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走“镜”上海工业老厂房摄影活动纪实

阿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6月7-9日,有幸参加了由上海临港产业园区工会委员会主办,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上海市职工摄影家联盟共同承办的《</span>走“镜”上海工业老厂房》摄影活动,与<span style="color:rgb(0, 0, 0);">摄影师们一起探寻工投岁月足迹,共享上海城市更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早上4点半经过四川路桥</span></p> <p class="ql-block">外滩22号大楼是工投公司的一朵金花,始建于1906年,由新瑞和洋行设计,大楼外立面材质为清水红砖,结构对称,整体风格稳重大方。矗立外滩的她,走过了一座城市的战火纷飞,印刻了时代发展的足迹。她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经过940天的加固和修复,今天,在时间的长廊里,她熠熠生辉,与古为新。</p> <p class="ql-block">早上5点到达22号六楼阳台,准备迎接今天的第一缕阳光</p> <p class="ql-block">主办方领导介绍工投集团的概况</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们活动留念</p> <p class="ql-block">外滩22号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从外滩22号出来,去到拍摄第二站~建设大楼。途中经过外滩气象信号台</p> <p class="ql-block">经过老市府大楼,看到装修的建筑工人,据说马上就要开放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福州路江西中路口的建设大楼,参观一下大楼里的金库。</p><p class="ql-block">建设大楼始建于1934年,立面造型以竖直线为主,力求体现现代派简洁明快的风格,内部则多体现为装饰艺术风格,展现出典雅的空间效果。随着上海外滩“第二立面”功能置换工作开展,建设大楼将紧跟外滩区域城市更新步伐,在现有基础之上,进一步实现修缮焕新、业态提升,再现新风貌。</p> <p class="ql-block">金库的门</p> <p class="ql-block">金库的通风口</p> <p class="ql-block">大楼里特别的窗户</p> <p class="ql-block">拍摄第三站~城市概念园</p><p class="ql-block">他的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上海矽钢片厂,苏联专家曾经这样评论“像这样的热轧薄板车间,能够在短短不足十个月的时间内基本建成并顺利投入生产,是世界性的创举”。高耸的烟囱、斑驳的砖墙,六十年间绘就一个时代的奇迹,当他们经过天马行空的改造,工业的刚性与艺术的柔性在这里交织,老厂房也成为了现代创意园区。</p> <p class="ql-block">拍摄第四站~吴泾工业区老厂房。</p><p class="ql-block">从五六十年代工业蓬勃发展时期的吴泾砖瓦厂,到七十年代初电子工业迅猛发展时期的上海石英玻璃厂,从建筑材料机红砖的单一品种生产到电子工业基础材料多品种生产,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开拓、勇于拼搏,造就了质量过硬的“棱光”品牌。如今,吴泾地区战略转型,工业老厂房里的可贵精神又将焕发新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块特殊的石英玻璃,她承担着一个伟大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拍摄第五站~真大路铁路仓库</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国家物资流转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条340米长的铁路专用线贯穿其中,你还能看到它发送物资、零担整车的活动印记,数十载勤劳运转,蕴育了伟大的传说。城市更新的脚步,在这里蓄势待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非常有纪念意义的铁路</p> <p class="ql-block">这个LOGO对所有员工而言是目标是动力,也是企业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车间旁熟悉的洗手台</p> <p class="ql-block">还有哪位粗心者留下的一双鞋</p> <p class="ql-block">电线杆上已经被绿植包裹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草长得很高了。期待这些有着美好的记忆的老厂房,经过城市更新,焕发出新的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