古渡口见证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角色。留客村不仅是一个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禀赋优良、文化底蕴醇厚的传统古村落,而且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了海南著名的侨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儋州市白马井镇古盐田村</p><p class="ql-block"> 在北部湾畔的峨蔓镇,这里有盐丁、灵返、细沙、小迪等自然村,至今保留着500多亩盐田,村民们延续着日晒制盐的传统。这些盐田分布于沿海潮间带,主要由晒盐地、过滤池、蓄卤池、盐槽、盐房和连接外部的盐道等构成,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从古代延续至今的日晒制盐点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盐丁村李氏后人介绍,其先祖于宋代自福建莆田渡海来到儋州,先落户今三都镇一带,后北迁峨蔓湾定居,以捕鱼、制盐为生。当地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独特的制盐体系,特别是利用海边的玄武岩加工砚式晒盐槽,铺砌规整的玄武岩块以建造更大体量的浅池状晒盐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座座乡居村落,一个个历史传说,无一不在叙说着一个事实:作为一座移民海岛,海南的历史既是黎、苗等少数民族的拓荒史,更是作为移民主体——汉族的创业史,而大榕树则是海南移民史的见证者。每当看见村村寨寨中的大榕树,我便自然想起山西洪洞村的那棵大槐树——“欲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便激起了我意欲了解海南移民史的兴趣:那是怎样的一段历史?究竟有过怎样的历程?对现代海南产生怎样的影响?工作之余,闲暇时光,我便继续着我的乡村探访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大榕树下,所访之村的村民告诉我,要想更多地了解一个村落的历史,最好到村中家族宗祠里看看。</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拜谒过多座家族宗祠,有海南最大的冯氏宗祠,有澄迈故城的张氏宗祠,有白马井镇韩村的韩氏宗祠……参观后发现:几乎所有的汉族村落都有自己家族宗祠。其规模格局无论大小,其样式基本上都是黄墙红瓦,飞檐勾栏,或气势恢宏,一条中轴线上三进三堂,并且每进一堂均高一阶地;或小巧玲珑,横向排列,主次分开。但内部的彩画、石刻、木雕以及梁架工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看得出,这些宗祠无论从宏观格局到微观细节,无不体现了家族历史的显赫荣耀,血缘脉络的分枝发展,宗族内部的尊卑长序,是中华民族宗法文化的极致彰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认知里,传统正宗的宗祠朝向应为坐北朝南,以北为尊,但我发现也有许多宗祠朝向竟是坐南朝北,或坐西朝东。这令我疑惑不解,询问中有年老者告诉我,这是为了不忘根本,怀念故乡的缘故,因为他们的祖先和故乡在北方的大陆,在大陆的中原,在福建的闽南。闻听此言,我心头一热——哦,原来是南渡大海、移居海南的村民们故土难离、祖先难忘的乡土情结啊!我为之喟叹不已,不由得想起民国大儒于右任先生的《望故乡》的心境: </p><p class="ql-block">“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p><p class="ql-block">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p><p class="ql-block">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p><p class="ql-block">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榕树下,村民们也曾告诉过我,了解海南村落历史还可以看看民间法事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的有那么一次,在七里村巧遇一种叫“打童”的民间活动。村尾一间黄墙红瓦的寺庙中,响起节奏铿锵的锣鼓声、激越的唢呐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以及夹杂其中的清亮的木鱼声。循声走去,只见山石围墙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朝寺内望去,只见用红布绳系着的三张木椅斜躺在庙门前,木椅前是一张木方桌,上面摆着三台燃烧着的红蜡烛,以及香蕉芒果等水果。一膀大腰圆的壮士,头系红绸巾,腰缠红绸带,在给一个英俊少年施法,撒香灰于其头顶,喷香烟气于其口中,白烟袅袅,徐徐散尽。完毕后,壮士站在那三张木椅上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看不懂,听不清,问身边的当地人,得知是给少年祈福,祝他今年高考金榜题名,寒门中举,足见村民对读书的重视,这是当代现实版的进士文化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榕树下,村民们也曾建议我,要想了解海南乡村文化,最好在重大节日或喜庆之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的,所言极是。我曾亲见过海南汉族人宗祠重光典礼的隆重。开典前,大榕树下,当地德高望重的乡贤,摆上书案,点燃香烛,亲自撰写楹联内容;儒雅轩昂的书生,铺开红纸,豪情漂逸,洒洒脱脱,一挥而就。那神情,那庄重,那感觉,庄重而诚挚。那楹联内容典雅古朴、寓意深刻、平仄对仗,“盛世繁华儿孙满堂永传世泽,宗祠重光祖德辉煌远振家声”,不仅寄托了对先祖的敬仰和怀念,也蕴含了对后代的期望和教诲。“千枝归一本,万派总同源”,强调了家族的团结和根源的共同;“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则教导子孙要传承礼仪和学问。还有“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既颂扬了先祖的功德,也期望后代能够孝顺贤良。这些楹联既彰显家族历史源远,又显家学底蕴悠长,为宗祠和家族增光添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榕树下,村民们还告诉我,要想深入了解海南移民史,最好研究家族谱牒(家谱)。为此,我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图书馆阅读了海南家谱研究专家周伟民、唐玲玲夫妇编著的《海南家谱研究与移民实录》与《海南移民史志》,得知在海南各大姓的家谱中,有很多记载始祖早在唐代就已迁到海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南林姓:渡琼始祖林裕在唐昭宗时期,因当官来到海南,后来升任琼州府同知。如今,海南的林氏后人遍布全岛,以海口和文昌为多,是海南第六大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南吴姓:渡琼始祖吴贤秀,本是福建莆田人,在玄宗、肃宗、代宗、顺宗四朝为官,顺宗时期被贬流放海南。如今,吴姓在海南是第四大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南符姓:渡琼始祖符元生,本是河南宛丘人,曾担任广东南雄太守。唐昭宗年间,奉旨来到海南抚黎,采用“转剿为抚”的策略获得成功。如今,在全国是小姓的符姓,在海南却是第五大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出,海南的家谱不仅是一部部“家族史”,是对正史和方志的补充,更在这拥有独立自然生态系统的海岛,印证了“移民的海南”,记录了“海南的移民”,是不可替换的实证性文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段移民史,我曾前往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海南省图书馆、儋阳博物馆等处参观、查阅有关史料和文物,终有发现,海南历史上汉族移民先民多是唐宋时期从中原先迁往闽粤,大约明清时期再度过琼州海峡登上海南岛,再散布于各地。前前后后早的有千年之久,如七里村,晚点也有数百年之多,如铁匠村。移民海南最多的是闽南人,特别是闽南莆田人,村民们自称就是闽南人,我也从他们的方言里大致可听出闽南口音。登岛之初,这些移民族群基本上都是沿海岸线居住,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逐步向海南岛腹地迁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见,移民海南的过程就是大陆汉族先民跋山涉水、千难万险的过程,有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发生。有史料记载,1605年琼北大地震,文昌市沿海一带的闽南人,受震害最大,损失最惨重,72个村庄陷海,有连姓和齐姓家族几乎全族覆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个过程也成就了许许多多移民,从普通身份跃变为进士、举人,贤士达人、地方重臣、朝廷命官,直至近现代名人。如文有明清时期海南四大才子张岳崧、丘濬、海瑞和王佐,武有“巾帼英雄”冼夫人。一批贤人中有科考功名的先驱者——符确、赵荆,不恋仕途爱杏坛——黄河清、王云清,当官为民政绩斐然——薛远、王佐,安于清贫造福乡土——黎子云、王禹昌。当然也有谪贬流放海南者,如苏东坡、姜唐佐、符确、海瑞、李纲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之,当我深度行走在海南大地,穿行于汉族村镇,从村民的交谈中,从看到的文字图片中,从村民宗法活动中,从专家的研究中,我渐渐读出:无论是古代移民还是移民的后代,汉民族村民血管里流淌的是北方大陆的血液,骨子里积淀着中原文化的精髓:寻根问祖,追宗思远,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信念;心向北方,把根留住,是他们水土交融的情结。这信念和情结一如村中那棵棵榕树,枝繁叶茂,树大根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此,又一个疑问在心头萦绕:为什么这些来自北方的移民或他们的后代如此这般地心向北方,想把根留住?</p><p class="ql-block"> 在不断地思索、探问中,终有所悟——</p><p class="ql-block"> 把根留住,就是要提醒自己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和历史,尊重和继承自己的文化传统,以此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民族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把根留住,意味着要与自己的根源和传统保持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文化和传统背景,这些是我们成长和形成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外部影响和流行文化冲击,而忽视了自己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把根留住,就在于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稳定和坚定,清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轻易丧失自我。</p><p class="ql-block"> 把根留住,也意味着游子的艰辛,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荣归故里的期待,充满着浓浓的乡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探寻思索的过程中,一首老歌——著名歌手童安格演唱的《把根留住》时常在我的耳畔回响。没有过离乡背井的经历,是无法体会乡愁的滋味,现在听起来,那歌词写得多么感性而深刻,旋律是多么的悲怆!仿佛是海南人南迁奋斗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追寻什么?</p><p class="ql-block"> 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p><p class="ql-block"> 却在命运中交错。</p><p class="ql-block"> 一年过了一年,</p><p class="ql-block"> 啊,一生只为这一天。</p><p class="ql-block"> 让血脉再相连,</p><p class="ql-block"> 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p><p class="ql-block"> 留住我们的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把根留住,心系北方,把根留住,心系中华。</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 树无根不生,人无根不立,国无根不强。故人不能忘本,民族不能忘根。</p><p class="ql-block"> 写到此,那些村落中屹立的大榕树形象忽然越发高大起来,再次矗立在我的眼前: </p><p class="ql-block"> 壮硕高大,枝繁叶茂,浓荫蔽地,屹立村中;其树冠如盖,婆娑宽阔,似乎在为村落遮风挡雨;那一条条巨大粗壮的树根,有的匍匐在地,交错成网,或呈爪状,或呈板状,牢牢地攥住大地,犹如希腊神话里的大地之神在庇护着村落,也为村落支撑起白云蓝天与平安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愿“心系北方,把根留住”的大榕树,就像“慎宗追远,认宗归祖”的大槐树一样,在海南这片热土上永远郁郁葱葱,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终稿于2024年7月26日于海南美兰机场</p><p class="ql-block">(本文所引资料散见海南省博物馆、图书馆相关图片文字)</p> <p class="ql-block"> 【后记】本文是我深度行走在海南乡村所见、所闻——古代汉族移民现象描述、所思——三个移民本质问题探究、所感——移民心向北方的根因,回答古代移民的时间范围、简单历程、移民现象,是一个重大题材:海南先民移民史以及文化情结,最后提炼了一个主题:把根留住,文化情结。我试图以历史为经,以乡村为纬,从时空两个维度,以平行空间表现历史场景——东西南北中,以纵向时间表现事件演化——乡村聚落特征、家谱、宗祠、宗法活动……,将海南移民史交织成网地体现出来,发现挖掘出民族文化情结。这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也是地理学问题(我是学地理的),试图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视角探究海南移民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写作时试图纵横交错,以表现历史事件的纵深感和横向感,并且将这种叙事提炼成一个文学意象——海南的大榕树,并贯通——山西的大槐树——甚至江南的大樟树,以此贯穿全文,既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又是见证者,更是此文的文眼——“心向北方、把根留住”。写作时考虑了选材的典型性,结构上分两大部分——前段描写历史现象的发现,后端探究并升华现象。文字表达尽可能用散文的句式,行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阅读流畅,诗词、歌词的引用考虑了活泼灵动。总之,用了一点心,写了近一年的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