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次去山西旅游是在2006年,先后去了五台山、悬空寺、大同以及晋祠。这次旅游让我对山西旅游资源特别是古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下不解之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p><p class="ql-block">近十多年来,每逢节假日,国内许多热点地方路上堵车,景点人满,住宿紧张,有人形容说那是出门找堵。而选择去山西,竟然想不到那里的道路通畅,景点人流适宜,无论是拍照,还是细品美景,都会十分惬意。到目前为止,除了运城没去之外,其它地方都去过了,有的还去过两三次。可以说,去一个地方收获一份快乐,多去几次,收获不同的感受。真的喜欢去山西旅游!</p><p class="ql-block">山东与山西距离不远,交通便利,适合驾车出游,这样可以自主选择景点,也可以临时改变计划,自由驾车前往,有点“我的出游我做主”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这个概括的极为到位。国家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不仅数量多,而且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建筑宝库”。其中:山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531处,占全国的10.5%,高居全国第一;山西的古建数量占全国的70%以上;现存元代及元以前的木结构建筑509处,占全国的80%以上,特别是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构古建均在山西。来山西旅游,走近这些耀眼夺目的古建筑群,在穿越时空的定格中寻找一砖一瓦、一樑一椽、一塔一殿的奥秘,分享先人留下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山西地上文物如此之多,大到一个市县,小到一个乡镇,国宝处处可以见到。以一个市为起点向四周辐射,找到喜欢的景点,多花点时间去细观透琢,这样可以少跑路多看景。十几年来,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很有成就感。</p><p class="ql-block">山西古建的发现与研究,得益于梁思成与林徽因所带领的考察团队,她们四次入晋作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了许多珍奇,撰写了大量研究著作,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炎热的夏天,沿着梁林当年走过的探古之路,带着避暑与旅游双重目的再次来到大同,凉爽中探究了木构建筑之最。</p><p class="ql-block">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p> <p class="ql-block">唐朝的辉煌表现在建筑艺术方面为世人所称赞。然而,时代的变迁却致使其建筑保留下来的并不多,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仅有百十余座,木构建筑更是凤毛麟角。</p><p class="ql-block">南禅寺,位于忻州五台县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崎岖不平的乡村小路是通往禅寺的唯一道路。正是因为这里偏僻,历史上几次灭佛未能殃及它,幸运地保存下来。</p><p class="ql-block">来这里其实就是来看主殿,这座被确认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大佛殿始建于公元782年,距今已经1200多年,系由该村村民出资修建。与官方修建的禅寺相比,民间的看上去规模不大,单檐歇山式,垂脊平缓,屋顶舒展,斗拱简洁,色调明快,门窗朴实。第一次看到这座最古老的建筑,其弘大庄重的形象,一股唐派盛世之象扑面而来,驻足小院,那兴奋劲儿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有17尊唐代塑像,是除了敦煌莫高窟外,内地现存最早的佛教塑像。该组塑像是一个佛祖讲法的场景,动静结合,技艺精湛,情节生动,人物表情细腻传神,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最具代表性的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距南禅寺仅46公里,驾车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这个地方是我们的重头戏。</p><p class="ql-block">提起佛光寺,这里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上个世纪,日本出版过一本《中国建筑史》,书里直白地说:唐代的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已经看不到,只有在日本京都有。这个判断深深刺痛了梁思成的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中国找到唐代木构建筑,于是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路。</p><p class="ql-block">1932–1937年,梁思成携妻子林徽因与考察队考察了1382处古建筑,却始终没有发现唐代古建。1937年,梁思成偶然翻到一本画册《敦煌图录》,在书中看到一幅唐代壁画《五台山图》,其中的《大佛光之寺》引起了他的注意,并最终在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进而又找到了南禅寺。</p><p class="ql-block">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著名的东大殿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体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唐代建筑遗存,被梁思成称为“第一国宝”,是“中国木构建筑的活标本”。</p><p class="ql-block">看佛光寺有四绝: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都在这座东大殿中。</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位于最高的位置,单檐庑殿顶,面宽七间,进深四间,恢弘大气,庄重典雅,布局疏朗。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向上翘起,七铺作斗拱称为最高等级的技艺,无与伦比。</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的塑像,反映了独特的大唐风格,体态丰满,脸成方圆形,腮部鼓起,脖颈短壮,胸部肌肉隆起,线条平缓。佛像服饰简洁、利落,衣褶线条流畅,体现了唐代最盛行的手法。同时,塑像具有写实性,佛殿施主宁公遇坐像,面目丰满,风韵高雅,情态虔诚,林徽因与之合影的故事成为美谈。</p> <p class="ql-block">大殿四壁原来都有壁画,明宣德四年重修大殿檐壁时被毁,现存不多。即使如此,这些壁画仍然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壁画与敦煌同期壁画颇多相似,形象生动,衣带飞扬,墨线简练,焦墨淡彩,虽然年代久远,失去了原有的艳丽色彩,但显得更加古朴厚重。</p> <p class="ql-block">大殿门后或大梁柱上刻画了许多的题记,有记录修茸时间、文人墨客参拜,还有游人题款等,当然,都是出自名望之门。这些题记作为大殿文化遗产组成部分十分珍贵。这在其它禅寺很少见到。</p> <p class="ql-block">除了佛光寺东大殿,前院北侧文殊殿,建于金代,殿梁架使用粗长木材,两架之间用斜木相撑,构成类似“人字柁架”,是中国建筑中仅有的形式;殿内七尊佛像,为最早的文殊七尊像;墙壁上五百罗汉彩绘表情各异,活灵活现。文殊殿地位虽然不及东大殿,但仍然不失为另一宝,增加了游学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最多斗拱建成的最高木塔—应县木塔</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闻名遐迩,这是我第二次去,更增加了对先人智慧的钦佩。</p><p class="ql-block">木塔又叫应县佛光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它的高度为67.31米,塔身为阁楼式建筑,外观五层六檐,但实际上有九层,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木塔之一,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p><p class="ql-block">让人称奇的是木塔使用木料2600多吨,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由59种斗拱卯榫咬合垒叠而成,有斗拱博物馆的美誉。历经千余年依然巍然屹立,向世界展示着它的雄伟。木塔上现有的53块题匾,系历代名人对其褒赞,与木塔一样代代传颂。</p><p class="ql-block">然而,遗憾的是,曾经一次的加固施工导致部分立柱和窗户走形。更是由于它的复杂,至今仍没有有效办法防止它的自然倾斜。期盼科技带来新的保护措施!</p> <p class="ql-block">最多朝代修建的大佛殿—大同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大同附近的古迹众多,而华严寺以辽代地基、金代大殿、明代塑像、清代壁画而称奇,可以说是四个朝代的历史文化融合而成,独一无二。</p><p class="ql-block">华严寺,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系辽代皇家寺院,后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于旧址重建。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檐高9米多,面积达1559平方米。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大堂采用减柱法,使得空间更加开阔,人在其中让佛法无边的感觉更加凸出。</p> <p class="ql-block">大殿五方佛两侧伫立着二十尊天王塑像,为佛教护法神。每位天王面容、姿态、服饰、武器、神情各异,惟妙惟肖,是一组绝妙的佛教造像作品。尤其是那袈裟的纹理、褶皱、图案,让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最有看点的是一尊“合掌露齿”胁侍塑像,只见她一顶镂雕莲花冠,羊肠裙简洁利落,斜披络腋,体态S型,皓齿浅露,神情竟在欲笑还止一瞬间,无愧为“东方维纳斯”的美誉。在这里,人们驻足观望,心领神会,慢慢体验塑像带来的快乐,是吸引眼球最多的。</p> <p class="ql-block">超过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包括天花板上的彩画共973块,由清代董安花了30多年完成。壁画高达6米多,所画大佛、菩萨、罗汉、观音等数以千计,国内少见。天花板上的龙凤各有千秋,画风不同,显示其超强画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