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镇川堡 感悟陈家坡 —榆林市科普创作协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一天

<p class="ql-block">  8月2日上午,榆林市科普创作协会组织本协会十多名会员,在理事长张玉华、副理事长房子胜、陈生友等领导的带领下,从早晨八点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有着“陕北小香港”美誉的镇川堡及所属的陈家坡村,进行了考察调研。</p><p class="ql-block"> 在镇川镇镇长李成飞、原副镇长陈生友(也是本协会的副理事长)、镇川镇西环路社区陈渊书记等领导的陪同下,代表团一行先后考察调研了镇川镇老街改造;镇川镇中心广场;参观了镇川镇文化宫;考察了陈家坡村村容村貌及该村的旅游景区。并在村办的军事馆、航天馆、海洋馆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还参观了村办的窑洞风情综合服务区。</p><p class="ql-block"> 镇川历史悠久,商贸文化兴盛。自明清开始,南来北往,商贾云集,到清末民初,镇川已成为晋陕通往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交通要道和商贸重镇。</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镇川商贸走向空前繁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镇政府制定的《镇川综合改革方案》被陕西省八家厅、局、委批准,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为兴办企业创造了宽松的环境。1990年,全镇有证个体户商业户931户。镇川供销贸易中心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修起了营业大楼,设立了工业品、畜产、百货等4个批发门市部,年购销额1500多万元,5年多创税利298.6万元。从1991年起,全镇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百货、综合、畜产品、烟酒副食、牲畜、建材、粮食、蔬菜等8个专业市场,占地74102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固定摊位1200多个。至1996年,全镇在册的工商业户有1359户,从业4000多人。其中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外地常驻客商267户。市场货物来自河北、河南、浙江、湖北、湖南、内蒙、京、津、广、沪、西安等地,辐射到陕甘宁蒙晋毗邻省区数十县市,平均日上市一万多人,逢农历每旬四、九集日,上市人数多达4~5万人。日平均成交额超百万元,年成交额3亿多元,成为陕北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百货批发市场和畜产品市场,被誉称为陕北的"小香港"、"旱码头"。</p><p class="ql-block"> 还原历史记录,留住美丽乡愁。看一幅幅图片,如同穿越一条时空隧道;读一行行文字,好像抚摸一路的斑斑足迹。展馆中的陈列展示的仅仅是镇川历史画卷中的一些主要镜头,虽非全景式扫描,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千百年来,镇川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书写历史,誉满四方。传承过去,才能续写辉煌。今天的镇川,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沿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张玉华 杨子江)</p>

镇川

镇川镇

全镇

陈家

协会

陕北

商贸

镇川堡

张玉华

陈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