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年前,我应邀参加市关工委在濮塘中学生教育基地举行的座谈会。会后聊天时,无意中得知原市教育局局长万亚平正在整理令堂大人万正中先生的遗稿。亚平深情地说,这批文稿,内容丰富,是先父编纂《徽州人物志》时的“半成品”----经过分类的资料、读书批注、与文史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往来的信函以及对故乡霍山文史研究的心得,折射着老人严谨的“朴拙”到“死扣”的治学态度、艰辛的编纂过程和对故乡的赤子情怀。作为儿子,我有责任、有义务,必须择要编纂成书,留给后人。亚平将这些文字分《徽人徽事》《尺牍往还》《故里史志》《馨香一勺》和《萍踪指痕》五大类别,以《芜园芳菲》成书,这是“为人之子”的一件大事。 今天,我在书房将《芜园芳菲》捧读完毕,感慨不已:</p><p class="ql-block"> ◆写书难。《徽州人物志》出版时,我有幸获得万正中先生的赠书。请原谅我当时的疏忽与无知,仅仅把沉甸甸的《徽州人物志》作为一本普通的工具书去检索阅读。读完《芜园芳菲》,我惊讶,160万字的志书竟然是一个非徽州籍、无文史志书工作经历、且在残酷无情的“反右运动”、“十年文革”中遭受巨大磨难的人,在离休之后,历时十六年完成的杰作。一个人在浩瀚的国史、方志、碑传、谱牒、辞书、专著、诗文和报刊中,千淘万漉,分类整理、去伪存真,为5000多位徽州人物立传,是多么繁重的工作。只有对历史文化、对历代先贤、对徽州徽学的痴爱、尊崇和敬畏之情的人,才有可能出此成果!</p><p class="ql-block"> ◆出书更难。1999年《徽州人物志》的第三稿已成。先生将书稿送黄山市委宣传部,欲求出版,其结果令人遗憾。2000年与省委宣传部骆惠宁部长联系,无好消息,建议与“部里直接抓这项工作的安徽大学徽文化研究中心”联系。同年,再与黄山书社联系,仍然未能如愿。一直到2008年,幸遇黄山书社编辑韩开元先生推荐,出版才出现转机。这十年3000多天,正中先生的心灵历程该何等复杂。其实,出版经费预算仅13万元。不可思议的是,堂堂黄山书社,仅能承担6万元钱,甚至专门致函马鞍山市委宣传部,求其经费支持。这一定是看中书稿、决定出版,但“囊中羞涩”的万般无奈之举。市委宣传部将出版此书列为当年重点文化项目给予资助,汪永年部长倾情作2万余言长篇跋文。志书出版后,黄山书社负责人和韩开元编辑携5000元登门看望祝贺;赵宏、啸涛、徽骆驼、刘一山等专家学者,均从不同角度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志书获马鞍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荣誉奖。就当时的经济状况,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动辄百万、千万、数亿元支出,哪儿不能挤出几万元,帮助出版部门。这是出版界的悲哀、文化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普通的“贵人”不难。《萍踪指痕》中有四篇以《生命中的贵人……》为题的短文。四文共记载了七位徽州人:《徽州报》的副刊编辑、正在接受批判的区长、“右派”医生、生产队长、邻居大妈、社员大姐和社员大哥,他们在先生艰难之际,援手相助,展示出徽州人善良、忠厚、乐于助人的高贵品格。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本是与先生偶然相遇的“过客”,几封温馨的回信;精心安排下放的地点;主动送两盒葡萄糖针剂治病;在自己“饿得难以支持”的情况下,主动送两根玉米棒;主动替挑石灰这些“小事”,竟让先生视为“贵人”终身铭记,也因先生的文字永生。这是1958年至1986年时人世间真情的原始记录,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也是后人编纂《徽州人物志》的“第一手资料”。世事多舛,人生艰难,不测之事常会突然降临,有人援手何等重要。试想,若没有这几位“贵人”相助,先生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变数。其实,韩开元也是先生的“贵人”。如果没有开元先生“慧眼”,那么,《徽州人物志》可能只得暂时“藏之名山”,当代徽学研究成果宝库中,就没有这颗“珍珠”了。</p><p class="ql-block"> ◆聚精神财富难上加难。“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给社会、给家庭留下财富,大概是人生不断前行的原动力。相对而言,若社会安定,一个人通过辛勤劳动,聚集物质财富比较容易,但是,这样的财富,可能会随着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毁于一旦;而精神财富一旦形成,则可能传至永远。《徽州人物志》《芜园芳菲》是精神财富。先生自嘲其“简之又简”的书房为“漏室”,取名为“芜园”。我无缘进入“芜园”,猜想大约只有书、书橱、书桌和成堆的文稿,只有这些,才有《徽州人物志》的诞生啊。书房是精神财富的温床。置身书房,拿起书本,往往会烦恼自消。给孩子一个书房,在书房享受书的乐趣,是长辈最为珍贵的馈赠。如今,社会发展太快,不经意之间,许多优秀传统被无端丢弃,甚至“书香门第”在一些人眼中也成为嘲笑的对象。也许,有人会说,当下读书的渠道很多,电脑、手机中的书应有尽有。我无法认同此说。每个家庭都能闻到书香,都追求成为“书香门第”,许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也许可以有效破解,助使“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现实。 2024年7月29日</p><p class="ql-block"> (作者系文史专家,曾任马鞍山市文化局局长、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