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贵阳印象)</p><p class="ql-block">去贵州旅游,是在我们出发前的一个月就计划好的,因为孩子即将步入社会,要去独立地工作和生活。我们这样的一家三口,以后就难得能凑在一起享受这样一个团聚放松的时光。所以从计划的确定下来,到实际的成行,旅游的事每一天都被孩子惦记着,行程里每一天的安排都让她反复推敲,每个游览、品鉴、住宿、交通的环节她都做了细致的安排。孩子的成长,在不经意之中,已经取代了以往我们夫妻俩在家庭活动中组织者的位置。在英国如此,在国内也一样,我也慢慢习惯并接受了这样一个被安排被照顾的角色,服从指挥而不去操心。</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中午从扬州市区出发,在扬泰机场乘坐的飞机,等到离开黄梅天里闷热潮湿的扬州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的时间了。银鹰迎着落日,一路地向西飞行,我隔着机窗在高空之中欣赏了落日霞光的火红和绚丽,当夜幕降临,身下城市的华灯初上的时候,我们的飞机也降落到了贵阳龙洞堡机场。我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云贵高原上凉爽的晚风,就让人的精神为之一震。机场上联系廊的墙上有大幅的广告牌,上面写着:爽爽的贵州欢迎您。我想这广告倒也朴素贴切。夏日,从蒸笼一般闷热的华东平原,来到了云贵高原这样的清凉之地,怎是一个爽字了得。</p><p class="ql-block">同样是朴素,在一般大城市的夜晚,街道上有了川流不息汽车灯光的映照,商铺前有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的衬托,有了来来往往过夜生活的俊男靓女的喧嚣,难免会让人对城市产生出奢侈浮华、光怪陆离的观感。而贵阳却是不同,在热闹繁华间却显得淡定和从容。汽车划过马路,就好像是流光划过水面,只带过一阵阵穿过街道的凉风。城市的高楼大厦在街灯柔光的衬托下,仿佛是舞台剧中的背景,衬托出夏夜的柔和和宁静。当来到约定好的酒店,安顿好行李。我泡上杯清茶,俯视着身下面那个有着万家灯火的城市,欣赏着街灯路面上流动着的车水马龙,思想如同是在信马由缰,无序而又悠扬。心情也如同这杯盏里飘出的茶香,慢慢溶解入这城市的夜风里。来到贵阳的第一个夜晚,是一个平静又安详的夜。</p> <p class="ql-block">(二:荔波的小七孔)</p><p class="ql-block">小七孔风景区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县,它的区域位置已经很靠近广西省的融水县了,距离我们居住的贵州首府贵阳路途遥远。黔地多山,所谓望山跑死马。若一路乘坐汽车去景区,不仅耗时长,人也会因旅途奔波而疲惫不堪。所以我们选择了火车做为交通的工具。为了能赶上一天里首趟去荔波的列车,抵达贵阳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又一次踏上了征程。</p><p class="ql-block">关于荔波,我慕名了很久,在少年时期学习地理时,老师就以荔波为例子,来讲解喀斯特水蚀岩溶地貌的形成。等到人过中年,有了互联网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每天都被动地接收着各种碎片化的天文、地理、时政、经济的信息,也不知在什么时候起,我对荔波和大小七孔桥就有了图像和文字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据网上记载,荔波大小七孔景区是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是一处玲珑而又精致之地,有着“超级盆景”的美称。它的景点主要集中在长约12公里的狭长幽谷中,其中飞云洞、水上森林,小七孔古桥、涵碧潭、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等都独具特色,宛若仙境。于是又有着“地球上的绿腰带”的美誉。</p><p class="ql-block">而当我今天慕名而来,真实地面对这扑面而来的绿色世界时,我真正震撼于这荔波的绿了,这荔波的绿,绿得鲜活,绿得清灵,绿出了幽静,绿出了神韵。我去过西北的大漠,去那里描写过在戈壁荒漠深处挣扎迸发出的顽强生命之绿。我去过江南水乡,也在那里记录过二月柳稍上萌发出的新春伊始万物复苏的绿,但它们都不如这荔波绿。荔波绿是一种不一样崭新的绿。怎么说呐,这是一种澎湃着的激情的绿,这是一种洋溢出的青春的绿,这是一种孕育了的生命的绿。小七孔景区在两山间的峡谷之中,两边山峰并不高,峰峦起伏之处都有着原始森林的覆盖,树木茂密而又繁盛。高枝上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绿的耀眼,林木间的灌木在树丛的阴影里绿成了墨绿色的一片。而这还不只是山是绿的,除了银链般的瀑布,荔波的水也是流趟着的灵动的绿,这是一种干净的绿,是一种滋润的绿,是一种跃动活脱的绿,是一种醒目清心的绿。山的绿和水的绿在一起,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也说不清这绿是来自石上树下的清波水流,还是来自倒影在平静水潭的远山叠嶂,许是相互的暄染,许是互相的传递,让这片天地变得绿意盎然。看到这荔波绿,我才知道古诗词中的“绿如蓝”是有的,且不仅是有“绿如蓝”还会有如梦似幻的“蓝如绿”,你看这整个蓝天白云下都融入了这绿色的世界中,这不就是“蓝如绿”吗?荔波绿,绿的晶莹剔透,如同像流动的翡翠。荔波绿,绿的漫山遍野,如同连绵不绝的浪波。</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景区的东门坐景区公交直接到靠近西门的卧龙潭的,因为从这里出发到小七孔是自上而下的路线,人徒步游览会比较轻松,一路走来,卧龙潭,鸳鸯湖,翠谷瀑布宛如一幅逐次铺展而开的绿色画卷,人漫步在画卷之中,入眼的是天青、云白、山绿、水碧,入耳的是水流潺潺、鸟鸣不断,入鼻的是水气里夹杂着林草的幽香,入身的是丝丝水汽的带来的清凉,慢慢走着,我那颗在夏日里烦恼躁动的心也逐渐变得平和宁静。</p><p class="ql-block">沿着河边,一路漫步而行。林傍水生、水绕林间、积水成湖、落水成瀑,诸般美景无法用笔墨去描绘,难以用文字来表达。在这浑然天成又巧夺天工的美景之中,我最难忘的还是水上森林和石上森林。</p><p class="ql-block">所谓石上森林,是树木在石头上扎根生长而成的奇异景观。有参入云天的乔木、有向阳而生的灌木、有龙飞凤舞的藤蔓,它们从岩石之间的缝隙上钻了出来,从石头上的裂痕中挤了出来,可以说哪里有空隙,就能从哪里冒出来。树木用它们坚韧的生命力,用它们顽强的意志力,在没有缝的地方,爆出一条缝出来。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了一条路出来。坚硬的岩石如同大地的骨骼,生冷而又顽固,但一旦有阳光的召唤,树和藤的生命种子就要在岩石底下的缝隙里拼了命地吐翠发芽,顽强地把根深深扎入石缝,努力地把头向上昂起让身体挺立,这已经不只是一片大自然的景观了,它还诠释了生命的力量,展现着不屈的精神。</p><p class="ql-block">与石上森林相邻的就是水上森林,这片森林中的树木并非完全生长在水里,而是沿着河道自由生长。它们有的生长在水中、有的在扎根在岸边。清澈的溪水从树林间缓缓流过,水面上波光粼粼,树木和树木的倒影在水面上相映成对,宛如佳偶天成。溪水并不深,上面有着石块铺就的小道,曲曲折折而又高低不平。人行进在小道上,不时有低矮的树枝,有倒挂着的藤条擦过身畔肩头。而此时中午明媚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撒在人的身上,所有的触觉都是柔柔的,痒痒的,暖暖的,麻酥酥的。也正是在这当伙,你一抬头,会看到鸟儿在树稍的枝头上跳来跳去。不时发出几声鸣叫,这鸟鸣声伴着潺潺的水流,更彰显出林间谷地的宁静深邃,我突然想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虽然现在是白天,但却有着一样的空灵,一样的幽静,诠释着一样的意境。</p><p class="ql-block">载着一身的清凉,带着恬静的心境,我们离开了荔波,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满载而归了。荔波,你这地球上的绿色腰带,真美,真好</p> <p class="ql-block">(三:安顺的黄果树)</p><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是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据吉尼斯世界记录记载是中国的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瀑布,我不知道这是以水的流量,还是以水流的落差或是以其他参数对比而排名的,总之是打我小时候起,黄果树瀑布就已经是驰名遐迩了,小学的语文书里有《黄果树听瀑》的课文,中学的地理课上有黄果飞瀑的插图照片,电视剧《西游记》以瀑布为取景地,就连香烟也用了黄果树做为品牌,可见它在国人生活中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我追本溯源,查找到的历史是在崇祯年间,徐霞客游历贵州,看到了黄果树瀑布,被它的宏伟气势所震撼,兴然提笔写下了“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的评句,文字精炼而又传神。有了大旅行家的评点,又经过四百年口耳相传,黄果树瀑布终于是家喻户晓名扬天下。我慕名了很久,今天终于来到了实地。</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由两部电梯飘然而下,就到距谷顶约百米的谷底了,谷底出口有一水滩叫马蹄滩,与马蹄滩相连是一水潭,名为犀牛潭。马蹄滩水面开阔、水势平缓,水流平静而无声,所以那哗哗的水击石床的声音是从犀牛潭深处传来。我随着人流向着声音的源头方向缓缓行去,人渐近而声渐响,慢慢就感受到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从濛濛胧胧、如烟似霾的水雾,到如牛毛细针般的碎雨扑打到人的身上。我一抬头,就看到水潭对岸宏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了。</p><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突出的石崖把瀑布分为了四条,而随着水瀑的下落散开在瀑布尾部的水幕又连成了一片。白色的水流像无数银白色奔腾着的战马,义无反顾地冲击向悬崖下的深滩,巨大的冲击声响如同是呼啸着的奔雷,水潭上面的激流翻腾好像是沸腾的滚锅。这是怎样一种如虹般的气势,水已经不再是包容大度、儒雅恬静,婉转含蓄、温柔甜美的形状,而是变成了滚滚的钢铁洪流,如同千军万马一样排山倒海般地横冲直下,激起如雨似雾般的腾空而上的水花,,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到了数百米。而此刻阳光就挥洒在这漫天的水雾之中,映照的水雾如同卷起的堆堆白雪。在适当的角度看去,水雾间还能出现如梦似幻般的彩虹。</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里,有着同样壮观景象恢弘气势的是北方的壶口瀑布,这两条瀑布应该是在中华大地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的。我突然间这样想:无论是南方的黄果树瀑布还是北方的壶口瀑布,它们都像是象征或者是诠释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那精神是百折不挠,那精神是自强不息。那是一种向着前进的方向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那是一种面对艰苦困难团结坚韧,奋发图强的力量。在这声如雷鸣气势磅礴的瀑布旁,我有了一种思想上的明悟。</p><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景区包括三个主要景点,除了黄果树大瀑布,还有天星桥和陡坡塘瀑布,据攻略说天星桥景点分上下两段,是以下半段为景色绝美,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就直接游览了天星桥的下半段景点。而就是这一半景色的游览,就让我惊叹天工造物的神奇,感慨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天星桥的风景成为了我在整个黄果树景区游览之中最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的七千米处,也是由石、树、水神奇组合而成巨大的天然盆景园,而和静态的盆景不同的是,这里的水是流动的,这里的石是风刀水刻出的,这里的树和藤木是自由生长无拘无束的,所以这里的景色更加的美妙,更加的充满灵性。</p><p class="ql-block">先说水吧,入口处的就有一个绿谭,潭水温和平静波澜不惊,和四周的山石绿树和谐共处又相映成趣,水潭之中有着一些睡莲,在水潭中央静静地飘浮着,几朵白色的粉色的荷花点缀在莲叶的上面。而水潭的四周都是山峰,午时蝉鸣声声,显得谷底的小潭更加清幽宁静。我沿着道路前行,水也在山林石壁间时隐时现,并逐渐有了些流动,由涓涓细流的小溪,慢慢变成了微波荡漾的小河。而随着道路的延伸,水流还在逐渐地壮大,并逐渐地变得活泼和欢快。当我们沿着道路到达了冒水潭的时候,河面就变得更加的开阔,水流也变得更加的湍急,并逐渐有了些恢弘的样子,河水在曲折起伏的水道急促地穿行,跌跌撞撞般地撞击着两岸的石壁,并不时溅起白色的浪花。而这些还不是一首音乐的高潮部分,等水流到了银链坠瀑布,水势就变的更加的汹涌,水流变得更加的急促,河水从断崖间飞流直下,带起的水花如同银链般的倾落。水声轰鸣,在蓝天的衬托下,在炫日的映照下尽显出壮丽恢弘。如此的生机盎然、如此的朝气勃勃、如此的激情洋溢和意气风发,这才是水流的最强音,这才是一部乐曲中最美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乐章。</p><p class="ql-block">那么再说说石和树吧,游览天星桥的前半段据说是去看“石中水”,游览它的后半段主要是看“水中石”。而因为行程匆忙,“石中水”我们没有看到,而游览到的“水中石”却同样让人的眼睛不由得一亮。一路上的石林、石崖、石桥,石壁这些云贵高原山里最常见的东西,在这里的出现都有了化腐朽成为了神奇的样子,都有了它的新鲜,它的秀美,它的不平凡。我们沿着天星桥的山道一路徒步而行,就一不小心一脚踏进了这立体的古典山水的画卷之中,这一路上看到的山石林壁你说它小吧,它却有五岳的雄奇之姿显露出了挺拔峥嵘。你说它大吧,它却玲珑剔透,尽显出秀美娇丽的模样。树从石崖的缝隙里悄然地生长,藤从石桥的两边静静地垂落,连那青苔也在石壁上默默地生长,于无声处中孕育着一片的生机盎然,而这一片的生机在流水的滋润下,更有了灵性,“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人一路走来,欣赏了一路行云流水的风景画,浏览了一路字字珠玑的散文诗。让我不由得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带上这样心旷神怡的心境,迎着夕阳余辉中半边天空的火红的晚霞,我踏上了去贵阳的归途。明天,我们旅行的目的地将会是铜仁的梵净山。</p> <p class="ql-block">(四:铜仁的梵净山)</p><p class="ql-block">铜仁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部,东邻湖南省的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而梵净山处于铜仁的西南部,在武陵山脉的深处,也是武陵山脉主峰。“梵净”两字来自于佛教用语,取梵天净土的意思,所以梵净山也是佛教名山,是未来佛祖弥勒佛的道场。</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贵阳赶到铜仁已经是中午时分,换乘景区公交车赶到梵净山的山脚下时,更感觉到了时间的仓促。因为从梵净山山脚到顶峰老金顶,步行需要走四个多小时的山路。于是决定乘坐缆车上山,接着又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才终于坐上了去梵净山半山腰的缆车。</p><p class="ql-block">一条索道,缆车通过也就十五六分钟的时间,却横跨穿过了连绵七八个山峰,人在缆车上俯身看去,脚下是高大遒劲的古木连片成林,顺着山势的起伏而郁郁葱葱连绵不绝。再远之处更是坡陡谷深,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向着前方仰望,是一片片的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之间奇峰矗立。这样的险峻奇观,让人不由地感叹拉缆绳建塔基,架设缆道工人的卓越和伟大。“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把一切改天换地、惊天动地的蓝图变成现实的,都是那些默默无名的,普通而又平凡的劳动者。</p><p class="ql-block"> 缆车的终点只是梵净山的半山腰,距离峰顶附近的蘑菇石还有一千多阶的石阶路,于是我振作精神开始爬山,登山之路虽然没有岩石陡峭的险象环生。但也让人筋疲力尽、感觉困难重重。尽管上山的山路是有台阶的,但山道非常的陡,台阶的跨步高且看不到尽头,常年养尊处优的我,爬到一半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再向上爬更感觉心跳加速、浑身乏力。我张开大口呼吸但人依然感觉到喘不过气。不熟悉的山道的人是不知道前方的路是还有多长的,我逾步逾驱的行走看不到一点登顶的希望。此时,有诱惑的声音在我的身旁响起:“老板,来坐滑竿嘛,二百,直接到顶”,心里不由的天人交战:坐还是不坐?坐了吧,不能坐。最终我还是没有坐,挣扎着向上前行,当感觉自己的体力即将耗尽、意志即将崩溃时,仿佛是峰回路转,人抬头一望,发现在不经意间自己已经到了山路的尽头蘑菇石了,不由得为自己庆幸:我在体能上又突破了自我,思想也抵御住了诱惑。于是我不由得这样想:虽然读万卷书能够了解世界,但行万里路更能体验世道人生,这大概正是人要旅游行走的真谛吧。这不长的一段山路,却让我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蘑菇石四周是白雾茫茫。当一阵风吹过迷雾散开,视线豁然开朗时,才发现蘑菇石的顶上还有高峰,红云金顶和老金顶两座山峰就分别矗立在前方的左右两边。而我们的目的地则是去登上红云金顶。</p><p class="ql-block">所谓红云金顶,是因其在清晨和黄昏之时,山顶常有红云瑞气环绕,从而得名。我们从蘑菇石向前走,在山坳间的承恩寺前稍作休息,就又踏上登山的路,红云金顶,是一座孤峰耸然峙立,垂直陡立的高度有数百米。山体四周的岩石皆是深黑之色,不着一木。山崖如同斧劈刀削,嶙峋陡峭。而山峰的顶部有一峡谷,深近百米却宽米许,名为“金刀峡”,使山顶好像被金刀劈分为了两半,其两边峰顶上各有一寺,一曰释迦,一曰弥勒。中间由一座天桥连接。我们从山脚向上仰望而去,云袅雾绕间寺庙小若棋子,却又玲珑精致,恍如飘渺天空上的庙宇,好像是巍峨山峰顶的神迹。</p><p class="ql-block">跟着人流,走走停停,所以人并不感觉吃力,也没有攀爬险峰的恐惧。一路之上山岩似铁,峭壁如削。其形或如走兽飞禽,龇牙咧嘴棱角锋利而寒气森森。或如城堡雄关,在寒天冰色时仍城垛萧然刀枪凝立。又或如天书叠层,页色黑亮似铁铸,累累摞置在洪荒天地之间,不惧日晒雨淋,不怕风打霜侵。我一边攀岩一边遐想,不知不觉之间人就到了山顶。</p><p class="ql-block">终于见到了山顶上的两寺一桥,寺庙是建在险峻的方寸之地,虽面积狭小,但历经数百年风雨,淡黄色的外墙和朱红色的檐角色彩斑驳,尽显出岁月的沧桑。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从遥远的山脚下依靠人力,肩挑背扛地搬运上来的。这里的一木一石都是在崖底靠双手砍伐开琢而出的,由此可见精神信仰的伟大,宗教力量之不凡。山崖之上庙宇飞檐肃穆庄重,其巍峨险峻处直击人的心灵。在晨钟暮鼓之时,红云金顶上云遮云散,烟起雾绕。恍若极乐天际的梵音,飘飘渺渺,萦绕在山顶,也萦绕在游人的心间。</p><p class="ql-block">梵净山,我们登顶了,虽历经艰难险阻,但最终收获了欢乐祥和,梵净山,我们来了,踏着江南水乡的浩渺烟波而来,梵净山,我们走了,踩着云贵高原的七彩云霞而归。梵净山,你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上,我的梦里,我的记忆之中。</p> <p class="ql-block">(五:贵州的美食)</p><p class="ql-block">来贵州前一个月,孩子就做好了攻略,心心念念着贵州的美食,她是在大学期间来过一次贵阳,品尝了几天不同花样的贵州小吃美食的,因没齿难忘且回味无穷,所以念念不忘并耿耿于怀,常在我的耳畔不停的唠叨。就这样,我知道了贵州的牛肉粉和肠旺面,知道了贵阳的酸汤鱼和豆米火锅。于是乎,在这里我特地开了一个单章,来记录贵州的美食。</p><p class="ql-block">先说贵州的酸汤,这是滇菜里的一种重要又独特的味道,贵州的酸汤起源于苗族,分为白酸汤和红酸汤两种,白酸汤是用米汤或淘米水加无叶的蔬菜存于坛中桶里,自然发酵而来,这样的酸汤简单易做。红酸汤是则把野生的小西红柿(当地人叫毛辣果)压成泥沥出汁,这需要先将毛辣果洗净、擦干,捣烂。然后再装坛,毛辣果捣烂了后放入坛中,一层毛辣果一层盐地堆叠起来,坛口处浇上白酒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密封发酵一个月左右即成。浓郁的汤汁,加上新鲜的食材,烧的时候再佐以辣椒、木姜子油等调味,让人生津开胃、满口鲜香,这就是酸汤造就的独特的贵州味道。</p><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段民族斗争的历史,在封建王朝,盐务是被朝廷专卖垄断的,普通百姓买盐不仅贵而且难,更何况食盐往往还做为民族冲突时管制的战略物资。所以山地里苗民的生活经常为缺少食盐所困扰,因为盐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没有盐烧出的菜寡淡无味。并且贵州多山,人们翻山越岭主要靠双腿,身体缺少盐份更使人乏力。所以苗族的先民们就用当地食材研究代替盐的调味料,偶然发现酸汤能解决问题,制酸的方法就从此流传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再说贵州的米粉,贵州人对米粉的追求,是一种刻进基因里的热爱,他们凭借驾驭食物的智慧,演绎了从一粒稻米到绵延软糯的粉条的精彩蝶变。在浸泡、蒸煮、压条等一系列工序中演化出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米粉,这些特性鲜明的米粉,已化为贵州人平凡生活中的一日三餐,香糯的米粉配以牛肉、羊肉,野菜、山珍。再浇上酸汁浓汤,佐以辣椒,葱姜。让人垂涎欲滴,贵州米粉,百味纷呈,米粉贵州,一嗦入魂。</p><p class="ql-block">在贵州,百般滋味之中,离不开折耳根,这是一种在我们江南叫做鱼腥草,北方叫做猪鼻拱的植物。食用其的茎叶有独特的鱼腥味。贵州人对折耳根的热爱,如同四川人对花椒,湖南人对辣椒,山西人对陈醋一样,是一种鱼和水般难分的感情,是种一日不食如隔三秋般的偏爱。贵州人对折耳根吃法多种多样,可用做凉拌,可配与腊肉小炒,也可裹在春卷里,佐料于烧烤、火锅中。我曾究其原因:贵州气候潮湿,人们口味厚重喜食酸辣。而折耳根恰好在味觉上可以平衡酸辣,所以折耳根成了贵州人的心头爱。</p><p class="ql-block">最后说一下贵州的豆米火锅,火锅起源于渔民船家,发扬光大在川渝大地,这好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我也吃了有几十年,火锅的底料也无外乎牛油,清油,菌汤,番茄等几种,在贵阳我第一次吃了豆米火锅,印象颇佳,故以文留念。豆米火锅是以红芸豆为火锅的底料,芸豆经过和猪筒骨一起熬制,熬出了沙沙的口感,汤汁也变得豆香四溢口感醇厚,用这样熬制的豆米做为火锅的底料,芸豆的软而滑口,吃在嘴里丝毫吃不到豆皮的粗慥,入口即化。汤底浓稠咸香,味道更醇更浓。热气腾腾的火锅,承载着亲朋好友团聚的欢乐和温馨,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对家文化的具象的诠释吧。</p><p class="ql-block">当银鹰在夕阳的余晖里再一次腾空,我们也离开了贵州,回首在云贵高原那片夏日里的清凉舒爽之地,回忆着在彩云深处那一幅幅美景,一帧帧欢乐的时光,我感悟出每一次旅行都同样是一次心灵之旅,是一次拷问内心自我升华的旅程。而旅途中的每一处的如诗如画的风景,都会变成我关于过往的美好回忆。今天我这把风景、美食,感悟、经历变成的文字,它也将慢慢沉淀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生命中的又一份宝贵的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