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艺术遗产——上海徐家汇天主堂

天宫一号

<p class="ql-block">  上海开埠以来,大量的外国人涌入上海,他们纷纷在此定居,为了能够在精神方面有所寄托,便兴建了诸多的教堂,其中最华丽的一个就是徐家汇天主堂。</p><p class="ql-block"> 徐家汇天主堂,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该教堂的前身为徐家汇老教堂,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1906年为了容纳更多人数,决定建新教堂,由来自英国的建筑师道达尔(W.M.Dowdall)担纲设计。在20世纪初的上海,道达尔是少有的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身份的正统建筑师,以设计教堂建筑见长。由法国上海建筑公司1906年动工兴建,1910年竣工。</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教堂,教堂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主体建筑为双塔型,高耸挺拔,气势恢宏。红色的外墙和和青色的尖顶交错堆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内部装饰则以白色的石柱和彩色玻璃为主,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徐家汇天主堂规模宏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上世纪初曾是上海第一建筑,被誉为远东地区第一大教堂,体现了天主教神学世界观和空间艺术的感染力量,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p><p class="ql-block"> 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钟楼全高约56.7米,尖顶31米,塔尖以青石棉瓦覆盖,尖顶上十字架直插云霄。</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尖屋顶和尖拱门构造充满了欧洲中世纪教堂的氛围,给人一种庄严肃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教堂外部的北侧墙壁上有几处石质型装饰物,它就是滴水兽,这种设计是哥特式风格的一个特点。滴水兽是建筑输水管道排口终端的一种雕饰,一般被雕刻成动物或鬼怪的模样。屋顶上流下来的雨水通过滴水兽的嘴排出,防止雨水沿着建筑物墙壁流下来,侵蚀墙壁石块之间的砂浆。但由于风化破损,已经失去了原先的排水功能,但人们仍能从这些滴水兽中感受到当年的精美雕工。</p> <p class="ql-block">  祈祷大厅高耸的穹顶和长长的通道,宁静与神圣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宗教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主祭台</p><p class="ql-block"> 祭台正中央陈列着圣依纳爵及八位圣人的雕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主祭台是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圣母抱小耶稣像:‌位于大堂之内,‌立于祭台之巅,‌俯视全堂,‌成为整座教堂的中心焦点。‌这一雕塑不仅在视觉上引人注目,‌而且在宗教意义上象征着神圣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  教堂共有64根柱子,用苏州金山石雕刻而成。‌这些柱子采用了哥特式惯用的束柱设计,‌由10根不同粗细的柱子捆绑在一起。束柱为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之一,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而是将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为教堂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使其成为徐家汇地区乃至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p> <p class="ql-block">  内部的顶部回廊,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让至少三层楼高的大厅不用人工清洗高位玻璃而且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环绕在教堂两侧迴廊共有19座小祭堂。小祭堂与主祭堂相辅相成,增加了教堂的功能性,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宗教活动。增强了教堂的整体美感和宗教氛围,让信徒们在参与宗教仪式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上帝的光辉和神圣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简洁、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  彩绘玻璃是哥特式建筑的重要特特征。每个小祭堂中的窗户上都有图案,这些图案通常描绘不同的圣经故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徐光启与利玛窦——中西文化交流典范</p><p class="ql-block">‌ 徐光启,上海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他在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是上海第一位天主教教友。</p><p class="ql-block"> 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在农学、数学、天文、历法、火器、军事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主要著述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等,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利玛窦,原名Matteo Ricci,意大利人。是耶稣会传教士,1852年被派往中国传教,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与徐光启的友谊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1600年徐光启在回上海探亲的路途上遇到了利玛窦,两个晚明的科学巨人第一次相遇。1601年利玛窦得到明朝神宗皇帝准许长居北京,徐光启因而有更多的机会与利玛窦交流。比利玛窦小十岁的徐光启,视利玛窦神父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从利玛窦那里徐光启学习了西方科学知识,包括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利玛窦则通过学习汉字并发明独特的记忆之术,掌握了汉语言的逻辑,以便更好地传播天主教和西方科学知识,他的努力为后来的传教士树立了榜样。‌他们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徐光启率先确定了几何学在中国的名称为“几何”,并创立了诸如点、线、面、直角、四边形等几何术语的中文译名,这些术语至今仍在使用,并影响了东亚等地。《几何原本》的翻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p><p class="ql-block"> 1633年徐光启归葬上海故乡,因此地原是肇嘉浜、蒲汇塘、法华泾三河交汇处,为纪念徐光启,此地更名为徐家汇。1933年徐家汇天主堂举行了追祭徐光启逝世300年大型系列宗教活动和学术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