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

青山绿水披霞光

当你走进博物馆时,你可能在想,今天将要看见哪些文物,它们重要吗,这个博物馆在全国是一个什么排名呢?我个人的见解,博物馆的“一级文物”和“不可出境展览文物”的收藏量决定了博物馆的水平,它也是当地文化历史对华夏文明的贡献的客观判定指标。<div>齐鲁大地作为“儒家”学说的发源地,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后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影响已经发展至今。为了更好地了解它的历史和文明,我参观了“山东博物馆”。<br>1954年,山东博物馆成立,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博物馆藏一级文物有1379件套(数据截至于2005年),位居全国第4 (故宫,国博,山西排前3),禁止出国展出文物1件 (超级国宝八角星陶豆),位居全国第11。<br></div> 介绍馆藏文物之前,首先八卦一下山东博物馆著名的有争议的题字。现在的题字来源于郭沫若写给博物院成立的贺信中的小体字放大而成。因为是行草,远处看去,可以读为“山东情妇馆”(你看像不像?),因此民间要求更换题字的呼声非常高。个人认为,书法是和环境有关的,将小体字放大使用为馆名题字,改变了环境和字体,本身就已经不算是郭老的题字了。另外馆名的功能是识别和标识,目前的题字已经达到了误导的坏作用。当今社会有些专家自作聪明,认为凡是看不懂的便是高雅的艺术,这种肤浅已经完全偏离了艺术的本质和初心。 <br><div>齐鲁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7000-8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北辛文化 (新时器),后来发展为大汶口文化(新石器),龙山文化(新石器晚期)。在远古时期,在此居住的居民被中原文化称为“东夷”,包括包羲,太昊,蚩尤,伏羲氏后裔。西周初建时,周武王分封周公和姜太公,在此建立了齐鲁两国,“齐鲁”由此而来。<br></div> 山东博物馆的气势宏伟的大厅 首先介绍馆藏唯一的一件“禁止出境展出”文物,“八角星纹彩陶豆”。大汶口文化 (4000BC-2300BC),1978年山东省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该陶豆高28.5厘米,由上下两部组成。上部为直壁圆杯,下部为喇叭形高把,造型匀称稳重。器皿的上部在红褐色陶衣上绘有五组白色八角星,绕豆腹一周均匀分布。这个陶豆看似普通,但是在距今5000-6000年前,先人能够做出如此均匀对称,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器皿实属不易。因为它是已经发现的同时代陶器中最精致和规范的陶器,代表了至少5000年前的最高制陶水平,而且由于它的唯一性,被赋予超级国宝的地位也属实至名归。 “八角星纹彩陶豆”之后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一件是“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2300BC-1800BC),1960年出土于山东省潍坊市姚官庄遗址。龙山文化介于新石器时期晚期和夏朝的早中期。蛋壳黑陶杯的特点是采用了轮制工艺,器型规整匀称,薄脆如蛋壳。在烧制的过程中,采用了特制的渗碳工艺使得制品通体黑亮。这是中国所独有的制陶技术,也是对陶瓷西来说的否定。因此这件文物意义非凡,某种意义上超过了“八角星纹彩陶豆”,但是由于有多件文物出土,它也就没有达到唯一的珍稀程度。 第二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是“兵法竹简”,西汉(202BC-8BC),1972年出土于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西汉墓。这套竹简包含“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写于140BC - 118BC(西汉文景时期至武帝初期)。“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春秋齐国人,后为吴国将军,辅助吴王在与诸侯国的战争中获胜。它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军事家和“兵圣”。“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孙膑兵法”的作者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孙膑,晚于孙武百余年。孙膑是齐国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围魏救赵”的典故由他而来。自宋代以来,史学界就有关于孙子和孙膑是否为一人的争论,它们的同时出土证实了孙武,孙膑为两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都著有兵书传世。 第三件是 “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3300BC-2300BC),1959年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出土。该陶壶为猪形的盛水容器,通体红色,打磨光亮。该容器造型生多,妙趣横生,其加工工艺展现了大汶口先民们高超的制陶水平。这是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难得的一件珍品。 以上4件文物均列于所谓的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其他六个文物如下。 商亚醜钺,殷商时期(1600BC-1100BC),1966年出土于山东省潍坊青州市商墓。钺是一种形似斧头的武器,在商代也被用作像政权力和力量的礼器。此钺长32.7厘米,正反两面铭“亚醜”二字。它的制作非常精美,是殷商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 刻文甲骨, 商代(1600BC-1100BC),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上万片的刻有文字的甲骨。主要来自社会各界和外国友人的捐赠。甲骨所刻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殷商政治,宗教,文化,王室,生产,军事等。其中“鬼方”是对 “匈奴”民族的最早记载。“鎷”是甲骨文中唯一带有“金”字旁的文字。这些宝贵的文物是研究中国文字的出现和早期宗教,民族和部落交流的重要资料和物证。 颂簋,西周(1100BC-771BC),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学者刘喜海在北京购得, 后来为山东博物馆收藏。簋是西周时期食物的盛器,此器有盖,并饰有铭文152字,记述周王册封颂为监造新宫的官吏,赏以官服,旗帜等事。铭文既是书法艺术杰作,也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重要的文字资料。 颂簋盖上的铭文,共计152字。 鲁国大玉璧, 战国(771BC-221BC),1977年出土于山东省济宁曲阜市鲁国故城遗址。玉璧是殓葬使用的礼器。这件鲁国大玉璧呈碧绿色,外径32.8厘米,玉璧两面有相同的纹饰。 这件玉壁刻蚀繁缛精美,为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在玉璧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东平墓葬壁画,东汉(25AC-220AC),2007年出土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汉墓。此墓墓顶绘制云气纹和金乌。门楣和墓壁绘有人物和鸡,狗等动物形象。内容有敬献,谒见,斗鸡,宴饮和舞蹈等场面。这些壁画展现了汉代画匠的艺术水准和绘画技巧,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 东平墓葬壁画 东平墓葬壁画 东平墓葬壁画 东平墓葬壁画 “双松图”, 清郑燮 (1693—1765)作品。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是乾隆时期开创书风画风的领军人物。他的书法绘画俱佳,是中国文人画的巨匠。该图水墨双松,一主一辅,一浓一淡,是郑板桥赠送给同学肃翁的作品。图中松树意寓同学品格高洁。画中的长篇题记讲述了同学之间的情意。此图是郑板桥精心之作,保存至今完好,实属珍品。 除了以上十大“镇馆之宝”, 以下的一级文物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们展现了大汶口文化以来(4000BC),在齐鲁大地上文明的发展。我侧重介绍了秦统一中国前的历史和文物,因为这段时间文物不仅稀少,文物的年代确定困难,文物本身对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尤其重要。 举方鼎, 商(1600BC-1100BC),1957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出土。此鼎腹内壁铸有铭文“举祖辛禹”。举方鼎造型厚重,纹饰精美。是最为精美的商代晚期青铜鼎之一。 铜簋,商代 (1600BC-1046BC) 裸人铜方奁,西周(1100BC-771BC),该方奁为清末著名文物收藏家庄恩泽的夫人于1951年捐献给国家。该奁为女用化妆盒,全长12厘米。在盒顶部有一男一女对坐的裸体小人雕塑,雕塑清楚地塑造出男性性器官和女性的性特征。盒的底部是六个裸体人形器足。此器的独特装饰在古代青铜器中极为罕见,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战国铜餐具,战国(476BC-221BC),1991年出土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这组战国时期的铜餐具分别由耳杯,小碟,盘,盒,碗等组成,外加罍形的餐具外壳,共达60件。这套铜餐具制作精良而且保存完好,在国内是唯一一件。它是研究战国时期齐国青铜制造业和地区的生活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 汉代(221BC-220AC) 蝉冠菩萨像,东魏(534-550AC),1976年出土于山东省滨州市龙华寺遗址。此菩萨像通高120.5厘米,外形修长精美。头戴一顶十分罕见的佛教高冠,因此弥足珍贵。 唐代陶俑和胡俑 (618-907) “天风海涛”琴, 唐(618-907AC),1971年山东省济宁市明鲁荒王朱檀墓出土,此琴为仲尼式,全长121厘米。琴颈处刻有篆书“天风海涛”四字。琴腹刻字两行:“圣宋隆兴甲申口口,大唐雷威亲斫”。该琴腹题款说明这是一把唐代制琴名家雷威亲造。是现存古琴中唯一形制完备的七弦琴,非常珍贵。 竹雕人物山子,明(1368-1644),立体圆雕作品,利用透雕和高浮雕技法刻画出一个松柏掩映的仙山灵境。有仙山楼阁,仙人和朝拜者。 鲁荒王九缝皮弁,明(1368-1644AC),1971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县明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皮弁是古代衣冠体系中首服的一种。该九缝皮弁为鲁王所戴,共缀有珍珠162颗。 鲁荒王九旒冕, 明(1368-1644AC),1971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县明鲁荒王朱檀墓出土。此旒冕是明代鲁荒王的礼帽。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明(1368-1644AC),1971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县明鲁荒王朱檀墓出土。此箱高61.5厘米,宽58.5厘米,箱板厚仅1厘米,箱面朱漆,箱里黑漆。此箱戗金技艺代表了元末明初漆器戗金工艺的最高水平。 山东博物馆还收藏了自西汉以来,隋,南北朝,唐,五代十国等朝代出土的古墓壁画。汉代画像石是古代祠堂,墓室上的装饰画石刻。其内容涉及了汉代的天文地理,神话传说,现实生活,民族关系等诸多领域,堪称“汉代社会的缩影”。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是华夏文化艺术的瑰宝 东汉孙氏阙画像,刻于东汉章帝元和二年,是现存最早的刻有纪年的汉代石阙,阙是我国古代城垣,宫殿,宗庙,陵墓前门道两侧的一对高层建筑。阙右侧面刻隶书一行:“元和二年正月六日孙仲阳仲升父物故行桑如礼刻作石阙贾值万五千”。<br> 东汉“邪相刘”石柱。1896年在济南历城出土。石柱于额下刻两石兽,额后刻后代铭文。由残字、铭文可知,此乃琅琊相刘某的墓前神道柱。 东汉楼阁双阙画像,为浅浮雕。此组画面为一楼双阙,画面中的主人在楼上端坐,楼下一人启门。门上铺首衔环清晰可见。楼外阙下有神态各异的侍者,楼顶空中有各种身姿的飞鸟和两只顽皮的猴子。 东汉双鹿画像,高浮雕。两只梅花鹿呈对卧状,安详自然。<br> 左图是西王母,伏羲,女娲画像, 东汉。第一层为升仙图,中间为西王母,两侧为伏羲,女娲,玉兔捣药等画像。下侧依次为瑞兽图、讲经授业图、乐舞杂技图、车马出行图等。<div><br><div>右图是东王公画像,东汉,滕州市西南乡出土,画面的第一,二层为坐在双龙椅上的东王公及其羽人,牛首,鸟首侍从。远古神话中本无东王公,汉代因尊西王母为最高地位的神,故按五行阴阳之说特别创造东王公与西王母相配。三、四层为人物和车马出行。<br></div></div> 铺首衔环画像石, 东汉,山东滕州龙阳店出土,浅浮雕。画面共分两层:一层:铺首衔环,两侧有伏羲、女娲蛇尾相穿于环内,双羊。二层:一人斗龙。原为汉画像石墓门。铺首衔环始于商代,延续于今天,是中国传统建筑门户上的典型装饰。<br> 铺首衔环画像石,东汉,山东滕州龙阳店出土。浅浮雕。画面共分两层,一层:铺首衔环,环中一带尾人作半蹲举物状。铺首两侧有嘴衔绶带的风鸟,环外两侧还各刻有一只猴。二层:中系二马,马左一人扶仗,马右一人持萁拣物。<br> 伏羲女娲画像, 东汉,1958年山东滕州西户口出土。凸面线刻,共分三层。一层:升仙图。中为西王母,左右有羽人、玉兔、九尾狐等,两侧伏羲女娲蛇尾相交贯穿。二层:起居图。男女各四人端坐,头上方有羽人,猿猴等。三层:狩猎图。一牛车左向行,车上二人坐,后跟一犬,二人抬一反绑的野兽相随,后跟一荷弩猎人。<br> 百兽率舞画像, 东汉,浅浮雕。画面共分两层, 一层:百兽率舞图,二层:车骑出行图。<br> 画面第二层左侧是纺织图,图中的织布机是目前见到的较早的纺织机械图型。<br> 纺织石画像,东汉,山东滕州龙阳店出土。浅浮雕。画面共分四层:一至二层:起居纺织、楼阁水榭。三至四层:车马出行图。中为主人所乘轺车,车前持弓步卒4人。轺车为汉代一马或二马所拉有盖可四面遥望的轻车。<br> 风伯、胡汉交战画像 东平墓葬壁画,东汉(25AC-220AC),2007年出土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汉墓。一号墓墓顶云气石壁画。 东平墓葬壁画,东汉(25AC-220AC),2007年出土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汉墓。13号墓门楣石壁画。 历史故事画像石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骊姬故事 周公辅成王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苍颉造字和尧舜禅让 乐舞杂技画像,东汉,济南历城区全福庄出土。浅浮雕。画面共分两层:一层:瑞兽图。四兽作回首奔走。二层:乐舞杂技图。中心一建鼓,右侧一人跳丸飞剑。飞剑跳丸是一种以双手抛接数量不等刀、球的杂技技巧,是古代杂技表演时最主要的项目之一。<br> 胡汉交战画像。上为一汉人骑兵正搭弓欲射杀逃亡的胡人,另一汉骑刺的胡人人仰马翻,下方山峦中隐藏着胡人骑兵,一胡兵正向其首领汇报战况;汉官面前,一卒绑来两名胡人俘虏<br><div>下图为戏蛇画像。</div> 胡汉交兵画像,第二层胡汉手持长矛对刺或持弓对射, 第三层为献俘,两汉人绑来一胡人。第四层为胡人败归,汇报军情。<br> 下图:卧羊<br>羊在古代为吉祥物,装饰在墓室门楣上,有辟邪、吉祥之意<br> 九头人面兽画像石 东汉,山东滕州黄安岭出土。凸面线刻。画面共分两层:一层:九头人面兽和龙车。二层:虎、熊、鹿、兔以及羽人骑鹿和乘鹿车。“山海经”中描绘九头人面兽是一个人面虎身的庞然怪兽,是古代神话传说的司水之神兽。<br><br> 上图,东王公画像,东汉,画面人物为东王公及其侍从。<br><div>下图,西王母画像,东汉,第一层,西王母坐在正中几前,左前为一马首神人手捧玉杯向王母敬献玉浆;马首神人身后唯一戴冠神人手持瑞草;一犬首神人蹲立。西王母右侧为一带双角帽的神人敬献鲜果,其后为飞禽走兽图案。画面上方饰云气纹。</div> 西王母画像, 东汉。画面中间为西王母,右侧为一羽翼仙人持一曲柄伞盖罩在王母头上,仙人身前有玉兔捣药,身后有二羽翼仙人收拾瑞草,西王母左侧有鸡首羽翼仙人碰杯献玉浆,其前是一蟾蜍捧盒,另有四线人手捧瑞草。<br> 百兽率舞画像石, 东汉(25BC-220AC),20世纪山东省枣庄市滕县龙阳店出土。此画像为浅浮雕,画面共分两层:一层是百兽率舞图,二层是车马出行图。此画像石形制巨大,整个画面线条流畅,刻画生动,是目前发现型制最大的汉画像石之一,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上图,胡汉交战画像,东汉, 山东滕州冯卯万庄出土。凸面线刻。画面内容:胡汉交兵图:画面内容为征伐,左端山丘中胡人执弓,飞矢如雨,两列汉骑兵冲杀;报捷:中间门楼二人手悬胡人首级,即古代谓之的“悬首阙下”;凯旋:右侧依次三人,其中蓄长发者为被俘或求和的胡人形象。一马及马上倒立的艺人,一持书使节对一轺车,当为汉军凯旋献俘之意,画面反映了汉与匈奴长久战争,最后大胜的历史场景。<br>下图,武士对练画像<br> 徐敏行墓壁画,隋(581-618AC),1976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徐敏行夫妇墓出土。从墓志知墓主徐敏行在隋文帝时任晋王杨广部下的驾部侍郎。该壁画代表了隋代绘画的较高成就,对研究隋代习俗及绘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