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首蓝莲花,必驾318!终于等到半年总结后的调休,自驾318的时间还是不够,进入二伏的天气,虽然酷热难挡,还是按捺不住驿动的心,那就去扎尕那吧!整理行装,检查车辆,查询路书,去体验一下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化。</p> <p class="ql-block">D 1 天</p><p class="ql-block"> 一天时间肯定是到达不了,既然出来,重点是过程,我的原则是不赶路,走到哪算哪。从家里出发,第一站下午六点到达宝鸡。先休息,顺便提前了解一下甘南:全称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的过渡地段,是藏、汉两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被称之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现代化的跳板”。</p> <p class="ql-block">D 2天</p><p class="ql-block"> 早上从宝鸡出发,一路向西北穿秦岭过天水,然后进入甘谷县,16时左右从梅川镇下高速,休息一会儿吧,下车后第一件事找衣服,不是凉快,是冷!经岷县后从G212国道转316线,从卓尼县正式到达甘南,九色甘南、五彩卓尼,海拔2469米,气温17度,到达了全域旅游甘南州。</p><p class="ql-block"> 途径很多小村庄,非常干净整洁,让我非常意外,这么偏远的地方怎么做到的,必须点个赞!</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临潭的第一个观景点就让我们惊呆了,七月的高原,正值青稞将要成熟的季节,青黄相连,整个山野呈现出的色彩层次分明,就是一幅天然的大油画铺到了大地之上,此刻一千三百多公里的行程立即感觉到不但不虚此行,而且此生必行……,夜宿扎古录镇,洛克之路起点,明天进行穿越✊✊✊</p> <p class="ql-block">D 3天</p><p class="ql-block"> 今天一大早不到七点就起床了,吃过早饭,然后去穿越洛克之路。一直不知道为何叫此之名,临时搜索一下。洛克之路,是一条极具魅力和传奇色彩的道路,因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曾经走过而闻名。这条路线起点为卓尼县扎古录镇,终点为迭部县扎尕那,全程约106公里。洛克之路不仅因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受到探险者和自驾游爱好者的青睐,还因其挑战性和令人惊叹的美景而声名鹊起。 洛克之路平均海拔4000米,沿途可以欣赏到草原、峡谷、瀑布、雪山、溶洞、宗教和文化等全方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国最美100公里”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从起点刚进入,路右侧山下一座大寺,叫做贡巴寺,一脚油门就过去了,还好走的早路上车少,又调头回来参观一下。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寺院,干净、纯粹,沿公路修了很长的转经长廊,还有八宝塔,后面是当地居住的藏族村民,再往后才是寺院,这里不是旅游景区,寺院无招牌,无简介,无大门,无摊贩,无商品,无任何商业气息,更无售票,也无其它行政管理人员,都是正常修行的喇嘛和前来拜佛的村民,连卖香火的都没有,感觉很素静,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场所。</p> <p class="ql-block">清晨宁静的寺院和行走的僧人。</p> <p class="ql-block"> 打听了一下,贡巴寺,位于卓尼县西南六十三公里处,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藏传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院之一。贡巴寺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宏伟,</span>文化内涵丰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宁静的环境,己成为旅游者和信徒们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接着穿行,从扎古录方向,景色自然美丽,由远及近高山草甸,婉转溪流,还有一片片郁郁葱葱的雪松,组合到一起风景绝美,被称为“小瑞士”。</p> <p class="ql-block"> 看最美的景,走最烂的路。这一段路先上后下,有约四十公里的非辅装越野体验路段,真的是眼睛在天堂,轮胎在地狱。一路上惊美、惊险、惊奇。</p> <p class="ql-block">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别说你去不了,洛克之路上不但是场各类汽车展,我们还路遇到不少摩友,最让我们佩服还是骑友,骑行穿越,全靠人力,而且年龄不小了,只要有梦想,就努力去实现,太佩服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我们抵达扎尕那,没有想像的非常堵车,几个关键点位都有民警值勤,路上还有巡察车,高原上工作真的很辛苦!提前预订了兴日村的民宿,正对景区的观景房,坐在房间的落地窗前,景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刚到就下起了小雨,这里海拔高度2957米,气温降至15度,所有的民居均无空调,但电热毯是标配。😁😁😁下午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再转。</p> <p class="ql-block"> 稍适休息,冒雨下到景区,乘坐交通车到一线天,然后徒步,置身一幅蔵在深山的山水画卷,虽有小雨,但也一样心旷神怡,雨中的扎尕那,云雾缭绕,俊峰若隐若现,溪水远处轰鸣,藏寨与正在成熟的青祼交相辉映,远处寺院的金顶光彩奕奕,好一派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探险家洛克誉之为“上帝的伊甸园”,“世界五十户外天堂之一”。这座天然石城,藏于迭山山脉,气候宜人,绿意盎然,仿佛人间仙境。森林茂盛,峡谷翠绿,牦牛群聚,这里是洛克之路的终点,也是甘南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金黄的青稞簇拥着一片片翠绿,如诗如醉,仿佛一幅幅画卷。晓郁说美的让她己经词穷,只会说:哇,好漂亮啊!</p> <p class="ql-block"> 民宿后面白顶的建筑是村民建的寺庙,是日常议事的地方,里面没有僧人的,外围是转经筒,每天一大早就有人过来转经,不转就好像没信仰,就和我们不上班翘班一样。</p> <p class="ql-block"> 感谢国家的进步,基建狂魔的智慧,在这以前从未人知的西北小村落,到现在炙手可热的热门景区,修路架桥,穿山越岭,拉近了扎尕那与世界的距离,离开了大建设这是不可能的。如今,乡村的蔵族同胞一样近距离感受外面的世界,而我们也不远千里体验了以前这隔世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现场盲开了两颗菩提果,一颗纯正的中国红,一颗水波纹帝王绿。</p><p class="ql-block"> 菩萨果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呢?主要是由于其成熟过程中的自然变化所致。此外,不同颜色的菩萨果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中也有特殊的含义。例如,在佛教中,绿色的菩提果象征着智慧和慈悲,而红色的菩提果则象征禅定和定力,被认为能带来正能量,理想!</p> <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圆满结束,好好休息吧,明天小独库、郎木寺。</p> <p class="ql-block">D 4天</p><p class="ql-block"> 细雨绵绵下了一夜,早上终于停了,但还是很冷,晚上电暖气开了一夜。早上云雾笼罩住山峰,藏寨此刻清新宁静,再次留恋扎尕那,这座隐于迭山中的石城,就在准备离开时,突然太阳升起,云雾开始慢慢散开,可能扎尕那也想让远方的来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吧,此时,绝美的画卷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云雾缭绕的山巅,</p><p class="ql-block">朝霞明微的寺院</p><p class="ql-block">炊烟袅袅的藏寨……</p><p class="ql-block">这些都成为对于扎尕那的最美印象,真的想多留一刻,无奈行程已安排。</p><p class="ql-block">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p class="ql-block">再会了,还有精彩的行程在后面。</p> <p class="ql-block"> 离开扎尕那,去穿越传说中的小独库,导航至铁布镇,然后换骑行模式到花湖,就走上了小独库之路。这条道路实际相当于村村通,比较窄,会车困难,但是风景绝佳,先是小瑞士风光,道路边是湍急的溪水,两边是高山峻岭,一片片雪松崇立,山脚下藏寨安然,然后逐渐爬升,经过山顶到达另一侧之后,忽然视觉一变,高山峻岭变为山坡草原,短短五十公里,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景观,更巧的是山这边还下着小雨,翻过山到了草原后天空放晴,简直两个世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虽然这是已经用滥的语句,但我还是没有想到更好的形容。</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线保持着原生态, 车辆穿行于峡谷之中,两边山势壁立,奇峰峻峭,路随溪转,溪随山转。山中合抱云杉密布,或绿荫四合,或与峰比肩,美不胜收,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穿越小独库,到了若尔盖大草原,其实已经看过了很多草原,还是被惊叹到了。她不同其他的地方,像大平原一样平淡无奇,若尔盖草原是高原上的丘陵,各个山丘此起彼伏,起起落落,即可远眺,也能近观,视野辽阔且不单调,可以称之为草原之上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花湖湿地生态保护公园实际上是若尔盖的一个点,经花湖转S213国道,我们向碌曲县进发,途经尕海、郭莾湿地等大片草原景点,第一次感受到草原之广茂,方圆几百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好多骑马的体验点,既然到了大草原,一定要耍一哈,我们选择了丘陵上的体验,虽然不敢信马由缰,任意驰骋,但是在自然的原野上溜达一圈,还是很有感觉的,棒!</p> <p class="ql-block"> 到达了碌曲,朋友早已在等待,安排好了美酒佳肴,并且今晚往草原山坡上的民宿__三角屋,彻底远离了尘嚣,只有草原和你,牧民的感觉,自由奔放。</p><p class="ql-block"> 这里海拔3000米,酒还是少酌一点吧,不能辜负了朋友们的盛情,晚饭后抓紧休息,赶写美篇,明天继续,下一站桑科草原,拉卜楞寺。</p> <p class="ql-block">D 5天</p><p class="ql-block"> 经国道568,从碌曲到夏河,中间经过桑科草原,一路道路良好,风光依旧,临近夏河县时,海拔已降了200米,在这里国道一边是种植的青祼,另一边就是牧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在此交融。</p> <p class="ql-block"> 沿途依然是草原、湿地、湖泊,还有成群的牛羊,一路向下,风光依旧,只是感觉没有上面的细腻柔和,色彩也浓郁了几分,不再细表。</p> <p class="ql-block"> 两县距离很近,一个多小时即抵达,家乡在此工作的朋友早已在等待,停下来叙叙旧、歇歇脚,他乡遇故知,人生三大幸也!中午老乡安排了当地最好最正宗的藏餐,味道绝佳,食宿一起,房间是百分之百还原藏民家居,真不错,今天中午饱餐后睡个正常的午觉,下午参观拉卜楞寺。</p> <p class="ql-block"> 下午天空大晴,蓝天白云晴空万里,但高原紫外线也厉害,感觉很晒。</p><p class="ql-block"> 驱车到西停车场,购票参观,每人40元,据当地朋友介绍,也就这几个月旅游旺季售票,其他时间是不要票的。</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什么商业气息,除了配套旅游的小吃店以外,其他没什么,个别摆地摊的,没什么店铺,也没有人兜售佛教用品,游客参观也无需贡奉捐赠。</p> <p class="ql-block"> 搜索了一下,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该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建于1709年,经过30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不仅拥有6大学院、84座佛殿和12000多间僧舍,还保存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p> <p class="ql-block"> 我对这方面不了解,但是这里拍照真是出片,高原晴好的天气,配上寺院红墙绿瓦金顶建筑,随手一拍即可,我就是来打卡的。</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时,寺院上空一片云团下起了小雨,周边仍是阳光明媚,天边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真是神奇。</p> <p class="ql-block"> 刚刚放学的僧侣。</p> <p class="ql-block">D 6天</p><p class="ql-block"> 时间关系,甘南仅转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并没有按大、小环线推荐的路线都走到,虽意犹未尽还略感遗憾,但也还留有念想,希望有机会时间充裕时再来,真是避暑的好地方,您能想象4~20度的三伏天吗?</p><p class="ql-block"> 今天开始返程,先驱车463公里到天水麦积区,预约了明天的麦积山。朋友已在准备,预约了前一段时间爆火的麻辣烫,据说还是一家网红店,晚上体验吧。</p> <p class="ql-block"> 早上七点多,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到了停车场,6度,穿个薄羽绒服吧,正好。从夏河岀发,经临夏回族自治洲,一路下行,穿越六个隧道后,海拔下降很快,路边的环境明显变化,草甸逐渐减退,植被减少然后就成为黄土秃岭,再向下又开始有了灌木。温度开始上升,抵达天水时35度。六个小时,从高原到平原,从初春到仲夏。从藏区经回区关中平原。</p> <p class="ql-block">D 7天</p><p class="ql-block"> 既然到了天水,肯定是要去麦积山打个卡。麦积山石窟位于秦岭西端北侧,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 上午赶到景区,面积不大,走了一下一号线打个卡,下午返程,至此,甘南小游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甘南,和我想象中的西北风光完全不一样,湛蓝纯净的天空下,藏着浓郁的藏族文化,神圣纯洁的信仰在随风飘扬。<b>西藏太远,大理喧嚣,甘南恰好</b>!草原、雪山、湖泊、寺庙和朴实的藏胞一样都不少!</p><p class="ql-block"> 一首蓝莲花,去了扎尕那。高原秘境,九色甘南,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这里优美迷人的风光,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都一定会让你爱上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31日新文于天水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