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北京看看。</p><p class="ql-block">7月30日终于安排上了。</p><p class="ql-block">带着父母孩子出发。</p> <p class="ql-block">老爸见动车🚅高兴的像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有没有劳动人民欢天喜地大丰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凌晨2点的天安门广场已经是挤满了看升国旗的人,有的是前一天晚上就在广场打地铺了。</p> <p class="ql-block">5点12分国旗准时升起!</p><p class="ql-block">凌晨2点带着爹娘连奔带跑就是为了这十分钟的升旗仪式,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母亲说第一次看见天安门广场,她问父亲:</p><p class="ql-block">天安门怎么像俺们住的堂屋一样!</p> <p class="ql-block">长城</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p><p class="ql-block">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依据长城形成了长城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p><p class="ql-block">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p><p class="ql-block">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第一次登上八达岭万里长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母亲腿脚慢,我们做地索直接到达好汉碑。</p> <p class="ql-block">小可乐说,看到万里长城心情很沉重,因为这是牺牲多少人的生命而筑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酷酷的</p> <p class="ql-block">烽火台瞭望口</p> <p class="ql-block">你能想象出万里长城上有多少人吗?看不见长城,只见人头攒动!</p> <p class="ql-block">国家游泳中心,别称“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水上赛事场馆,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该场馆不仅承担了游泳、花样游泳和跳水比赛,还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奥运遗产之一。建筑成本约为10.2亿元人民币。“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与国家体育场相对,二者共同构成了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尽管被称为“水立方”,但其建筑形态实为长方体,而非立方体。</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水立方颜色多变</p> <p class="ql-block">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容纳观众座席91,000个,其中固定座席约80,000个。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100 年,主体建筑为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6米的椭圆型,最高处高69米。国家体育场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28日落成。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p> <p class="ql-block">母亲说,这么大的鸟巢,那得住多少鸟啊!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小可乐和姥姥</p> <p class="ql-block">天坛,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p><p class="ql-block">结构</p><p class="ql-block">祈年殿是北京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大殿面积460平方米,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祈年殿内部结构无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承重。共有28根楠木大柱,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代表一年四季,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代表12个月,支撑着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代表12时辰,支撑着第三层屋檐;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殿内北侧圆形石台上的雕龙宝座和东西两侧石台上的宝座,其后都有木质浮雕屏风,宝座上分别安放上帝神主和皇帝祖先神主。</p> <p class="ql-block">打卡天坛</p> <p class="ql-block">一个天坛状冰激凌28元,老爸说吃了块金子。</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p> <p class="ql-block">回音壁</p><p class="ql-block">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传播十分有利。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会沿着墙面以声波的形式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由于曾误以为是声波反射而形成的回声,故俗称“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圜丘</p><p class="ql-block">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位于天坛南半部,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p> <p class="ql-block">天心石</p><p class="ql-block">天心石,是天坛圜丘位于中心一块圆形石板,站在圜丘坛的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天心石的石面四周环砌九圈,石中心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天心石外环砌石板九块,在外一圈为十八块,以后依次递增九块,直至第九圈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p><p class="ql-block">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会特别浑厚洪亮,有一呼百应之感。</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千米,全园占地3.009平方千米(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为2.97平方千米),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把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千米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长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1886年)重建;长廊建有273间画廊,绘有8000余幅彩画,全长728米,1990年被《吉尼斯世界大全》评为当代世界上最长的画廊。</p><p class="ql-block">长廊彩画</p><p class="ql-block">长廊的枋梁上绘有人物、山水、花鸟、风景绘画。其线条细腻,形象逼真,立体感强。其中约200幅人物故事彩画出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内容丰富多彩,贯穿中国五千年历史,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Seventeen-Arch Bridge),又称长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连接东堤与南湖岛的石桥,也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现存最长的桥梁。</p><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共有17个桥洞,中间的桥洞最大,往两侧桥洞依次变小且呈对称状,颇具几何学之美。从中间最大的桥洞往两边数,共有8对小桥洞,这8对小桥洞加上中间最大的那一个桥洞,得出的数字是9。</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9”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古代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9”有关</p><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东西向,长150米,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横卧在东堤与南湖岛之间。桥身由十七个发券孔组成,正中一孔最大两侧依次渐小。桥正中额栏上北刻“灵鼍偃月”(líng tuó yǎn yuè),南刻“修蝀凌波”(xiū dōng líng bō)。桥栏望柱共62对,望柱柱头雕有石狮540余只,形态各异。桥东西两端有4只石刻靠山兽,威武勇猛,形态生动。十七孔桥是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杰作,为研究清乾隆时期的园林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包含十七孔桥在内的颐和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镇守颐和园的麒麟!</p><p class="ql-block">母亲说是头毛驴!哈哈哈(眼泪都笑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北京特色小吃。</p><p class="ql-block">来北京一定要吃正宗的炸酱面哦!</p> <p class="ql-block">父亲16岁参军。他的青春都是在军营的磨砺与奋斗中绚烂绽放。那时他身披军装,英姿飒爽。而今近八十岁高龄仍然神采飞扬,劲节不磨!愿父母健康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