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川西,揽胜亚丁》5.从泸定到理塘

一涛

<p class="ql-block">  6月16日下午,离开大渡河泸定桥,我们沿国道G318一路向西,所经之地海拔高度逐渐升高,到达稻城亚丁之前要过3座 4700多米的高山。没走多久,车经过一座雄伟壮观的红色悬索大桥,这就是新建的泸定大渡河大桥,又叫兴康特大桥,它座落在泸定县境内,位于大渡河之上,为川藏髙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被誉为“川藏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  兴康特大桥2014年9月动工兴建,于2018年12月竣工通车。兴康特大桥东西横跨大渡河,线路全长1411米,主跨1100米,桥面至大渡河水面239米。</p> <p class="ql-block">  兴康特大桥是一座建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带、复杂风场及温度场环境下的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该桥处于三大断裂带的交汇复合部位,施工难度极大。大桥建设者充分发扬了攻坚创新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终于历时4年建成。兴康特大桥的建成实现了大渡河上史无前例的千米大桥的跨越,是中国公路界的“超级工程”,特别是雅安岸的隧道式锚碇,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2019年6月,在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上,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荣获“古斯塔夫.林登少(Gustav Lindenthal)金奖。</p> <p class="ql-block">  翻越的第一座高山--折多山。折多山位于甘孜州境内,最高峰4962米,垭口海拔 4298米。是G318川藏线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有“康巴第一关”之称,为汉藏文化的分界线。折多山以东是与二郎山脉相连的山区,以南是川西南高山峡谷,以西是青藏高原东部,以北则是阿埧州的嘉绒藏族聚居区,翻越折多山,意味着正式进入藏区。</p> <p class="ql-block">  折多山的盘山公路以其九曲十八弯著称,藏语中“折多”意为弯曲,山如其名,盘山公路确实像“多”字一样,拐了一弯又一弯。折多山是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也是文化和宗教的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的藏民村寨,显得美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达新都桥。新都桥位于康定市西部地区,它不是一座桥,而是一个海拔3400~3600米的小镇。原名东俄罗,现名新都桥。新都桥是川藏线G318的交道要道,北通甘孜,南接理塘,也是康定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新都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被誉为“摄影家的天堂”,这里拥有约10余公里被称为“摄影走廊”、“光影世界”的风景线,几乎囊括了川西所有美景。走廊沿线的风光迷人,巍峨的雪山、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连绵起伏的山峦以及散落其中的藏族民居……,处处流溢着诗情画意,无不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此时已是傍晚,我们不便走远,只在小镇附近走走。草地上鲜花盛开,绚丽多彩,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  黄昏,也是新都桥最美的光影时刻。</p> <p class="ql-block">  6月17日清晨,从新都桥出发到G318雅江站,海拔4168米。</p> <p class="ql-block">  雅江天路十八弯,是位于G318上的一段著名景观,道路从海拔2000多米急剧升高到4000米以上,而且弯道很多,十分险峻,被誉为名副其实的“天路”。这段路是G318的精华部分之一,沿途自然景覌异彩纷呈,景观之丰富世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  天路十八弯位于剪子弯山之上,剪子弯山的藏语名字叫“惹玛那扎”,意为羊子山口,山口海拔4659米。站在观景台上眺望,蜿蜒的山路如同一条巨龙盘游在千山万壑之间,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日照金山观景台。在天气好的时候,站在这里能眺望到“蜀山之王”贡嘎山的“日照金山”奇观。</p> <p class="ql-block">  卡子拉山,位于雅江县和理塘县分界处的一座高山,海拔4718米。</p> <p class="ql-block">  卡子拉山由于海拔较高,树木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在这里看山,只见山间起伏的草甸,像高山牧场,草甸上空笼罩着浓雾,五彩经幡随风飘扬,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在海拔4700多米,不少人已被高原反应困扰,一位帅哥仍在弹着吉他唱歌,真棒!</p> <p class="ql-block">  “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理塘”。</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理塘县康巴部落民宿饭店就餐。</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进入川西第3天,景区及所经之地的海拔高度由3000多米攀升至4700多米,我们20多名团友中不少人已陆续出现不同程度高原反应,有两名团友第二天因严重高反决定返程,两位一起来的团友也陪同回去。还有些团友需吸氧、服药等坚持走下去。我们还没有明显的高反,只是在海拔4000多米上行走要比海拔3000多米费劲了。导游在车上为大家准备了便携式氧气瓶,有需要者可随时提供,稻城亚丁还没到,更严竣的考验还在后面。车继续前进,赴世界高城--理塘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