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纪念日。</p>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从克拉玛依乘坐“绿皮动车”抵达石河子市,欣赏石城新貌,了解军垦历史,领会兵团精神,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建军节。 “戈壁明珠”石河子市,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红色“军垦文化”诞生地,是全国唯一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设的城市,是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是“兵团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午13时,动车抵达石河子站,我们冒着高温转乘计程车前往开发区酒店,一路领略新城新貌。宽阔笔直的道路两旁,是翠绿茂盛的行道树,中间的绿植隔离带匠心独创,造型各异。放眼望去,城市建筑分布合理,错落有致,完全是一派现代城市风格的景象。 放下行李,我们迫不及待地要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亲眼目睹兵团人的丰功伟绩,领略他们在实践中探索与总结的“兵团精神”。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金字招牌前,我们驻足瞻仰王震将军塑像和军垦第一楼,还有周围陈列的武器与农机具。 进入军垦博物馆,正好有讲解员进行公益讲解,让我们对兵团的学习与了解更便捷、更深入。 在展览大厅,伟大的“兵团精神”非常显眼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兵团倍加珍惜“兵团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巨大荣光,挖掘用好各类红色资源,深入阐释宣传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党员学习阵地,赫然写着“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这不仅是军垦博物馆的建馆目标,更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抱负与理想。 这里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当年,受王震将军之邀,伟大诗人艾青以及老一辈文学家、艺术家来到新疆,进驻兵团采风,体验生活,创作出了许许多多文学艺术作品,丰富兵团的精神生活。 兵团成立70年来,老一辈拓荒人住地窝子和窑洞房,制服戈壁沙漠,改天换地,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建起了“荒漠新城”,用“兵团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新人。如今,兵团不仅消灭了生活上的贫穷与落后,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回望兵团70年的历程,充分说明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举,而是长远大计。兵团精神必须永远赓续,发扬光大。 瞩目剑指苍穹的“屯垦戍边纪念碑”,纵观国际局势的动荡变化,我们更加体会到了弘扬“兵团精神”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看到了兵团“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重大作用。 第二天,我们前往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和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参观,进一步学习了解周总理对新疆、对兵团、对知青的关心关怀,深刻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