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是此次行程的西端,向东出城后不远就沿227国道南行,前往稻城县。此行只有从此前往稻城亚丁的不到500里路程是我此前没有走过的,所以我一上路就非常留心沿途的风光。 车行驶在县城所在的小毛垭草原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山间盆地,若不是早知道,望著眼前茵茵绿草、绿树环绕的村舍,我怎么也把这幅景象与4000米的海拔联系起来。当然,无论草地之丰茂、还是景色之秀丽,小毛娅都要比县城西边的大毛娅逊色很多。 理塘河,一名无量河,藏语中称勒曲,进入木里县后又称木里河。理塘河全长500公里,源于巴塘县北夏塞雪峰南坡,向东入理塘县境,流过大、小毛垭坝,在理塘城南转向南流,至濯桑乡。这一段地处高原,地势开阔,河道迂回曲折,沼泽发育,水草茂盛。从县城开始理塘河在国道西边较远处与道路平行向南流,所以一直没有见到河流。直到在濯桑坝,河流转向东北流去时,才与公路相交,我才看到了理塘河。但只有不长的交会,之后理塘河在木拉乡再次转而流向东南,并进入高山峡谷,再纵贯木里县中部,接纳卧龙河后入盐源县境,于县西北注入雅砻江。这一段是理塘河下段,河流高山峡谷间奔行冲撞,水流落差大、坡陡流急,且流向多变。 227国道在濯桑乡告别理塘河,向西南方向前进,不久就进入了一条山谷。在山谷口有个标识,写着这里是个什么地质公园。车行太快,我没看清,也没在意,因为所见不过平常山谷之景观。不料不一会儿就有不寻常的东西出现了,那就是石头。我本是山里人,石头是在平常不过的东西。这里的石头也不是形状特别的奇石,只是普通的石头,可是多、太多!密密麻麻、如堆如砌的石头布满谷地河床。任何东西,即便是不起眼的沙粒,只要足够多就能成为景观,何况这里的石头不仅多、而且大。石头是经过千万年的风蚀水冲、或者相互碰撞摩擦后的形状,但又不能称之为鹅卵石,因为太大---小者有数十斤之重、大者如斗如屋,而且大多石上生长着藻类植物。 起初我以为只是某处由于特别的原因聚集了如此多的石头,就如木格措的红石滩一样。没想到这里的石滩一直延续着,即便是开始盘旋山坡也是一样,只不过早先河滩是干的,后来有了水,清澈的水流在石间跌宕,泛着乳白色。一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么多石头是哪里来的?或者说这种聚石成滩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可是在我可怜的地质知识中根本找不到一丝线索。 车继续在山谷间上行,不时会有盘旋爬坡路段。随着地势逐渐升高,河水渐小、河中石头渐少。两边山坡上原本是茂密的森林,这时树木也渐渐变得稀少,开始出现裸露的山岩。很快山坡上就只有稀稀拉拉的树木,山岩、山石铺满山坡,似乎之前河滩上的石头都上坡了。而山头灰白的岩丘表层全是板板块块的石头,只在石缝间长出低矮的绿草。远处更高的山头寸草不生,拉近镜头看,高大的山丘根本看不见整体岩块,就如从山体深处发生了大当量爆破一样,表面岩石被震成大小不一的碎石,一条条一块块地堆在一起,似乎轻轻一碰就会轰然垮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处山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近镜头</h3> 再往前不远就到一处垭口,也是这一路著名的景点---兔儿山。在高德地图上这里标注为“达登纳垭口”,是由理塘前往稻城、乡城的必经之地。垭口海拔4696米垭口并不显得多么高峻,而是非常开阔,也非常荒凉。垭口两边是连绵的山峰,就在东边不远处有一奇特的景观:有一只巨大的兔子爬伏在群峰间。匍匐在山间的兔子像是受到了惊吓,身子拱起、把头藏在山峰后面,只有两只长长的耳朵警觉地竖立着,聆听着四周的声音。因其酷似的外形,当地人将这座山叫作兔儿山,还为它编造出一个公主爱上贫儿式的传说故事。 细看兔儿山,与之前所见的山峰一样,是巨大碎石堆砌起的“炸裂山”,不过兔儿山全是长长的柱状石块竖直排列成的,周围的山峰则是不规则的石块杂乱无章的堆砌,但同样的是寸草不生的荒凉。凝望着兔儿山的那条不深的沟壑,感受着那自远古而来的蛮荒、破碎与坚硬,真不敢相信那是地球的一角!莫非,那是通往某个域外星球的入口,从那里走入说不定就会到达地球之外、乃至太阳系之外的某个神秘的所在。这样想着,真想走近去看看,甚至想走到兔儿山背后去看看,看是不是也是一样的荒凉与神秘。但是跟团游哪有这样的自由,只在近处山梁上走了几步,感受了一下川西高原上夏日凉风中的爽快。 好在我在网上搜到有人用无人机拍摄的兔儿山前后的视频,我这才知道兔儿山是一线的薄薄山峰,山体就如柱状岩石排成,山脊是犬牙交错般参差不齐的柱石和断石,窄到只容飞鸟落足。山后却不是我想象的一重重破碎山石堆砌的山峰,而是起伏不大山巅平台,其间宝石般点缀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海子,有一个竟还呈现出“心”形。原来这里已经进入海子山古冰川遗迹的范围内,那些寸草不生的山峰就是典型的冰川地貌之一的冰蚀峰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两张就是那个视频的截图</h3> 海子山垭口还在约20公里之外的前方,它与兔儿山垭口间有一片海拔稍低的河谷湿地。湿地上小溪百折千回,溪水散漫在绿草间,草肥水润的河谷中牛羊成群、毡包点缀,一派草原风光。 这河谷最开阔处,有所院落格外醒目、也格外热闹。这里是稻城县某单位设的供给补充站,主要提供明天进入亚丁景区所用的东西,除了干粮食物外,主要是预防高原反应的物品。这里已经是高海拔区域了,而明天更要在高海拔情况下徒步登山。预防高反的有红景天和一种据说是国家队运动员服用的某种氨基酸口服液,更便宜、更直接的就是氧气瓶。据工作人员与导游介绍,至少要每人备5瓶:今晚吸、明早吸,进入景区前吸、进入景区后更要吸。当然这绝非危言耸听,我们团就有两个山东的游客,自从翻过折多山之后一直有高反,今天尤其严重---后来得知,她们根本没去亚丁景区,而是第二天早上直接乘飞机返回成都了。好在我是进过西藏、经受过高海拔考验的,老任也是常年坚持锻炼、身体非常棒的,一路过来我们没有任何不适。饶是如此,在旅游团每人配备一瓶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每人买了一瓶备用。加之今天进城会很晚,没有机会购物,也就在这里买了明天的食物。 等这样一耽搁,我们将近7点钟才到达海子山垭口,好在高原上太阳落山得较迟,此时正是夕阳无限好的时分。这里是海拔4612米的高山垭口,但眼前却是平展展的一片开阔平地。平地上散布着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巨石,石间时而草埂相连、时而浅水相通,高原上特有的细碎野花开满其间。不远处则有一汪碧蓝湖水呼唤着,望着那比天空还要湛蓝、还要纯净的碧玉,我顾不上同伴,独自一人疾步向那汪碧蓝奔去。 如果说刚才的兔儿山是外星球似的魔幻境地,那么这里就是梦幻般的童话世界,是遗世独立的人间天境。身为难过半百的人,走过不少山水,见识过不少江河湖海,让我沉浸其中,有心胸顿阔、物我两忘之感的,只有西藏的纳木错和这里。不同的是,站在在纳木错,浸入灵魂深处的是深邃与神秘;在这里,却是平静和纯净。 平静的水面没有一丝波纹,犹如一面镜子铺展天地间。湖对面的一线山脉就如一条折射线,上面的天空与下面的湖水是一样的景色,一样的湛蓝、一样的干净,似乎是天上的白云落下来、浸润在水中,又好像是湖中的白云升起来、漂浮在空中,真的难以分辨哪是真实的存在、哪是镜中的影像。 坐在湖边石上任思绪天马行空时,却想起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的,这里是稻城河的源头,可不就是水穷处吗?只不过我是从此处顺水而去,不是寻源而来的。至于云起,我总觉得天上的白云就是从这里升起来的,以至于我在心中把这片湖面、这个无名海子叫作“云根海”。“云根”一词不仅有白云生处的意思,古人还以之代称石头、尤其是奇石美玉,恰好这里的石头最不缺。 虽然不舍,却终究不能不离开。这是已过晚上七点钟,明知用不了多久就会是晚霞满天时,而天空与湖面都染上一层金黄,那将是何等的景色?想想都醉了,可是也就只能想想。 上车继续前行,路两边一样是大小海子连缀。很快就行过垭口,进入河谷,天色也顿然暗了下来,路上的景色渐渐变得模糊起来。这次是往返路线,后天还是要走过这条路的,所以我也就没再太留意。 夜色中的蚌普寺。该寺是稻城最古老的寺庙,距今已经900年的历史了,是不多见的藏传佛教中的白教寺庙。 到达稻城县城时虽已过晚上八点半钟,导游还是带我们先瞻仰了县城边上的尊胜塔林。尊胜塔,俗称白塔,藏区多见。据记载它出自于佛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书说供养尊胜塔并将诸佛像以及经典藏于此塔者将消除诸多业障,增加福报。 稻城的尊胜塔不是一座,而是由一个主塔和108个小塔组,故此名为尊胜塔林。整个塔林四方形的底座,分有五层,最高层平台中央是一个高大的尊胜塔,一下逐层扩展,各层四围均排列着小塔,从上到下每层依次有15、23、31、39座塔。这座白塔是稻城整个县城最大的室外佛塔,它本是当地人信仰的标志、朝拜的场所,不想却成了游客眼中的一个景点,从而成了稻城亚丁风景区以外的另一个地标。 夜幕下的塔林美轮美奂,犹如佛国天堂的景象。 我们进城时已然夜色深沉,小城的街道早就一片寂静。我不知道车把我们带到县城的哪个方向,只是在导游的安排下车,吃饭、进宾馆。等躺倒床上时,已是夜里十一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