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行歌的第143篇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共1000字,阅读约需2分钟</p> <h3>怀疑让我们害怕尝试,以致失去我们往往可能会得到的美好。</h3></br><h3> --莎士比亚(Shakespeare)</h3></br> <h3>- 啊,某博主说她一年从零基础学到德语托福满分?怎么可能!我做不到!</h3></br><h3>- 啊,你10天减了十斤!一定很苦,我做不到...</h3></br><h3>- 啊,张玫五十岁去读博士了?我做不到, 我太老了,记性不行了...</h3></br><h3>- 啊,隔壁班小王开始创业?我做不到,我没他这么多资源...</h3></br><h3>神经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大脑对语言极为敏感,也极容易受影响。我们告诉自己的每一件事,不管大声念出来或在脑海里默念,都有给我们潜意识下指令的效果。每当你说“我不能做这个”,都会压抑脑细胞的活动。这会降低你达成讨论中任务的能力,并将你的宣言转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h3></br> <h3>我们的期望、我们与别人的对话,以及我们的自我对话,都创造了滤器,而我们通过这个滤器来运作。它们会影响我们注意到周遭的什么事,以及我们记住一个情况的哪些事。假如你预先决定了自己不能做某件事,就真的关掉自己看见如何完成的能力。当解决问题的机会出现,你就不会注意到,因为你已经让自己“心智盲目”了。</h3></br><h3>不只是“不能”这个词会影响我们的能力,一些暗示“不能”的词语也会:</h3></br><h3> 太难了。</h3></br><h3> 那不会发生。</h3></br><h3> 不可能。</h3></br><h3> 我没有时间/精力/资源。</h3></br><h3> 我太老了。</h3></br><h3>与之相反的是正向思考:<strong>我一定可以,我一定能做到。</strong>但是有时如果距离目标太远,自己不会相信,所以作用不会很明显。</h3></br><h3>取而代之的可能的做法是“可能性思考”,就是问自己:我能做到吗?这个问句可以引发更多的是我可以如何去做,我会如何做,而非只是盲目地相信自己。</h3></br><h3>从现在开始,每一次你想说<strong>“我做不到”</strong>时,把这段陈述改成问句,<strong>“我可以如何做?”</strong>也就是说,与其说“我找不到时间运动”,不如说“我可以如何找时间运动?”然后然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h3></br><h3>-解决方案会出乎意料地突然从你的脑袋中蹦出来。<br></br></h3></br><h3>-你会注意到看的某篇公众号或笔记,刷到的某个小视频都能提供你需要的信息。</h3></br><h3>-你跟某人的不经意的对话,会引领你找到答案。</h3></br><h3>然后你能做的,就是“去做!” </h3></br><h3><strong>A good plan, violently executed today, is better than a perfect plan next week</strong></h3></br><h3>一个好的计划,今天果断执行,比下周完美的计划要好。</h3></br><h3><strong>如果你真做不到某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你没有能力,而是你不想。</strong>如果这样的话,就不要以做不到为借口,而是直接说“我不想做”,诚实地面对自己,把时间和资源用在你认为更加重要的其他事情上。<br></br></h3></br><h3>参考书籍:《大脑要你瘦》 海伦娜.波波维克</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MTM4MjM3MQ==&mid=2247485139&idx=1&sn=1edb80f016dcbdb4445ccb4e7a70e089&chksm=c11c44dff66bcdc935eafd8afac7ddb46ddedea177860e32593fb773b4a791a5e9c26327145d&token=2095452865&lang=zh_CN#rd"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