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16时许,大巴车下了高速公路,开进了山西最北端,有“巍然重镇”之称的大同。城区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沿街隐约可见一些名胜古迹,有着曾为北魏首都,辽金陪都的深厚历史底蕴。汽车没在市内停留,而是向西穿城而过,奔往约16公里外的云冈石窟。 大约半个小时后,到达位于武州川北岸,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的云冈石窟。走出泊满了大小汽车的停车场,和其他的游客一样,鱼贯而入地迈进了石窟景区的大门。这时晚阳斜照,给长长的甬道和矗立在两边数十个佛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从佛柱甬道到武周山南麓的石窟,还有一段距离,我和老伴乘坐景区的观光车前往。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我国后,用一个朝代时间雕作而成,并具有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丰碑。 去摩崖石窟的途中,但见苍松翠柏成林,古木森然。茂密的树林里,随着观光车不停地向前移动,我的眼帘之中,不时闪现出红墙灰瓦的古老建筑,还有隐在浓荫中的庙宇、舍利塔林、石牌楼以及对保护云岗石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名人塑像等。 同时,在景区道路的左侧,有一个波光粼粼的湖泊。远远望去,在巨大的湖心岛上,建着一座规模宏大,巍峨壮观的武州山石窟寺。一条高低不平的长石桥,将石窟寺和湖岸连在了一起。据传,此寺初建于明代,后遭兵燹,化为灰烬,现为重建。<br><br> 大约10余分钟后,到达武周山南麓,山岩上开凿的洞窟清晰可辨。走下观光车,移步不远就是一道单檐翘角门庭,檐下挂有一块黑匾,上镌刻着“入佛知见”四字。我俩跟着如织的游人,拥挤着跨过不宽的门庭,走到了岩石构成的武周山脚。<br><br> 眼前的武周山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大,整个山体全由褐色的花岗岩石构成。在这部分的山岩上,只有一些星星点点,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洞窟。我俩踩着木阶梯,随意走进了几个,洞内有拔地而起直接洞顶的石塔,塔身及洞壁凿着佛像,有的已经在岁月中风化。 一路上边走边看边听导游通过随身听传入耳内的讲解。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还有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北魏迁都洛阳后,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依旧。古称平城的大同,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br><br> 听导游讲,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我国石刻艺术之冠。 正前行间,见前面的山崖下,一个钢制雨棚依岩而架,里面有座群雕:一挥鞭人正驾着马车在古道上赶路的场景。近观之,看到在古道岩石中,印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原来,云冈古称武州塞,是贯通西北的边关,也是胡汉之间的重要通道,而这车辙便是历史遗存。 由东向西漫步前行,崖壁上的洞窟也愈加密集,规模也越来越大,洞壁及石龛内的造像也更加精美,更加壮严,更加宏伟。在通过随身听的导游引导下,我和老伴也跟着大量的游人,不断地出入各大洞窟,尽情地观瞻着洞窟内不同的佛像,感受着佛法的博大和精深。 走进云冈最大的石窟,即第三窟,洞窟里人贴着人。面前的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雕刻有面貌圆润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br><br> 行走到云冈石窟的中部,我的眼眸中出现了重建于清初顺治年间,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的五间四层楼阁,这便是由第五窟和第六窟组成的双窟。在洞内,我们慢慢向前挪动。洞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内最大的佛像。 在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再前行不远,又是一座依山崖而建,洞窟前有三层木构窟檐,其规模宏大,廊柱巍峨的古楼阁,高耸在我面前。里面是第七窟,第八窟及第九窟。因为窟中的游人太多,吸取刚才在前几窟中的教训,也为了不再给洞窟中的神佛添乱,我和老伴就没有进去。<br><br> 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成堆成群,拥挤在各个洞窟之中,存在着诸多的隐患。因此,我和老伴只到主要的洞窟观赏。信步来到石窟西段,这里有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序幕的“昙曜五窟”,即有着帝王象征的第16—20窟。 我仰目身前的石壁,其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艺术的精华。 第十六窟正中主像是释迦像,高13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br><br>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这些早期的“昙曜五窟”造像,和龙门石窟中的造像一样,具有气势磅礴,浑厚纯朴的西域风格。<br><br> 而第二十窟的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经崩塌,使得整座石窟内的造像完全裸露在外。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现在已经成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沿着石窟旁边的石阶梯,登了上去。站在距离大佛最近的地方,凭栏虔诚地看着眼前这尊法相庄严的大佛,它那充满慈祥的目光,正居高临下地凝视着下面的芸芸众生。这时秋阳西照,将千万条光芒洒落在了云冈石窟的山岩上,也使得第二十窟大佛造像熠熠生辉。 越过第20窟的大佛,在往西的绝崖石壁上,约有200余座中小型的窟龛布满崖面。这些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的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这种造像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br><br> 我曾有幸到过著名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它们的特点都是在山崖上开凿洞窟。窟中造像或壮严,或细腻,或浑厚,并历尽千年之沧桑,形象地记录了中亚佛教艺术向我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我国逐渐民族化的过程。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导游在随身听中的语音解说,为我了解各个石窟的详情,提供了帮助。时间在我们对石窟造像的顶礼膜拜中,不经意地流逝了,下午18:30分,乘上了大巴车,驶离了云冈石窟。这时,天上已经是夕阳西斜,给恢弘的景区大门涂上了一层闪亮的金黄色。<br><br> 大约行车1个小时后,在滚滚的车流中,我们回到了灯火辉煌大同城区。透过车窗,我看到了被灯光照得通明的大同古城:长长的城墙横亘在路旁,高耸的城楼闪耀着白色光芒。让人惊喜的是,当晚下榻的三星级酒店,就是座落在古城旁边的“雁北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