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游记】2024 英格兰 -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2)

JimZ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正式名称为威斯敏斯特圣彼得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aint Peter at Westminster),又译为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或西敏寺,最初被作为修道院使用,逐渐演变成教堂的功能。自1066年诺曼(今诺曼底地区)征服者威廉一世在此加冕以来,威斯敏斯特教堂就一直是举行君主加冕仪式的教堂。此外,众多的皇家婚礼、葬礼、国家庆典和纪念活动也曾在此举行。与其它教堂不同,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皇家专属教堂。传说威斯敏斯特教堂在公元959年时就已建成在伦敦泰晤士河中的一个小岛上。1045年至1065年间依忏悔者爱德华的命令重建,现在的教堂建筑由亨利三世于1245年下令兴建,融合英式和法式风格的哥特式建筑,是英国最重要的一座哥特式建筑,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r><br>有十八位英格兰、苏格兰和不列颠君主长眠在此,也是许多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人物的长眠之处,共有3300多人在此安葬,另外还有许多人物的纪念碑,除君主外,包括王室成员、政治家、贵族、军人、科学家、文艺人士、医生、牧师等等,也有外国人。教堂的大部分地方都被墓地和纪念碑所占据,与其说是一座教堂,不如说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展示昔日大英帝国的辉煌历史。<br><br>图为威斯敏斯特教堂西门,伦敦的著名地标之一。 北边走廊 西门 中殿 唱诗台 穿过唱诗台,金色的主祭坛呈现在面前,地板由七百年历史的瓷砖铺成,有近三万块彩色玻璃和石头,令人眼花缭乱。在礼拜期间,金色装饰会在附近祭坛蜡烛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中间是《最后的晚餐》马赛克画,牧师在祭坛举行圣餐,以纪念最后的晚餐,观众可以从远处看到色彩缤纷的图案,这是英国现存最古老的祭坛画。 <div>主祭坛后面,是忏悔者爱德华圣殿(Shrine of St. Edward the Confessor),这里是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正中央,中间矗立着忏悔者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1003~1066)和妻子伊迪丝(Edith of Wessex)的陵墓,四周环绕着其他君主的陵墓。游客是不可以进去的。(网上图片)<br></div><div><br></div>忏悔者爱德华,盎格鲁-萨克逊时代(Anglo-Saxon England, 410~1066)的威塞克斯王朝(The House of Wessex)君主,1042~1066年在位。爱德华没有子嗣,对于继承人的选择优柔寡断,他死后,随即爆发了王位争夺战,招致外来入侵 - 诺曼征服,征服者威廉/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William I)建立了诺曼底王朝(The House of Normandy)。这个外来王朝将诺曼-法兰西文化带到英格兰,来自诺曼底的宫廷官员和贵族讲法语,官方文件使用法语,教会神职人员使用法语和拉丁语,底层百姓仍然使用英语,大量法语词汇涌入英语。直到13世纪晚期,英语才开始逐渐恢复,但现代英语仍有很多词源来自法语。语言本来没有贵贱之分,历史造成的偏见😊。<div><br></div><div><div>爱德华于1161年被封为特殊的圣人“忏悔者”,意味着他是一位没有殉道的圣人。他对书籍与艺术缺乏兴趣,但对建筑却十分感兴趣,在位期间修建了英格兰第一座罗曼式建筑 - 威斯敏斯特教堂,死后被葬于此。1245年,亨利三世在原址上按哥特式风格重建,重建后的教堂一直屹立至今。</div></div> 环绕忏悔者爱德华圣殿外,可以见到许多君主的陵墓。 亨利三世(Henry III,1207~1272)陵墓,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国王,1216年到1272年在位。亨利三世加冕时才九岁,年幼期间,由英格兰伯爵们按大宪章(Magna Carta)作为国王的执政人来统治英格兰,这些执政人一直统治到亨利成年。亨利三世的继承人是他的长子爱德华一世“长腿爱德华”。<div><br></div><div>亨利三世非常崇拜忏悔者爱德华,将长子取名为爱德华。1245年,亨利三世下令按哥特式风格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新建的一部分包括忏悔者爱德华圣殿,完工后,亨利三世将忏悔者爱德华重新埋葬,并亲自帮助将遗体抬到新的安息之地。</div> 爱德华一世(Edward I,1239~1307)陵墓,英格兰金雀花王朝(The House of Plantagenet)的国王,亨利三世的长子,绰号“长腿爱德华”和“苏格兰人之锤”。爱德华因为征服威尔士和对苏格兰王国的战争而闻名。年近七十的爱德华在在征讨苏格兰的途中去世,因此未能完全征服苏格兰,遗命其子爱德华二世征服苏格兰。<br><div><br></div><div>爱德华一世安葬在异常简朴的黑大理石陵墓中,碑文刻着:“爱德华一世,苏格兰人之锤,坚守信念”。1774年,英国文物收藏者学会打开棺墓,发现爱德华一世尸体被完好保存了467年。测量发现他身长188厘米,名副其实的“长腿”😊。</div> 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1312~1377)陵墓,金雀花王朝国王。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初期,他以军事上的成功而闻名,将英格兰王国转变为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国家之一。他在位50年,见证了英格兰议会和立法的演变,以及黑死病的肆虐。爱德华三世的长子黑太子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比他早死一年,他死后王位则传给了他的孙子理查二世。 理查二世(Richard II,1367~1400)陵墓,金雀花王朝国王,他的祖父是爱德华三世,1376年,他父亲黑太子爱德华因病早逝,1377年,祖父爱德华三世死后,年仅11岁的理查登基成为英格兰国王。<div><br></div><div><div>理查二世即位后,对权力的争夺触犯了贵族利益集团,放逐了许多和他敌对的贵族,连他的堂弟亨利·博灵布罗克(Henry Bolingbroke)也被放逐。在理查统治的最后几年,国王实际上垄断了全国的权力,这在中世纪的英国是不常见的。1399年,趁理查二世在爱尔兰视事,亨利·博灵布罗克在一些贵族的支持下囚禁了理查二世,并起草了废黜他的条款。此后这些条款得到了上议院和下议院的通过,理查二世被名正言顺地废黜。随后亨利·博灵布罗克加冕为英格兰国王,成为亨利四世。据信,理查二世于1400年在囚禁中被饿死😠。</div></div><div><br></div><div>理查二世统治时期,是英语作为一种文学语言形成的时期,理查是一位伟大的皇家艺术赞助者😊,他的赞助使这种文化得以蓬勃发展。当时最伟大的诗人乔叟曾担任理查二世的官员,乔叟得到理查二世的大力赞助,创作了不少作品。<br></div> <div>亨利五世(Henry V,1386~1422)陵墓,兰开斯特王朝(The House of Lancaster)的国王,在位1413年至1422年。在他短暂的九年统治期间,取得了中世纪任何一位英格兰国王都未取得过的军事辉煌。亨利五世在位时,重燃英法百年战争之火,取得了比爱德华三世更大的胜利。1422年,当他达到权力顶峰时,在征战法国的途中因病去世。</div> <div>亨利七世圣母礼拜堂(The Henry VII Lady Chapel),这座礼拜堂采用了垂直哥特式风格,其宏伟壮丽被称之为世界奇迹。上面悬挂着许多巴斯勋章(The Most Honourable Order of the Bath)成员的旗帜。</div> 亨利七世圣母礼拜堂最突出的特点,是精雕细琢的扇形拱顶,悬挂着半隐藏的吊坠,像蜘蛛网一样,非常精细对称,它是中世纪晚期建筑的辉煌典范。 <div>亨利七世礼拜堂中央,亨利夫妇的陵墓。亨利七世(Henry VII,1457~1509)是英国都铎王朝(The House of Tudor)的第一位君主,1485至1509年在位。亨利七世是最后一位在战场上赢得王位的英国国王,1485年,他的军队击败了约克王朝末代国王理查三世,从而登上了王位。内战后,亨利七世恢复了英国君主制的权力和稳定。他因许多行政、经济和外交举措而受到赞誉。亨利七世死后,他的儿子亨利八世和平继位。</div> 亨利七世和妻子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York)的黑色大理石墓采用文艺复兴风格设计,装饰有铜镀金守护神徽章,小天使手持的纹章以及雕刻的饰带。顶部放着这对夫妇的镀金青铜雕像,他们双手合十祈祷,脚下有一对狮子,纪念碑周围是精雕细琢的格栅,装饰华丽,保存完好,是威斯敏斯特教堂最美丽的皇家陵墓之一。<br><div><br></div><div>皇家陵墓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主要看点之一,陵墓和纪念碑不仅有丰富的历史,亦有很高的艺术价值。<br></div> 亨利七世礼拜堂的北边过道,伊丽莎白一世和玛丽一世的陵墓,这两位英格兰君主是同父异母的姐妹,葬在同一坟墓中。<br> <div>陵墓上面仅有伊丽莎白的雕像,没有玛丽的雕像。</div><div><br></div><div>玛丽一世(Mary I,1516~1558),英格兰都铎王朝最后第二位君主,在她之前的都铎王朝君主顺序是亨利七世、父亲亨利八世、弟弟爱德华六世。她于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死后继承王位。玛丽加冕后与西班牙王子腓力结婚,有过两次假怀孕,在令玛丽感到令人羞耻的假怀孕后,腓力留下忧伤的玛丽,到前线指挥与法国的战事。玛丽在位期间(1553~1558),为巩固权力,以铁腕手段镇压反抗者,并靠宫廷斗争铲除异己,被称为“血腥玛丽”。她死后由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一世继位。<br><br>1554年,玛丽怀疑伊丽莎白与叛军密谋,将其关入伦敦塔。伊丽莎白的支持者认为她白清白无辜,恳求玛丽饶过她。两个月后,玛丽将伊丽莎白从伦敦塔释放,改为软禁一年。1558年,玛丽生育无望,身体又虚弱多病,被迫接受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成为她的合法继承人。<br><br>鸡尾酒🍷“血玛丽”(Bloody Mary),由伏特加、番茄汁、柠檬片、芹菜根混合而制成,鲜红的蕃茄汁看起来很像鲜血,名称正是来源于玛丽一世的绰号。而血玛丽如果不含酒精,也叫“处女玛丽”🍷(Virgin Mary)。在菜单上见到它,喜欢的话品尝一下😊。</div> 伊丽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1533~1603),英格兰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她于同父异母姐姐玛丽一世死后继承王位。伊丽莎白在位时期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亦称为“黄金时代”,英格兰在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推行宗教和解,保持英格兰统一,开辟北美洲殖民地,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 英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军事胜利之一。伊丽莎白一世终生未婚,有“童贞女王”之称,她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和多情,有很多传闻中的情人,据说她终身未婚是因为不能生育😊。她的死结束了都铎王朝。<br><br>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君主,有“荣光女王”、“贤明女王”之称。2002年,在由BBC主持的民众公选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中,伊丽莎白一世名列第七😊,超过了英国各地各代所有其他君主。她在位时莎士比亚、斯宾塞、弗朗西斯·培根等文艺名人辈出,被称为英格兰文艺复兴。 一只象征英格兰的雄狮扛着陵墓,牌子上写着:”伊丽莎白一世和玛丽一世的墓“。姐妹俩都没有生育,生前争权夺利,死后共享坟墓😊。 地上白色铭文:“在玛丽和伊丽莎白的坟墓附近,在上帝面前纪念所有在宗教改革中因不同信念而分裂的人都为了基督和良知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div><br></div><div>詹姆斯一世继承伊丽莎白一世王位时,在她们的坟墓上刻上了铭文(后面两块黑色铭文):“在王国和坟墓中的配偶,我们姐妹伊丽莎白和玛丽在此长眠,希望复活”。</div> 亨利七世礼拜堂的南边过道,前面一座高大的陵墓是苏格兰女王玛丽(Mary Queen of Scots)的安息地。此玛丽是苏格兰女王,而“血腥玛丽”则是英格兰女王,两个不同的玛丽。 苏格兰女王玛丽(Mary, Queen of Scots,1542~1587)亦称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uart)或玛丽一世(Mary I),1542年至1567年在位。玛丽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唯一幸存的婚生子女,父亲过世后,仅六天大的玛丽继位,国事由摄政代管。<br><div><br></div><div>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玛丽的表姑,玛丽曾声称拥有英格兰的王位继承权,伊丽莎白一世因而将她囚禁在英格兰逾十八年。最终以涉及1586年暗杀伊丽莎白一世,并立玛丽一世为英国女王的阴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将玛丽处死。</div> 玛丽在行刑前,细心选择在刑场上所穿戴的服饰,身着一身鲜红服装,表明她是一个天主教殉教者。她平静地步向刑场,临刑前对贴身女侍表示,死将结束她多年的痛苦。当行刑者拿着砍下的玛丽头颅向在场的人群展示时,发现玛丽戴了假发头套,年仅45岁的她已白发苍苍。行刑前,玛丽的宠物犬🐩一直躲在女王的裙子下面,直到她被处死后才跑了出来,它身上满是女王的血迹😡。<br><br>玛丽最初被以君王之礼落葬彼得镇大教堂,1612年,由儿子英格兰和苏格兰共主詹姆斯一世迁葬至威斯敏斯特教堂,墓穴离伊丽莎白仅9米。三位有着血缘关系的君主,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血腥玛丽”(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苏格兰女王玛丽,最终都长眠在同一地方😊。 <div>亨利七世礼拜堂东端,是皇家空军礼拜堂(RAF Chapel),专门纪念1940年7月至10月在不列颠之战中牺牲的皇家空军士兵,1947年,乔治六世为皇家空军礼拜堂揭幕。彩色玻璃窗描绘了1940年参加不列颠之战的战斗机中队的徽章,玻璃下方的石雕上刻着六位皇家空军元帅的名字。</div><div><br></div>威斯敏斯特教堂在二次大战中被德国飞机炸弹击中,但幸存下来,一些损坏仍然保留至今。这座小礼拜堂也未能幸免,窗户上原先的都铎式玻璃窗被炸碎,左边窗下石雕有一个炸穿的洞,被保存下来并用玻璃覆盖。<br><div><br></div><div><div>左边窗下地板上,是英国空军元帅道丁(Air Chief Marshal Hugh Caswall Tremenheere Dowding,1882~1970)纪念碑,道丁的骨灰在下面。在二次大战中的不列颠空战中,道丁曾担任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司令,保卫英国领空。<br></div></div> 皇家空军礼拜堂的地上,弗兰克·惠特尔爵士(Sir Frank Whittle,1907~1996)纪念碑,英国航空发动机工程师。他与德国物理学家汉斯·冯·奥海因(Hans Joachim Pabst von Ohain,1911~1998)分别独立发明了喷气发动机,惠特尔和奥海因先后在1935年和1937年取得喷气发动机专利。之后,德国和英国又先后在1939年和1941年试飞成功喷气飞机。1944年,德军首次部署实战使用的喷气战斗机,比当时普通战斗机速度快很多。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类航空史上首次参战的喷气战斗机 Me-262,德国梅塞施密特公司制造,最高时速达870公里(音速为1236公里/小时)。那时设计的后掠翼、前三点机轮,在现今所有的喷气飞机中都可以见到,可与F-35比试😊。(网上图片)<div><div><br></div><div>战后德国的这些顶尖技术和人才落入美英苏手中,帮助三国早期喷气战斗机的研发。英国首先将喷气技术用于民用飞机。1952年,英国哈维兰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喷气民用飞机“彗星”,投入运营服务,该型飞机问世使当时英国成为世界航空界的翘楚,该机也因战后兴起的旅游热而大放异彩😊。1956年,苏联首款喷气客机”图-104“投入使用。1958年,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707”喷气客机服役,它比英国和苏联的客机更先进、载客量更大、航程更远、营运和生产成本更低,喷气客机开使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div></div> 皇家空军礼拜堂的门口,一块纪念碑上刻有:”奥利弗·克伦威尔1658年至1661年埋葬地点“。现在的皇家空军礼拜堂就是克伦威尔原先埋葬的地点,1661年,查理二世下令将克伦威尔的墓冢挖出戮尸,他的遗体仅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栖身了短短的三年。<div><br><div><div>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 1599~1658),英国圆颅党政治家,在英国内战(1642~1651)中击败了保王党,1649年斩首查理一世(Charles I,1612~1649),废除英格兰的君主制,征服苏格兰与爱尔兰。在1653年至1658年期间,克伦威尔出任英格兰共和国护国公(Commonwealth of England,The Protectorate), 一种军事独裁的共和体制,克伦威尔成为事实上的“无冕之王”。<br></div><div><br></div><div>克伦威尔是英国历史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一些人指责他大逆不道,另一些人视他为英雄。2002年,在由BBC主持的民众公选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中,克伦威尔名列第十😊。</div></div></div> <div>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雕像,建于1899年,矗立在威斯敏斯特宫国会议院外的克伦威尔绿地。</div><div><br></div><div>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由其子理查·克伦威尔(Richard Cromwell,1626~1712)继位为护国公。理查上台后无力控制局面,英国政坛混乱,国会声明君主制复辟,理查被迫流亡法国。被斩首的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1685)返回英国即位,斯图亚特王朝(The House of Stuart)复辟。<br><br>1661年,为报杀父之仇,查理二世下令把克伦威尔的遗体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地掘出,将尸体在伦敦大街上示众,以英式车裂之刑戮尸,最后扔进路边的坑里草草掩埋。砍下的头颅被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屋顶上,在那呆了25年😡。后来头颅流落民间,被当作古董辗转贩卖💰💰,成为珍贵的私人收藏品,保存完好,像木乃伊,在各地博物馆巡回展出。直到1960年,由克伦威尔的母校剑桥大学悉尼学院收回头颅,埋葬在牛津的一座小教堂旁,这位传奇人物死后300年总算有了栖身之地😊。<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走出亨利七世礼拜堂,离关门时间所剩无几,南边走廊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 ......<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关注,未完待续,敬请期待。</div><br><br>20240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