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高光时刻(一)

孙佩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年四月下旬的一天,在知青群犮现校友吴大为传来一条消息:中国知青第二届征文大赛正在进行中。他告诉我这是他北京的朋友转发的。按照这份消息提供的信息,我拨通了大赛组委会的电话,得到了证实。那么第一届征文大赛是啥时搞的?对方告诉2018年。这个时间我们正忙着纪念下乡五十周年的一系列活动,不知晓有征文大赛的事,错过了首届大赛的机会,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参加!时间很紧,5月17日就截稿了。北京征文办(作家村)的刘雪梅老师把第二届大赛的通知发给了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按征文通知要求,我马上想到了校友老怪一姜玉麟,他有现成的60篇文章,这是去年冬天他切除胆结石后,把他的60篇分别一天发几篇给我看,因为我当时正“阳"着,难受得很。他把这些文章重新制作加上插图,从网上搜到的图片放到文章中很贴切,看起来也不觉得累。这60篇下乡故事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他下乡时的事儿,很真实,符合征文要求。我真服了老怪的超强记忆力,只不过有点"发牢骚"的句子在里面,要不怎么会把自己的网名叫"老怪"呢。这些句子会不会影响征文的成绩?我特意跟北京征文办的老师讲了姜玉麟的特点:首届下乡的老知青,本来以相当优异的成绩从农村考到省重点高中辽师附中,高三读完了却遇到文革、没能上大学,下乡当了知青,心理很受打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的文章在知青中很受关注。在我的建议下,他同意参与征文大赛,将60篇文稿作为一个合集投稿,大题目是《流淌青春的岁月》。经校对之后,我将60篇稿件一篇一篇发过去了。可是对方说不要带图片的,只要电子稿。我告诉老怪,他马上把电子稿传给我,原来,他的文章都是这样保存的。但是,我看了他的原稿,题目是《流泪的岁月》,我担心会影响评比成绩,让他改成"难忘的岁月"或”流淌青春的岁月"。可是老怪挚意不改,他就是把知青这段经历当作流泪的岁月。老怪是高三学哥,快八十岁了,留给我的印象是整天郁郁寡欢,文革、下乡当农民耽误了上大学,这是他抹不去的痛。但这么大岁数了,整天在这种情绪下,对身体健康一定不好。出于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我很想让他走出"怪圈",有意识借写作之机“开导开导"比我年长的校友哥,尽管我们未曾谋面,只是在附中校友群结识并互相微信。没办法,我要尊重作者的意思,把他的电子稿发给北京。北京回话:电子稿已收到。题目会不会影响他的成绩?我很担心。我跟收稿老师解释说,他原来投稿题目是《流淌青春的岁月》,如果电子稿的题目会影响评审成绩,请编辑老师给改过来…尽量能评上好奖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截稿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帮学哥投稿之后,又想到高二的校友姐孙景月,她也喜欢写一些下乡的小故事,她告诉我身体不佳,没有精力投稿。我想我自己也投稿试试吧,于是,我翻出与知青内容贴边的文章《找驴》,这篇稿的内容符合征文要求,这是我下乡亲历的一件事,至今想起来都后怕:青年点推磨的驴,得让队长挨家挨户轮流借给青年点用,老乡们不大情愿,挺麻烦的。所以,笫二年队里帮我们买了头驴。可是它三天两头往老家跑,据说,这个毛病是当时从老家牵到我们青年点时没蒙眼,这家伙认道。开始,原主人会给我们送来,可是这次却迟迟没送。我在点里负责伙食,试着只身推磨,可是,头晕恶心地受不了。这天下午,我按队长说的地址去找驴,走过四、五里地还要翻过一座虽然不太高的岭,但其北坡的积雪深达膝盖。下山后找到那家,还被大黑狗咬破了裤腿,天生胆小的我吓的可不轻。牵着驴往回走就没走小路,担心山上有雪驴不听话。天黑下来,当走到雁脖岭时,驴怎么也不肯走了。莫不是它看到了什么?两边是黑压压的松林,被风刮的真是林涛吼啊。我吓的不敢大声呼赶,只是用力拽它,并小声地喊”叫 叫",怕林子里窜出什么。大约过了20分钟,驴终于迈腿了,可我吓出一身冷汗……这篇作品曾被《大连晚报》和《辽宁老年报》分别采用。还有一个美篇,写的是知青六姐妹为抢救国家财产而负伤的事。我采用美篇的形式发表后,点赞不少。至今,当我看到自己用心写的这篇文章,还禁不住流泪。按照征文要求,我把美篇《一个尘封近半个世纪的真实故事》,忍痛割爱,去掉音乐和图片,改成纯文字版的报告文学。我投了两篇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届参赛的人数不仅多,而且大部分作者都投三篇,所以,评审时间会长。为保证评选公平、公正,以质取胜,由编辑、责编(含评委会委员)、评委会主任三审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月,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揭晓,校友哥老怪和我的一篇文章均获得一等奖,我真是感到受到莫大的鼓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文章均属于纪实文学类。这次参与投稿共5737人次,稿件12354篇,其中3915篇为有效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着,通知印制文集。姜玉麟不参加印制文集。我只有一篇文章,不算太长,决定全文印制。按要求每页面的字数,加上图片也就五页,跟编辑商量把六姐妹受奖的照片提供上去,让大家看到事情的结局。又提供了宽甸知青园的照片及六姐妹在知青纪念石前的照片,尽量借此让编辑多采用一些,也展示一下我们的知青园,添加了六姐妹的照片,页面就增加了,多交点印刷费也值得。我向编辑推荐了六姐妹的照片,还有知青园的图片,对方很感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四月二十四日,作家村(组委会)给我发来邀请函,五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召开颁奖典礼!我真想去参加,不仅能见到叶辛先生这位鼎鼎大名的作家及为我们编辑出版的各位辛苦的老师们,又能见到全国各地的良师益友,多么好的机会呀。可是,我的腿痛的行走太困难了,老伴和儿子都不放心。我告诉他们我可以带着拐杖,和二妹佩华商量让她陪我去,她的腿比我好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仔细看了会议日程,时间安排的很紧凑,只有25日报到那天下午有个空档,又让儿子在网上预约了去天安门广场。尽管以前多次去过天安门,这次也同样要去,这是我们的天安门情结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儿子在网上查到5月24日有绿皮火车,这趟车有卧铺,车费比高铁便宜。晚上八点多钟上车,睡一觉第二天25日上午就到北京报到,为了能买到下铺,儿子特意跑到车站售票处站排买到了两张下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25日上午九点前到达北京车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京下雨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租车把我们送到了报到的北京惠侨饭店。一进大厅,前来开会的各地知青已经来了不少了,这次报到开会的人有近120人,大家从天南地北赶来,虽然未曾谋面,却给我一见如故的感觉,能感受到知青的”味道"。大家笑容可掬地互相问候着:你来自湖南、湖北、他来自云南、贵州。你来自天津、北京,我来自东三省、他来自香港、海外……快乐得象从青年点赶来的兄弟姐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有接待我们的年轻的工作人员,给了前来报到人员每人一份见面礼,这是一个大红手提包,那上面有镰刀、草帽、水壶、挎包这一知青特有的图案,印有“《知青之歌》首发式和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字样。接过滿滿的一大包礼物,恰似无声的问候,心里感到暖暖的。来不及打开细看,先按报到顺序登记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着,我们依次来到发放书籍的大厅另一角领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终于见到了我的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知青之歌》全套五卷,除了录有我们自己作品的那本而外,组委会赠送给每人一全套五卷:有《小说、诗歌、评论卷》(390页)收录了63篇作品、《中篇纪实文学卷》(386页)收录了13篇作品、《纪实散文卷》(360页)收录了68篇作品、《综合卷》(313页)收录了62篇作品、《女知青卷》(448页)收录了77篇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到厚厚的书,我由衷地感谢编辑们辛苦地一篇篇审稿、编辑,这是他们在12354篇稿件中选出了3915篇有效稿件,从中又将283篇作品编到五卷之中,多大的工作量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急忙打开《女知青卷》,翻开318页,“一个尘封近半个世纪的真实故事”,跃然纸上。这套书印刷十分精致,封面设计的别具一格。《女知青卷》在五卷当中最厚,448页,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我太激动了!我仔细看到封面左上角印有一枚红章”中国知青"下有一行”中国知青作家学会编"。每一卷的书名“知青之歌”五种字体,分别由五位知青所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辽宁省来参会的女知青们很快就熟悉了,有从沈阳来的,有从铁岭来的,有从大连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急着要找到作家村的刘雪梅老师,一年多来,从报名参加征文大赛到投稿等整个过程,都是她向我发通知、告诉我要求等,我终于见到了刘老师,当面道声好。此时,她正与作家村的老师们为明天的会忙碌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领到房间钥匙。赶紧到房间打开大礼包,看看里面到底都有什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用水晶特制的获奖”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雅竹有心枝有节,香碳无华觅知音"的字样,印制在紫砂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开这个精致的木盒,里面装有为获奖者专门制作的两寸见方的紫玉印章和印泥盒。我捧在手中,那上面清晰可见我的名字。这套印章太漂亮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看着这些独一无二的宝贵的赠品,感到组织者为了这参加会议的人员是多么尊重,“每一个细节足以显示主办方的庄重、诚笃与温良,把句句无声的问候迅速传递到我们的心底"(蒋涌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着每一件特殊的赠品,我在想:从五十六年前当知青开始,从未得到这样以知青的名义的宝物,端在手中,犹如高光时刻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天,我们将正式步入会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雨还在下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来预约下午时间段去天安门,只好取消。晚饭时,铁岭知青小刘她们几个原来也是预定的下午去天安门,我们在网上重新约了后天去天安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