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所大学正式关停!大学生源危机来了?

洛阳传美📢

台湾“中时新闻网”消息,台湾大同技术学院、东方设计大学、环球科大及明道大学7月31日度过了最后一天,之后即退场,是<strong>“台湾高教史最大一波退场潮”</strong>。更早之前,已宣布今年8月起停办的还有台湾首府大学、台湾中州科技大学以及大汉技术学院。也就是说,<strong>8月1日起,7所大学正式关停</strong><strong>。</strong>当下,台湾的大学正面临着招生锐减乃至生存危机的严峻挑战。据华夏经纬网近期的报道,台湾私校工会曾指出,依出生率推估,台湾的大专新生人数将在2028年降到谷底,未来5年将是岛内大专院校的“冰河期”,预计<strong>至少有40所院校面临退场危机</strong><strong>。</strong> <h3>&lt;strong data-brushtype="text"&gt;大学关停,超400名教职工面临“失业”!</strong></h3></br>大学关停,涉及学生面临接受分发的安排,而涉及教师,则将<strong>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甚至是中年失业的难关</strong><strong>。</strong>文章开头提到的4所大学的教职工,据台教育主管部门7月30日表示,<strong>编制内的458位教职员已全部资遣或退休</strong><strong>。</strong>另外据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去年的统计显示,<strong>在近年6所大学停办的前5年,仅登记在案遭资遣的教师人数就达252人。</strong>已于2020年2月停办的南荣科技大学原企管系助理教授沈哲宇提起学校停办后教职工的经历表示,部分教职工选择到大陆发展,但大多老师<strong>失业后很难再找到同等待遇的教职工作,一些教师则被迫转行</strong><strong>,甚至沦为“流浪教师”四处代课。</strong>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福建省,近些年来已出台多个政策,吸引因高校关停而“失业”的教师或年轻博士,做出就业新选择。2017年10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引进1000名<strong><strong>台湾优秀教师至当地高校担任全职教师</strong></strong>;2021年9月出台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提到,闽台合作及教育开放稳步拓展。实施师资闽台联合培养计划、<strong><strong>台湾全职教师引进资助计划</strong></strong>等措施。去年9月12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到,<strong>加大在闽职业学校招聘台湾教师力度</strong><strong>。</strong><h3>&lt;strong data-brushtype="text"&gt;大学关停潮,在全球各地区轮番上演!</strong></h3></br>大学关停潮,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欧美、日韩等教育强国亦未能幸免。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赫辛格报告”(The Hechinger Report)4月报道:<strong><strong>今年以来,平均每周有1所(美国)高校停办</strong></strong>,相比去年每月2所的速率有所增长。伯明翰南方学院(Birmingham-Southern College)已于5月31日学期结束之日正式关停;5月31日,刚录取完新生的美国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UArts)突然宣布学校于6月7日关停;纽约州的威尔士学院(Wells College)网站挂着“关停通知”,6月11日该校发布消息,提醒在校生尽快办理秋季转学申请等相关手续……去年6月21日,参考消息网援引《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当前日本少子化正在以超出教育界预想的速度发展,或将导致<strong>超200所大学因缺少生源而倒闭</strong><strong>。</strong>据首尔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与南韩保健社会研究院发表的《人口变动和未来展望》报告书预测,韩国现有的380余所高校,<strong>将在2042—2046年期间,腰斩190多所</strong><strong>。</strong> <h3>&lt;strong data-brushtype="text"&gt;多省发文,原则上不再增设新高校!</strong></h3></br>大学关停潮虽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与启示。将视角转向大陆,一些大学早已身处生源危机的阴影之下,面临着不小的生存挑战。从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本科批投档情况来看,据媒体报道,相较于往年,出现了更为显著的志愿征集现象,<strong>不少高校专业惨遭“滑铁卢”,多次补录仍未招满,甚至出现0投档的情况</strong><strong>。</strong>从全局视角审视,这些需进行志愿征集的高校主要是民办本科。正如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的分析,好的大学招生没问题,<strong>未来招生生源受</strong><strong>影响较大的高校是高职院校、民办高校,未来有不少高校将会倒闭</strong><strong>。</strong>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乔锦忠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曾预测:<strong>“部分办学质量不高,又无特色的高等学校会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strong>一些教育学者也表示,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来看的话,少子化带来的高校竞争加剧,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大规模的高校关停,但会促进高等教育的自我革新,推动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strong>“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strong>,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为高校的未来发展定下了基调。近几年来,全国多地已开始合理控制高等院校的增量,<strong>明确发文限制新建大学</strong><strong>的数量。</strong> 随着全球人口减少趋势的加剧以及财政赤字压力的不断增加,众多高等教育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大学关停现象预计将持续蔓延。在此背景下,各大学积极寻求自救策略,实属必要的应对之举。欧美及日韩高校面临的挑战,为中国高校提供了宝贵的镜鉴。展望未来,中国高校应未雨绸缪,构建更加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机制,确保在复杂多变的挑战面前,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一过程中,中国高校需科学、客观审视并优化自身教育资源配置,强化特色学科与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需积极探索成本节约机制。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QuvyurieTIqliGj2iao3T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