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将军的非凡人生

琳达

<p class="ql-block">  在沈阳城內,许多地方留存有张学良将军的传奇印记,引发人们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和他那非凡人生的回忆思索。</p> <p class="ql-block">  中国进入二十世纪后,在列强爭夺势力范围和军阀混战的爭斗中,东北地区逐步成为由日夲称霸和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统治的地区。他们相互利用,但又存在着深刻的民族矛盾和利害冲突,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不断激化,张作霖逐渐成为日本策划"满蒙独立"、扩大在华特权的重要障碍。出生于贫寒农家成为"东北王"的张作霖在成为北洋政府重要首领之后,雄心勃勃,竭力抵制日本的种种无理要求,导致日本关东军制造了谋害他的皇姑屯事件。</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出生于1901 年,是张作霖的长子和被精心培养的"接班人”。他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时成积优异,毕业后即在东北军中任职和带兵作战。</p><p class="ql-block">青年张学良</p> <p class="ql-block">幼年张学良(右)与父亲张作霖和弟弟</p> <p class="ql-block">  1928 年6月4日清晨,张作霖乘坐的北京→沈阳专列经过中方管控的京奉铁路和由日方管控的南满铁路的交叉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当日死亡,史称皇姑屯事件。</p> <p class="ql-block">沈阳皇姑屯事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被炸毀的张作霖乘坐的火车</p> <p class="ql-block">  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受重伤的张作霖被抬回家中即不治身亡,但为了稳定时局,秘不发丧,直至张学良从前线赶回並稳妥接管了军政大权后才于6月21日发布死讯並办理丧事。</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掌权后,大胆稳妥地处理了许多重大问题。最重要的是,1928 年12月29日他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領导,将东北的五色旗改成青天白日旗,从而推动结束了北洋政府的统治,帮助蒋介石完成了从形式上统一中国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左)与蒋介石(右)</p> <p class="ql-block">  侵略野心不断澎涨並开始鲸吞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者,迫不及待地于1931年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制造了爆炸事件,並诬称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驻守北大营的中国东北军的大举进攻,这便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也称"柳条湖事件"</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沈阳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踏入展馆,便见这段撼动人心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永远凝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日子,这一天,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p><p class="ql-block">此后十四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种种战争罪行,</p><p class="ql-block">几千万中国人生灵涂炭,无数物质财富被疯狂掠夺,中华民族的尊严被肆意践踏。</p><p class="ql-block">从这一天起,十四个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烈火燃遍华夏大地,</p><p class="ql-block">无数中国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抗日之歌。</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却·····</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北,並开始向关内进攻。接着,发生了长城抗战、上海”一二八淞沪战争"等事件。</p> <p class="ql-block">日本步兵联队渡过辽河向錦州进犯</p> <p class="ql-block">  此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这一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国军民奋起反抗</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秉承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立场,坚持其"对日不抵抗政策",並将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調往陕西同杨虎城将军的西北军一起执行"剿共"仼务。</p> <p class="ql-block">1931年12月19日,宋庆龄在上海发表时局宣言,抨击蒋介石"欲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p> <p class="ql-block">全国抗日救国运动风起云涌,1934年田汉、聶耳創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响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责令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任务。</p> <p class="ql-block">  在此历史关键时刻,张杨两將军伸张民族大义,倾听人民心声,义无反顾地实行兵変,将执行"剿共"仼务的军队蜕变成了逼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武装力量。</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左)与杨虎城(右)</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及其积极协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时,周恩来等亲赴西安,对张杨和蒋宋(宋美龄、宋子文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时的周恩来</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以其赤诚之心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但即遭蒋的长期拘押,36岁的他被辗转多地关押,直至83岁才逐步获得自由;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被放遂出国,不久又被蒋介石誘骗回国並长期关押,1949 年重庆解放前夕,他和一起被关押的家人被蒋介石下令殺害。解放后,人民政府以极其隆重的仪式用专列将杨虎城将军的遗体从重庆运往北京,並在西安北京两地举行了追悼大会。</p> <p class="ql-block">張学良的晚年</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于1990年被正式释放,后去美国,1995年定居夏威夷,2001年去世,享年101岁。</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出身名门,在双方父母安排下,18岁嫁给了15岁的他,她俊秀貌美,是亇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张学良虽对她没有爱情,但怀有姐弟式亲情,两人始终不离不弃。1940年,于凤至患上乳腺癌,经张学良劝说安排,决定赴美国治疗,侨居美国50年,于1990年去世,享年93岁。张学良1995年赴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女儿陪同下为于凤至掃墓,他扶着她的墓碑悲痛万分,说,这是他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一个人。女儿对他说,妈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始终期昐着能再见到重获自由的爸爸。</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与于凤至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赵一荻(赵四小姐):赵一荻是张学良一生最爱的女人,她出身名门望族,美貌且冰雪聪明。她与张学良一见钟情,尽管面临家庭反对和重重困难,她依然选择与张学良共度幽禁岁月,直至终老。1995年,张学良与赵一荻定居美国夏威夷,并在檀香山神殿之谷纪念陵园同处安葬。</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与趙四小姐</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的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中国铁道部长吕正操曽是张学良的东北军部属,专程赴夏威夷探望张老</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93岁生日时,他的老部下宁恩承(左)送给他一对能行走的玩偶,张老看后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2000年张学良百岁生日時,我驻洛杉矶副总领事许士国专程前往张老寓所转呈江泽民主席贺电</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与赵一荻在百岁寿宴上</p> <p class="ql-block">与家人同庆同乐</p> <p class="ql-block">弟媳来访</p> <p class="ql-block">与孙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夏威夷海滩上</p> <p class="ql-block">吃大油餅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将军晚年曾说:“不怕死,不爱钱,大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光明磊落度余年。” 这句名言显示了他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展现了他对个人原则的坚守和对正义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将军的传奇一生,以其大无畏的西安事变壮举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他是中国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2009 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张学良将军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一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 琳达 刘祺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