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书赠战友表达衷情 <p class="ql-block"> 在燕园居民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97周年联欢会上,退役军人老战友们激情“拉歌”重现军营火热生活、演唱演奏“军歌”、朗诵“八一情思”、欢跳“拥军花鼓舞”,还特邀三位老军人讲述战斗亲历和文化情怀。其中,张兆群同志讲他钟情中华传统文化热爱诗词书法的故事,格外有一种不平常的感染魅力!</p> <p class="ql-block"> 今年83岁高龄的张兆群同志,在讲述他的文化情旅特别是两次见到毛主席的经历之后,当场表示向老战友、向燕园居民赠书百册。赠送的这本《缅怀集》是他多年来创作的诗词汇编,内分“领袖篇”“初心篇”“元帅篇”“大将篇”“纪念篇”“筑梦篇”“山河篇”“战友篇”“乡愁篇”,共计百首。篇篇章章,充满深沉浓郁的家国情怀。《缅怀集》作为“泰康居民作品集系列丛书”,已被收入“泰康书库”。</p><p class="ql-block"> 燕园总经理葛明当场向张兆群颁发了《赠书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八一期间,燕园还为张兆群举办了书法专展。精选了魏碑、唐楷和行楷四十八幅,题材多为赞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圣地。幅幅大尺寸书法作品,不仅情透纸背,而且也表达了他对中华传统诗词的钟爱,展示了他精湛的书法功力。展览受到燕园居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p> <p class="ql-block"> 所有展出的书法作品,均悉数赠送燕园收藏。葛明总经理也当场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纪念“八一节”,倍思战友情。日前,张兆群收到老战友从广东发来自编图卡,引用他在收入《缅怀集》的词作《八声甘州·致204战友》(见下图。注:204,部队番号,指原总后勤部驻重庆办事处)。个中思念战友之情,意味隽永,情长谊深。</p> 参军从文长卷书法献伟人 <p class="ql-block"> 张兆群同志,1961年从山东济宁原籍入伍。1964年入党。1998年退休。从军38年间,他先后在连队、团队、军队院校和总部军委机关工作,经历了多种岗位的锻炼和考验。1996年底总政治部干部部对他进行全面考察后,作出如下评语:"德才较好,群众威信较高。"这是对他军旅生涯的最好评定。</p><p class="ql-block"> 他最感幸运的是,服役期间先后四次在军队初、中、高级院校学习、深造,使自己在军政素质和文化修养方面有明显进步,也为以后的书法、诗词和国学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退休以后,他学研不辍,继续报名参加老年大学,进修“国学”,尤习诗词创作,师从名家专攻行楷书法。学识才艺又有长进。幼时习文梦、军旅文创情,得以践行,志愈弥坚。</p> <p class="ql-block"> 张兆群在部队工作期间,一贯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先后两次亲见毛主席,对领袖对党充满崇敬和热爱。他在退休后钻研诗词和书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以楷书敬录毛主席诗词的强烈愿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下面请听张兆群同志“讲故事“的录像片段。点开播放▶️观看。)</span></p> <p class="ql-block"> 前后历经近三年时间,他背诵记忆心领神会并恭敬书写,从毛主席忆“风华正茂”“指点江山”,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公开发表的六十七首诗词,尽在张兆群工整楷书笔端一一展现雄风!</p> <p class="ql-block"> 兆群同志毕恭毕敬呕心沥血,终将六十七首毛主席诗词书写成了60米横幅长卷。每个字都饱含着他对伟人的敬仰,每个字也体现了他对祖国书法艺术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 诗词书法长卷既成,立即得到书法界好评。当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恩师吴未淳对他的人品和书法做出了“秉性忠厚”和“饱含灵秀”等高度评价。著名书法家沈鹏为其书写了“张兆群楷书艺术”题名。</p> <p class="ql-block"> 张兆群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和精湛的书法艺术,受到了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的赞赏。该会在向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推荐张兆群诗词长卷时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缅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对红军老前辈的崇敬之情,我会会员、军旅书法家……张兆群同志历时两年半时间,几易墨稿,书写成《毛泽东同志诗词六十七首》,长60米,宽60公分,共计5200余字。“ “此作品书法功底深厚,笔力刚劲,方圆兼备,结构严谨,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意将张兆群同志书写的《毛泽东诗词六十七首》书法作品原作,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希望能予以收藏,为盼。”</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纪念堂经认真评估,很快同意永久收藏张兆群同志书写的《毛泽东诗词六十七首》书法长卷原作。2007年4月,纪念堂举行敬献仪式,张兆群夫妇应邀前往参加,接收了纪念堂颁发的《收藏证书》。</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在解放军总政治部老干部局的支持下,张兆群同志将《毛泽东同志诗词六十七首》书法作品付梓成册,共印2000多本,分赠给当年健在的老红军,留作珍贵纪念。</p> 钻研国学长卷赠家乡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研习书法,必然涉及国学底蕴。走近张老在燕园居室的书桌,文房四宝,样样齐备。走近他的书架,可见除毛主席著作及诗词外,《二十六史》《四库全书》《资治通鉴》……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我们找到了张兆群夫妇入住燕园两个月时的一段接受采访的讲话视频。他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请打开视频▶️,聆听讲话录音)</span></p> <p class="ql-block"> 目前,他的专著《易经浅说》已经出版。“编审评语”说:“此书对《易经》的解读笺疏具有主见,不盲从古人、大师之说;而且注文具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他的《周易新说》第四稿也在修订之中。</p> <p class="ql-block"> 张兆群习字始终专心致志,孜孜不倦。他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字字玑珠,惟妙惟肖。2004年元宵节那天,他是在沉醉于书法海洋中度过的,为临摹《大唐三藏圣教序》他从临晨六点至午后十三点多,连站书桌前近七小时挥毫布墨,一气呵成。这幅八尺“巨作”,现已赠送燕园收藏。</p><p class="ql-block"> 他继将《毛泽东同志诗词六十七首》书法原作敬献毛主席纪念堂之后,又将亲笔书写的《孙子兵法》、《道德经》《金刚经》三部各60米长的书法长卷,赠送家乡山东济宁市博物馆永久收藏。他先后荣获的《赠品证书》《收藏证书》,如今一件件陈列在他的书架上熠熠生辉,静述着这位老军人倾心祖国诗词书法的赤诚情结和默默贡献。</p> <p class="ql-block"> “八一”建军节过后,燕园公众号专题报道了张兆群同志入住燕园后终于实现了两个愿望:1.修订诗词、出版自己的诗集;2.举办自己的书法展览。</p> 琴瑟和鸣夫妻同扬中华文化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张兆群和妻子曾银仙的一段爱情佳话。</p><p class="ql-block"> 两人同为军人。曾银仙同志身为部队医务工作者。那还是1967年秋天,银仙奉命出国参战,投身战地救护工作。出征前,他俩所在的团队和医院的领导出面牵线,介绍二人相识。随后,银仙上了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冒着敌机轰炸,勇敢抢救伤员,荣记集体三等功。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曾银仙不幸负伤,一年后返回祖国。1969年5月26日,领导“指婚“终成正果,二人喜结良缘,成就了夫妻一生美满的婚姻。对此,《北京社区报》曾作为社会美谈加以报道。</p> <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二人住进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当得知燕园的“诞辰”也是“6·26”时,夫妻二人顿觉缘分深远。下面是他俩结婚40周年那天,拍下的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 曾银仙这天穿戏装拍纪念照,是有缘由的。原来,她从小就喜欢京剧,参军后,又参加文艺宣传队活动多年。在全军第四届战士汇演中荣获“优秀演员奖“。退休后更参加了“京剧戏迷社“,有机会得到一些京剧名角的言传身授,逐步成为京剧“票友“,出演过《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最爱唱《红灯记》里的小铁梅,还经常演唱脍炙人口的《梨花颂》,曾应邀到央视戏曲频道录制节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这里,我们不妨来欣赏一段曾银仙的《梨花颂》表演唱。请打开下面视频▶️播放。)</span></p> <p class="ql-block"> 夫妻入住燕园后,她虽然体弱多病,仍积极参加居民京剧俱乐部活动,一有机会就给高龄老人来段清唱,深受欢迎。她不久前一曲钢琴伴唱《红灯记》选段,还上了百度热搜,被点击欣赏上万人次。</p><p class="ql-block"> 夫妻二人在燕园相濡以沫,为弘扬中华文化,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促进居民“文化养老”,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有朋友说:“琴瑟和鸣,夫妻同扬中华文化”。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奉献余热,做出更大贡献。</p> 燕园文化享老广结战友情谊 <p class="ql-block"> 燕园养老社区,如今三千居民。五星级的硬件设施和善待长者亲人般的服务,聚集了共和国建设者中的各方长者,人才济济,文化养老,乐享长寿时代。</p><p class="ql-block"> 年年“八一”,离退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兵”们像过生日一样庆祝联欢,互相激励“不忘初心”,互相学习“老有所为”,战友共进,发挥余热余力。</p><p class="ql-block"> 作为本美篇作者,我也是一名老兵,有幸结识张兆群、曾颖银仙战友,时而互相切磋传统文化,有时同台演出文艺节目。战友情深,互勉互励,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26日,欣逢燕园七周年诞辰。我写了一首《我赞燕园松》短诗,意在颂扬青松不老燕园人。感激张兆群战友将这首诗词写成书法作品,向居民展出。此举也算是我们战友共同对自己的家园——燕园社区,对身边的朋友——居民邻里,所表达的衷心“礼赞”吧!</p> <p class="ql-block"> 我在当时的展览会场,按开幕式主持人的要求,为参观者朗读了这首诗,并向书写战友张兆群同志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下面打开视频播放▶️,可听我的朗读)</span></p> 附:张兆群诗词书法作品3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