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笔者收藏的一件汉代玉佩饰,质地为和田白玉籽料,长3.6厘米,宽3.5厘米,厚1.1厘米,几乎是正方形的牌子,棱角锋利、扎手,做工精细。在玉牌的一面阴线刻“东成侯志自用”六字汉篆,另一面阴线刻画一只虎,玉牌的边侧有一通透的穿孔,可以穿绳佩戴。请看下面三幅图片所示:</p> <p class="ql-block">玉牌的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侧面的钻孔</p> <p class="ql-block">笔者查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汉印字典》,“东成侯志自用”六字完全符合汉代篆书的写法,读者可以查阅,本文不再赘述。背面所刻画的虎看起来由高处而下,虎的臀部及尾部省略,简单的几根线条将虎的动感和形态表现得生动精致,这也完全符合汉代的玉雕风格。玉牌的阴刻线是用古代的砣具带动解玉砂輾磨而成的,通过30倍的放大图清晰可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另外,从玉的沁色、玉质内部出现钙化的“饭糁点”、钻孔的方式,以及玉牌表面的包浆和温润的玻璃光泽,足以说明这是一件开门的汉代玉牌无疑。</p><p class="ql-block">经查,历史上“东成侯”有三人,都集中在西汉时期,一是淮南王刘长的小儿子刘良,一是汉武帝的哥哥刘彭祖的儿子刘遗,另一是繇王居股。究竟谁是这件玉牌的主人,无法考证。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刘良,因为刘良的父亲刘长正是京剧《淮河营》里的淮南王刘长。该剧讲的是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刘邦生前大臣蒯彻成功地说服了刘邦的少子淮南王刘长,让他发兵铲除了吕党。剧中人物虽然都是当时的真实人物,但剧情完全是虚构的,因为淮南王刘长并没有参与推翻吕氏家族的政变。</p><p class="ql-block">刘长是刘邦的最小儿子,汉文帝的同父异母弟弟。汉高祖刘邦在平息淮南王英布的谋反后,转手将淮南王赐给了只有两岁的少子刘长。刘长的母亲赵姬仅仅与刘邦有一夜风流,便怀上了刘长,后因一桩冤案而入狱。赵姬在狱中生下刘长后,含恨自杀,刘邦令吕后来抚养刘长。所以,在刘邦去世后,刘邦的儿子们几乎被吕后迫害殆尽,而刘长却免遭毒手。陈平、周勃等刘邦老臣发动了兴刘诛吕的宫廷政变后,代王刘恒进京称帝,即汉文帝。</p><p class="ql-block">刘长是文帝刘恒唯一的弟弟,因而骄恣日甚,但汉文帝一直对他十分宽容,即便刘长杀了朝廷大臣也不予追究。以至于后来刘长愈发嚣张,甚至逾越礼制,出行时竟然模仿皇帝的威仪。众大臣认为刘长罪应斩首,但文帝不忍,赦免了他的死罪,将他流放至蜀郡。刘长受此一劫,深感奇耻大辱,拒不吃食物,囚车到达雍县时,就饿死了。文帝得知刘长的死讯后,非常难过,在雍地以列侯的规格下葬了刘长,追谥刘长为厉王,同时封刘长的四个儿子为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对此作了记述:“孝文八年,上怜淮南王,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岁,乃封子安为阜陵侯,子勃为安阳侯,子赐为阳周侯,子良为东成侯。”淮南厉王刘长的四子刘良就这样当上了东成侯,但16岁时就去世了,也没有留下子女。</p><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第二个东成侯是刘遗,他是赵王刘彭祖的儿子,公元前127年被汉武帝封为东成侯。赵王刘彭祖是汉景帝与贾夫人之子,是汉景帝的第六个儿子,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公元前156年,刘彭祖受封为广川王,4年后改封为赵王,建都邯郸。刘彭祖生养了很多儿子,记载中的就有28个之多。他的第十子刘遗被封为东成侯,后被他的妃子所谋杀,《汉书·王子侯表》对此有记载。</p><p class="ql-block">最后一个东成侯是繇王居股,居股是西汉时期闽越国的末代国王。 他在公元前135年继承了越繇王的地位,当时闽越国已经一分为二了,一部分由东越王余善统治,另一部分由越繇王丑统治。居股继承繇王丑后,在公元前110年与建成侯敖合谋杀死了与汉朝作对的余善,并向汉军的横海将军韩说投降。汉武帝因此封居股为东成侯,同时将闽越人迁徙至江淮一带,闽越国随之灭亡。繇王居股的继位和投降汉朝的举动,标志着闽越国的分裂和最终灭亡。</p><p class="ql-block">笔者收藏的这件刻有“东成侯志自用”的玉牌,是其主人挂在腰间起到表示身份的作用,战汉时期这样的例子很多,考古文献也有记载,读者可以自查。</p><p class="ql-block">“东成侯”的“成”字,有些文献写成“城”字,这也是很正常的。西汉时期“成”和“城”是相通的,特别在篆刻时,减笔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西汉时期的“尚方铜镜”中的铭文减笔就很多,如“尚方作镜真大巧”的铭文中“作”刻成“乍”,“镜”刻成“竟”。玉刚卯、严卯中的铭文也不乏减笔现象。</p><p class="ql-block">通过这件玉牌,笔者感到在文物收藏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得到一件藏品,收藏的魅力在于通过藏品尽可能地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这是收藏的最大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