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西沙儿女》见暗流 作者:石渝生

一片老姜,,

<h3>从电影《西沙儿女》见暗流<br>一<br>今年2024年,是西沙海战取得胜利50周年的日子,巧得很,也是190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130周年的日子。所以有必要多议论一番亲身经历的中越西沙海战,并且言及军中的暗流。<br>军中有一股暗流,平时不容易看见,一到打仗即显现。何为暗流,指的是对战争的畏惧,即“畏战”的心态。对于战争大事,包括军队在内的全国人民,都有不同的态度,如:反战、不战、避战、畏战、好战、敢战、求战、勇战等等。在《西沙儿女》这里,我们能够见到不同的态度,并从中了解不同的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英雄。<br>《西沙儿女》不能拍成电影,是暗流的胜利,是那些畏战者不愿意出现敢战和勇战者。我军一贯是上有敢战,下有勇战。《西沙儿女》即便不能拍成电影,也可以拍话剧、舞剧、戏剧,可是我们见到吗?过去《东进序曲》、《霓虹灯下的哨兵》、《南海长城》、《刘三姐》等电影,都是由话剧、戏剧改编。那么《西沙儿女》拍个话剧应该可以吧,但是也没有做到。<br>研究“西沙海战”的人很少,故未见多少评论那场战斗的文章。至于全景式的大部头著作,就更见不到了。1973年见过苏联元帅朱可夫的大部头著作《回忆与思考》,后来又观看全程七个小时的苏联电影《解放》,都带有全景式的特点。西沙海要写出全景来并不难,总没有《日本海大海战》难吧?但是想要深入进去却是很难的,因为作者无法接触到哪怕是很普通的“秘密”。因此即便是拍出好看的电影,分量也是有限的。<br>西沙海战的过程并非秘密,在网上很多。而陆海军配合的登陆作战,一般人不会研究,因为这是教科书式的作战,几近完美,无懈可击。而海军这边的海战,则复杂得多,疑点、谜团也非常多。如迟迟未能参战的281编队,“海指”的魏鸣森是何时知道的?281停靠永兴岛前后告知了魏鸣森吗?他们之间有约定吗?281是根据哪一条将电台关机的,平常海军是在什么情况下关机?依照当时的情况,符合关机的条件吗?结果上级不能及时联系上281编队,这是错误指挥还是按照条令办事?<br>已经知道,389编队到西沙后归属271编队,服从魏鸣森的领导。而281编队也是这样吗?难道 281编队不属魏鸣森指挥,而是由一个神秘人物来指挥吗?其目的是防止魏鸣森在实力壮大之后会“惹事”?通常敌强我弱,弱方不会惹事,一旦魏鸣森强大,就不好说了。是这样的吗?而这个掌控281编队的人又会是谁呢?<br>笔者不能确定为某个人,因为见不到有关的电报文件。如果以上的判断属实,那么有一个人比较的符合条件,是他来掌控281编队,才导致其他人与281联系不上。此人就是指挥“86海战”的孔照年。<br>1965年的一场“86海战”,作为总指挥的孔照年在取胜之后,名声鹊起,成为了英雄。毛主席夸他仗打得好,电报也写得好。周恩来夸奖他:打得机智、勇敢、干净、利落。<br>孔照年生于1925年,籍贯山东,40年参加地方抗日武装,41年整编为八路军,后编入二野。51年加入海军,73年48岁为海军副司令,但没有提拔为将军,2019年94岁故去。<br>海军副司令不是将军,怪了。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为中将,副司令罗文化为少将,他们的顶头上司竟然非将军。其实孔副司令连红军都不是,资历差了不少。<br>“86海战”有其必胜的条件,即作战方案的正确,行兵布阵有科学性。主要还是带上了鱼雷快艇这个一锤定音的大杀器,没有军舰不怕它的,就别说小小的敌舰了。此役蒋军两舰加起来千余吨位,干掉他们属于小手术。谁都知道,只要被鱼雷快艇盯上了,胜负就已经基本分晓。可以说,此役属于一般的指挥能力。<br>应注意到,孔照年从海军学院毕业之后,调到南海舰队,在汕头水警区任副司令。而74年从汕头调动281编队,由孔照年掌控指挥理所当然。陆军打仗,需要明确预备队,全国也有战略预备队,而海军编队基本没有。海战一旦开打,悉数上阵,那么281编队待在永兴岛干什么?难道是预备队吗?在永乐海域双方已经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了,而281编队还在“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难道281编队没有嗅到一丝的战斗气氛?也没有想过本编队处在真空状态?</h3> <h3>二<br>在西沙开打之前,有一个中央指挥组,其成员为叶剑英、陈锡联、王洪文、苏振华等人。邓小平的身份是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苏振华让孔照年任海军代表,上情下达,向指挥组汇报情况,邓小平则是听电话汇报。后来孔说原本要派护卫舰去,却因故障而罢。至于什么故障,是否影响行动和打仗,未曾提及。既然不愿意惹事,那么内控 281编队并临时雪藏是有必要的。<br>海军战友说,榆林基地有护卫舰一大队,当时码头停靠三艘,还有护卫艇42大队;海口水警区有护卫艇44大队。榆林基地还有32支队的033型潜艇。尤其护卫艇素有“黄海战列舰”之称,装备两座双37炮和两座双25炮,一旦8炮齐发,火力极猛,历次作战深获好评。怎么74年1月,会搞得捉襟见肘难寻舰艇赶赴西沙呢?<br>281编队在永兴岛看电影、睡大觉,是否引起别人不满,想必是有的。在西沙的纪念碑上就不提它,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70年全纪录》中不提它。是有意还是疏漏,读者自去判断好了。<br>有一个传说,是否登陆甘泉岛,当时谁都不敢下这个决心,包括叶帅在内也不敢。因为涉及到国际关系问题,对美国还是有担心的,怕他们插手,最后还得邓来拍板,因为他是主持工作的。邓问叶,叶说“可以吧”。随后发报广州军区,命令立刻登陆。<br>西沙海战提出“三不原则”,就是怕打。再看“86海战”,提出的是“放至近岸、协同突击、一一击破。”显然,在西沙这里并不准备打仗,这是没有疑问的。<br>海军是个复杂的军种,远高于陆军和空军,陆军有的他们基本都有,空军有的他们也有,因此要掌控好非常不易。但仅仅做好这些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海军,还必须有海权意识。大海的价值在于岛礁,岛礁一旦失去,根据以往的例子,谁占属于谁,是很难夺回来的,会被扣上侵略的帽子,因此几无成功的例子。<br>岛礁与天空不一样,飞机不能总挂在天上,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得飞回去,因此天空谈不上占领,只能算是陆地和海洋的上方。而陆地好说,陆军只需进攻即可夺回。比较起来,海军的题最难做。许多人喜欢把“自古以来”挂在嘴上,拧着脖子信誓旦旦,其实那是不管用的。只有近现代的拥有,实际的占领,宣示主权,才能算数。国际承认领海12海里,就不能说祖宗如何如何了。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手指上尿尿,那么手指头属于孙悟空的吗?<br>海上12海里以外的事,往往跟国际有关,这里的主权是争来的,不是祖宗固有的。南越人最懂得争,与北越打得沸反盈天,朝不保夕,但剩下半条命也要争,将来归了北越那也是越南人的。看看人家的海洋意识,咱们比得了吗?在咄咄逼人面前,还在强调什么“三不原则”。须知等人家领了“结婚证”的时候,那就合法了,就不是你的“自古”妻了。<br>海权靠争,无理可讲,要拿实力说话,那就得亮出你的军舰来。越南已经在永乐群岛占岛了,还要继续扩张,此时不打,更待何时!于是南海舰队派出了区区可怜的两艘猎潜艇,打出的旗号是第77次巡逻。并且还想把敌人挤出去,这种意识,是不是太幼稚了。</h3> <h3>三<br>根据我海军的现有装备,打海战就必须有鱼雷快艇上场,它不在场,仗打不下去。我小艇的57、37、25等口径炮,打在千吨级的军舰上等于是用纳鞋底子的锥子杀猪,看你扎多少下能要了猪的命。389舰用上手榴弹和冲锋枪干,对付大舰等于是射弹弓。鱼雷快艇不上场,烈士死都不会瞑目。<br>榆林海军基地的鱼雷艇之所以成了摆设,是因为有人不让他们去,其主导思想属于暗流之一。海军说,在海战之前,榆林基地已经接到命令,鱼雷艇137编队出动6艘,即刻赶往永乐群岛。但是即将到达之际,即跑完了大半的路程之后,却被叫回来了。如果他们赶上了参战,至少击沉南越军舰三艘。<br>12条鱼雷在500米的近距离上,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命中率。如果弹无虚发,敌人4舰每舰摊上3发,足可以做到无一逃脱。<br>有记者采访海军孔照年副司令,他说海战时,我向中央提议可以派鱼雷快艇,当时的气象是很好的,属于三级以上气象,适合快艇出击。海军知道,鱼雷艇的天敌是海浪,如果大海平静,是足可以逞威风的。<br>有海军说,当时若派快艇去,起码还能再打沉2艘,甚至让他们一艘也回不去。不过有一个问题,快艇出去回不来,油不够。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我们考虑一是前方猎潜艇和鱼雷快艇用的油是一样的,可以抽取给快艇。再一个鱼雷艇回不来榆林,但可以去永兴岛,我们的油船可去为他们补充,所以油不是个问题。我给陈、苏、叶帅报告,他们都同意了。于是17日(海战前两天),我给榆林基地司令员打电话,让他们做好准备,一个半小时,快艇编队就准备好了。海战当天晚上派去6艘快艇。<br>孔照年亲自指挥“86海战”,他当然知道鱼雷快艇的重要性。鱼雷比“上游1号”导弹简单太多,而威力也比它大。但不可思议的是,在快艇已经开出80海里后,被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叫回来了,他向上报告说:“不能去,我们已经让快艇都回来了,油不够。”关于油够不够,这是让许司令操心的事情吗?他一个陆军将军,如何知道鱼雷艇的航程呢?榆林基地的鱼雷快艇续航力在500海里以上,而到西沙不足200海里,油是足够用的。<br>出动鱼雷快艇奔赴西沙,海军没有演练过吗?心中无数吗?只须一两回演练,许司令说了白说。其实不该他来管这些事。这横插一杠子,恐怕是授命而行。<br>电影《甲午海战》中,大清的高升号载兵千余前往朝鲜,护送的军舰是济远、广乙号。为此北洋水师在丁汝昌的主持下召开会议,讨论局势和方案,丁言:“他们的安危,要请诸位斟酌”。邓世昌言:“目前只用两只兵舰护送,这极为不妥。为了安全起见,我北洋水师全队,应该升火起锚,前去接应。”又明确指出:“一切迹象表明,倭寇蓄谋已久,战争一触即发,如不做准备,恐怕贻误国事。”丁汝昌言:“我们不能眼看济远、广乙遭受损失啊,如有不测,李中堂会怪罪你我。”<br>笔者的认为,西沙群岛犹如高升号,271、274艇好比广乙、济远二舰。而南越方面,是蓄谋已久的,战争一触即发的。仅用271和389编队保护西沙,也属于极为不妥。两个编队的安危,如有不测,即是眼看他们遭受损失,必然贻误国事。因此榆林基地,应该全力以赴,出动护卫舰、潜艇、护卫艇、鱼雷快艇前去接应。基地和舰队怎么没有丁汝昌和邓世昌的意识呢?<br>邓世昌还有台词,他反问逃跑舰长方伯谦:“为什么要调转船头而用尾炮呢?”我们要问:“为什么调转艇头而返回基地呢?”高升号就在前面遭日舰围攻,如同271编队遭越舰暴虐,调头就是逃跑啊。邓世昌的口号是:“追上吉野,一定要打沉它!”海军的口号是:“追上越舰,一定要打沉它!”但是很可惜,无人去追。<br>当年海军宁可不看样板戏,也要看30遍《甲午风云》,要作为一个考核项目,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可惜许多海军没有看过这部电影。<br>从汕头赶到西沙永兴岛的281编队,是按照规定用岸台与南海舰队联络,而不是与榆林基地和271编队联络,这是为什么?可以认为,他们与舰队是单线联系的,是由舰队掌控的。如果属实,还是那个判断,281编队不归魏鸣森指挥。<br>281编队赶到之后,不断向10号舰“怒涛”号发出警告,要他们投降。后打中弹药库,引起爆炸,才沉入海底。可知打到这个份上,人家还有弹药,而我方弹药基本告罄,基本失去战力。</h3> <h3>四<br>鱼雷快艇被叫回,正常思维是不能理解的。许世友有权叫回鱼雷快艇吗?南越的军舰听从他们总统的命令,指挥简单明了,一切按照总统说的办。而我军上有中央,还有北京海军总部,还有广州军区,还有南海舰队,还有榆林基地,还有海南军区。任何人都看得出是乱糟糟的。这个问题“86海战”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快10年了,仍然没有搞明白、理清楚。<br>许世友是在73年底,八大军区对调来到广州军区的。这种对调明眼人都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但可以肯定对于军事指挥是不利的,古人忌讳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这样是打不好仗的。显然许司令想要识四野之将,得要有的漫长的过程。而且广州军区猛将如云,对于其他野战军来说,四野少将胜过他们的中将,中将胜过上将,以此类推。如此论打仗能力,他在四野就是个普通中将的水平。<br>了解许司令的都知道,自济南战役之后,他仿佛从战场上消失了。他自己的回忆录,写到济南战役就停止了,没有东西了,不值一提了。实事求是地说,许司令在淮海战役没有踪影,抗美援朝不过是客串一回,剿匪不沾边,海战不沾边,空战不沾边,沿海岛屿的登陆与争夺不沾边。他在的南京军区上有济南军区护顶,下有福州军区和广州军区保底,在多重的保险之下安稳度日。他突然来到大杀四方的广州军区,谁会认为是一着妙招呢?结果西沙海战就有人釜底抽薪了,海军会怎么想呢?<br>据说55年大授衔的时候,许将军不满意自己才是个上将,认为应该评大将才合理,因为在红军时他就是军长了。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授上将是可以的了,他过去勇猛冲杀是有余的,而运筹帷幄显然不足。而到指挥海军时,冲杀也消失了。<br>见过一篇文章,极其详细地介绍了南越的军舰情况,重点是火炮装备,显示其如何的强大,而我方是如何的孱弱而不及。这些火力的悬殊,上级应该是知道的,魏鸣森更加的清楚。那么一旦开打,不吃亏是不可能的。如此魏鸣森就应该将敌方火炮情况上报,而上级就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我不信四野打锦州,打天津,不知道敌人的火炮性能和配置。如果魏鸣森真的没有要求过基地增援,就是他的责任了。<br>我军的海战不算多,也不算少,海军应该年年召开海战研讨会,不断有新的总结。其实海军院校不少,但是对于打仗的总结却有忽略。比较好的方式是,海军总部下令于基地,再由基地指挥。南海舰队、广州军区都可以免去。再就是总部下令南海舰队,免去榆林基地环节。总之,其环节越少越好。这样说来,我军的海军指挥上不如越南人了。尤其是他们就一个总统指挥,哪有那么些将军元帅参与,多么地干净利索啊,难道不值得学习借鉴吗?<br>在向小国学习方面,朝鲜也是个榜样,我们喜欢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什么叫犯?当然是个人的认识。占我岛屿,侵我领海,是不是犯?我说你犯就犯了,你能怎样?<br>1968年1月,朝鲜将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于公海上俘获,当时美国船只距朝鲜16海里,而国际的领海距离为12海里。朝鲜用的是一艘猎潜艇和4艘鱼雷快艇,即达到了目的。这样的强抢,美国根本就没有想到,自然根本没有防范。跑不了,打不过,只好束手就擒。<br>美国素有强盗之称,但是遇上更强盗的手段,也毫无办法。人家朝鲜没有什么“三不政策”,你想打老子奉陪!朝鲜背后还有中苏大国,也是胆气足的原因。<br></h3> <h3>五<br>作为海军,各个战场要有作战预案,榆林基地的鱼雷快艇去过西沙十次八次,看谁敢说油不够?要想到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美国没有想到朝鲜如此强悍,如果想到,可以用军舰护航,可以让跟随潜艇,哪怕一艘也行,但是美国忽略了。可以说,朝鲜做到了出人意料,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一点非常值得夸奖。<br>另外海军总结出,小艇打大舰,最好的方式是近战、夜战、群战,集中优势兵力。优势兵力的基础,是火力的优势。纵观西沙海战,海军只打了个近战,其他全对不上,全不沾边。既没有夜,也没有群,优势自然无从谈起。因此说打得很悬,是在走钢丝,命悬一线,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br>反观南越军舰,想打就打,想跑就跑,主动权在人家的手里,这是不应该的。这一切,皆由暗流造成,暗流不想打,不肯摆出开打的架势。可以说,人家在行兵布阵方面,甩了我们几条街。<br>还有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有个译电参谋说,我们在收复了西沙之后,通报了越南,越南大使馆回复了四个字“表示感谢”。其言外之意是,这些岛屿本是越南的,感谢我们帮他们收复了。笔者没有看到过电报,不能确定真假,如果为真,什么性质自己去想吧。<br>战后海军政委苏振华感慨:这次作战,部队事先没有充分准备,指战员带着各自的经历,各自的烦恼,各自的包袱投入进来。仍然在中国最不适宜打仗,最没有准备打仗的时候,用相对落后的装备和力量,把美国支持的、用美国军舰武装的外国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br>笔者看来,算不上落花流水吧,各毁一舰,大小差别80余吨而已。什么叫“最不适宜打仗?”,战备观念是部队的基本观念,难道海军没有吗?当时,只要多派军舰,尤其是大舰,早把敌人解决了。其实,在家门口打仗,有利的条件非常多,打成了这样,他们满意,笔者是不满意的。就凭一个“没有充分准备”,就该拿下几个人。<br>从根子说,还是“暗流”的存在,不战、避战、畏战,最后是不得不战。步兵有背水一战,海军是坐水一战,败了就得沉入海底喂鱼,那么只有勇战一条路子可走了。其实,等于是将魏鸣森的两个编队逼入了绝境,暗流差点害了他,不知道他认识到没有。<br>既然海战有这么多的谜团,就应该让海军自己来说清楚。查《肖劲光回忆录》,他并不涉及这些,一定是有所忌讳。而上情下达连接两头的《刘道生回忆录》(海军副司令),也避开了这次海战。他的文章前16篇与海军无关,后10篇言及海军,亦未见西沙海战,显然是有意的回避。但是完全瞒住是做不到的,他所扮演的角色,是改变不了的。海战打成那样,让人怎么说呢?<br>需要说明一下,国内的回忆录与国外的存在很大的差距,是因为忌讳太多,为尊者讳,为自己讳,因此难以做到说实话。如此,其作为资料的研究价值必然大打折扣。<br>我军陆海空三军的作战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海军与空军值得一提。海军的重点拼火力,空军的重点拼技术。大舰大火力,小艇小火力,飞机的火力基本相当,于是技术高的揍技术低。后来飞机形成代差,形成武器决定论。在数量相当的情况下,这些属于基本常识。因此,用小艇打大舰,违反了基本常识,如同派出一个连去打一个团是一个道理。<br>军人必须服从命令,但也有骂上级瞎指挥的权力。如果魏鸣森上报了敌舰的情况,上级明知敌人来的是驱逐舰和护卫舰而不派出增援,是有意将魏鸣森的两个编队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几率是很小的。<br>空军司令刘亚楼对部下说:空军在指导思想上应遵循胆大心细,谨防冒失,周密准备的原则。而海军做到了吗?“1•19海战”,有周密准备吗?难道不是冒失吗?刘司令还说:在敌情不严重时以优势兵力勇敢投入战斗,在敌情严重时,则不需要投入战斗。也就是说,刘亚楼不主张跟敌人硬拼。<br>西沙海战是不得不硬拼,基层官兵要表扬勇敢,高层的指挥员要批评冒失,我们所见到的是,后者是缺失的。海战我方亡18,伤67,是新中国历次海战最惨重的一次,而本来是可以避免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