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连接松花江南北岸的滨州铁路桥建于1901年,中东铁路的必经之路,哈尔滨人亲切地称之为老江桥。有趣的是此桥建在道里道外的分界点,这让我想起了博物馆墙上一位名人的话:“在这里看到的是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点”。老江桥2014年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已光荣退居二战,新的身份是中东铁路公园的一部分。一座更加时尚漂亮的钢铁新桥承接了老江桥的职责,横跨松花江上,流线型的高铁🚄往来穿梭。两桥并肩而立,有如时光交错,见证了时代的发展。赞赏哈尔滨人的思路,保留了老江桥,铺设了玻璃栈道,挂上关于桥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说明,华丽转身成了旅游的靓丽风景,保持了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的延续性。比起一些城市对历史遗存随意弃之,哈尔滨人则更显高明。</p> <p class="ql-block">老江桥</p> <p class="ql-block">鱼竿放在这,愿者上钩。</p> <p class="ql-block"> 过了老江桥,便是江北湿地公园,新建的哈尔滨大剧院坐落在松花江畔的文化中心岛上。一座现代风格的地标建筑,丝滑的流线,银色外观以及螺旋的坡道,远远看去像曲线温柔的雪山,又像流畅的雪场滑道…显示出一种舒畅之美,旁边还有风格一致的配套建筑,有的还未启用。顺着大剧院的螺旋坡道上去有观景台,放眼松花江两岸景色,人文自然景观两相宜,令人心旷神怡。不知剧院参观12点结束,错过了时间,无缘进入。广场有放风筝的,巨长的那种,像是飞龙在天,这可是技术活儿,弄不好就落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门口望望剧场里面</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时间就交给了太阳岛。哈尔滨人说太阳岛是郑绪岚唱红的,很自谦。我们这代人听这首歌时正年轻,被歌词带入的是心境,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太阳岛就成了心中神往的美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太阳岛是松花江边的一大片绿洲,有1万多公顷。虽然已过中秋,但太阳岛的草木还是绿色葱茏。早在上世纪初,这里就是避暑游乐胜地,从寒冷的俄罗斯来的建设中东铁路的工程人员对太阳岛情有独钟,把他们的家安在岛上。现在岛上的俄罗斯小镇就是在原来旧址上修复的。镇子里基本保持原型,一家一户的房子,小商店,小作坊…可以窥见普通俄罗斯人的生活状态。小路两边,房前屋后种着花草树木,房子门窗不算高大,也许是为了利于冬季保暖。屋内陈设精良质朴但很温馨,反映出俄罗斯人的生活态度,追求精致艺术性和讲究品味,日常酒、茶、咖啡是不可缺少的,这些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太阳岛还有美术馆和一些人文景观和娱乐设施,冬季有冰雪艺术活动,可以观日出日落,是当地人理想的休闲娱乐之地。太阳岛和哈尔滨市中心区隔江相望,有通勤轮渡,只需两元钱便可过江,江南码头离着中央大街非常近了。这条风情万种的老街依然吸引我们,又逛了一圈,采购了秋林红肠和大列巴惬意而归。</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小镇</p> <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时,我们再次来到 巴洛克风情街,这边不同于中央大街,是由多条街道组成的街区;也不像中央大街欧风占了主导,而是由巴洛克建筑立面装饰和中国四合院或店铺结合组成的,建筑装饰既吸收了西方巴洛克的华丽曲线,局部图案又取材于中国的牡丹、蝙蝠、石榴葡萄…等吉祥元素的独特建筑群落。形式上的中西结合或是巴洛克的本土化。后来一位日本学者起了个名字“中华巴洛克”。多种艺术融合的商业街区,没有中央大街那么高大尚,很民间很市井那种,因此也很有故事,亲民随和。早期的哈尔滨民族工商人士资本往往聚集在这里,是民族工商业开阜的地方。来自关内怀揣梦想的人在这里创业打拼,把这里打造成了哈尔滨的又一个商业中心。</p> <p class="ql-block"> 山东人傅家兄弟是最早在这里落户开店经商的,所以这里又叫傅家店,民间传说“先有傅家店,后有哈尔滨”。东北三省总督徐应昌的府邸也在这条街上。这里还有一座民间博物馆,介绍了哈尔滨早期民间商业的一些故事、风俗,中东铁路的轶事和当时舶来品,书籍、老照片、老物件,确切地说也可以叫做收藏馆,地方不大,参观的人不少,有展有售。一道街上还塑了一位武财神大刀关公,镇守一方。</p> <p class="ql-block"> 目前完成修缮开业有三条街之多,看到周边的街面很多欧式风格老楼房都在围挡修缮,看来风情街区还会扩大。头道巴洛克风情街主打美食,街上餐馆、食品店云集,我们晚餐都是在风情街解决的。这次选了一家食客多的店,进门看见一位像大堂经理的人,捏着一块锅包肉往嘴里放,这大概是饿了,垫补一下。我思衬,他们自己吃的那一定不会错,好!就点锅包肉、再来一个牛肉蒸饺,自带的无骨凤爪,要了一瓶格瓦斯。这家锅包肉做得地道,外焦里嫩,一产里脊肉,的确不错。</p> <p class="ql-block"> 美食总是令人愉快,饭后继续逛街,享受着中华巴洛克的慢生活。想起昨天晚上买面包的那个店,两个漂亮女孩,一块钱一个的面包🍞,说:再去买几个面包明天路上吃,于是开始找那个面包店,明明记得就在那个院子里,却怎么也找不到,找了两条街也没有找到,奇怪啊,怎么消失了。是我们老马不识途了,还是这美丽江城的挽留,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写在后面:很多人喜欢哈尔滨,我也喜欢哈尔滨。我的母亲曾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此,来到这里我心中就有难舍的情结。我喜欢这里多姿多彩的文化,永不过时的万种风情,喜欢哈尔滨人尊重历史,为了未来保存昨天的情怀和格局。离别时,我把祝福留下,祝福美丽江城再度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