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梁老线,走出了新感觉

旭风

<b>  ----密不透风,出透了汗,到了垭口开阔地带,山谷的风阵阵来袭,舒爽惬意赛神仙;</b><div><b> ----密林行走,少有足迹,好像很久没有被打扰过,绿野仙踪般的味道,有点探险;</b></div><div><b> ----黑云压顶,好像大雨要降临,一会又云层变白,阳光劲射,云开雾散;</b></div><div><b> ----废弃的村庄,破破烂烂,仅剩断壁残桓,早已不见人烟;</b></div><div><b> ----传统的老线走一走,又尝试着走了一段新路,感觉有新意,很不一般。</b></div> <font color="#167efb">绿是主色调,但有众多野花的妆点。</font><div><font color="#167efb">淡黄色的牛扁,很是显眼,</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密密麻麻,成片成片,壮观。</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粉色的柳兰,“身材高挑”,</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高高矗立,迎风摇曳,娇艳。</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金黄的金莲花,已经稀少,</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但卓尔不群,花中贵族般抢眼。</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魁蓟、蓝花棘豆、飞鸽蓝盆花,</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瞿麦、橐吾等绽放,似张张笑脸。</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钻树林,趟荆棘,路途回旋蜿蜒,</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白桦红桦,松树高大,缓坡草甸。</font></div> <b>  7月28日</b>周日,参加“路运堂”老兄组织的自驾山西五台县驼梁自由行活动,三辆车共计15人,早上6点多霍寨集合出发,8:30到达老保沟,从村子西边沿沟上山奔西驼、远望驼峰顶、午饭后下撤再回到老保沟,上升大概765米,下降796米,徒步距离超过12.4公里。圆满结束后,“路运堂”老兄算了算,自驾车程往返超过了317公里。<div> 15人中唯一的小朋友白墨恒,可不简单,刚刚9岁,9月份开学才上4年级,但已经有3、4年的户外经历了。胆子大,独立性强,别看是跟他爸一起来的,但不是亦步亦趋的跟在他爸身边,绝大部分时间按着自己的步伐节奏行走,很多时候走在队伍前列。有经验,不同的路况知道如何应对,活泼有活力,但又不莽撞。精力旺盛,就看不出他累。懂的还挺多,知识挺丰富,还挺幽默,又有些老练,看起来远超同龄的孩子。大家都特别喜欢他,他也成了大家的“开心果”。</div> 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本周四天气预报周末有大雨、暴雨,所以石家庄很多户外群都取消了原定的活动,临到周末看天气“平安无事”,再重新组织人员也已经没有可能,因此我们能够成行得益于“路运堂”老兄的精心组织和准确预测、高度负责的劲头。徒步中,仅仅遇到了“大王”户外群,他们人员众多,据说来了三车一百多人。 <b>几个没有想到:</b><div> 一是<b>汗涔涔,浸透衣衫</b>。据说前天下了雨,空气中湿气较大,刚开始徒步尤其感觉天气天气闷热,出汗很多,一路上上衣都被汗水泡着、一直处于水饱状态,湿漉漉的,从来没干过,额头上的汗始终没断过、流汗遮眼、汗流浃背,可以说近几年从没有出过这么多汗。</div><div> 二是<b>猴子脸,说变就变</b>。老天爷的阴阳脸,天气阴晴转换,一会黑云压顶、一会白云飘荡;一会雨点轻落,一会云开雾散。云的黑白脸、光线的时强时弱,绘就了不同的美景,还有几个场景呈现出美轮美奂。</div><div> 三是<b>老线路,走出新篇</b>。驼梁、跑泉厂一带属于传统老线路,大家最熟悉不过,春夏秋冬可能走了N次,但这回感觉走出了新境界、新高度,团队氛围好、线路有新意、美景秀色加持,是又一次常走常新的体验。</div> 大家收获满满,也激发了创作灵感。除发了海量的照片、视频外,组织者“路运堂”老兄进行了系统总结,表扬了“先进者”,梳理了这次成功的特点;“骘陟”后期制作的《夏日驼梁行》天空视角、非同一般,有看大片的震撼;“太行幽静”的《云卷云舒 人生几何》《老保沟—大石湖》自我解说,上了头条热媒,引来大众“围观”;其他人也都发表感想感叹...... <b><u>小瀑布</u></b><h5> <b>8:40分</b>,顺着原来修建的台阶路,到达了第一个“景点”,一个小瀑布下方的浅潭。这是个废弃的景区,上山修有路、护栏、观景台、休息的地方。水流不大,瀑布也不算高,但细水潺潺,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汇聚潭中。</h5> <h5>“骘陟”的手机套上防水袋,伸到潭水下拍摄。</h5> <h5>白墨恒与他的爸爸“比较酷”。以后这一路上见识了小朋友的厉害、可爱之处。</h5> <h5><b>清泉石上流。</b>“喜喜”最先到达了瀑布的最上方。以及要过去观景的白墨恒、领队“路运堂”大哥。</h5> <h5><b>心静自然凉。</b>“境由心生(Du)”装模作样的在这块巨石上打坐,他说以前在这里就曾打坐过。</h5> <h5>“喜喜”说下面这个水潭状似“心”形,我们都过来看,还真像。这个“心形”是瀑布的第二层,刚开始我们到的最底下,那是第三层。</h5> <h5><b>各取所需。</b>站着的是“太行幽静”,看姿势,应该是拍远景;蹲着的是“骘陟”,再拍下方景色。</h5> <b><u>小亭子</u></b><h5> <b>9:00分</b>,距离瀑布不远、再往前走,就到了这个小亭子,看起来还比较新。热心的“境由心生(Du)”老兄指挥着几位资深美女拍照,有站在里面的、有外面的,画面感更好。</h5> <h5><b>9:09分</b>,离开小亭子往前走了几分钟,“境由心生”在给走在最前面的“喜喜”拍视频。这么好的活动,要记录下来。整个活动中,“境由心生”拍摄了一段又一段,创作了大量的视频、照片,如果都看一遍,就会还原我们的全过程。</h5> <b><u>大石湖</u></b><h5> <b>9:30分</b>,到达了据说一个叫做“大石湖”的古村,它位于老保沟西侧的一条山沟里,看样子早已废弃多年,也有叫它“大石虎”的,已经没有了一座完整的院落、房屋农舍,没有一丝丝的人间烟火气,断壁残桓,碎石砖瓦遍地。我们在这里休息了大概10几分钟。</h5> <h5>走在队伍中间的“太行幽静”。</h5> <h5>“赵莉”、“栗子”、“青鸟”坐在平整的石头上,“骘陟”蹲着认真的拍照,看这姿势,认真的工作态度!</h5> <h5>“骘陟”他们几个成了最后压阵的了。</h5> <b><u>大垭口</u></b><h5> <b>10:20分</b>,到达了第一个垭口。从大石湖村到这个垭口大概用了40分钟,主要在树林中向上攀爬,有一定的坡度,大家普遍觉得累,可以说大汗淋漓。因此,爬坡的这几十分钟,没有心思拍一张照片。</h5><h5> 大家钻树林子爬坡累了,在这里休息了13、4分钟。</h5> <h5>这是最先上去的白墨恒小朋友,手里拿着一段枯木。</h5> <h5>站着拍视频的“太行幽静”,蹲着拍照的“邪恶孙长老”。</h5> <h5>热情聊天的“骘陟”和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路运堂”老兄。</h5> <h5>“境由心生”在给“敏行”详细的介绍着自己多年坚持的早晨喝水经验,什么要喝热水、大口喝、不能起来喝,因为胃最怕凉。这也可能是他多年来身体倍儿棒的法宝!</h5> <h5>又要出发了,前面猫腰、挽着裤腿前行的“栗子”;稳坐钓鱼台、还坐着的“境由心生”,他不急不慌,因为有一双飞毛腿,前面的人走的再快,他一会也会撵上。</h5> <b><u>都笑了</u></b><h5> <b>10:52分</b>,远处的这片云非常漂亮,大家被它吸引,驻足观赏,“境由心生”拍摄了不少,突然手机发出了吱吱的响声,怎么回事?“境由心生”笑着说,拍的时间太长了,手机都有意见了。他的幽默,逗得旁边的“栗子”、“敏行”也都笑了。</h5> <b><u>林中径</u></b><br><h5> <b> 11:15分</b>,自己从较高较陡的山坡上,俯瞰前面的一段林间小路,有一个小坡度,走在最前面的“孤独树”、中间的白墨恒、后面的“路运堂”。</h5> <b><u>翠雀花</u></b><h5> <b>11:18分</b>,前行中的“赵莉”、“敏行”,醒目的翠雀。这种翠雀花路上遇到不少,它是耀眼的蓝紫色,花型像蓝色飞燕一样,所以又叫飞燕草,虽然有药用价值、但也有毒。</h5> <b><u>爬坡走</u></b><h5> <b>11:27分</b>,正在坡上行走的白墨恒。其实上坡前,走左边、进树林那条路,应该更好走些,基本平行着穿过去,但小朋友没有偷懒,却选择了较为费劲的爬坡。</h5> <h5>爬上这个坡后,白墨恒坐在铁架子上歇一会,旁边经过的“路运堂”。这个倒下的铁架子在西驼,自己前几年也曾经到过这里。多亏没有偷懒,要不这次就见不到它了。</h5> <h5>坡顶上,偶遇了从后面赶上来的、来自石家庄“大王”户外群的人员。在白墨恒旁边经过的两个人就是。</h5> <h5><b>11:30分,</b>刚刚走下坡顶的“孤独树”在夸赞着“白墨恒”小朋友。前面紫色的花应该是风铃草。</h5> <b><u>等一等</u></b><h5> 11:32分,又要进树林子了,领队“路运堂”老兄怕后面的人走错,停下来等着。白墨恒小朋友也停下来,向后张望着。</h5> <b><u>山谷风</u></b><h5> <b>11:43分</b>,走出了那段树林,来到了开阔地带,一股清凉之风袭来,顿时感觉舒爽宜人,有人不禁哼起了《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h5> <h5>前行转弯走一两分钟,“境由心生”发现了这块石头,坐上去休息,就形成了一幅画。</h5> <h5>坐上石头的“敏行”,拍摄时稍稍换了个角度。后来大家在这里停留了一阵子,不同的组合在这块石头上拍了不少,逗留了也有十几分钟。</h5> <h5><b>画面唯美、有喜感</b>。大家坐在这块石头上拍照,都喜欢拉上白墨恒,在场景上让他主要扮演“孙子”的角色,因为老团员多一些,因此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这不,“孤独树”、“如沐春风”老两口笑开了花,站在后面的白墨恒就跟孙子与爷爷奶奶一起合影似的般配、和谐。</h5> <b><u>如何走?</u></b><h5> <b>11:57分</b>,走到这里,前面是个不大不小的坡,走在前面“大王群”的人已经上去了,我们是跟着爬坡上去,还是轻松点、从这个坡的右侧绕过去,停顿商量了一下。考虑到右侧山坡荆棘密集,行走更加困难,因此还是顺坡而上。</h5> <b><u>小惊喜</u></b><h5> <b> 12:05分</b>,上到了刚才爬坡的坡顶,其实也就用了10分钟。上来后,感觉别有一番风景,尤其是这上面这种叫“牛扁”的植物格外多,密密麻麻,特别集中。虽然一路上也经常碰到,但没有这么大面积的景观。查了查,这种蛋黄色的牛扁,是细叶黄乌头的变种,花朵密集、外观漂亮、可以入药。</h5> <b><u>老哥两</u></b><h5> <b>12:12分</b>,喜欢拍视频和拍照的“太行幽静”和“骘陟”,自我陶醉、不断驻足,共同的爱好使老哥两暂时落在了最后。</h5> <div><b><u>走不动?</u></b></div><h5> <b>12:15分</b>,前行中的“太行幽静”老兄,边走边说:感觉走不动了。原来老兄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今天来时又开了一路的车,有些疲倦、人乏。老兄后期喜欢制作视频,并自我解说。</h5><h5> 画面前鲜艳的蓝紫色花是毛建草,花朵较大,很是亮眼,可作药用,也可制成“毛尖茶”。</h5> <h5><b><u>西驼雾</u></b><div> <b> 12:17分</b>,“骘陟”坐石观景。到了这里,发现柳兰较多,就设计了这个拍摄场景。厚重混沌的云雾、粉色高高的柳兰、硬汉形象的“骘陟”,还有叫不上名字的靓丽黄花,几个元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画面。</div><div> 拍了几分钟的片,我们两个也落在了最后。</div></h5> <b><u>休息会</u></b><h5> <b> 12:30分</b>,“路运堂”老兄说,前面走太快了,休息会,于是大家就停了下来,但仅仅站了一下,就又出发了,仅有“境由心生”坐下休息了片刻。</h5> <b><u>遇“大王”</u></b><h5> <b> 12:35分</b>,碰到了在队伍后面收尾的“大王”户外群的群主、穿白色上衣的“大王”。听他介绍说,他们今天来了三车,160多人,其中40多人走了长线,其他都是走的休闲。</h5> <b><u>别走了</u></b><h5> <b> 12:40分</b>,走在最后的“太行幽静”和“骘陟”。走在前面的人马已经在松林里就地休整、准备享用午餐了。在树林中吃饭大概半个多小时。午饭时,阳光刚好,但零零星星的掉了几滴雨点。</h5> <b><u>放松吧</u></b><h5> 午饭后,按照原定的线路,不再奔驼峰,因为“骘陟”说要去驼峰来回要两个小时,这样大家就在树林旁边的草甸子玩耍,大概玩了半小时。青草浓密、野花遍地、森林幽绿、小坡轻缓,这是最放松的时候。“骘陟”再次放飞了无人机,以特有的视角又拍摄了大量视频、照片。</h5> <h5>大家按照“骘陟”的指点,上到稍高的坡上,排队向前,尽量摆出幅度大一看的动作。你看,“骘陟”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无人机非得很低。</h5> <h5>正在操控无人机的“骘陟”,给美女拍照的“路运堂”,休闲站立的“比较酷”,看热闹的白墨恒,离场的“孙长老”,拍照的“孤独树”、“太行幽静”。</h5> <h5>正在收拾无人机的“骘陟”,旁边聊天的“栗子”和“青鸟”。</h5> <h5><b>13:44分</b>,收起无人机、最后收工的“骘陟”。</h5> <b><u>探新路</u></b><h5> <b> 绿野仙踪</b>。13:50分,饭后走森林。“路运堂”老兄说,不再原路返回,走一段新路。其实也没有走远,就是在吃午饭的地方直接下行一段后,顺着左侧往回走,在我们来时走的路的正下方,试探着在广袤的树林中前行,大概走了50分钟。里面好像也有路,只是人们一般不会这样走。笔直的树干,身材修长;青草厚实,高度及腰;朽木断枝,原始有趣。好像很久没有被打搅过的状态,有绿野仙踪的感觉!</h5> <h5>走在最前面的“路运堂”老兄帮上路条,留下自己的标志。</h5> <h5>拍朽木的“骘陟”,前行中的“喜喜”。</h5> <h5>拍照的“境由心生”,摆姿势的“路运堂”。</h5> <h5>同框的父子两个“比较酷”、白墨恒。</h5> <h5>不断拍照的“境由心生”,这么美的景,再来一张。</h5> <h5>看着自己的脚下前行的白墨恒、“比较酷”、“敏行”、青鸟。</h5> <h5>森林中行走的最后10分钟,发现没有?树种变了,松树换成桦树了,而且绝大部分是红桦树。<div>  前面是<b>“如沐春风</b>”,后面是“<b>栗子”</b>。</div></h5> <b><u>再出发</u></b><h5> <b>14:42分</b>,走出树林,短暂休息后又踏上了返程的线路。</h5> <b><u>确认中</u></b><h5> <b>14:55分</b>,走在最前面的“孤独树”回头和“路运堂”老兄交谈,确认下坡这么走没有问题,轨迹是对的。因为这一段来时也没有走过,也属于试探着走的“新线”。</h5> <h5>等待着确认路线、又一次同框的父子两“比较酷”、白墨恒。只是这次的“框”,换成了白桦树。</h5> <b><u>白桦树</u></b><h5> <b> 14:58分</b>,下了前面的小坡,经过一片白桦林。</h5> <h5>从小桥上走过的“喜喜”、白墨恒、“如沐春风”、“青鸟”、“邪恶孙长老”。</h5> <h5>大步流星般走在白桦林中。一走就停不下来,急急赶路。</h5> <h5>“骘陟”手里拿着捡的蘑菇,说看样子这样的能吃、没毒。</h5> <b><u>过牛栏 </u></b><h5> <b>15:05分</b>,经过一个不算太小、空空荡荡的牛栏,再爬上小坡,前面再走几步就又到了来时的路线上。</h5> <h5>这次是“境由心生”率先往坡上走。</h5> <h5>上坡后回望牛栏,干干净净,好像还没有启用过。</h5> <h5><br></h5> <b><u>到老路</u></b><h5> <b> 15:24分</b>,回到了来时曾经走过的路上。</h5> <b><u>雾弥漫</u></b><h5> <b>15:26分</b>,刚回到原路,周围雾气升腾,淹没了山峦,模糊了青山,走在最前面的人员也隐隐可见,但持续的时间不长,维持了大概7、8分钟,浓重的雾气就很快消散了。</h5> <h5>边走边交谈的父子两个</h5> <h5>“走在前面的喜喜”、“路运堂”</h5> <h5>拍照的“骘陟”,旁边路过的“敏行”、“太行幽静”。</h5> <h5>身后的雾气一下子变小了</h5> <h5><div><b><u>踩脚印</u></b></div> <b> 15:34分</b>,返程时再次穿过熟悉的松林小径,行走中的“敏行”、“太行幽静”、“骘陟”。上午穿行到这里时是11:15分,这回去的时候肯定踩上了那曾经走过的脚印。</h5> <h5><div><b><u>好光线</u></b></div> <b>15:38分</b>,从前面小路攀爬小坡,到达坡顶后短暂休息了几分钟。行进路线左侧黑云退去,露出蓝天一角,云层浓厚但渐显灰白,加之透亮的光线加持,呈现出美轮美奂秀色。</h5> <h5><div><b><u>下陡坡</u></b></div> <b> 16:05分</b>,再下大陡坡,踏荆棘乱石。</h5> <h5><div><b><u>回垭口</u></b></div> <b>16:09分</b>,又到达了上午经过的第一个大垭口,上午到这里的时候是10:20分。</h5> <b><u>回村啦</u></b><h5> 不到<b>16:30分</b>,走得快的第一梯队就又回到了大石湖村。因为“路运堂”老兄原计划5:30左右到,因此,时间就宽裕了很多,又因为圆满完成了既定的行程,因此大家悠闲休整,有的挖路边的蒲公英,有的放松闲聊,有的周边溜达转转,有的放飞无人机,整整呆了半个小时以上。</h5> <h5>刚到村口,“孤独树”弯腰好像就开始挖蒲公英了。</h5> <h5>在残墙断臂下悠闲休息的“骘陟”,与白墨恒小朋友轻松交谈的“境由心生”。</h5> <h5>这堵屹立不倒的残墙,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很像一尊壮硕的骆驼?下面经过的是“敏行”、“太行幽静”。“太行幽静”手拎的塑料袋里,有半袋子他采挖的蒲公英,回家蘸酱吃。据他回家吃了后说:这东西略微发苦。</h5> <h5><b>16:37分</b>,休息了一会,先行出发的“栗子”、“孤独树”,准备出发的“赵莉”,坐着没动的“青鸟”,悠哉悠哉的“骘陟”。</h5> <h5>休息了一会的“骘陟”,最后一次放飞了他的无人机,对废弃 村落的周边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拍摄。</h5> <b><u>金莲花</u></b><h5> 现在已经过了金莲花的盛开季节,但时不时也能遇到,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主流,但更显“物以稀为贵”,在翠绿的草丛里、在其他野花的陪衬下,高傲挺拔、卓尔不群,依然那么显眼夺目,惹人喜爱。</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