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46)如何面对“人类有趣的特性”?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刘宝麟,著名书画家</span></p> <p class="ql-block">有人问杰米.科恩:“人类最有趣的特征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科恩说:“是矛盾性。我们急于长大,随后又渴望追回我们失去的童年;我们为赚钱而让自己病倒,然后把钱花在养病康复上;我们对未来想得太多,以至于忽略了当下,既没体现到现在,也无法经历未来;我们活着时好像从来不觉得自己会死,死去时却发觉好像从未好好生活过。”</p><p class="ql-block">科恩所说的这种“人类有趣的特性”,在职场上也是存在的。比如,有的人工作干得越好,领导交给的任务就越多,恰如俗话所说的“鞭打快牛”;有的人工作干得越多,出现庇漏的概率就越高,职场上挨批评最多的常常是那些工作中冲在前头的人;有的人很想亲近领导,但又担心遭到同事的误解与孤立;人们在交友、聚会中得到快乐与放松,但朋友多了带来的烦恼也多了起来;等等。</p><p class="ql-block">那么,职场上面对诸如此类的“矛盾性”现象,人们应该怎样去处理呢?大家可以从《孙子兵法》中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九变篇》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在考虑问题时,必须全面权衡利与弊两个方面。当在有利的条件下,也要考虑到可能的不利因素,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因过于乐观而犯下错误;而在不利的条件下,也要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利因素,从而增强信心,寻找突破口,不至于因困境而裹足不前。</p><p class="ql-block">所谓“矛盾性”,实际上就是事物或行为利弊相伴、得失并存的客观性、必然性。现实中,即使做一件充满正能量、盈溢正价值的事情,也可能伴有某些负能量,产生某些负价值。“智者”之“智”,最重要的不是体现在见“利”奔“利”上,而是体现在“杂于利害”上。职场上,面对无所不在的“矛盾性”,人们无法选择回避与绕过,最有效的应对武器就是“权衡”:权衡利害的大小,权衡得失的多少,从中找到矛盾两个方面的最大公约数和平衡点,找出“得”的最大值、“失”的最小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b></p><p class="ql-block"><b>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学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