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欧印象系列四:奥地利印象

张红军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 奥地利印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图/文 张红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威尼斯一路向北,翻过阿尔卑斯山脉的勃伦纳山口,就到了森林覆盖率47%的奥地利。奥地利和瑞士,一东一西几乎在同一个纬度,这一纬度线,就仿佛化作了东西横贯两国的阿尔卑斯山脉。同是世界著名的山地国家,奥地利的风光和瑞士类同而不是雷同,是少了遍布全国的充满灵性的和妩媚娇艳的湖泊,相比之下,奥地利的大美自然还是逊于瑞士,但即使这样,也是美的惊心,让人迷恋让人陶醉。那山,那林带,那草地,那河流,那特有的彩色房屋和彩色房屋群,宛若印象画一般,如梦如幻。</p><p class="ql-block"> 哈哈!欧耶!突然灵感骤至___我发现,两个国家的风景,好有一比:瑞士是美女,奥地利是帅小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盘旋在阿尔卑斯山脉,居高临下,偶见一处不太大的林中小湖,湖水自然是纯美到极致,蓝如宝石,充满神秘的温情。湖水中有男女戏水,湖岸有男女日光浴。此时,窗外的树林中尚有一片片,还未融化的积雪,不由地感叹当地人的倍儿棒的耐冷性,更是感觉到,当地人那种骨子里热爱大自然,热爱户外运动,热爱山水,热爱阳光的渴望。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体魄的健美,精神的坚毅强壮。还由此及远,想到了中国的先贤"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翻越过阿尔卑斯山山脊,向北向下曲曲弯弯地盘旋,速度快了许多;竟然没有一个人眩晕。</p><p class="ql-block"> 途经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在这里用的午餐。这家餐厅竟是华人开的,店名叫〝上海饭庄"。</p><p class="ql-block"> 四周的雪山林带草地环抱着这个小镇,而且有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穿过;这是一个让人感觉只有天造地设才可能有的那种美丽、精致、恬静、优雅而又高贵的人间仙境,又犹如我们想象也无法想象到的上帝二八妙龄般的少女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鲁克是我们奥地利之行的主要城市。来此地之前,对它是完全陌生的。世界之大,让我对许多"酒香不怕巷子深"、"富在深山有远邻"的胜地,仍然是无知的。</p><p class="ql-block"> 这个城市,藏在奥地利西部的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在上游便已肥硕的因河,日夜精力充沛,欢腾地奔向北方的多瑙河,在这里用它的青春才华养育了美丽优雅,高贵而又宁静亲和的因斯布鲁克。</p><p class="ql-block"> 人是不可以貌相的,因斯布鲁克斯更是不能小觑的。</p><p class="ql-block"> 这个在中国只能算一个小镇的地方,竟然是奥地利排名第五的城市。虽然是第五,但它的历史含金量和自然风光的代表性,让这里成为世界游客观光的胜地,冠奥地利之首。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城市竟然于1964年、1976年举办了两次冬奥会,1984年、1988年举办了两次残疾人奥运会。又由此想到中国申报及举办的北京奥运会。那是举一国之力,吊足了全国人民的胃口,那些年头天上地下,东西南北中,家里家外男女老幼皆是"奥运会奥运会"。好像申报奥运会就是一种伟大的民族渴望,申报不成就是世界性的失败,申报成功了就是世界性的伟大胜利,举办成功了更是有了笑傲全球的伟大形象。</p><p class="ql-block"> 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必然要有足够的财力和文明程度。看看因斯布鲁克吧,我们应该汗颜脸红,而且更应该知道自己有"病〞。</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需要追溯的是因斯布鲁克像阿尔卑斯山脉一样厚重的历史。该市建于1239年的中世纪,现在目睹着该市从那时开始留下的狭窄的小街小巷两侧,哥特式风格的楼房和巴洛克式的建筑,并不互相矛盾地,共同展示着古老的风貌。在这里,宛若走在一种古朴宁静一种高雅文明一种富而不奢的氛围中、境界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鲁克的地标,是皇家菲尔施滕堡的黄金屋顶。</p><p class="ql-block"> 黄金屋顶建于1500年,屋顶高达3.7米,由2600块镀金铜瓦镶嵌而成,在阳光下金光闪烁。其实,这个特别的黄金屋顶,就是一个特别的阳台屋顶,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新婚之际,下令将从前的王宫挑楼改建成哥特式穹隆式的观赏阳台,以便在此欣赏广场上的比赛和戏剧表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对黄金屋顶大失所望,觉得就这么一小块阳台顶,不值得我从万里之遥而来。天下历国历代统治者,都爱权力也都爱黄金。我从中国来,自然想到中国皇帝所建的宫殿、园林,以及其它的皇家建筑的"皇家气派",那是无可比拟的。那些专供皇帝皇族享用的这一切,不仅象征了一个东方泱泱大国、古国专制皇帝和制度的"天〞,也是体现华夏民族的高度智慧,更是以炎黄子孙的鲜血和尸骨为基座遗留至今的证明。</p><p class="ql-block"> 但不可以由此推断因斯布鲁克的一般般。在欧洲风起云涌,日落月升的反反复复的争斗搏杀历史上,因斯布鲁克是这个历史大国皇帝的所在地。从中世纪开始到世界一战前,奥地利都是欧洲的列强之一,而统治奥地利,更是统治奥匈强大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就是从这里走向权力和版图巅峰的。更叫人惊诧不已的是,在马克西米利安皇帝于1490年至1519年在位期间,因斯布鲁克竟然成为欧洲艺术和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在对黄金屋顶失望之余,让我看到了现实中的美好图景:一对新人来到这里,在黄金屋顶下,新郎给新娘及陪伴她的佳丽拍照。幸福的流溢,顿时感染了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新郎新娘的不远处,是本地人相聚歺饮的露天场所;他们一个个宁静安详,笑意微微。他们漫不经心餐饮的分明是淡淡然然的日子,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自由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不甘心导游的安排,看看还有时间,便独自去黄金屋顶的后面和西面逛荡。向西走出不远,不禁大喜,因河突然明亮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因河携带着融化的雪水和沿途的泥沙,呈土黄色,一路汹涌澎湃一路放声歌唱,向着钟情的多瑙河流去。</p><p class="ql-block"> 因河的对岸,是一条雪龙卧顶般的连绵群山 。雪山顶下,照例是林带是草地,是林带中草地上依山势而建的彩色住宅和公共建筑。这是因斯布鲁克的新区,是彩色群落,是彩色山城,是立体的印象派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沿着因河向北走去。</p><p class="ql-block"> 河的东侧,即菲尔施滕堡的后面,是一片葱葱郁郁的树林,也是公园,闲坐的老人,热恋的人儿,都在这里静静地品味着自己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也看到年轻学生模样的男女。</p><p class="ql-block"> 自然想到了这一个不足20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有4万多名大学在校生。</p><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鲁克综合性国立大学,建于1669年,拥有15个专业学院,70多个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更让人惊羡不已的是,该校在奥地利高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维也纳大学,在全球排名第98位。真是山沟里的金凤凰,却也是并不外飞的金凤凰。</p><p class="ql-block"> 来到奥地利以前,耳熟能详的是奥地利的富裕和奥地利的音乐。</p><p class="ql-block"> 奥地利是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1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6330美元,其人类发展指数在2011年排世界第19位,并实行了全国社会保险和救济制度,主要有医疗、失业、养老和事故四大类保险。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p><p class="ql-block"> 记得数年前,读到《求是》杂志的一篇文章,说戈尔巴乔夫在前苏联搞改革,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国有资产就流入到了七个人六个家族手中。再想想我国,这些年不知有多少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以各种方式转到了少数的个人手里。进一步想,这些在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事儿,为什么在奥地利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是另一番景象呢?怎么成了民富国强的保证呢?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经过这方面的研究,但这样的问题,我的国起码总该要有专业组织和部门去回答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奥地利的地图,其形状像一把小提琴。这是造物主的隐喻吗?奥地利被天定为音乐之国,涌现出了那么多罕见的音乐天才,像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还有出生在德国,却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其实在遥远的中国,青年时代的我就已听过数遍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以后又受到了前面所提到的几位音乐天才作品的一点点熏陶。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有机会在北京上学,那便着魔一样去北京音乐厅去熏欧洲音乐。坚持下来也就得到一些启蒙了。我的初衷,就是觉得作为一个〝码字"的人,应该多方面地去学习世界上优秀的文化,并汲取其营养升华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什么音乐的天赋,只是心灵有一种对音乐的渴望和需求。所以我每天都尽可能去听听音乐,尤其是在音乐声中"码字〞。</p><p class="ql-block"> 步入人生的暮秋,每一年我都要通过媒体或其他方式,听一听可谓世界听众颇多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神往那金色演奏大厅和世界首屈一指的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至于那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萨尔斯登音乐节,只能靠有限的想象力了。</p><p class="ql-block"> 很想去维也纳。</p><p class="ql-block"> 但此行无缘。</p><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p><p class="ql-block"> 留一份念想,留一份诱惑,这也是一种可以品味可以浮想联翩的收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