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而去,兴尽而归

公子禹瑭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一时兴起,说走就走的旅行。只因看完了《食南之徒》,便对其中的南越国感了兴趣。相信追寻作者的路是很多读者的愿望,而刚好南越国的故址就在广州!一念而起,便即刻启程,杂乱无章的无厘头旅行就开始了(一走就说累,毫无计划,小事化大事这是我的风格,我亲妈说两天总共退了七次车票,退票费都花了一百多块钱了)</p> <p class="ql-block">南越是秦国时龙川县令赵佗代理南海郡尉后逐步占据岭南成立的政权自称武王,所以南越国的许多文物都有中原的影子,后来受西汉刘邦策封南越王(当时的南越国还是比较听话的,不像后来那么狂……)南越国的国土面积西至越南北部,东至漳州。定都番禺(现在在广州)是西汉时不可忽略的一股势力。</p> <p class="ql-block">赵佗秦朝期间是龙川县令代理南海郡尉</p><p class="ql-block">看到没,吕嘉吕嘉,食南之徒中的右相,大反派,三朝丞相,唐蒙就是因为他杀了卖枸酱的甘蔗,历时三十载开启夜郎道灭了南越国!</p> <p class="ql-block">插播一段黄老师发过来的四川博物院里的记载</p><p class="ql-block">原来开发大西南的第一人是唐蒙,而后第二次大开发的才有张骞</p><p class="ql-block">夜郎道也是真是存在的</p><p class="ql-block">贵州还有一座桥叫蒙渡桥</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参观了南越王的古墓,而这个金玺是确定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证据。请记住这三个关键词“最大,最先,最闪亮”(不是,你在这奥林匹克呢?)</p><p class="ql-block">这一枚金玺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当时有礼仪,佩戴的印不能太大。而这一个金玺的盘龙造型,也是在考古界第一次出现。至于最闪亮,是他的含金量也很高,达到了98%,在当时已经可以算是纯金的了,可以说南越国在岭南地区实力强盛。已经灭国了100多年的古蜀国到南越国金饰的发展居然如此迅速,可以看出文化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而这座墓主人的身份也通过这一枚小小的金玺浮出水面,印玺刻有“文帝行玺”,他正是南越文王,也就是赵佗的孙子(别问我为什么是孙子,要怪就怪赵佗他老人家活的太久了,整整103岁,把文王的老爹熬死了。没来之前,一直觉得南越王墓应该是第一代南越王武王的墓呢!)《食南之徒》中也有写到,赵佗在一生的最后时刻都想着称帝,死后,其孙赵眜祭拜时准备了两个碑文,一个是武王一个是武帝,最后在唐蒙一行人的干预下用了武王这个碑文。)</p><p class="ql-block"> 马亲王笔下的赵眜优柔寡断、体弱多病,痴迷丹药,在博物院内也得到求证了。据说赵眜可能是服用了五色药石等而中毒而亡,死时40多岁。墓内大量的实物,也佐证说法是靠谱的,因为墓主人尸骨所剩无多。除了五色药石,南越王墓里还发现了一些可疑的铅丸和丹砂。考古考证,古代炼丹士炼制出丹砂(硫化汞)和铅用于内服,能产生显著的镇静安神、镇逆定喘功效,使人自觉神清气爽飘飘然,有的服用这种“金丹”的人悄无声息死了,被视为“仙去”。</p><p class="ql-block">赵眜的墓室前后有很多玉器,其中也不缺一些西洋进口的货物,说明当时的番禺海外通商特别发达,所以也有专家觉得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不是泉州,而是此地。</p> <p class="ql-block">马伯庸书里没有写到赵眜称帝,刚开始看到“文帝行玺”时,解说介绍是南越王第三代王明王赵婴齐是亲汉派,看到该印玺时偷偷将印玺一并入墓(赵婴齐是赵眜之子,如书中所写当时送到大汉当质子,赵眜死后回到南越),所以一直以为赵眜在位期间并未称帝,但是博物院里很多文物都刻有文帝几年,其中文帝九年的文物最多。</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我去南越王墓的主要原因——看竹简,你可能会觉得我很傻,吃饱了撑着,闲着没事去看什么竹简,还要带着家长一起去发疯,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竹简可以推测的信息太多太多了,或许这就是历史有趣的原因。赵佗是河北正定县人,当汉室陆贾来到南越国的时候,赵佗也听到了久违的乡音。而这两个竹简的信息也很多,主要的内容是赵佗令人回正定县搬来了200株枣树,可岭南地区根本不适合产枣,我们也就知道了赵佗的孤,离开家乡80多年,不管一个人的权利多大,还是会起思乡之情的。</p> <p class="ql-block">南越王博物馆有两处</p><p class="ql-block">一处是王墓(收费的)</p><p class="ql-block">一处是王宫(免费的)</p><p class="ql-block">两地相距15块钱的士费的距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有趣的东西了,这是岭南地区用来晾晒食材的器具,用广东话叫“激(气)蚁”在现在的岭南地区还可以看到和这种器具类似的晾晒工具。因为岭南地区潮湿,所以蚂蚁就成为了“特产”爬上爬下,就想偷偷把你家吃了。对于这些我们很烦,古人也一样。所以他们就想了一个这样的方法。把这个东西挂在房梁上。又有铜罩子挡着,蚂蚁光看不能吃,这么折磨人,要是我我也气死。(我要喂蚂蚁兄们伸个冤,他们只是想吃东西耶!)</p> <p class="ql-block">南越国的宫廷御花园也可以说是非常的豪华。南越王宫的样式也是仿照秦国的都城来制作的。图片展示的是南越王宫的水池,整个南越王宫御花园的修建也可以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其中有无数暗渠,可以在下雨的时候及时将这些水排出宫中,体内还有许多奇珍异兽,也出土了鳖的尸骨。不过这些在汉武帝功下番禺后全部烧毁了,我们也没有机会再一睹当年南越王宫的风范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到我手上的这一件“文物”。它是公元2024年由12岁的冯楚珩在南越宫廷御花园遗迹上发现的手机,他在此提醒道:如果你想拥有一台沾染了古遗迹土的手机,可以像我一样把手伸出栏杆外拍照,并且不小心手滑,然后成为全场的焦点。(我被博物馆拍照了,嘻嘻,我马上就要成为大明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