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天府之国(之四)

玉霞

<p class="ql-block">第十九站:风景在路上玉垒乡</p><p class="ql-block"> 从黄龙景区前往剑门关,由于修路,改道从九寨沟县绕路去剑门关,沿途再次欣赏窗外九寨沟县崇山峻岭,秀美的白云河,也见证了地震时,山上整片沙石滑落的遗迹(震后未及时修复),沿途高山峡谷,安全起见,不赶路,晚上6点钟,在九寨沟县南坪镇住宿。</p><p class="ql-block"> 清晨出发,这一路风景美得不要不要的,据说玉垒乡山大林少,山多坝少,水多地少,崖多路少,确如此,领队很懂我们此时迫切的心情,停车休息,让大家一饱眼福,亲临实地观赏,河道边住着几户人家,每家庭院边都种满了苹果,红翠相间的苹果一串串压弯了枝头,站在水库高处,观看水库的水,平静如镜,宛如一块巨大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湖面之上,水鸟低飞,轻轻掠过水面,留下一串细碎的水滴。远处的山峦倒映在水中,与水天成一色,静谧而壮美。坐在湖边,感受那微风习习,水天一色,城市喧嚣抛之脑后,静静地享受这静美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站:剑门关</p><p class="ql-block"> 过了文县,一上高速剑门关服务区,天色骤变,乌云黑压压的一片,大雨来临的迹象,果不其然,一会儿,倾盆大雨哗哗直下,从剑门关南门山下往上爬是不可能了,那就去北门,由于大雨,山路滑,北门售票中心停止售票,跟工作人员沟通半天,他们也体谅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容易,答应雨停了可以进去,但仅限关楼,其他景区路滑危险不能去。等了一个半小时,终于雨下小了,再次与工作人员商量,总算让我们进景区了。</p><p class="ql-block"> 跨入剑门,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是景区标志性建筑,关楼高耸入云,气势磅礴,也是剑门关的象征。站在关楼上,可以俯瞰整个景区,雨后云雾缭绕,两边绝壁或挂云端,或没入雾海,忽隐忽现。剑楼钟鼓声声震耳,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历史文化的厚重。 </p><p class="ql-block"> 沿途有三国人物塑像,在姜维的雕塑傍,抬头仰望,剑门关关口的峭壁上,矗立一块巨型人头,戴着头盔,高耸的鼻子,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毛,厚厚的嘴唇,神态庄重,气度非凡,哦,它就是传说中的姜维神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翠云廊,这是一条长约两公里的古驿道,两旁古树参天,绿意盎然。沿着翠云廊漫步,可以感受到古代驿道的风貌和历史的沧桑。沿途还可以欣赏到许多古老的摩崖石刻和碑刻,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只走了一半路程,被工作人员发现,不让走,什么猿柔道、鸟道…等都去不了,留待下次再来吧!</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一站:昭化古城</p><p class="ql-block"> 昭化古城是四川最早建县的地方,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三国古城,拥有丰富的三国历史和文化,是蜀汉政权的发祥地,被称为“蜀国第二都”。</p><p class="ql-block"> 下午6点左右入住古城景区民宿,开始夜游古城,民宿的楼下转弯就是昭化古城的古县衙,县衙多次毁于战争,又多次修复,也曾毁于文革时期,直到2008年再次重新修复,县衙落址城内高处,象征权力至高无上,功能设置齐全,议事厅、六部房、仓库、牢狱等具备,院落干净利落。部分厅房里面有关于昭化历史、建制的内容展示,让游客得到相当的文化收获,不过作为收费景点来说,有必要做得更丰富一些。</p><p class="ql-block"> 刚刚县署是了解古代行政制度,而这里古代考棚,是了解古代科举考试的历史。参观完考棚,考棚的旁边是当地一处重要文化遗产文庙,其建筑风格独特,工作人员下班了,无法参观。</p><p class="ql-block"> 漫步古城街巷中,仿佛穿越回千年古城。我们在街边路滩小吃店点莱吃完饭,还真便宜,只花了十几块,水果也便宜,比如梨,苹果都只买2元/斤,吃饱喝足,沿着小巷一路闲逛,终于走到古城墙,站在古城墙边,巍峨的古城墙,仿佛述说着曾经的辉煌,古城的青石板路、每一角落、每一砖一瓦都印证历史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城的石板街,欣赏两旁的古色古香建筑和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在费公墓静候祠,缅怀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沉淀。</p><p class="ql-block"> 汉寿坛后的断垣残壁,正是历经苍桑岁月的见证,沿着南门巷前行,据说这里保存有优秀古建民居,辜家大院建于明代末期,有400余年历史,坐南朝北少有保存完好的三进四院落,进入院子年代感扑面而来,其建筑古朴如初,</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古城的夜色安静而祥和,漫步在县衙街道,这里有许多牌坊,其中孝友牌坊是为了表彰‌王杏舒孝老爱亲的事迹而建,牌坊中层镌刻了一段文字记载他的事迹,寓意“流芳百世”和“地久天长”。贞节牌坊则是为昭化的贞节女子‌吴梅氏建立的,牌坊两面分别雕刻有与贞节和孝道相关的图案,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贞洁的重视。这些牌坊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重要资料。 ‌</p><p class="ql-block"> 走过牌坊街道,沿城墙上行结束了今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二站:阆中古城</p><p class="ql-block"> 是我国春节的发源之地,距今2300年南北相融的民居院落,不仅有唐宋和明清的风貌,还有浓郁的市井生话气息。</p><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到达阆中古城,下午1点集合,3个小时逛古城还是有点紧张,因为我们要去古城对岸东边“天下第一江山”大佛寺景区白塔山顶制高点观阆中古城的全景,我几人包了一台的士,沿嘉陵江大桥过去左拐,沿山路上行,一会儿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四川阆中白塔山的白塔,建于明代末期,不幸的是,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阆中受到波及,白塔经受不起剧烈震动,被拦腰折断。只留下六层。09年已经恢复如前。该塔是阆中的又一标志性建筑。有人又称作文笔塔,有诗文匾额为证 。粗略流览了一下,直接登临顶层,往西北方向欣赏时,看不见脚下山崖,人感觉仿佛凌空飞翔。</p><p class="ql-block"> 从白塔出来,直走到了观景台,阆中古城尽收眼底,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形成一圆形山城,形如八卦图,寓意天圆地方,背靠大山,前方财源滚滚(水为财),当然,阆中的风水文化还体现在其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嘉陵江在城北形成天然屏障,而城市的四面被山环绕,形成了坐北朝南的传统格局。这种布局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美丽的景观,还在心理上给予居民安全感和舒适感。 </p><p class="ql-block"> 匆匆一瞥,不容细想,坐的士回程,走进古城,棋盘式的古城格局,城内采用了风水穴法规划布局,其古城内街巷均以中心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整齐排布。棋盘式的古城格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意境。青砖黑瓦,明清风貌的建筑与四周的山水融为一体。街道很狭窄,因为古代风水认为狭窄的街道不会使财富流走。沿着狭窄的小道闲逛,两边都是琳琅满目的商铺,有小工艺品、小吃、特产、雕塑馆、易径风水馆、明清时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等等。不得不多提一下的就是阆中三绝,指的是张飞牛肉、保宁醋和白糖蒸馍。满街都是,</p><p class="ql-block"> 巷道的墙上爬墙藤、花草、艺术品、解放后每个时代特色展品、俏皮的当地方言…应有尽有形成一道古城独有的风景线。也再现了古城市井生活气息和风貌。</p><p class="ql-block"> 当然,阆中古城内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汉桓侯祠是全国唯一的张飞真身墓冢,是三国文化的历史见证地。贡院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科举考场,被誉为“科举文化博览馆”,还有科举文化活动体验可以感受。</p><p class="ql-block"> 中天楼位于古城中心,登楼俯瞰,可见远山似烟,一览古城千年余韵。川北道署是四川省政德文化教育基地,是全国少有的一处官师文化的了解之地。文庙是阆中最适合打卡红墙照的地方,非常出镜不要错过。古城内经常有各种川北民俗文化表演,如舞龙、舞狮、变脸等,可惜今天没有此盛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三站:小平故里</p><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半太阳正烈,我们从后门景区进去向右边林荫草地前行, 参观翰林院子,翰林院子座西朝东,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是一个大而气派的四合院。是邓小平先祖邓时敏居住的旧宅,由朝门、戏楼、厅堂和厢房等组成,邓时敏仙逝后,邓氏族人将翰林院子辟为学馆,希望为邓氏家族培养出类拔萃的人物。邓小平曾在这里读了两年私塾。</p><p class="ql-block"> 从翰林院出来,沿古树坪路前行,大道两边古木苍松,植被葱郁,前方不远处立一牌坊“德政坊”,牌坊正是当时朝廷为邓小平的先祖邓思敏的功绩而造的,穿过牌坊门前行100米,有一墓碑正是朝廷赐造的邓思敏碑,神道碑清朝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功德而赐造的。邓时敏为官忠耿,刚果持正,政绩斐然,声然远播。年老后乞休,返乡卒于家,诰授通奉大夫。这里也称德政林,还有蚕房院子,邓氏家族养蚕、缫丝的作坊,建于清朝末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现设有序厅、展厅、蚕房、蔟室、缫丝、织绸、蚕丝历史文化、蚕丝科普、丝绸旅游商品等展室。</p><p class="ql-block"> 一拐弯映入眼帘的这座普通的川东农家三合院便是邓小平故居,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邓家老院子”。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在这里,在此度过了15载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穿木斗平房,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建筑具有典型的川东民居特色,充满浓郁的蜀乡风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院前梯田层层,夏日荷叶青青,稻花飘香。前行参观了一下老井,据说明朝时邓家先祖迁入广安时挖掘的,距今已有500多年。老井直径约1米,如同一面古老的青铜宝镜镶嵌在荷叶青青的水田间,清明如鉴</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是故居缅怀馆,展览主题为“小平,您好”,意在突出展示政坛之下的平民邓小平,表达“人民领袖人民爱”。缅怀馆隔壁是故居陈列馆,陈列馆由序厅、三个陈列展厅、电影放映厅、珍藏陈列厅组成,是以纪念邓小平为专题的博物馆。因为时间晚了,工作人员下班,这两个馆都没能进去很遗憾!</p><p class="ql-block"> 沿着步道继续前行,小平铜像广场到了,广场坐落在这绿色幽静古木参天的自然环境之中,既庄严肃穆,又亲切自然,给人以回家的感觉,三面山脊环绕,形似一把天然的大座椅,邓小平铜像就端坐于这片绿草茵茵、古树参天的自然环境之中。一座巨大的“实事求是”宝鼎三足立于高台之上,两边古树高耸,都是由中央及省市级领导响应植树造林,造福后人,亲自捐献或裁种培育的树苗,而今己成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的装饰和布局都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治国理念和人生哲学,如“实事求是”宝鼎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题词,都是邓小平思想的核心内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四站:816工程</p><p class="ql-block"> 翌日从小平故里出发前往参观816工程,</p><p class="ql-block"> 买完票沿着指示牌路标,来到洞口,洞内有小火车带我们到参观点,有专职讲解员,洞内情况错综复杂,稍不留神就会迷路,一路紧随讲解员。以下是讲解员的讲解部分摘要。</p><p class="ql-block"> 816核基地的建设背景源于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面临的国际形势压力,特别是美国和苏联的威胁,以及中国需要建立一个隐蔽性和安全性更强的核工业基地的需求。该工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应对可能的核攻击,能够抵抗百万吨级氢弹的冲击,并且能够抵御8级以上的地震破坏。</p><p class="ql-block"> 1966年,也就是三线建设全面拉开帷幕的第二年,中央批准修建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代号“816”。号令一出,6万科技人员、工程兵从天南地北汇聚到重庆涪陵白涛,隐姓埋名,耗时18年挖空了乌江之畔的金子山,挖出了一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p><p class="ql-block"> 816工程遗址轴向叠加全长20余千米,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内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建筑布局宛如迷宫,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p><p class="ql-block"> 令人震惊的是,这么巨大复杂的工程,全由人工开凿。没有先进设备,全靠工兵镐、工兵铲、炸药、风钻,凿开坚硬的岩石层。人歇机器不歇,24小时昼夜施工。</p><p class="ql-block"> “816”曾有惊天动地之举,而无惊天动地之声。因和平而建,为和平而停。上世纪八十年代,当世界局势趋于和平发展时,未投入生产的816工程停止修建,1984年就地停军转民。“那种失落和遗憾就像‘华山顶上到西安’,一落千丈。万余名816职工家属无怨无悔,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坚守、突破和自我转型。开荒山、栽茶树、糊纸扇、养蚯蚓、种蘑菇、打铁钉、烤面包……</p><p class="ql-block"> 快出隧道口时,展示了曾经使用的机床、老照片、旧文件、旧砖房触手可及,仿苏式建筑古色古香,“ 816”小镇像个博物馆,又像是一个时空隧道,身处其中像是回到了那个激情奋斗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五站:武隆</p><p class="ql-block"> 816工程参观完毕,半个多小时车乘就到了武隆仙女山景区,因天生三桥和天坑地缝来过,连日来的赶行程,吃完饭下午美美的睡一觉。</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买了票直接去仙女山森林公园,到公园景区,工作人员告知进核心景点路途遥远坐小火车比较快,我们几个山友还是选择步行,想看最美的沿途风光,感受大自然清新空气。</p><p class="ql-block"> 沿着波浪公路,漫步走在森林里,高山草原、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不愧为“东方瑞士”,她与神奇的芙蓉洞、秀美的芙蓉江、世界最大的天生三桥群地质奇观组合为重庆最佳旅游观光度假胜地,一路茫茫林海,清风吹拂,凉爽宜人,与牛羊共处,奔跑在草原上,躺在草地上看云卷云舒,好似误入秘境的精灵。</p><p class="ql-block"> 在这片远离尘嚣的高山草甸上,你可以暂别城市的喧嚣,沉醉于云雾缭绕的山林,广阔的草原和清新的空气,当夕阳西下,依依不舍的离开这片人间仙境时,心中已悄然种下了再次相遇的种子,旅行不只是行走,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希望下次再访,能发现更多未曾触及的美。</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六站:蚩尤九黎城</p><p class="ql-block"> 到达彭水县己是下午2点,站在景区广场上仰望蚩尤九黎城城门, 九道门是蚩尤九黎城的标志性建筑,是进入景区的主要通道。沿山脊建有3座石门、3座木门、3座砖木结构门,每座牌门建筑错落有致,造型各异,以九黎部落命,已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p><p class="ql-block"> 走进畎夷门,登上石阶,牌门上雕刻着有关苗族的民俗文化、历史故事和民间吉祥的图腾,进入第一道畎夷门,进门后的第一个景观是“九黎秘境”,主要讲述苗族先祖蚩尤战神带领九黎族人,经历重重困难,西迁南徙的故事传说。抬头可见于夷门,右拐沿石阶而上,二楼楼道走廊墙面展示彭水县的历史故事,九黎苗族历史文化、工艺展品、农耕用具等,随着人流走进方夷门,高而陡的青石板台阶,沿台阶上去抬头可见黄夷门、白夷门、赤夷门、玄夷门、风夷门、阳夷门,看上去有点艰难,一步一步终于到了九门顶上。</p><p class="ql-block"> 此时欢快的鼓乐声,越来越明朗,苗戏楼有演出,循声而下,嗯,又一陡坡,下到戏楼门口,只见一群游客正在与苗族姐妹互动跳竹杆舞,挺好玩的,俺也上去凑了一下热闹,呵呵,跳了一身汗。</p><p class="ql-block"> 走到广场中间环顾四周,右边是九黎宫,九黎宫科学地利用山水自然资源,依山造势,退山而居。宫高99米,呈十一开间,象征“九九归一”之意。建筑的形式有四合院、吊脚楼、冲天楼,宫内有苗族接龙堂、晒楼、虎口堂、四合院、八字朝门和吊脚楼群等,是彭水展示苗族文化、民风民俗的博物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吊脚楼群之一,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p><p class="ql-block"> 正前方是刚刚去过的苗戏楼,与戏楼正对面的是九黎神柱,神柱是采用汉白玉精雕细刻而成,总高24米,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有圆满团圆之意。神柱上雕刻苗族古歌里崇拜的三十六堂鬼、七十二堂神(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雕像,它也是是蚩尤黎城第三个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广场左边靠近神柱这边的是九黎书院,往前走是三苗长廊,位于三苗长廊的后面,为百米浮雕墙。雕刻内容主要是苗族大迁徙、苗族神话故事、民风民俗、节庆活动、祭祀活动等,内容丰富,是苗族文化的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沿台阶而上,接下来一路登上隐元台、摇光台、开元阁、玉衡台、天矶阁、天璇阁、天枢台七个小山头,站在天枢台(对应北斗星宿中贪狼星君,是九黎后人思乡回顾东夷之地,面朝东方,眺望东夷,希望回归,相传蚩尤始祖亦是如此),这里视野开阔,朝东向望彭水县一览无余,朝西向望九黎城尽收眼底,瞧,傲立于九黎宫上方的天权宫与北斗七星亭,高高耸立在山顶,时间原因,来不及上去了,据介绍,天权宫与北斗七星亭是供奉文曲星君。高19米,建在80米高的状元堡上,是蚩尤九黎城的制高点,也是中国最高的苗族建筑。天权宫是北斗七星之亭首,除天权宫之外,仿北斗七星在6座小山头依山修建,哦,刚刚一路走上来的6个小山头就是七星阵。</p><p class="ql-block"> 从天枢台下来就是苗王府,砖木结构,根据各代苗王生辰八字取方位,共有五进,第一进门庭、第二进议事厅、第三进中堂、第四进戏楼、第五进长寿楼,室内用具都特具苗家民俗风格。</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城墙及碉楼,碉楼耸立,雄视九黎寨,依山而建,层叠援阶而上,颇为壮观,环蚩尤九黎城核心区一周,有的是双墙,有的是单墙,双墙可以在上面观景,单墙作为防御之用。青石板筑就,踏上青石板上的城墙仿佛回到久远的历史硝烟战场。</p><p class="ql-block"> 时间总是那么匆忙,不容细究,留待下次再究吧!</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七站:恩施地心谷</p><p class="ql-block"> 坐上景区交通车20分钟就到地心谷入口处,进入地心谷,只见两山夹一谷,悬崖绝壁,谷底水流潺潺,右边是玻璃栈道,它凌空悬与两崖之间,远望玻璃栈道仿若踏仙桥,在蓝天白云中,似踏云梯到天界,右手边半山腰还有一些造型别致的木质吊脚楼,好似神仙的居所或者修炼长生不老的炼丹房。山友们选择徒步下谷底探秘,沿着左边崖洞时光隧道穿出,318必驾牌打卡点,它的背后就悬在空中的步云桥,打卡完毕,跨上步云桥,步云桥上铺着木板,被斜拉着的粗大绳子绑定。但人一走上去便不由自主地晃悠起来。我前面的几个人故意摇晃,吊桥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往下看深不见底,还真有点紧张,终于走过云桥,顺着栈道往上走,边上立着一块摸福增福的碑篆刻着大红“福”字。快来沾一沾福气。</p><p class="ql-block"> 沿悬空栈道前行,一路悬崖峭壁,形态怪异的石头,可以欣赏到一路上的风景变幻,从远山,峡谷,到碧水,深潭,不得不再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悬崖绝壁上或窄窄的栈道上,这段栈道一直通向谷底,可以看到形象逼真的图像,诺,古黄杨→绝壁天佛→乾坤门↗龙抬头↘巨猿崖→白虎迎宾→地心山神→喊歌台→金弹子→拐枣树→鹰嘴岩→地心门→天浴瀑布,</p><p class="ql-block"> 到地心门,从高处往下看,一条碧绿清澈的溪水像挂在谷底的一条缎带,浪花飞沫四溅,拍打在长满碧绿苔藓的巨石上,像碧绿的翡翠不小心摔碎了样。</p><p class="ql-block"> 地心谷的美景精华在于谷底,翡翠般的溪水深潭,亿万年远古冲刷形成的石璧,沉浸其中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洗心潭是恩施地心谷景区的心脏,到了这里,就要洗去一切杂念,洗去一切浮躁,洗去一切功名利禄和欲望,然后回归大自然。上游的流水和岩石缝里的山泉在此汇集,让谷间的这颗“心形”活水自带光芒。还有地心谷崖壁发现有215万年前的“建始直立人遗址”,挑战着世界非洲人类起源的学说。</p><p class="ql-block"> 沿地心谷栈道一直往上爬,到了巴盐古道,巴盐古道是官道、商道、盐道的总称,是巴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汇处。这条古道是《中国国家地理》认证的中国五大古道哦,走在先秦以来,原生态的巴蜀咽喉上,每一步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不走回头路,走魔毯,乘云之巅垂直电梯出景区门。</p><p class="ql-block"> 踏上魔毯,定定地站在上面,两只手掌握住平衡,尽量调试好心理,伫立“空中魔毯”上,谷内的幽静深邃、碧水回环,闻名天下的石门河桥林,美不胜收的天堑地逢、帆桥浮影,都可绝对刺激的一览无余,随着电梯传送带齿轮的滑动,一点一点滑动到山的那一面。</p><p class="ql-block"> 从魔毯上下来,沿栈道继续前行,地心天眼到了,它在湛蓝无边的天空,魅力四射的太阳,对称叠映,让人恍惚间倒影另一个自己,在空间和时间的交织中,融入一幅独特的画卷,如梦如幻。可惜隔着栏杆,手机拍不出如此美景了。</p><p class="ql-block"> 乘“云之巅”壁挂垂直观光电梯(电梯总高度有180米,是全透明的外挂式电梯),从谷底至山顶将景色尽收眼底。 </p><p class="ql-block"> 出景区,此次行走于天府之国行程完美收官!</p>