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早我们便到中国最美的书馆钟书阁。这里的海岱楼是淄博的标志性建筑。在晨雨中告别淄博,我们继续前行,前往临淄。这里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代表地。</p> <p class="ql-block"> 稷下学宫遗址只是一块文物碑,但站在这里只2-3几分钟的时间,却似乎能感觉到当时知识分子习书的古风遗韵。</p> <p class="ql-block"> 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里大城西墙的排水道口,修建于春秋中晚期,一直使用到宋元时期。这里是大型的石块筑好的城墙修建规整。排水道从城墙下穿过,使排水道与城墙巧妙融合,符合流体力学原理,利于沉淀泥沙。既能起到废水外泄,旱季水系回灌,又能达到御敌的作用,真是妙哉。</p> <p class="ql-block"> 齐国故城分为大城和小城,桓公台在小城内的西北部。这座不起眼的堆土台,战国西汉时期,是齐王宫内高台、为宫内核心建筑,也是全城的最高处。</p><p class="ql-block"> 临淄八景之一的“荒台故址吊桓公”指的就是这里。我踏着泥泞之路,满鞋泥巴登上了这座桓公台,四处良田已看不出当年的威武之势,无人机飞上去,叹这座齐国故城穿越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晏婴墓</p><p class="ql-block"> 汉代人为纪念晏婴堆土而建,这里有石碑三方。作为齐国的名相。其曾是三公(齐灵王、庄王、景王)敢于犯言直谏,匡正国君之谬,尚节俭、性机敏、善词令。曾奉使楚国,临大节而不辱,世代敬仰。</p> <p class="ql-block">姜太公祠</p><p class="ql-block"> 齐国的第一任封君,著有《六韬》。其祖先曾助大禹治水,被封在吕(南阳市西)。这里是姜太公衣冠冢。太公72岁垂钓溪,遇文王,聘为师。辅文王修德以倾商政。文王卒辅武王,牧野一战灭商建周室新朝,首功封齐,工商兴国,民多归齐,平叛妄周。后传为其长子长伋,入京辅政。</p> <p class="ql-block"> 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红极一时,预约成功就是件幸事。迈步近距离触摸,俨然就是穿越时空;而真正走进历史,又岂止是一眼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